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和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58例,正常膀胱粘膜15例中bcl-2,bax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bax在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高表达,bcl-2的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性而bax的表达与两者均无相关性。结论Bcl-2基因蛋白表达增强及bax基因蛋白表达下降在膀胱癌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程度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livin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患者复发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l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6.4%(42/55),而正常对照组中无1例呈阳性表达(P<0.01);livin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发和复发显著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转移与否、肿瘤数目无关。结论:livin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复发密切相关,livin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和评判术后高复发风险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陈炜  陈凌武  罗俊航  石华 《新医学》2004,35(5):277-279
目的:探讨细胞黏附分子、抑癌基因、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5名正常人膀胱黏膜标本中细胞黏附分子、抑癌基因和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结果:56例膀胱癌的细胞黏附分子、抑癌基因、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总阳性率为57%、73%、86%;随着癌组织病理分级升高、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增加,细胞黏附分子、抑癌基因的表达降低,而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升高。细胞黏附分子、抑癌基因、凋亡抑制蛋白的表达率在肿瘤复发患者与无复发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黏附分子、抑癌基因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凋亡抑制蛋白的高表达率可能成为膀胱移行细胞癌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类皮肤肿瘤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探讨癌组织中凋亡和bcl-2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羟基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原位观察了40例皮肤癌中细胞凋亡与bcl-2蛋白的表达,以10例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皮肤鳞吕中和正常组织中,皮肤鳞癌中细胞凋亡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皮肤鳞癌中细胞凋亡与bcl-2阳性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皮肤癌组织中bcl-2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bcl-2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KIEC)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探讨BTCC中COX-2表达的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3例膀胱肿瘤、18例良性膀胱组织中COX-2的表达进行检测,观察COX-2在膀胱肿瘤和良性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茂COX-2在膀胱肿瘤中的表达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COX-2蛋白主要表达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细胞泉中,其阳性例数为27例,阳性率为62.8%,但在正常良性膀胱组织(n=18)中均为阴性表达。在43例膀胱肿瘤石蜡标本中COX-2表达与肿瘤分级和分期有关,恶性程度高的肿瘤阳性表达高于恶性程度低的肿瘤,浸润性癌也高于浅表性癌(P〈0.05)。结论 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膀胱肿瘤恶性程度相关.COX-2可能成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在不同类型及不同分期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survivin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增殖及凋亡发生之间的关系,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治疗及康复介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0—03/2004—09在遂宁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证实膀胱移行细胞癌55例,病理分级:Ⅰ级组22例,Ⅱ级组10例,Ⅲ级组23例(其中TNM分期T1期12例,T2期25例,T3期12例,T4期6例)。应用免疫组化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 avidin 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SABC)法进行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的定位和半定量检测,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TdT-mediated biotin dUTP nick end—labeling.TUNEL)进行细胞凋亡率的检测。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Ⅰ,Ⅱ,Ⅲ级组survivin表达平均灰度值为[0.547&;#177;0.124,0.598&;#177;0.112,0.601&;#177;0.097),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14&;#177;0.034)(t=2.875~3.657,P&;lt;0.01)。不同分期组survivin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3.547~5.458,P&;lt;0.01),其中T4期表达程度最高0.634&;#177;0.875。肿瘤细胞凋亡指数随肿瘤恶性程度增高而增高,增殖指数/凋亡指数比值同样随着肿瘤分期增加而增高。结论: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增殖及凋亡发生有一定关系,为患者预后生活指标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膀胱癌标本(58例)、正常膀胱黏膜(15例)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Bcl-2的表达(58.6,34/58)高于正常膀胱黏膜(20.0%,3/15),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有关(χ~2=14.9448,P<0.01),与临床分期有关(χ~2=6.2994,P<0.05),Bax在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TCC的表达,而Bax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膀胱癌发生发展与膀胱组织的抑凋亡或促凋亡(Bcl-2/Bax)机制失衡有关,检测Bcl-2、Bax可以作为临床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角质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与距癌灶边缘2cm处膀胱黏膜组织、6例泌尿外科非肿瘤膀胱黏膜(其中膀胱慢性炎症4例、膀胱结核2例)、5例正常膀胱黏膜CK20 mRNA的表达。结果3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CK20 mRNA表达均为阳性,距癌灶边缘2cm处膀胱组织CK20 mRNA表达均为阴性。6例泌尿外科非肿瘤膀胱黏膜及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无CK20 mRNA表达。结论CK20 mRNA阳性可以作为支持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证据之一,有助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整合素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表达,探讨整合素β1与膀胱移行细胞癌血管生成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整合素β1、VEGF、MMP-9的表达。结果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整合素β1、VEGF、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76%、64.41%和55.93%,15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三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6.67%和6.67%,膀胱移行细胞癌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间3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1);整合素β1、VEGF、MMP-9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期、分级相关;整合素β1、VEGF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癌灶直径、单发/多发相关;整合素β1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年龄相关;整合素β1与VEGF及MMP-9之间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整合素β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升高,并与分级、分期等临床病理指标相关,表明其具有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生长的作用。整合素β1可能通过协同VEGF及MMP-9作用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p53及Ki-67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与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p53及Ki-67的表达,并用RT-PCR方法验证其中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56/88)和45.5%(40/88),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Survivin的表达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膀胱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PI)为20.4±10.7,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为0。RT-PCR方法显示在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100%,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均无表达。结论Survivin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有关,与p53及Ki-67共同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进程。  相似文献   

11.
