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解答     
问:压缩机的余隙容积是怎么回事? 浙江青年工人 赵 明 答:由于压缩机结构、制造、装配、运转等方面的需要,气缸中某些部位留有一定的空间或间隙,将这部分空间或间隙称为余隙容积。 压缩机在以下几个部位存在着余隙容积: 活塞运动到排气行程终了时,其端面与气缸端面之间的间隙; 气缸镜面与活塞外圆(从端面到第一道活塞环)之间的环形间隙;  相似文献   

2.
胡海涛  赵韩  徐家新  蒋德伦 《流体机械》2003,31(Z1):144-147
以吸气过程为例,详细分析了相对余隙容积c、曲柄回转半径与连杆长度比λ对吸气阀的影响,并提出了进行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设计时选取c和λ的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压缩机新产品设计计算中,相对余隙系数是重要参数之一。众所周知,相对余隙容积直接影响容积系数,第一级相对余隙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气缸直径的大小。由于第一级的气缸是一台压缩机中直径最大的气缸,所以一级缸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压缩机的外型尺寸。 目前,在设计新型压缩机时,相对余隙系数都是根据经验来决定,并据此计算出各级气缸直径。但是,在完成气缸、活塞、气阀等的初步设计后,所要求的相对余隙容积是否能够得到保证,这就要对各个部分存在的实际容积进行计算。这种计算是相当繁杂的,特别是多级压缩机是很费时间的。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余隙容积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以全QD系列全封闭活塞压缩机为例,通过减少其阀板厚度的方法减少余隙容积,提高压缩机的制冷量,对压缩机气阀进行优化设计.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指导压缩机气阀的优化设计是可靠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旋转压缩机一般是轴向排气,其排气口设置在轴承端面上。排气孔口的厚度影响到旋转压缩机的余隙容积,进而影响到压缩机的性能,其轴向变形又影响到活塞的轴向间隙。介绍了使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旋转式压缩机轴承端面排气孔口区域变形与应力的方法,此方法与所提供的分析算例结果可为旋转式压缩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的提出 全封闭式往复制冷压缩机的主要元件包括,自动舌簧阀、活塞、气缸、吸气阀、阀板、排气阀,见图2。标准的舌簧阀是由0.02cm厚的弹簧钢板制成。气阀是依靠气缸内活塞在上死点和下死点(BDC)运动,造成气缸内外压力差而开启的。阀板的位置是在吸气阀和排气阀之间,它有足够的厚度和刚性,能承受压缩循环期内很高的压力差而不产生变形。阀板通常是由0.35cm厚的钢板制成,其上开有吸气和排气孔,使制冷介质通过它进入气缸,随后排出气缸,从性能的观点出发一台性能良好的压缩机能输送大的气量,而只消耗很少的电能。确定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压缩机阀隙气流马赫数对吸、排气过程压力脉动及压缩机噪声的影响,通过改变气阀阀隙几何通流面积的方式控制阀隙通道的气体流速和马赫数,采集不同阀隙马赫数下的吸、排气腔和气缸压缩腔内压力波动信号以及缸头侧噪声声压信号,分别对阀片开启时的阀隙压力脉动强度以及压缩机噪声时频信号进行分析。试验发现吸气过程阀隙压力脉动仅发生在阀片开启瞬间,且瞬时压力脉动强度远远大于排气过程;阀隙吸气马赫数对500~2500 Hz范围内的压缩机噪声均有一定影响,排气马赫数主要对2000 Hz的压缩机噪声有一定影响,吸排气阀隙马赫数的改变对试验压缩机噪声影响最大相差2.03 dB(A)。降低阀隙马赫数对改善压缩机吸排气过程压力脉动及压缩机噪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无润滑摆式压缩机排气量计算的较为精确的计算公式。它考虑了压缩机中余隙容积、气体泄漏、吸气压力损失及气体被加热等因素的影响,尽量减少选取系数的不确定性,同时也避免了多次复算所带来的麻烦。  相似文献   

9.
针对文献提供的活塞压缩机容积系数的确定与容积系数定义不相符问题,根据容积系数定义及气缸实际工作情况,用热力学基本关系式推导出了含有进气阻力损失的容积系数计算公式,定量分析了名义进气压力、名义压力比、膨胀指数和相对余隙容积对进气阻力损失引起的容积系数计算偏差的影响,最后,举例分析了这一偏差对确定气缸行程容积的影响,可以为活塞压缩机热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气流脉动是伴随往复压缩机的工作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往复压缩机管道振动主要原因.同时在往复压缩机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气量调节,包括驱动机变频、压开吸气阀、可变余隙容积、回路阀组调节等多种方式,各种调节方式对气流脉动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余隙容积的合理设计是保证压缩机正常工作的必备条件。相较于传统的高压压缩机,微型高压压缩机体积小、结构紧凑,活塞行程短且高压级活塞的直径较小,因而其工作性能对余隙容积更为敏感。为研究余隙容积对微型高压压缩机各级工作腔容积效率的影响,在微型高压压缩机关键结构参数和压力参数的基础上,结合能量和质量守恒定律、气阀运动以及活塞运动规律,搭建了工作腔热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不同余隙容积下各级工作腔内气体压力、质量的瞬态变化过程,得出各级工作腔内容积效率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微型高压压缩机缸体和气阀关键结构参数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至今,在设计往复式压缩机、计算容积系数λυ=1-α(ε~(1/m)-1)时,其中的压比ε在所有的压缩机教材和活塞式压缩机设计手册中几乎都采用管道名义压力之比ε=(P2)/(P1),本人从吸气过程气缸中余隙容积实际膨胀的情况和计算λр、λт的公式分析,设想了一种  相似文献   

