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例17岁女性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2 g,3次/d)和阿米卡星(0.4 g,1次/d)。用药6天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23.4×109/L,中性粒细胞0.9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1.6×109/L。用药第13天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6.6×109/L,中性粒细胞0.7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6×109/L。第14天停用阿米卡星,继续原剂量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用药第28天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2.6×109/L,中性粒细胞0.3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109/L。停用头孢美唑钠,更换为万古霉素粉针0.5 g,1次/8 h静脉滴注。更换药物后第7天,血白细胞计数6.1×109/L,中性粒细胞0.6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7×109/L。  相似文献   

2.
1例80岁女性患者因股骨髁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引流液培养检出阴沟肠杆菌,给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0.5g,17欠/8h静脉滴注。第3天,嗜酸粒细胞计数由用药前的230×10^6/L升至520×10^6/L。第9天,嗜酸粒细胞计数为770×10^6/L。第11天,因切口引流液培养检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加用盐酸万古霉素1g,1次/12h静脉滴注。第18天,嗜酸粒细胞计数升至1810×10^6/L,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第21天,患者出现双下肢皮疹伴瘙痒,给予抗过敏治疗。第26天,患者病情好转,嗜酸粒细胞计数仍高达2990×10^6/L,停用盐酸万古霉素。其后皮疹逐渐消退。第48天,嗜酸粒细胞计数降至20×10^6/L。  相似文献   

3.
1例76岁男性患者,因丹毒给予阿莫西林-舒巴坦2.25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次/d静脉滴注;0.4%替硝唑100 ml,1次/d静脉滴注。6 d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86×109/L,中性粒细胞0.21,淋巴细胞0.55,单核细胞0.23,中性粒细胞计数0.39×109/L。立即停用阿莫西林-舒巴坦和替硝唑,并给予对症治疗。停药3 d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3.20×109/L,中性粒细胞0.32,淋巴细胞0.54,单核细胞0.12,中性粒细胞计数1.04×109/L。  相似文献   

4.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例57岁男性患者因行溶栓术,给予尿激酶200 000 U,1次/6 h泵入;肝素钠12 500 U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进行24 h微量泵泵入。溶栓治疗当日血小板计数为126×109/L,第3天为99×109/L,第4天降至65×109/L。考虑为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停用肝素钠,改为阿加曲班抗凝,并继续应用尿激酶行第2次溶栓术。停用肝素钠后血小板计数即回升,第2、4天分别为93×109/L、113×109/L,第5天恢复到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5.
1例29岁男性患者因克罗恩病给予英夫利西单抗300 mg静脉滴注,首次给药后第4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4.63×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39×109/L,血红蛋白144 g/L,血小板计数138×109/L。第2次给药后25 d患者肢体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紫色瘀点,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2.07×109/L,血红蛋白109 g/L,血小板计数10×109/L。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并间断输血,但外周血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结合骨髓涂片检查和骨髓活检结果,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美罗培南、氢化可的松、促红细胞生成素、环孢素、司坦唑醇、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更昔洛韦等治疗。约2个月后复查:白细胞计数2.0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62×109/L,红细胞计数2.51×1012/L,血红蛋白73 g/L,血小板计数24×109/L。患者出院,继续环孢素治疗。次日患者出现发热,7 d后双上肢、背部散在出现紫红色瘀点。患者再次入院,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4.59×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3.80×109/L,红细胞计数2.45×1012/L,血红蛋白74 g/L,血小板计数56×109/L。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尽管全力救治,但患者终因重度贫血(血红蛋白降至38 g/L)、重症感染、出血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男,54岁。因乏力、纳差1个月余,发现血钙升高3 d余,于2020年12月6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伴头皮发麻、发痒,其余无特殊不适。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外院就诊,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1.8×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1%,红细胞计数3.07×1012/L,血红蛋白109 g/L,血小板计数266×109/L。肝功能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3.2 U/L,天冬门氨酸氨基转移酶29.2 U/L,  相似文献   

