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进行血液透析,对60例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急性肾衰病人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显示:LMWH组无1例凝血、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而普通肝素(SH)组出血29例次,两组有明显差异(PMO.01),LMWH组血透前后血浆部分凝血活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无明显变化(P>0.05),而SH组透后APTT、PT较透前明显延长(PMO.of),两组间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MO.001)。本文说明LMWH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功能影响小、出血危险性小、抗凝作用强,即解决SH抗凝所引起出血的危险,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抗凝方法在血液透析中的效果。方法 :用低分子肝素和无肝素进行HD治疗急慢性肾功衰竭伴出血倾向患者分别为 42和 3 5例 ,并用普通肝素 (SH)进行HD的 45例作对照。结果 :①SH组血透后引起APTT、PT较LMWH组明显延长 ,无肝素组血透前后APTT、PT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与SH、LMWH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3组之间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 <0 .0 5 ) ;② 3组BUN、Scr透后较透前均明显下降 ,但 3组之间方差分析无变化 (P >0 .0 5 )。③透析器可以复用平均次数 :SH组最多 ,无肝素组最少。结论 :急慢性肾功衰竭伴出血倾向患者的血透最好不用SH ,而无肝素血透有时因血流量不足 ,可造成体外凝血 ,且透析器不能复用 ,LMWH在血透抗凝中是有效的 ,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在人工肝(ALSS)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组(LMWH组)15例,应用普通肝素抗凝组(SH组)15例,两组行ALSS-PE治疗前后均记录出血、凝血情况及有关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30例患者行60例次PE治疗后,LMWH组在出血倾向、血浆分离器及管路凝血发生率方面均优于SH组(P<0.05),且其检测有关凝血功能指标的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SH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重型肝炎PE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CASI)后早期抗凝的作用。方法:将64例PTCA和支架植入术后患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LMWH)组与普通肝素组(SH)组,观察两组7天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LMWH组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急性心血管事件,SH组4例牙龈出血,2例于12小时内出现血尿。2例导管穿刺部位出现血肿、渗血。两组比较出血并发症有显性差异(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显差异(P>0.05)。结论:LMWH与SH一样具有较强抗凝作用,能预防PTCA术后急性血栓形成,且出血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血透时,使用普通肝素(SH)作为抗凝剂以防止体外循环部分的血液不发生凝固其效果业已肯定,但SH的抗凝作用也增加了出血的危险性,故用于有高度出血危险的病人是禁忌的[1]。速避凝是由SH经亚硝酸分解、纯化所得的一种低分子量肝素(LMWH),分子量约4500d。它对活化凝血因子X(Xa)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抗凝血酶(Ⅱa)的作用却很弱,因而在有出血危险的患者中,能在不加重或诱发出血的情况下,起到很好的体外抗凝效果[2],我科从1995年10月开始使用该药(法国Sanofi公司生产)用于8例有出血病人的血透,取得良好效果,特报告…  相似文献   

6.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已被公认。但当合并出血危险的患者,应用普通肝素(SH)抗凝,会加重出血,导致不良后果。以往对这些患者的抗凝是采用小剂量或无肝素透析,但常常因为凝血而导致治疗失败。为此,我fi’1探索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衰合并出血的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60例,均为1996年10月~199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肾衰病人,男55例,女5例,年龄平均37.2土9.正岁。其中肾综合征出血热55例,挤压综合征5例。所有病人均合并皮肤粘膜出血,伴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7.
