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氧化反应的强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氧化反应的强化作用.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活化60 min的玉米淀粉为原料,Cu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并以羧基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活化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及体系含水量等因素对玉米淀粉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玉米淀粉氧化反应有显著的强化作用,在反应时间为120 min、反应温度50℃,H2O2与淀粉的摩尔比为0.586,催化剂CuSO4在淀粉中的质量分数为0.030%,体系含水量27.370%的条件下,由活化60 min的玉米淀粉制得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为0.924%,而在相同条件下,由原玉米淀粉制得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仅为0.244%.  相似文献   

2.
正交试验法优化马铃薯氧化淀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使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马铃薯氧化淀粉制备工艺,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Fe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并以羧基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体系含水量等因素对马铃薯淀粉氧化反应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5h、反应温度60℃、FeSO4在淀粉中质量分数0.025%、H2O2与淀粉摩尔比0.285、反应体系含水量24.000%,在此条件下制得马铃薯氧化淀粉羧基含量为0.530%。  相似文献   

3.
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H_2O_2为氧化剂,在碱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干法制备出氧化淀粉。并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水的质量分数、NaOH与淀粉的摩尔比和H_2O_2与淀粉的摩尔比对氧化淀粉羧基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固定反应时间3h,以及H_2O_2与淀粉的摩尔比0.225的条件下,选择反应温度、反应体系水的含量、NaOH与淀粉的摩尔比为三因素,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出制备氧化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60℃、反应体系水的质量分数为26.5%、NaOH与淀粉的摩尔比为0.135。  相似文献   

4.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木薯淀粉为原料、Cu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并以羧基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了活化时间、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pH值、体系含水量等因素对木薯淀粉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对木薯淀粉的氧化反应有显著的强化作用,活化时间越长,木薯淀粉被氧化的程度越深,羧基含量越高.活化1 h的样品在制备条件为反应时间120 min、H2O2与淀粉的摩尔比0.586、催化剂CuSO4在淀粉中的质量分数0.03%、反应温度50℃、体系含水量27.37%、体系pH值等于5时制得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为0.81%,而在相同条件下,由原木薯淀粉制得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仅为0.26%.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马铃薯淀粉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对马铃薯淀粉进行微晶化和乙酰化复合改性。本试验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盐酸为酸解剂,醋酸酐为乙酰化试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采用响应面法对马铃薯微晶淀粉的乙酰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以及醋酸酐用量对乙酰化微晶马铃薯淀粉取代度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乙酰化微晶马铃薯淀粉进行表征。制备乙酰化微晶马铃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90 min,pH 8.5,醋酸酐用量17%(醋酸酐用量为占干微晶淀粉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6.
新型复合变性淀粉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常压和催化剂存在下,将淀粉经碱化,醚化和氧化等反应步骤合成了一种新型复合变性淀粉,取代度达0.6。正交试验结合计算机辅助法确定的优化合成条件为:氯乙酸、催化剂、氧化剂用量分别为淀粉质量的28%、0.01%、1.27%,醚化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2.6h。通过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复合变性淀粉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7.
双氧水干法氧化对淀粉凝沉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FeSO4为催化剂,采用新型变性淀粉干法反应器制备氧化淀粉。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FeSO4添加量、双氧水添加量、含水率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氧化淀粉凝沉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水分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55℃,双氧水添加量为5%,FeSO4质量分数为0.02%,在该条件下制备氧化淀粉不仅可显著提高淀粉的羧基含量和抗凝沉性,且双氧水易分解、分解后无残留,制备的氧化淀粉无需水洗。该法是一种流程短、能耗低、环保的新型氧化淀粉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木薯淀粉和硬脂酸为原料,用盐酸作为催化剂,采用干法合成制备硬脂酸木薯淀粉酯.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合成硬脂酸木薯淀粉酯的最优工艺条件:淀粉100g(干基),初始水分质量分数20%,温度140℃,硬脂酸质量分数3%,反应时间2 h,2mol/L盐酸量0.8mL.得到的产品取代度为0.006426,反应效率为37.61%.  相似文献   

9.
不溶性氧化淀粉黄原酸酯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二硫化碳为酯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制备了不溶性氧化淀粉黄原酸酯(IOSX)。研究了pH、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IOSX羧基含量和硫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酯化反应条件为:二硫化碳用量31.5%,氢氧化钠用量20%,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35℃;单因素试验得出氧化反应条件为:pH 9,氧化剂用量14%,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35℃。在较佳反应条件下,IOSX羧基含量为0.345%,硫含量为6.34%。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行星式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辛烯基琥珀酸酐为酯化剂,采用湿法工艺制备机械活化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探索了机械活化时间、淀粉乳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对机械活化辛烯基琥珀酸交联淀粉酯取代度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机械活化10h、淀粉乳质量分数为14.7%、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33.9℃、pH8.5,在此条件下制得复合改性淀粉的平均取代度为0.019 8。机械活化、交联、辛烯基琥珀酸三者复合改性得到的淀粉抗凝沉性优于单独改性或二者复合改性的。  相似文献   

