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为减少残胃贲门癌全胃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远期疗效。方法 本组对19例残胃贲门癌行贲门胃底切除,淋巴结清扫,食管余胃吻合。结果 本组术后无吻合口瘘,无佘胃坏死,无胃食管返流,吻合口无狭窄等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5例,无淋巴结转移14例,19例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残留。结论 本组保留部分胃与食管吻合,比全胃切除更符合解剖生理功能,有利于消化道功能的恢复,并且有效地减少全胃切除术后发生的多种并发症,又可达到根治的要求,是可选择的疗效满意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残胃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总结18例胃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的经验。其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7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4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3例;贲门癌术后残胃癌1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胸中段癌2例;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胸下段癌1例。结果行残胃全切+食管部分切除-空肠食管吻合术7例;食管胃部分切除-弓下食管胃吻合6例;食管次全切除结肠代食管3例;空肠造瘘术1例;剖腹探查术1例。术后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瘘1例,脓胸1例,胸胃排空功能障碍1例,余病人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胃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若全身情况许可,无远处转移均应争取手术治疗,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应根据首次手术切除情况及术者熟练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贲门癌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6年 6月— 2 0 0 3年 6月我院收治的 1 5例术后残胃贲门癌患者 ,胃大部切除术到残胃贲门癌确诊时间为 4~ 2 6年。所有病例均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及胃镜检查 ,均能术前确诊。本组病例全部接受手术探查 ,其中 1 0例行残胃全切除并食管空肠Roux -Y吻合术 ,5例因肿瘤无法切除而改行胃、肠营养管造瘘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发生 ,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 1 0年为残胃贲门癌发病高峰期 ,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检查是本病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主张行残胃全切除并食管空肠Roux -Y吻合术重建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减少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及狭窄与返流性食管炎,观察贲门癌切除贲门再造术疗效。方法 将贲门癌切除贲门再造术42例与同期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套入式吻合术42例进行对比研究。术后6~12mo,行食管镜检查测定吻合口大小、组织活检和测定食管腔内返流液pH值。结果 两组患术后均无吻合口瘘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 该术式减少吻合口瘘及狭窄,预防返流性食管炎发生。  相似文献   

5.
王德良 《四川医学》2002,23(7):702-702
自 1996年 7月至 2 0 0 0年 12月 ,我院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采用 GF- 1型管状吻合器行胃食管机械吻合加胃浆肌层包套食管方法 83例 ,在预防吻合口瘘及狭窄方面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7例 ,女 2 6例 ,年龄 35~ 70岁 ,平均 5 6 .7岁。其中食管中、下段癌 70例 ;贲门癌13例 ;经左胸径路 5 2例 ,经右胸径路 2 1例 ;弓上及胸膜顶吻合 5 6例 ,弓后吻合 4例 ,弓下吻合 2 3例。1.2 方法 :全组病例均按规范化食管贲门癌手术方式游离食管与胃并二区域淋巴结清扫。常规断胃后 (贲门癌患者距肿瘤下缘至…  相似文献   