为比较低分子量肝素 (LMWH)和普通肝素 (SH)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对 2 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使用LMWH和SH抗凝。结果 ,两种肝素在血液透析中均能取得充分的抗凝效果 ,LMWH较SH不明显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和凝血酶时间 (TT) ,LMWH组透析 4hAPPT、TT下降至接近基础值 ,透析结束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时间短 ,出血并发症少 ,且第 4次透析后对尿素的清除效力LMWH组好于SH组。提示单剂量LMWH在血液透析中抗凝充分、出血并发症少 ,能提高透析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无肝素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南娇  吴映华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496-496,517
目的 探讨无肝素血液透析对于高危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16例合并不同器官出血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设为无肝素血透组,每周3次无肝素血透3-4h;另16例条件相似患者设为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作为对照。结果 无肝素血透组患者出血很快控制,症状明显好转,测定透析前后尿素氮及两组透析器残余容量,提示无肝素血透组透析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合并出血的肾功能衰竭患者,应采用无肝素血透,在改善尿毒症同时,降低继续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王丽  李秀勇 《安徽医学》1999,20(5):16-18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NF)血液透析(HD)的抗凝方法-局部枸椽酸钠(RCA)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采用46.7%(1.6mol/L)枸椽酸钠和普通肝素(SH)抗凝作对照,使用空心纤维透析器和普通含钙透析液,观察对患者出血、体外循环凝血、总钙、K+、Na+、Cl-、CO2-CP、SCr、BUN、KT/V、QTc的影响。结果:43例HFPS患者,共行157例次透析,体外循环均能达到有效抗凝效果,无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A组未见有引起或加重出血者;B组有12例次透后出血加重,且有5例出现颅内出血。结论:枸椽酸钠抗凝效果与SH相似,在HFRS患者透析中能保证透析效果而不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血透抗凝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对比低分子量肝素(LMWH,克赛)和普通肝素(SH)在血液透析(HD)中抗凝的疗效.方法23例伴有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HD患者为LMWH组,应克赛抗凝,在HD前静脉端一次性注射40mg;10例无出血倾向者为SH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肝素抗凝.观察体外循环凝血情况、临床有关征象及HD疗效.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凝血情况、透析器Curea和Ccr无显著差异(P>0.05);LMWH组对KPTT的影响较SH组小(P<0.01).结论LMWH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出血患者HD中应用安全、有效,优于SH.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在血液灌流(HP)救治急性中毒中应用普通肝素(SH)和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比较两者作为血液灌流抗凝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HP治疗中毒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前及结束后测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血小板计数(PLT),观察患者出血、灌流器和管路凝血情况。结果:灌流器及血管通路凝血发生率:SH组10%,LMWH组1.67%;出血发生率:SH组11.67%,LMWH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组治疗后APTT、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有明显差异;LMWH组治疗前及后APTT、TT无明显差异;两组HP治疗后SH组较LMWH组APTT、TT明显延长,有明显差异;两组PLT治疗前及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较普通肝素作为HP治疗急性中毒的抗凝剂,具有抗凝效果好、出血并发症少、使用安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普通肝素(SH)、低分子量肝素(LMWH)、无肝素3种抗凝方法进行血液透析(血透)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的疗效及对出、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肾病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比例,其中SH组比例,LAWH组40例,无肝素组30例,将这3组患者血透前后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进行比较.结果血透前后WBC、pl、Hb 3种均无明显变化(P<0.05);血透后BUN、Scr较透前均明显下降(P<0.05),3种之间差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H组和LMWH组血透前后APTT、PT明显延长(P<0.05),无肝素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3种之间差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两比较SNK检验,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这3种方法抗凝血透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2)无肝素血透对出凝血系统影响最小,LMWH次之,SH最差.③治疗重症HFRS患者选择LMWH方法抗凝为最优,既无出血也无凝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分子肝素(LMWH)在老年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抗凝效果及副反应。方法:以2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为对照对象,按抗凝方法分为速避凝组10例,普通肝素组12例,对比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及透析器平均使用寿命。