7.
氯吡格雷相关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66岁男性患者因心肌梗死入院,并立即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术后当日规律口服氯吡格雷75 mg,1次/d;阿司匹林首剂量300 mg,之后100 mg,1次/d;氟伐他汀20 mg,1次/d;福辛普利钠10 mg,1次/d。1个月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0.034,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037×109/L,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113 g/L,血小板119×109/L。骨髓穿刺及活检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对症治疗,血常规各项水平继续下降。入院第44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6×109/L,中性粒细胞0.36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954×109/L,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113 g/L,血小板84×109/L。立即停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改用华法林2.5 mg,1次/d口服,西洛他唑100 mg,2次/d口服,其他药物继续服用。随后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计数下降至最低值后逐渐上升。再行2次骨髓穿刺检查,结果示骨髓象逐渐恢复。入院第102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5.8×109/L,中性粒细胞0.55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202×109/L,红细胞4.2×1012/L,血红蛋白140 g/L,血小板170×109/L。再次加用氯吡咯雷50 mg,1次/d;阿司匹林100 mg,1次/d。1周后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计数明显下降,2周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3.4×109/L,中性粒细胞0.349,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187×109/L,红细胞4.0×1012/L,血红蛋白133 g/L,血小板176×109/L。随后,仅停用氯吡咯雷,改为西洛他唑100 mg,3次/d口服。1周后血象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1例46岁女性患者,因术后颅内感染静脉滴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1次/8 h。用药第13、15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从用药前的10.61×109/L分别降至1.79×109/L和1.00×109/L。立即换用其他抗菌药物,同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150μg皮下注射,1次/d。改变治疗后4 d,血白细胞计数升至6.95×109/L。改变治疗后6 d脑脊液白细胞数由首次用药后15 d的8×106/L升至56×106/L,再次给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静脉滴注,1次/8 h,rhGM-CSF剂量未变。用药6 d颅内感染治愈,遂停用抗菌药物。治疗第2、5天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67×109/L和1.65×109/L。第8天停用rhGM-CSF后为5.75×109/L,第15天为4.56×109/L。  相似文献   

9.
1例54岁女性患者因"小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自行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400 mg,1次/d,服用1个半月后出现心慌、全身重度水肿和皮疹,药物减量无缓解,遂入院。体格检查:心率78次/min,手脚皮肤皲裂伴液体渗出,睑结膜充血、水肿,全身重度水肿。实验室检查:嗜酸粒细胞0.74×109/L,红细胞计数3.44×1012/L,血糖6.67 mmol/L,丙氨酸转氨酶42 U/L。立即停药,给予氢氯噻嗪10 mg,3次/d口服;普罗帕酮100 mg,3次/d口服。患者心慌和水肿症状逐渐好转。入院第4天患者出现皮肤过度角质化、粗糙,局部脱屑;第7天出现全身大量皮肤脱屑,30 d后皮肤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1例55岁女性患者因乳腺癌术后淋巴结、骨、肝转移给予多西他赛140 mg静脉滴注。化疗第6天晨出现大量鲜血便,心率 120次/min。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0.9×109/L,血红蛋白103 g/L,血小板计数62×109/L。立即给予血凝酶2 U静脉注射,氨甲苯酸0.2 g静脉滴注。当日午患者再次出现大量鲜血便,诉心悸、乏力。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0.5×109/L,血红蛋白75 g/L,血小板计数52×109/L。给予云南白药1 g+凝血酶冻干粉4000 U+冰生理盐水100 ml,1次/2 h灌肠;生长抑素3 mg静脉滴注持续12 h;输注悬浮红细胞2 U、血小板1 U。电子结肠镜检查见直肠多处溃疡,1处有鲜血渗出。予内镜下止血,患者未再出血。  相似文献   

11.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致急性粒细胞缺乏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1例78岁女性,因患脑梗死,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160mg,1次/d静脉滴注治疗。第3天出现发热,WBC自7.32×10^9/L降至2.3×10^9/L,N自6.14×10^9/L降至1.7×10^9/L。立即停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口服小檗胺和鲨肝醇。2d后,体温降至正常,WBC2.6×10^9/L,N2.0×10^9/L;2周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恢复正常。随访2月血常规一直正常。  相似文献   