13.
余隙间隙对活塞压缩机排气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论述了余隙间隙对活塞压缩机排气量的影响,介绍了余隙间隙的测量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螺杆压缩机气缸内泄漏及轴封结构对实际吸气量影响很大的问题,搭建了无油工艺螺杆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并在压缩机性能测试实验台上,进行了变排气压力、变喷液量和变转速实验,得到了排气压力、喷液量以及转速对平衡管回流量、气缸内泄漏以及吸气量的影响关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随着喷液量的增加,吸气量先快速增加后趋近于一个定值;随着排气压力的增加,压缩机的吸气量减小;随着转速的增加,压缩机的吸气量增加。该结果为合理设计压缩机转速、喷液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无级余隙可调节系统在活塞压缩机上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调节气量稳定性好,参数设置灵活,投资及维护费用低,节能效果好,系统可靠的特点,适合需要气量在60%~100%范围变化的活塞压缩机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压缩机的计算中,容积系数的方程式为λV=1-αM(θ×ε1/m-1)(1)式中αM—相对余隙容积,αM=VM/VhVM—余隙容积Vh—气缸工作容积ε—压出压力与吸入压力之比,ε=pH/pBθ—温度系数m—多方指数由吸入终了温度与膨胀终了温度的比值确...  相似文献   

17.
首先确定了内啮合转子压缩机5个独立结构参数,并分析了这些参数对转子结构的影响,然后定义了2个相对结构参数,将影响较大的3个独立结构参数关联在一起。通过固定一些参数研究另外一些参数对工作腔扫气容积、余隙容积及容积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偏心量e的增加或外转子齿顶圆半径a的减少,扫气容积呈线性增加趋势,并给出了无量纲扫气容积与相对结构参数λe和λa的拟合公式;随着外转子齿数Z2的增加,扫气容积先增加后减少,且在Z2=5时,工作腔容积利用率达到最大;外转子齿顶圆半径a对余隙容积的影响较大,因此可通过增加a减少余隙容积;偏心量e对容积变化率影响较大,较大的e可有效增加压缩机的内压比。研究结果可为内啮合转子压缩机的设计及结构参数优化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8.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往复活塞氮氢气压缩机产品的质量等级,试验方法和抽样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驱动机功率为630~2500kw,公称吸气压力不高于 0.1MPa,公称排气压力为15~32MPa的碳化流程用往复活塞氮氢气压缩机(以下简称“压缩机”)。2.引用标准 GB3853-83 一般用容积式空气压 缩机性能试验 GB7777—87 往复活塞压缩机振动 测量与评价 ZBJ72022—88 大型往复活塞压缩 机技术条件 JB2747—80 容积式压缩机噪声测 量方法 JB/TQ688—88 往复活塞压缩机机 械振动分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通用程序,用来计算螺杆压缩机中的所有有用的几何关系和参数,转子根部型线可以是任意形状。其中的几何关系还包括那些用来模拟压缩机工作过程建立的热力动力模型所需要的几何尺寸。例如,以两转子和壳孔为边界的横截面积、空腔容积、轴向和径向排气孔的面积、啮合线长度、沿壳孔两个切点的气孔面积、在吸、排气结束时转子根部型线的啮合点到壳孔的密封线长度和泄漏的通道。所有这些被表示成阳螺杆转角的函数、几何参数包括那些热力动力学模型和压缩机设计方案中所需的数据。例如,啮合常数、全螺纹横截面积、理论和实际的空腔容积、吸气角和排气点的开口角、吸气套和排气套的体积等。木文叙述了几何关系,和参数的定义以及数学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现今单作用往复压缩机曲轴箱容积效能未被利用的缺陷,介绍了作者开发的以吸气阀、排气孔口取代现今曲轴箱呼吸孔的具有充、放气过程的准双作用空压机。该压缩机盖、轴两侧均为工作腔,后者作前者的容积型增压器,其工作循环由传统的膨胀—吸气—压缩—排气分别变为膨胀—吸气—充气—压缩—排气、膨胀—吸气—压缩—放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