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β-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之一,是广泛存在的天然色素。β-胡萝卜素为脂溶性物质,将其制成乳状液不仅可以解决其溶解性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及抗氧化活性,因此其在食品、饮料、药品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β-胡萝卜素及其乳状液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简述了新型壁材包裹β-胡萝卜素乳状液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β-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胡萝卜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和抗氧化剂,它在食品工业、医药保健、化妆品和动物饲料等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对B-胡萝卜素的功能、生产、提取与检测方法等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β-胡萝卜素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但其物理化学不稳定性、低水溶性,这些都会导致β-胡萝卜素低的生物利用率,从而极大地限制了β-胡萝卜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近年来,为了改善β-胡萝卜素的物化不稳定性、低水溶性及低的生物利用率,越来越多利用不同包埋技术构建的食品级运载体系来负载β-胡萝卜素。载β-胡萝卜素食品级运载体的研究与开发能够更加广泛地提高β-胡萝卜素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包埋形式的食品级运载体系对β-胡萝卜素的负载特性和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为开发性能优良的食品级运载体系和提高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生物利用率提供一定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β-胡萝卜素被作为功能营养因子和着色剂用于食品工业,然而其较低的水溶性和化学稳定性使其应用受到严重限制。本研究通过构建β-胡萝卜素微乳液体系改善其水分散性,并通过在微乳液制备过程中添加抗氧化剂考察其对β-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双重保护效果。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微乳液在水溶液中的平均粒径分布为48.5nm(r),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可显著提高β-胡萝卜素微乳液在加速实验条件下的贮藏稳定性,研究中采用的三种抗氧化剂对β-胡萝卜素稳定性的保护效果由高到依次为:EDTA-2NaL-抗坏血酸维生素E醋酸酯;并且水溶性抗氧化剂和油溶性抗氧化剂复配使用同时表现出协同效应和拮抗效应。本研究的结果可为科学设计β-胡萝卜素稳态化运载体系,为提高其在食品生产中的适用性和广谱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β-胡萝卜素属于胡萝卜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和医疗价值,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饲料、化妆品等行业。胡萝卜是所有蔬菜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食材,是一种来源广泛且价格低廉的天然β-胡萝卜素的重要来源。文章介绍了β-胡萝卜素的结构与用途,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胡萝卜中β-胡萝卜素提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胡萝卜大规模生产β-胡萝卜素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虾青素是一种含氧类非维生素A源的类胡萝卜素,而β-胡萝卜素则是一种有效的维生素A源的类胡萝卜素。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这2种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预防癌症、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等生物活性功能,对人类的营养和健康发挥积极作用。目前,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在保健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以及医学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安全性与具体的作用机制也倍受关注。本文介绍了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的结构功能和主要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一些毒理学研究、临床实验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综述了这2种类胡萝卜素的毒理学研究概况,对其安全性做出了总结,以期更加深入地了解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的毒性作用,为类胡萝卜素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β-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因此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当前倡导绿色理念的情况下,天然β-胡萝卜素在今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鲜螺旋藻中提取β-胡萝卜素,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内容。基于此,先确定β-胡萝卜素的运用功能,分析其在新鲜螺旋藻中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测定,实现β-胡萝卜素的高效提取,为今后运用和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
β-胡萝卜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类胡萝卜素,是机体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β-胡萝卜素拥有共轭多烯不饱和双键结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清除自由基、猝灭单线态氧、抑制炎症信号传导,其应用从最初的食品着色,逐渐转向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动物饲料等多个领域。本文对β-胡萝卜素的来源、结构、毒理学研究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进行概述,为β-胡萝卜素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β-胡萝卜素纳米粒化克服了β-胡萝卜素低水溶性的缺点,扩大了β-胡萝卜素在食品领域的应用范围。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β-胡萝卜素纳米粒的研究逐渐深入,关于其理化性质和代谢特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从这两个方面介绍β-胡萝卜素纳米粒的研究方法与进展。  相似文献   

10.