12.
1例57岁女性患者因左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17d患者出现发热,20d血培养示沃氏葡萄球菌阳性。给予替考拉宁0.4g入0.9%氯化钠100ml、1次/12h静脉滴注,头孢唑肟2.0g.2次/d口服。第4天患者双侧小腿出现瘀斑,血小板计数由249×10^9/L降至25×10^9/L。停用替考拉宁,头孢唑肟继续使用,第7天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04×10^9/L,瘀斑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13.
1例70岁女性患者拟行脑膜瘤切除术,术前因肺部感染给予头孢呋辛2 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用药前血小板166×10~9/L,用药第2天血小板急剧下降至40×10~9/L,但无临床出血表现。考虑可能与头孢呋辛有关,遂停用该药,改用氧氟沙星,换药1d后血小板上升至160×10~9/L。随后肺部感染好转,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1例68岁女性患者,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口服利奈唑胺0.6 g,2次/d,半个月后感觉疲乏、倦怠,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4.18×109/L,红细胞3.23×1012/L,血红蛋白76 g/L,血小板40×109/L,遂停药。11 d后血象恢复正常,再次口服利奈唑胺0.6 g,2次/d,用药14 d复查血常规,白细胞3.50×109/L,红细胞2.51×1012/L,血红蛋白71 g/L,血小板36×109/L,遂再次停药。停药后患者连续5 d发热(体温最高时38.5℃),伴咳嗽、咯黄痰及鼻塞,遂入院。入院后未给予抗感染药物,先后3次输注浓缩红细胞(每次400 ml)。血常规示:白细胞5.90×109/L,红细胞3.33×1012/L,血红蛋白95 g/L,血小板158×109/L,故在入院第21天给予利奈唑胺0.6 g静脉注射,2次/d。入院第36天复查血常规,白细胞2.30×109/L,红细胞2.21×1012/L,血红蛋白61 g/L,血小板29×109/L,遂再次停用利奈唑胺。先后3次输注悬浮红细胞(每次400 ml),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μg,1次/d,共4 d。应患者要求准予出院。  相似文献   

15.
1名72岁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口服甲氨蝶呤2.5mg,2次/d,1周后出现腹痛,腹泻,遂停药并服用诺氟沙星、小檗碱,但症状未缓解。入院后血常规检查显示WBC 1.6×10^9/L,RBC2.7×10^12/L,Hb86g/L,PLT 51×10^9/L,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左氧氟沙星等治疗,但外周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大便由水样便转为黏液血便,皮肤出现瘀点及瘀斑。给予肌内注射亚叶酸钙15mg,3次/d。入院第4天,患者WBC0.5×10^9/L,Hb73/L,PLT11×10^9/L。给予静脉输注血小板、压积红细胞,继续行补液、止血、抗感染等治疗。1周后,患者腹痛、腹泻症状缓解,复查血常规:WBC4.9×10^9/L,Hb76g/L,PLT70×10^9/L。2年后随访,血常规正常。  相似文献   

16.
1例87岁女性患者因抽搐和心动过缓给予注射用丙戊酸钠1200mg静脉持续泵入,20ml/h,1次/d。用药前患者血小板计数为214×10^9/L。用药8d后血小板计数降至63×10^9/L,停用注射用丙戊酸钠,改为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500mg,1次/d。5d后患者血小板计数降至25×10^9/L。停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输注血小板1U,口服氨肽素1000mg,3次/d。对症治疗8d后血小板计数升至160×10^9/L。  相似文献   

17.
长春瑞滨化疗致麻痹性肠梗阻及重度中性粒细胞缺乏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例50岁妇女行右肺上叶黏液腺癌切除术后接受化疗,第1、8天长春瑞滨40mg/d,第2—4天顺铂40mg/d。在接受长春瑞滨治疗后第2天(开始使用顺铂前),患者出现便秘,对症治疗后好转,但在第1周期化疗结束后第7天,症状加重,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部X线检查示肠梗阻,患者中性粒细胞下降至0×10^9/L。在停用长春瑞滨,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患者未再出现便秘,中性粒细胞上升至16.48×10^9/L。  相似文献   

18.
1例74岁女性患者行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术后给予肝素,约8.33U·Kg^-1·min^-1静脉泵入;氯吡格雷50mg,1次/d口服;沙格雷酯100mg,3次/d口服;华法林3mg/d口服。手术次日停用肝素,改为达肝素钠0.4ml,1次/12h皮下注射。术后第7天血小板301×10^9/L,停用达肝素钠,同时加用辛伐他汀20mg/d,氯吡格雷、沙格雷酯及华法林按原剂量口服。术后6个月停用华法林,继续口服其他3种药物,此时复查血小板计数为240×10^9/L。术后9个月复查,血小板计数降至1×10^9/L,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立即停用氯吡格雷和沙格雷酯,继续口服辛伐他汀。停药4周,血小板计数恢复至156×10^9/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