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自2000年5月—2007年8月收治的26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至直肠阴道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年龄平均36岁,临床表现为性交痛、下腹痛、肛门坠胀感,三合诊触及病灶位于直肠阴道隔内,CA125可作为动态监测指标,术前给予药物治疗6个月停药后立即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定期随诊未见复发。结论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确诊必须行三合诊检查,直肠超声有辅助诊断价值。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清CEA、CA125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振州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422-1423
目的 探讨了卵巢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EA、CA125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定42例卵巢癌患者血清CEA、CA125含量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卵巢癌患者在手术前后血清CEA、CA125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 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EA、CA125水平对了解病情、诊断、治疗和预后上是一个重要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及CA125诊断卵巢肿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联合血清CA125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性。方法 分析本院1998-200年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的128例卵巢肿瘤术前阴道彩色多普勒及CA125的诊断情况。结果 阴道彩色多普勒联合血清CA125水平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较单独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诊断价值提高。结论 阴道彩色多普勒联合CA125可提高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CA125、CA199、CEA及VEGF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卵巢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32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后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CEA及VEGF水平进行统计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A125、CA199、CEA及VEGF阳性率及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卵巢癌患者中随分期增加,水平和阳性率呈增高趋势,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CA125、CA199、CEA及VEGF联合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可提高检出率及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及腹腔液CA125测定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试验组)及30例正常女性(对照组)血清及腹腔液中的CA125。结果试验组的血清CA125及腹腔液CA125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A125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3.33%及76.67%;腹腔液CA125诊断子宫内膜异位为80.00%及93.33%。结论测定腹腔液CA125可提高诊断EM的灵敏度,较血清CA125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EM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血清CA125水平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及腹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抗原125(CA125)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腹水量的关系.方法肝硬化患者91例,Child-pugh A级32例,B级36例,C级23例;腹水阳性者50例,腹水阴性者41例;正常对照32例.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125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Child-pugh C级>B级>A级,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而进行性升高(P<0.01);肝硬化腹水组及少量腹水组血清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无腹水组(P<0.01),中量腹水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少量腹水组(P<0.01),大量腹水组与中量腹水组的血清CA125水平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肝功能损害及腹水程度密切相关,可以被认为是反映肝硬化程度及监测腹水情况的一项敏感指标,对肝硬化腹水的早期诊断及估计预后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曼春  曹小勇 《安徽医药》2020,24(5):959-963
目的分析血清和腹腔液中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EM)疾病分期的相关性。方法纳入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5月荥阳市中医院 EM病人 89例及非 EM病人 80例,参考美国生育学会提出的修正 EM分期法( r?AFS)对 EM病人分期。术前采集 EM病人血清,术中采集其腹腔液,入组时采集非 EM病人血清,检测 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 logistic回归分析 CA125与其它检测指标是否白为 r?AFS分期影响因素。结果血清 CA125水平对比, EM Ⅳ期>EM Ⅲ期组>EM Ⅱ期组、 EM Ⅰ期组及非 EM组,且 EM Ⅱ期组>非 EM组;腹腔液 CA125水平对比, EM Ⅳ期组> EM Ⅲ期组> EM Ⅱ期组、 EM Ⅰ期组及非 EM组,上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EM病人血清 CA125与腹腔液 CA125呈正相关( P<0.05);血清 CA125与血清 VEGF、IL?6及 TNF?α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因耐多药结核、艾滋病的增加以及对结核病防控的松懈,结核性盆腔炎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由于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准确性均高的辅助检查,误诊率较高[1],特别是在患者血清糖类抗原( CA125)升高伴腹水、盆腔包块出现时,易与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相混淆,常给临床诊断造成困难。CA125作为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是卵巢癌的诊断、治疗及追踪监测是否复发的良好指标,近年很多文献报道在结核病和一些妇科良性疾病中血清CA125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CA125的水平能否作为结核性盆腔炎伴腹水诊断及疗效观察指标文献报道较少。为此,我们回顾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结核性盆腔炎伴腹水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按照初、复治规范方案给予强化抗结核治疗,动态监测血清及腹水中CA125的水平,旨在探讨CA125在结核性盆腔炎伴腹水诊疗中的临床意义;并以同期卵巢恶性肿瘤腹腔转移患者8例为对照组,探讨CA125在2组之间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子宫腺肌病与9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既往史,临床症状,经阴道超声声像图表现,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AFP、CEA的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无差异(P〉0.05);但子宫腺肌病出现痛经较多,但继发性贫血少;血清CA125水平明显升高,具有特征性的阴道超声声像图表现。结论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既有相关性又有不同之处,通过对病史、症状、体征、B超、血清CA125检测可进行手术前鉴别。  相似文献   

10.