结果:速避凝组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P<0.05),两组透析器平均使用寿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行CRRT时采用小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出血发生率低,抗凝效果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在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的抗凝效果。方法72例急性中毒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患者中应用普通肝素(SH)42例,应用LMWH 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灌流器、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及临床出血现象。结果 PT、APTT及TT等指标在两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HS组PT、APTT及TT较LMWH组明显延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在凝血及出血发生率方面,LMWH组均明显低于HS组(<0.05)。结论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LMWH较SH更为安全、可靠,更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血液灌流抗凝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合理的抗凝方法。方法:68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普通肝素(SH)和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观察出血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均较低,无明显差别。灌流2小时后LMWH组PT、KPTT稍延长,SH组则明显延长(P<0.05)。结论:HP过程中应用LMWH抗凝PT、KPTT无明显延长,不易出血,是理想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在有出血倾向的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根据SWARTZ分级,选择中、高危出血倾向患者120例,其中A组93例血透患者用LMWH抗凝,剂量为0.4~0.5ml/次;B组27例,用血仿膜透析及小剂量标准肝素抗凝,首剂为1 250U.同时观察临床表现、血清肌酐、尿素和凝血活酶时间(KPTT).结果 A、B两组病人均完成4~5h的血透,透析器及透析管道的凝血情况均为0~I级,血透效果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A组病人血透期间无1例出现出血症状明显加重,B组中有3例出血现象略有加重,A组透析2h与透析后KPTT值较透析前无显著延长(P>0.05),而B组透析2h时KPTT值为69±24s,较透析前45±15s显著延长(P<0.05).结论 LMWH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同时不加重出血,较适用于中、高危出血倾向的血透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在有出血倾向的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根据SWARTZ分级,选择中、高危出血倾向患者120例,其中A组93例血透患者用LMWH抗凝,剂量为0.4~0.5ml/次;B组27例,用血仿膜透析及小剂量标准肝素抗凝,首剂为1250U.同时观察临床表现、血清肌酐、尿素和凝血活酶时间(KPTT).结果A、B两组病人均完成4~5h的血透,透析器及透析管道的凝血情况均为0~I级,血透效果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A组病人血透期间无1例出现出血症状明显加重,B组中有3例出血现象略有加重,A组透析2h与透析后KPTT值较透析前无显著延长(P>0.05),而B组透析2h时KPTT值为69±24s,较透析前45±15s显著延长(P<0.05).结论LMWH具有良好的抗凝效果,保证透析顺利进行,同时不加重出血,较适用于中、高危出血倾向的血透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与普通肝素(UFH)抗凝对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维持血透4个月以上的患者29例,随机分成LMWH组(15例)和UFH组(14例),前6个月2组均按个体化在血透中使用UFH抗凝,后6个月前组改为LMWH抗凝,后组继续UFH抗凝,于动脉端血透前1次注射.2组分别于实验时、第6个月、第12个月末测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结果 随透析时间延长UFH组血浆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po)B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明显降低.LMWH组第6个月各项参数与UFH组同期相当,而第12个月又恢复至实验时水平且与UFH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维持血透中以LMWH代替UFH长期抗凝可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减少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9.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中毒抗凝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革  路蕾  陈孟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2):749-750
目的 比较低分子肝素 (LMWH)与普通肝素 (SH)在血液灌流 (HP)中的安全性。方法  5 0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进行LMWH和SH抗凝HP各 80次和 78次 ,治疗中观察患者出血和体外循环凝血情况 ,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并与正常值对照。结果 两组体外循环凝血发生率低 ,且无明显差别 ,但透析 4小时LMWH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仅轻度延长 ,SH组均明显延长 (P <0 .0 0 1)。结论 使用LMWH后APTT、TT无明显延长 ,引起出血危险性低 ,是HP理想抗凝剂。  相似文献   

20.
黎刚  易素兰  陈浩 《四川医学》2004,25(9):1019-1020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LMWH)在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HD)中的应用。方法 对24例伴有出血倾向的肾衰患者在每次透析前静脉注射LMWH40mg,共做HD108次,与普通肝素(SH)组24例作对照。观察两组间透析前后凝血酶活化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及穿刺点压迫时间。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透析病例未发现原有出血加重或出现新的出血灶,透析前后APTT和PT无明显变化,与普通肝素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低分子肝素组穿刺点压迫时间较普通肝素明显缩短。结论 LMWH能有效的阻止血液在体外循环中凝固,对机体凝血系统的影响较小,出血并发症少,较普通肝素组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