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方与柳氮磺吡啶片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柳氮磺吡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通络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和CRP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方与柳氮磺吡啶片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比较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31例和对照组(单纯通督调神针法)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针刺取督脉穴百会、风府、水沟、大椎、至阳、腰阳关为主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夹脊穴针刺,取颈2—7、腰1—5夹脊穴,双侧交替针刺,每日针刺1次,每次40 min,每周6次,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均采用简易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定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肢体痉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在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痉挛状态方面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疗效相当,但在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均优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  相似文献   

3.
通痹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评价通痹灵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双模拟的方法,将69例活动期AS分为通痹灵治疗组(36例)和消炎痛对照组(33例)。能痹灵组口服通痹灵IA,每次6片,每天3次;消炎痛组口服消炎痛(通痹灵ⅡA),每片含消炎痛25mg ,每次6片,每天3次。结果:①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通痹灵组控显率优于消炎痛组(P<0.01)。②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晨僵时间和指地距离改善明显(P<0.01或P<0.05),扩胸度和枕墙距均无改善(P>0.05)。通痹灵组关节肿胀积分、Schober试验、整体功能、实验指标(ESR、CRP、PLT、IgG、IgA、IgM)和骶髂关节影像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消炎痛组关节肿胀积分、整体功能、实验指标和骶髂关节影像积分无改善(P>0.05)。通痹能组改善肿胀积分、晨僵时间、指地距离、整体功能和实验指标(除CRP外)优于消炎痛组(两组治疗后比较,P<0.0.01或P<0.05)。③通痹灵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痹灵对活动期AS具有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指标的作用,且对AS骨质损害具有保护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通窍活血汤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收治13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电脑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三组。汤药组(45例)以常规治疗+通窍活血汤治疗,针灸组(45例)以常规治疗+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联合组(46例)以常规治疗+通窍活血汤+通督调神针法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三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指标、治疗安全性。 结果 治疗后,三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汤药组、针灸组(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汤药组、针刺组(P<0.05)。治疗后,三组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微管相关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汤药组、针灸组(P<0.05)。治疗期间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窍活血汤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偏瘫效果显著,能改善中医证候,改善神经功能指标,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证型与HLA~B27及免疫炎症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于本院及协作医院中医科、骨科、内科和康复科进行治疗的的AS患者60例,其中肾虚湿热痹阻型、肾阴虚型、肾阳虚型各20例。比较三种证型患者在HLA—B27表达、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免疫球蛋白水平等的差异。结果肾虚湿热痹阻型、肾阴虚型、肾阳虚型的强直性脊柱炎的HLA—B27的阳性率分别为95%、55%、35%,肾虚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ESR、CRP、PLT水平与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比较,均明显高于后二者的水平(P〈0.05),但三种证型间免疫球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证型与HLA—B27、ESR、CRP、PLT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血沉、HLA—B27基因、C反应蛋白测定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Westergren法、免疫浊度分析法及流式细胞分析,分别检测AS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30例)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HLA-B27,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S组疾病活动情况、ESR、CRP水平、HLA—B27阳性率及X线片改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ESR、CRP水平与AS的发生密切相关(P=0.008,P=0.009)。结论ESR、CRP水平变化与AS病情活动有关,可以作为监控病情的反应指标:检测HLA—B27阳性并不能作为As的确诊指标;降低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反应,可能有助于改善AS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刺结合电针治疗脑卒中患者偏身麻木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出现偏身麻木症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予以调控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治疗并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通督调神针刺结合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感觉障碍积分和数字麻木感积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感觉障碍积分均显著增加(P<0.05),数字麻木感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障碍积分、数字麻木感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结合电针可明显减轻脑卒中患者偏身麻木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国际通用评价指标,对85例接受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法治疗6个月以上的AS确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症状体征评分(BASDAI)、躯体功能评分(BASFI)及骨骼和肌肉系统活动度的评分(BAS—MI)显著改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降低,骶髂关节炎程度明显减轻(P〈0.01)。74例血清HLA—B27阳性患者中,有33例转阴,占44.59%。治疗期间有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无明显外周血象改变和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益肾壮督以治本,蠲痹通络以治标的治疗大法治疗AS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MGB1及MMP-3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9例及健康对照者1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MGB1及MMP-3的表达,分别用魏氏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ESR、CRP的含量,将其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中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AS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HMGB1(43.48±13.35)μg/L,和(16.25±5.47)μg,/L;AS患者和正常对照MMP-3含量分别为(1.35±2.32)μg/L和(0.53±0.27)μg/L;AS患者和正常对照ESR分别为(27.5±13.5)mm/h和(6.50±4.50)mm/h;AS患者和正常对照含量分别为(48.0±5.90)mg/L和(5.30±3.70)mg/L。AS患者血清HMGB1、MMP-3、ESR水平、CRP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AS患者血清HMGB1、MMP-3含量与ESR、CRP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AS患者血清HMGB1及MMP-3的表达可能与AS病情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AS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调神针刺法配合服用美多巴,对照组单纯服用美多巴,2组均治疗8周。