黄祥芬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18-218
目的通过对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治疗前后胸腔积液及血清CA125水平变化的分析,为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并胸腔积液及血清CA125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共49例;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第1次穿刺胸腔积液标本及抽取静脉血液,进行CA125水平检测;经临床抗结核对症治疗3~4周后,再次收集胸腔积液和静脉血液,进行CA125水平检测。结果 49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腔积液中的CA125水平略高于其血清,经治疗后两者CA125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且胸腔积液中的CA125下降幅度比血清较慢。结论胸腔积液及血清CA125水平检测可以作为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疗效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区两个医疗单位自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共28例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确诊27例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资料,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确诊27例,其中23例表现为囊性型包块的CT表现为与临近器官组织紧密相连的囊性病变。CT值在30-50Hu。囊壁增强后有轻、中度强化。偶伴囊内出血时表现为局灶性高密度灶,出血伴液化后不强化。3例表现为囊实性包块CT表现为近器官组织紧密相连的囊实性病变,具有囊性肿物的大部分CT表现。2例表现为实性包块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实实性肿物质,边界清但边界欠光滑。增强扫描由于异位结节中有子宫内膜血管,肿块呈轻、中度均匀强化,偶伴出血,但此2例其中有1例术前诊断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病理为腹壁纤维瘤。结论 与临床资料相结合,特征性螺旋CT表现结合典型临床症状,能准确作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而且对临床病灶的手术切除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并且诊断迅速、操作简便、无创伤、可靠、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因此,多层螺旋CT(MSCT)是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确切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A125、CA199检测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10月经胸部X线、CT诊断的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0例。将术后被证实为肺癌的32例做为肺癌组,良性病变28例做为良性组,选取同期3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CEA、NSE、CA125及CA199检测。结果肺癌组CEA、NSE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NSE联合检测的敏感性较CEA、NSE单项检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CEA、NSE水平异常升高,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对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二维成像方法检测随机抽取的腹部淋巴结内有病变的患者61例,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临近脏器的病变情况,综合分析病变的来源和性质。结果腹部淋巴瘤有22例,由大小类似、回声较均匀的结节相互聚合而成,分叶状的巨大椭圆形,包膜多完整,常多发,无原发性病灶;转移性淋巴结有29例,回声多不均匀,相互靠近、重叠,聚集成团块状不规则分布,包膜不完整,常多发,有原发癌症病灶;炎性淋巴结有10例,为回声较均匀的类圆形,包膜比较完整,常单发,有原发感染病灶。结论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具有较典型的超声表现,且和临近脏器病变有一定的关系,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糖类抗原 19-9 (CA19-9)、 糖类抗原 15-3 (CA15-3) 和糖类抗原 125 (CA125)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 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MaxVision 两步法检测 80 例 PTC 和 80 例甲状腺良性病变(BTL, 包括 34 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26 例桥本甲状腺炎和 20 例滤泡性腺瘤) 患者中 CA19-9、 CA15-3 和 CA125 的表达状况, 分析其表达与 PTC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80 例 PTC 中 CA19-9、 CA15-3、 CA125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5.0%、 100.0%、 43.8%, 与 BTL 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CA19-9、 CA15-3、 CA125 的表达与患者年龄、 性别、 瘤结节数目、 直径、 淋巴结转移及 TNM 分期无关 (P>0.05)。CA19-9、 CA15-3、 CA125 诊断 PTC 的灵敏度分别为 85.0%、 100.0%、 43.8%, 特异度分别为 91.3%、 36.3%、 91.3%。