6.
蒋琰华 《河北医学》2002,8(8):705-707
目的:了为降低食管胃吻合术并发症的发生,我们采用了食管胃单层吻合加周围胃壁悬吊技术预防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并发症。方法:作者回顾分析近6年来312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我们采用食管胃单层缝合加吻合口周围胃壁悬吊技术来预防食道贲门癌手术病发症。结果:本组治愈311例,其中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5例,占1.6%(5/311)。经扩张治疗后痊愈。术后死亡1例,占0.3%(1/311),术后11d死于肺部并发症。结论:食管胃单层吻合加周围胃壁悬吊技术操作简单,能有效防止食管胃吻合口瘘、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贲门癌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7年1月—2007年12月经左胸上腹横斜切口手术治疗局部晚期贲门癌36例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侵及肝左叶行近端胃大部加肝左外叶部分切除2例,侵及胰腺体部上缘及脾动脉行近端胃大部加脾、胰体尾脾切除22例,全胃加脾、胰体尾切除1例,肿瘤范围广泛或革囊胃行全胃切除术1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吻合口瘘1例,胰腺残端漏1例,切口感染3例。清除淋巴结148枚。淋巴结转移17例(98枚)。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0%(20/29)、25.0%(6/24)、13.6%(3/22)。结论局部晚期贲门癌联合脏器扩大切除能达到根治手术目的,经左胸上腹横斜切口是手术的最佳人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胃底贲门癌、胃体癌根治性切除术中食管胃机械端侧吻合方法的改进。方法:40例行胃底贲门癌、胃体癌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人,术中吻合先行食管胃端侧吻合再行关闭残胃切除标本。结果:全组均一次吻合完成,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9例胃小弯浸润达1/2的病例避免了全胃切除。结论:先行食管胃端侧吻合再行关闭残胃切除标本的方法可以使手术顺畅,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全胃切除机率,改善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低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的手术方法。方法:将Haight食管吻合法加以改进,应用此术式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495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0.61%和0.4%,无其它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结论:采用新术式在操作上容易使吻合口粘膜对合整齐,可避免多种致瘘因素及有效预防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10.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28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式。方法: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及残胃贲门癌28例。残胃贲门癌施行残胃和吻合口切除,Roux-Y式重建消化道者10例;中下段食管癌16例,8例保留2支胃短动脉供血,5例利用胃左动脉及部分胃短动脉供血,3例利用胃空肠吻合口的侧支循环的血供,行食管-残胃吻合;上段食管癌2例,行结肠代食管术。结果:残胃贲门癌术后患者,4例存活5年以上;中下段食管癌术后患者,5例仍健在;2例胸上段食管癌术后患者,1例仍存活。全组患者无术后死亡。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残胃贲门癌行全胃及吻合口切除,Roux-Y式重建消化道为首选;中下段食管癌保留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残胃吻合更符合生理;上段食管癌宜行结肠代食管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腹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治疗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6%,其中呼吸道感染7例,左膈下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1例,切口感染4例.术后病理上下切线均无癌残留.随访56例,平均随访4.5(2~8)年,术后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1.3% (47/56)、73.2% (41/56)、53.5%(30/56).无吻合口瘘及手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腹手术治疗胃底贲门癌能够切除足够的食管和淋巴结,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经腹手术的适应证和操作技巧。方法对67例经腹手术的胃底贲门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无死亡,无吻合口瘘,1例合并肺部感染,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近期吻合口狭窄,术后病理食管切缘均无癌残留。结论术前对临床资料认真评估,适应证掌握恰当,熟练掌握手术技巧,经腹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分层吻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分层吻合手术的恢复情况,统计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总结疗效和手术体会。结果:本组患者22例手术均顺利。术后肺部感染3例,房颤2例,心功能不全1例,无吻合口瘘发生。除2例进干硬食物有轻微梗阻感外,其余患者进食均通畅。1例早期进食、下床活动,促成快速恢复;1例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结论:食管、胃分层吻合可以明显降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而且可以降低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胃上部癌的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上部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5-2001年普外科手术记录56例胃上部癌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式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论述。结果:除发生术后吻合口瘘1例,急性左心衰1例,返流性食管炎5例,胰瘘2例,切口感染3例外,无死亡病例。结论:除早期胃上部癌可行近端胃切除,大多需行全胃切除,对于侵犯食管下段及侵犯浆膜面胃上部癌,宜采用胸腹联合切口全胃切除及联合脾胰体尾切除,清除(10)、(11)组淋巴结。术后适当的消化道重建有利返流性食管炎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残胃贲门癌发病规律及探讨外科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86年至2001年残胃贲门癌病人的病例资料。结果 残胃贲门癌21例,18例 十二指肠溃疡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中BillrothⅡ式术后16例,BillrothⅠ式2例。本组21例残胃贲门癌中,16例行残胃全切,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行残胃贲门部切除,食管余胃吻合术,拒绝手术1例。1例术中见腹腔广泛转移在检术。1例行空肠造瘘术。全组无近期死亡,18例残胃贲门癌切除病人术后进食情况及生存质量均良好。结论 胃大部切除患者应终身定期随访,以期较早发现残胃贲门癌。绝大多数残胃贲门癌需行残胃及吻合口全部切除,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  相似文献   

16.
食管胃吻合口瘘、狭窄及返流是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三大并发症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 ,其发生率明显下降 ,结合我院 1999年以来的 175例手术体会 ,对食管胃吻合并发症的预防提出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 175例 ,男 12 0例 ,女 5 5例 :年龄 2 5~ 76岁 ,其中 4 0~ 6 0岁占 80 % ,贲门癌 5 5例 ,食管中上段癌 2 0例 ,中下段癌 4 0例 ,中段癌 35例 ,下段癌2 5例 ,均采用胃代食管吻合 ,其中颈部吻合 2 5例 ,胸部吻合 15 0例 ,术后无 1例并发症吻合口瘘 ,2 3病人随访 ,未发现明显吻合狭窄及返流性食管症状。2 讨论食管胃吻合口瘘、狭窄及…  相似文献   

17.
陈景伟  王尚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1):1018-1019
目的探讨左胸低位切口径路在胃底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左胸低位切口径路治疗胃底贲门癌91例临床资料。结果该组切除食管长度均在6 cm以上,无1例手术死亡。其中纵隔淋巴结转移15例,阳性率16.48%(15/91);取出幽门上、下淋巴结活检,7例阳性,阳性率7.69%(7/91)。术后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肺栓塞死亡1例,因心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经左胸低位切口切除胃底贲门癌,手术视野好,手术安全,出血少,肿瘤切除范围广泛,淋巴清扫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李庆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5):480-480
近年来我院行食管癌、贲门癌手术32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其中男27例,女5例。均经术前检查胃镜和CT确诊有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全麻下进行手术,其中贲门癌11例,均行贲门癌切除加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器机械吻合。食管癌21例,其中行食管癌切除加食管癌胃胸内吻合5例,行两切口食管胃颈部吻合加淋巴结清扫16例。手术后,均行雾化吸入,抗炎补液对症治疗,胃肠减压,第2天经营养管注入流食。  相似文献   

19.
<正>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0.44~9.4%,病死率38.4~50%。我院自1984年11月至1987年2月对100例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手术,其中肿瘤切除消化道重建98例,发生吻合口瘘5例(5.1%),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贲门癌切除1例,食管癌切除4例(其中上段癌2例、中段癌1例、中下段癌1例)。肿瘤切除后,颈部食管胃吻合者3例(其中2例为胸骨后胃代食管),胸腔内食管胃吻合2例。5例吻合口瘘均经美蓝口服和碘油造影证实。二、主要表现:本组吻合口瘘均发生于术后6~10天。4例在瘘发生前3~4天有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再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方法:总结1986年至2001年间26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经验。男18例,女8例,年龄43—69岁。食管癌术后14例,贲门癌术后12例。病理证实吻合口复发15例,食管切缘残留癌继发3例,癌残留食管床再发2例,局部淋巴结转移6例。结果:手术切除20例,探查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2例,3年以上3例,2年以上8例,1年以上5例。结论: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患者,若病变未侵及动脉、气管,无远处转移,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术者,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