结果2组治疗后Webster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白介素23(IL-23)水平的检测,研究其与AS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60例AS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23水平,分别比较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病情活动组与稳定组,HLA-B27阳性组与阴性组及骶髂关节X线不同分期的IL-23水平,检测AS患者疾病活动性、临床指标( CRP,ESR)、骨破坏程度,探讨其与IL-23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AS组血清IL-23浓度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S患者IL-23的水平活动组高于稳定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S患者HLA-B27阳性组与阴性组IL-23,CRP,ES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AS患者血清IL-23水平与C反应蛋白、ESR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333,0.433;P值均<0.01),IL-23水平与骶髂关节X线破坏程度有关,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 AS患者血清IL-23水平比健康人升高,与疾病活动性相关,与骨破坏的程度相关,血清IL-23水平可作为AS活动性指标,可反映骨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讨护理策略。方法:对22例强直性脊柱炎应用益赛普治疗,分别在0、6、12周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治疗后BAS—DAI、脊柱痛、胸廓扩张度、Schober、脊柱侧弯、踝间距及CRP、ESR等指标在第6、12周时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2例患者12周内共注射益赛普针396次,6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5例注射部位局部皮肤出现红肿和硬结伴发痒,1例发热。经早期护理措施干预后无一例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结论:益赛普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能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应用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注射部位皮肤反应较常见,在适当的护理干预下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不良反应带来的不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活动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3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予黄芪注射液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对照组17例,予柳氮磺吡啶治疗,疗程6周,并于第3、6周对两组病例进行疗效评价并对比。结果(1)第3周治疗组疗效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第6周两组疗效各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全程治疗组未见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急性活动期症状的控制有帮助,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鹿角壮督汤对强直性脊柱炎(AS)炎性因子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鹿角壮督汤,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学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强直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强直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计量学指数(BASMI),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脊柱活动度(Schober)试验、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扩张度测量值变化情况。结果:(1)最终完成试验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2)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84.6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CRP、ESR、IL-6、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RP、ESR、IL-6、TNF-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4)治疗后,两组BASFI、BASDA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al nutrition factor,BDNF)、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1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药物多奈哌齐治疗2个月,治疗组除口服多奈哌齐外还予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4个疗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认知水平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MMSE和MoCA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DNF水平显著升高,血浆Hcy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BDNF水平升高程度、血浆Hcy水平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于MMSE评分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能够提升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提高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降低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银质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银质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处于疾病相对静止期的A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银质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及西乐葆胶裳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病情整体评分(Bath AS global score,BAS—G)、巴氏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th A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血沉(erythrosedimentation,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除BASRI外,所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BAS—G、BASDAI、ESR和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质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目前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案,且毒性及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IL-33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IL-33 mRNA的表达水平和血浆中IL-33水平。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IL-33 mRNA水平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0.75 vs 1.23±0.58,P〈0.05);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中IL-33水平[(227±95)pg/m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114±63)pg/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浆中IL-33水平及外周血IL-33 mRNA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度指数(ASDAS)(r分别为0.461,0.438,均P〈0.05)、C反应蛋白(CRP)(r分别为0.635,0.617,均P〈0.05)呈正相关。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IL-33水平增高,IL-33可能参与了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方联合隔物温和灸对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86例急性发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2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给予补肾强督方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KP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等。结果:对照组痊愈率21.43%,有效率80.95%;观察组痊愈率34.09%,有效率94.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枕墙距、指地距、领柄距、胸廓活动度、腰椎活动度、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血沉、C反应蛋白、VAS评分、KPS评分等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督方联合隔物温和灸治疗急性发作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磁共振动脉质子自旋标记(arteiral spin labeling proton, ASL)技术探讨通督调神针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TIA)患者脑血流的影响,为针刺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给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共治疗4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ASL灌注情况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TIA患者脑组织低灌注区的脑血流量,疗效与口服尼莫地平片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强直性脊柱炎(AS)相关的多种实验室指标联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87例确诊为 AS 的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的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 B27(HLA-B27)、红细胞沉降率(ESR)、C 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 A(IgA)四项实验室指标,同时进行组间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结果:AS 患者 HLA-B27阳性率、ESR、CRP、IgA 的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研究所涉及的 AS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联检对 AS 的诊断、疗效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