结论 CA19-9、 CA153、 CA125 的表达有助于 PTC 和 BTL 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acoystic contras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对乳腺结节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6例经CEUS、CDUS检查的乳腺结节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146例乳腺结节有86例良性病变,CEUS诊断正确76例,CDUS诊断正确68例(χ2=0.07,P>0.05),CEUS+CDUS诊断正确91例。有60例恶性病变,CEUS诊断正确56例,CEUS正确36例(χ2=3.87,P<0.05),CEUS+CDUS诊断正确60例。结论在乳腺结节良性病变诊断中,CEUS与CDUS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对乳腺恶性肿块的检出,超声造影有明显优势,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疾病的准确率高于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在乳腺疾病的检查中可以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宫腔镜下活检、诊断性刮宫术前病理检查方法联合血清CA125在诊断子宫癌肉瘤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2016年6月某院收治并确诊为子宫癌肉瘤的患者124例,分析其在病前所做的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Ⅰ期51例,Ⅱ期19例,Ⅲ期40例,Ⅳ期14例,宫腔镜下活检、诊断性刮宫术检验结果与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CA125结果显示,血清CA125升高主要与附件转移有关。结论:宫腔镜活检和诊断性刮宫术在诊断子宫癌肉瘤无显著性差异,血清CA125水平升高主要与附件转移有关,当血清CA125升高应优先考虑附件转移,血清CA125检测可为辅助检验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10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手术前触诊下实施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观察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 10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确诊良性病变8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状腺瘤),恶性病变2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髓样癌)。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95例,漏诊4例,误诊9例,敏感性为85.19%,诊断符合率为87.96%。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能够取得良好的诊断结果 ,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无体征甲状腺微癌的超声表现与诊断。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33例患者42个癌结节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1个癌结节病理均为乳头状癌。单叶单发20例、双侧叶3例(共7个病灶)、单叶多发癌结节3例(2个病灶2例,3个病灶1例)、另有7例微癌与其他甲状腺病变并存。诊断明确26例,误诊7例,超声检出率为78.8%,误诊率为21.2%。结论高频超声对无体征甲状腺微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朱启江  苏成芳 《淮海医药》2010,28(5):391-393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于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方法以5年来妇产科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的130例为A组;并随机选择同期子宫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患者150例为B组,对2组患者年龄分布、既往史、临床症状、术前诊断,B超检查、血清CA125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均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常有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P〉0.05)。子宫腺肌病术前诊断率(72.31%),出现痛经(73.08%)、性交痛较多(33.08%),但继发性贫血少(15.38%);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血清CA125(74.5±68.3)U/ml,水平明显升高。结论子宫腺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诊断,但其既往史、特有症状、B超改变、血清CA125水平增高仍是诊断该病的重要参考指标,并可与子宫肌瘤进行术前鉴别。  相似文献   

20.
姜文礼 《中国当代医药》2013,(18):165-165,167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症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25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主要分析其病症特点、内镜检查、活体检查的共同点,与术后病理进行对比,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发热、消瘦、腹部包块、腹痛、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内镜检查,病灶位置在胃部14例(胃体8例和胃窦部6例),肠部11例(小肠4例,结肠5例,回盲肠2例);单发病灶9例和多发病灶16例;有隆起型病灶11例,浸润型病灶4例和溃疡型病灶10例;活体检查发现21例恶性淋巴瘤,与术后病理的相符率为84.0%。结论对有明显胃肠道症状的患者进行早期检查,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