胡萝卜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在营养食品、保健品等领域应用广泛。与人工合成产品相比,发酵法得到的天然β-胡萝卜素表现出更显著的生物学功能。开发了一种有效鉴别天然β-胡萝卜素(发酵法)和合成-胡萝卜素的方法,即通过γ-胡萝卜素的检测(HPLC法)、丙酮或环己烷等溶剂残留的检测(GC法)以及三苯基氧膦的检测(HPLC法)等一种或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判断β-胡萝卜素样品是否为合成来源,或是天然β-胡萝卜素(发酵法)中是否添加了一定量的合成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1.
β-胡萝卜素是一种典型的类胡萝卜素,也是生物体内合成VA的前体物质,广泛应用于化工、化妆品、饲料、食品、保健品以及医药等行业。与化学合成的产品相比,天然β-胡萝卜素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且无毒副作用,因此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三孢布拉氏霉发酵产β-胡萝卜素过程不受光照、气候、产地等环境条件的限制,因此逐渐成为获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主要方法。本文从菌种选育、发酵工艺优化以及反应器等不同角度,对三孢布拉氏霉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从而对该技术的优势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β-胡萝卜素乳状液在体外模拟肠道中消化吸收的影响因素,考察了胆盐、脂肪酶、CaCl2浓度对乳状液中β-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胆盐浓度的增加,β-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率显著增加。在一定浓度范围,随着脂肪酶浓度的增加,β-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率显著增加,当脂肪酶质量浓度增加至0.4 mg/mL时,β-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率较高;之后,随着脂肪酶浓度的增加,β-胡萝卜素的消化吸收率无显著变化。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β-胡萝卜素乳状液的消化吸收率显著减少。β-胡萝卜素乳状液消化吸收后粒径变大,乳状液发生了明显的絮凝和聚集。本试验对功能因子乳状液的开发及其在人体中的消化吸收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β-胡萝卜素制品中β-胡萝卜素的异构体的组成和比例进行了研究。将市场上收集到的20个β-胡萝卜素制品(油悬浮液、水分散性干粉、水分散性微粒)按照美国药典膳食补充剂β-胡萝卜素制品中描述的方法进行分析检测,确定β-胡萝卜素制品中β-胡萝卜素异构体的组成和比例,并分析比较产品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厂家的β-胡萝卜素制品中β-胡萝卜素异构体的组成和含量略有不同,但整体β-胡萝卜素油悬浮液以全反式β-胡萝卜素为主,含有少量的顺式异构体;β-胡萝卜素水分散性干粉中β-胡萝卜素异构体以全反式β-胡萝卜素、9-顺式β-胡萝卜素和13-顺式β-胡萝卜素异构体为主,且反式和顺式异构体的比例相当;β-胡萝卜素水分散性微粒中以全反式β-胡萝卜素和13-顺式β-胡萝卜素异构体为主,且全反式比例大于顺式。  相似文献   

14.
β-胡萝卜素微胶囊干粉复水速溶性不佳,应用需增加溶解工序,众多乳液产品开发都没有使用增重剂,因此干粉和乳液产品在应用中容易浮油及纳米化后水溶液透明,很难满足浊饮料、果冻等食品应用的要求。研究以β-胡萝卜素为原料,兼用增重剂来增加产品浊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油溶介质、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对3%β-胡萝卜素乳浊液产品的影响,确定了油溶介质和最佳工艺条件。从产品浊度和稳定性入手,通过正交实验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增重剂、共乳化剂等进行了配方优化,确定了热力学稳定的3%β-胡萝卜素乳浊液产品配方和工艺条件,并对其应用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蛹虫草子实体中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及抑菌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β-胡萝卜素提取液的吸光度评价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以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青霉为指示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蛹虫草子实体中β-胡萝卜素的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子实体中β-胡萝卜素的热稳定性较好;太阳强光直射会破坏色素的稳定性;常见金属离子中,Al~(3+),Fe~(2+),Zn~(2+),Mg~(2+)和K~+对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但Cu~(2+)和Fe~(3+)在长时间接触后会显著降低色素的稳定性;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和酸度调节剂对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子实体中提取出的β-胡萝卜素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抑制活性较弱,只有当质量浓度达到4 