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统计分析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项目,了解广西医药卫生系统的科研状况和技术水平,为制定科研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4-2010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获奖申报资料和获奖项目建立数据库,统计学科、病种、属地、单位及基金项目等.结果 7年共获奖631项,其中一等奖54项占8.6%,二等奖187项占29.6%,三等奖390项占61.8%.学科分布主要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预防医学和卫生学及肿瘤学,占获奖项目的75.6%,内容主要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广西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民族医药.地域主要集中在南宁市及柳州市.433项(68.6%)得到基金资助,144项(22.8%)同时获得广西科学技术成果进步奖.结论 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是反映广西医疗药卫生研究和技术水平、解决医药卫生重大问题并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奖项.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分析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情况,为科研管理部门今后制定科研规划、政策和修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评分标准及评审指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分析2010~2020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科技成果档案(总体情况、任务来源、项目负责人职称、项目负责人学历、参奖项目及获奖项目单位隶属关系、地(市)级获奖项目分布情况、参奖项目学科分布)。结果:2010~2020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参奖项目达2850项,获奖项目达1908项,获奖比例为66.95%,总共评出一等奖170项(获奖比例5.96%),二等奖547项(获奖比例19.19%),三等奖1191项(获奖比例41.79%)。任务来源集中于市级计划项目(42.53%)及自治区卫健委计划项目(36.67%);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项目负责人占93.19%;50.00%项目负责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地(市)级单位参奖项目和获奖项目所占比例最多,分别为60.98%和51.99%,分布在柳州、南宁等地;参奖学科范围分布广泛,护理学科占比最大,为17.68%。结论: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申报及获奖数目不断增长,医疗卫生科技工作者学历和职称均较高,基层卫生科技人员申报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广西医药卫生科研发展水平存在着机构、地区、学科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山东省立医院1999-2006年完成科技成果情况的统计分析,客观评价科研工作的优势及问题,为进一步促进该院科研工作提供借鉴。方法从174项科技成果的获奖数量与等级、学科专业分布、科技成果负责人年龄结构及职称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17项,获奖率为67.24%,其中1999、2001、2006年每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4项;2000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1项;2002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6项;2003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8项;2004年获国家级成果奖1项及省级科技成果奖14项;2005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15项。获奖成果学科分布为:内科34项,外科39项,妇产科11项,儿科13项,五官科7项,其他科室13项。科研成果第1完成人年龄小于40岁32人(18.39%);40~49岁74人(42.53%);50~60岁30人(17.24%);大于60岁的38人(21.84%)。科研成果第1完成人职称为主任医师(教授)59人(33.91%);副主任医师(副教授)83人(47.70%);主治医师(讲师)32人(18.39%)。8年内1人获3项以上成果奖7人。结论山东省立医院8年间获省级科技成果数量每年基本相同,但获国家奖数量偏少,获奖成果学科分布不平衡;具有高级职称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是科研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4.
包头市卫生基金成立十年来科研立项和获奖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市医药卫生基金成立10年来科研立项和获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10年共有297项科研课题在局级以上科研部门立项,共获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74项。立项及获奖成果数目较多的学科依次为神经内科、骨科、神经外科、眼科、心内科、妇产科等,获奖数量较多的单位为市中心医院、包头医学院、包医一附院,10年间,全市获奖数量变化总体呈递增趋势,但未突破自治区一等奖和国家级奖。据此反映出我市科研的优势和实力,并提出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突出卫生基金资助重点和争创高质量水平成果。  相似文献   

5.
安徽医科大学208项获奖科研成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通过对我校1978年-2000年的208项获奖科研成果分析,从一个侧面来反映我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优势、特点及问题,并为我校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分析科研成果获奖数量的变化趋势;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职称情况;获奖成果第一完成人年龄情况;获奖成果二级学科分布情况;应用EPI5对“七五”、“八五”、“九五”三个5年计划期间获奖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获奖总数、低等级奖数、二等奖数呈上升趋势、一等奖数上升趋势不明显;职称高代与获奖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成正比;获奖成果的高峰在50-60岁之间;重点学科获奖数较多;三个5年计划期间二等奖数量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要协调获奖成果质量提高速度与数量增长速度,以提高科研水平的层次;重视对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采取措施加快对中青年人才的培养、选拔,充分发挥中青年科技队伍的优势;我校科研工作存在很大潜力;发挥重点学科的优势和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某医院2001-2010年获医药卫生成果进行总结,并对获奖成果的学科及第一完成人的年龄、职称、学历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医院科研成果管理工作要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学科建设,优化整合资源,加强课题管理,建立激励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医院管理论坛》2007,24(3):5-5
医药卫生领域共有36项成果,在目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殊荣,其中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7项,占获奖项目总数的10%以上,显示了医药卫生科技整体实力。2006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突出反映了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政策导向的变化,如关注民生——获奖科技成果为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恶性肿瘤磷酸化调控的信号转导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日.在六安市科学技术大会上.六安市人民医院4项科研成果获六安市2004—2005年度科学技术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占全市获奖总数的20%。  相似文献   