PTE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酪氨酸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B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膀胱黏膜及69例BTCC组织中的PTEN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在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基因均表达阳性或强阳性.在69例BTCC组织中PTEN高表达组为46例(66.7%),其中阳性15例,强阳性31例.随着肿瘤分期、分级的增加PTEN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PTEN可能成为估计BTCC恶性程度及肿瘤侵袭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COX-2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 2 (COX 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中的表达及其与B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 10例液氮保存的新鲜BTCC组织和 10例肾移植供体正常膀胱组织标本的COX 2mRNA表达情况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Envision二步法 )对 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和 10例肾移植供体正常膀胱组织标本进行COX 2蛋白表达检测 ,并分析COX 2的表达强度与肿瘤各项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RT PCR检测 10例液氮保存的新鲜膀胱癌组织COX 2mRNA均呈阳性表达 ,10例肾移植供体正常膀胱组织仅有 1例COX 2mRNA呈微弱阳性表达 ,余 9例阴性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正常膀胱组织中未见COX 2表达 ,但在BTCC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COX 2的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级、分期和复发有关。【结论】BTCC中COX 2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分级、分期和复发等生物学行为有关 ,提示COX 2可能在BT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nm23和bcl-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53、nm2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阳性率48.3%,nm23的阳I眭率50.0%,bcl-2的阳性率55.0%,p53、nm23和bcl-2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p53、nm23和bcl-2的表达,提示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不良,可以作为评价膀胱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粘蛋白(MUC1)和MUC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和8例正常膀胱粘膜MUC1和MUC2蛋白的表达。结果:MUC1在正常膀胱粘膜及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60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标本中阳性表达50例(83.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TNM分期显著相关。MUC2在正常膀胱粘膜无表达,60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阳性表达27例(45.0%),且在不同病理分级,TNM分期之间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组织中MUC1和MUC2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分级、分期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促凋亡基因蛋白Bak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 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Bak的表达 .结果 :4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 ,Bak表达 2 7例 (5 5 .1% ) ,其阳性率随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上升而降低 ;6例正常膀胱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E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5例正常膀胱黏膜中APE1及VEGF的表达。结果5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均有APE1蛋白表达,正常膀胱黏膜有8例表达(5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8.52,P〈0.01)。膀胱移行细胞癌APE1蛋白细胞浆与细胞核共表达27例(49.1%),正常膀胱黏膜0例,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1.99,P〈0.01)。VEGF在正常膀胱黏膜和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0和67.3%,差异有显著性(χ^2=21.41,P〈0.01)。随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增加,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PE1蛋白细胞浆和细胞核共表达的比例有增加趋势,差异有显著性(χ^2=7.73~11.25,P〈0.01);APE1在细胞浆中的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58,P〈0.01)。结论APE1和VEGF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乙酰肝素酶(HPA)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62例BTCC组织中HPAmRNA及VEGF mRNA表达,并以12例正常膀胱组织作对照,分析HPAmRNA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并分析HPA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2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HPAmRNA阳性表达,BTCC组织中HPAmRNA阳性表达率为58.06%(36/62)。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明显相关。而且,HPA与VEGF二者的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r=0.501,P〈0.01)。【结论]HPAmRNA阳性表达与BTC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HPA在BTCC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通过释放VEGF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 3 3例BTCC及 12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GFR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EGFR在正常膀胱移行细胞中呈阴性表达 ,在BTCC组中呈阳性表达 ,且中 /强阳性表达率与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单发与多发、复发与初发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EGFR的过表达与BTCC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在BTC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