11.
机械活化预处理对木薯淀粉氧化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机械活化预处理对木薯淀粉氧化产物理化性质的影响。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木薯淀粉为原料,Cu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对由不同活化时间木薯淀粉制备的氧化淀粉的溶解度、表观黏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等性质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对木薯淀粉氧化产物的理化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随着机械活化时间的延长,氧化淀粉的溶解度、透明度增大,表观黏度降低,冻融稳定性减弱,凝沉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淀粉氧化程度与其表面施胶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淀粉颗粒表面形态的变化,研究了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淀粉作为表面施胶剂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随着氧化剂(H2O2)、催化剂用量的增加,淀粉氧化程度提高;随着水用量的增加,淀粉氧化程度下降。作为纸张表面施胶剂,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淀粉对纸张性能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别,其中,羧基含量为0.62%的2#及羧基含量为0.72%的6#氧化淀粉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机械活化对玉米氧化淀粉糊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玉米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不同活化时间的玉米淀粉为原料,Cu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对不同活化时间玉米淀粉氧化产物的溶解度、糊的表观黏度、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等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活化预处理对玉米淀粉氧化产物糊的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随着机械活化时间的延长,氧化淀粉的溶解度、透明度增大,表观黏度降低,冻融稳定性减弱,凝沉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钨酸在氧化淀粉制备中的催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钨酸作催化剂、双氧水作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通过与不加催化剂双氧水氧化淀粉比较.发现羧基含量增加、黏度下降明显,证明钨酸对双氧水氧化淀粉有催化作用,并与硫酸铜、硫酸亚铁等成熟的氧化淀粉催化剂进行比较,发现钨酸对氧化淀粉的制备有催化作用,并且具有催化作用比较温和、氧化深度比较均匀、色泽较好等特点.分析了pH值、反应温度、催化剂钨酸加入量对钨酸催化制备氧化淀粉的氧化深度的影响,确定了钨酸催化制备氧化淀粉的较优工艺.  相似文献   

15.
孙小凡  朱明霞  高友君 《食品科技》2012,(3):175-177,186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硫酸亚铁溶液为催化剂、氧化淀粉糊液黏度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过氧化氢浓度、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等对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时间和催化剂浓度的增加,淀粉的黏度逐渐变小;小麦氧化淀粉的最佳生产工艺为过氧化氢浓度为18%,催化剂浓度为0.006mol/L,反应时间为90min。  相似文献   

16.
新型氧化剂微波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佳莹  周露  杨椰  钟耕 《中国粮油学报》2012,27(5):39-43,59
干法制备变性淀粉已逐步在国内推广,它具有流程短,能耗低,操作简便等优点。采用微波干法工艺,研究了二氧化氯、氯酸钠两种氧化剂制备氧化淀粉(分别为氧化淀粉A和氧化淀粉B)的工艺和变性淀粉的性能。工艺研究表明,两种氧化剂均能通过微波干法制备氧化淀粉,而氧化淀粉A和氧化淀粉B的羧基含量分别为(0.068±0.002)%和(0.586±0.002)%。性能研究表明,氧化淀粉的热黏度稳定性得到了改善,氧化淀粉B的冻融稳定性较好,经2次冻融,析水率仅为23.7%;氧化淀粉A耐碱性能好,耐酸性较差,氧化淀粉B则具有较好的耐酸耐碱性;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淀粉的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的无定型区,而晶体结构仍与原淀粉相同。  相似文献   

17.
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搅拌球磨机对木薯淀粉进行机械活化,以活化60min的木薯淀粉为原料,CuSO4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干法制备氧化淀粉,采用正交实验法对由活化60min的木薯淀粉干法制备氧化淀粉进行工艺优化,并与原木薯淀粉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条件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活化60min的木薯淀粉制备氧化淀粉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20min、pH值5、反应温度50℃、硫酸铜在淀粉中的质量分数0.03%、双氧水与淀粉的摩尔比0.527、体系水的含量27.37%。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为0.89%,明显比最优条件下由原木薯淀粉制得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高。  相似文献   

18.
芭蕉芋氧化淀粉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法考察了淀粉悬浮液浓度、过氧化氢与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芭蕉芋过氧化氢氧化淀粉中羧基含量的影响,并比较了相同氧化剂用量下次氯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氧化淀粉的羧基含量和黏度。结果表明,制备芭蕉芋过氧化氢氧化淀粉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7,淀粉悬浮液浓度46%,过氧化氢12%,硫酸铜0.048%,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5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氧化淀粉羧基含量可达0.92%;次氯酸钠氧化效率高于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低羧基含量时次氯酸钠氧化淀粉的黏度大于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氧化淀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