9.
从科研成果获奖情况谈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医院科技人才队伍的现状,探讨医院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措施 方法 对四川省人民医院1998~2007年获奖科研成果的数量与等级、学科(专业)分布、单位协作情况、第一完成人的年龄结构、职称、学历(位)等指标进行统计 结果 中年科技人才是医院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高职称人员在获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明显优势,高学历人才还需加强实践经验的积累 结论 抓好科研人才继续教育。重视科研协作,提高成果水平。巩固和加强科研优势学科的建设,带动科研弱势学科的发展。完善激励机制,稳定扩大科研队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医院》2016,(11):1638-1640
对某三甲综合医院近十年(2006-2015年)的科研成果获奖的数量与级别、获奖发展趋势、学科分布以及第一完成人的年龄、职称、学历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医院成果获奖的内在规律,进而为医院科研人才的培养规划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促进口腔医学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绩效管理,展示基金成果及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2000-2006年资助并分别于2003-2009年结题的口腔医学项目,根据项目负责人提交的结题报告,统计结题项目的人才培养、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及奖项、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和研究方向.结果 近7年共有307项口腔医学结题项目,其中面上项目185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3项,地区基金13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其他32项.平均每个研究项目培养4名研究生;面上项目结题完成情况好于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近7年每个项目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逐年提高,且在口腔领域和生物医学领域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保持稳定,约半数的负责人在结题时有SCI论文发表;共获得专利9项、省部级奖励13项,参加国内外交流610次.结论 NSFC资助口腔医学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和成果,促进了基础研究发展和人才培养,今后应加强自主创新意识,注重专利申请和论文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华医学科技奖已经成为医药卫生行业最高科技奖。近些年是我国法律法规建设加速发展和进一步完善时期,医学科学研究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观念在不断增强。过去五年对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过程中,发现一些研究有悖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或相关政策的要求,在此提出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3.
Spartanburg Regional Healthcare System, based in Spartanburg, S.C., uses a variety of media to attract moms-to-be and other women to its many services. The award-winning campaign was cited by 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Press Women with nine awards and a First Place Sweepstakes Award.  相似文献   

14.
对2001-2009年度军队卫生系统获中华医学科技奖情况进行分析,强调社会力量奖励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军队卫生系统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申报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以及区域科研水平发展、获奖学科和数量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中心2003-2012年十年获奖成果进行分析,探讨中心科研工作的优势及不足,特别是2012年12月,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职能转变,成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后,科研工作被重新定位,本研究为探索正确处理科研与疾控的关系,进一步做好科研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对十年来中心92项获奖成果的数量与等级、学科分布、研究类型、第一完成人年龄结构四个方面进行客观分析.结果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重新布局和调整,卫生部科技奖取消,中心成立之初,获奖数量较少,随着中华预防医学会奖的设立,近几年获奖数量有所增多;学科分布渐趋均衡,成果类型以应用研究为主.结论 为保持中心科研工作在全国预防医学领域的优势地位,必须紧密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同时开展一些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成果转化,为疾控工作做好技术支撑;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引入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科研与疾控能力兼备的队伍,同时加强科技人员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16.
1981~1999年各学科领域卫生部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系统、动态地观察、研究医药卫生及相关学科领域近 2 0年来科研成果的水平、特点与发展轨迹 ,本文对 1981~ 199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奖获奖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获奖成果数量以 4~ 5年为一周期呈起伏状增长之势 ,成果质量有下降趋势 ,内科学、基础医学、肿瘤科学和预防医学卫生学等居前四位领域获奖成果数超过获奖成果总数的半数。医科院、上医大、上海、北医大、北京及预科院以几乎包揽涉及领域首席的成绩 ,医科院则在 1/ 3的学科领域占据领衔位置。机构课题指数为 1 91。本研究提示应提高选题投标质量 ,增强研究实力 ,逐级做好项目储备 ,对重点、攻关项目和重点学科实行政策倾斜 ;扶持弱势学科 ,强化特色学科建设 ,加强科研协作 ;同时必须加强科技投入和科技人员的梯队建设 ,保持各学科领域研究队伍与研究能力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某省科技成果评审为例,对前期所建立的临床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验证.方法 制定各评价指标的详细评分准则,由5位专家对某省2010年度20份科技成果申报材料进行模拟评分.采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评审项目的 总得分,考核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结果 指标体系的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1.各实测指标评分与总得分以及所属一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盛京医院1994-2008年的获奖科研成果级别与数量、获奖成果的发展趋势、学科(专业)分布及成果第一完成人的年龄结构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医院成果获奖的内在规律,进而为医院科研人才的培养制订出更为科学、完善的规划提供依据,使医院达到"具有完整的学术梯队、完善的学科设置、完备的人才培养规划",逐步实现向科研型医院的过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医科高校的高等级科技成果的特征和生成的影响因素,探讨高等级成果培育和生成的路径。方法收集某医学高等学校“十一五”获得的164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的科研成果数据信息。使用 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卡方检验和二元 logistic 回归多因素分析数据。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获得科技奖励的等级与是否是重点学科、是否进行跨学科研究、是否受到国家重点课题、自然基金、横向协作课题资助、研究时间长短、发表论文数、SCI 论文数量、SCI 论文影响因子总分有关。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获得科技奖励的等级与是否具有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研究的时间和 SCI 论文发表的数量有关。结论进行高等级成果培育和孵化时应当注重在重点学科方向上发掘成果产出苗头;通过提高国家自然基金完成质量提升成果的产出质量;依托跨学科的联合协作,增强科技成果生成的整体效能;积极创造成果良好的培育环境,尊重科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长时间培育精品,多产出高质量的 SCI 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