mg/mL时才显示抑制活性,对其他指示的抑制活性较强,当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其抑制活性立即明显显现。蛹虫草子实体中提取的β-胡萝卜素是一种稳定性能良好的天然色素,且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胡萝卜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植物性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绝对高的胡萝卜素含量(2.1~4.2mg/100g可食部分),更加令人瞩目。胡萝卜素又称维生素A原,其中β-胡萝卜素的V_A效价最高,在理论上,1分子β-胡萝卜素在相应酶催化下,可转变为2分子V_A,但β-胡萝卜素的吸收率较V_A略低。β-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V_A缺乏症及光敏感患者,在保护视力、预防眼疾、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除具上述功效外,还具有抗癌、防癌的防治保健作用,以及抗氧化的功效。由于胡萝卜丰富的营养价值及其功能保健作用,对其制品的研究与开发亦日趋火热。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功能因子乳状液体系巴氏杀菌受热时易改变其流变性,从而影响其品质。本研究基于乳状液异型聚集效应,构建多重功能因子乳状液微聚集体,以期改善其耐热性。选用大豆多糖(SSPS)和乳铁蛋白(LF)为乳化剂,DHA和β-胡萝卜素为功能因子,分别制备了SSPS-DHA乳状液和LF-β-胡萝卜素乳状液,二者以不同比例异型聚集,形成不同的乳状液微聚集体。考察不同加热方式25~80℃程序加热30 min(加热过程)和80℃加热30 min(模拟巴氏杀菌)对乳状液的物理稳定性与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LF-β-胡萝卜素乳状液加热后完全变性成凝胶状固体;SSPS-DHA/LF-β-胡萝卜素乳状液微聚集体在加热条件下,流变学特性明显改善;90 wt%LF-β-胡萝卜素-10 wt%SSPS-DHA乳状液微聚集体的流动性、粘弹性均表现为流体特征。因此,通过SSPS-DHA乳状液的添加可以显著改善蛋白乳状液的热变性与热凝固特性,从而保障巴氏杀菌等热处理不改变功能因子乳状液的质构。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杜氏藻的培养条件,对采自山西运城盐湖的杜氏藻(Dunaliella sp.)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和氮、磷、铁元素对其细胞增殖和β-胡萝卜素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杜氏藻的β-胡萝卜素含量与吸光度OD453nm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吸光值表征杜氏藻β-胡萝卜素含量步骤简单,数据准确,适于高效快速对样品进行测定。杜氏藻在20~25℃,1.0~2.0mol/L Na Cl时,较有利于β-胡萝卜素积累。杜氏藻生长至对数期后,高浓度的氮源、磷源都不利于β-胡萝卜素的积累,而铁源在实验期间,对杜氏藻β-胡萝卜素的积累无影响。进一步优化,培养基中有利于β-胡萝卜素积累的Na NO3、KH2PO4和Fe C6H5O7的浓度最优组合为0.6200、0.0256、0.0010g/L。本实验得到了较适合杜氏藻积累β-胡萝卜素的培养基,为今后当地开发利用高产β-胡萝卜素藻株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天然β-胡萝卜素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强化剂,主要用作色素和营养强化剂。近些年来,β-胡萝卜素在保健和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本文简述了天然β-胡萝卜素的制备原理、应用市场。摘要用第三人称,不要用“本人、本文、作者、我们、笔者”作主语  相似文献   

20.
以微波震碎的物理场对枸杞中β-胡萝卜素进行高效提取,使其充分游离于枸杞浆液中。以β-胡萝卜素含量为指标,以微波处理时间、微波输出功率和微波处理次数为主要考察因素,对枸杞中的β-胡萝卜素富集最佳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得出,β-胡萝卜素富集最佳工艺为微波处理时间50 s、微波输出功率350 W、微波处理5次,并利用包埋技术将β-胡萝卜素富集最佳工艺所得枸杞浆制成β-胡萝卜素微胶囊并添加在鸡尾酒奶茶中,得到的产品中β-胡萝卜素含量为17.95 mg/kg,进而制作一款富含β-胡萝卜素的鸡尾酒奶茶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