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和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二者均为肠促胰岛素,它们通过影响血浆Ins水平来控制服糖后的血糖水平,即肠促胰岛素效应。肠促胰岛素在T2DM中有关键作用而且有改变疾病进展的潜力。肠促胰岛素通过多数相应的肠促胰岛素受体介导。作用于胰腺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在细胞水平起作用增加胰岛素基因转录和胰岛素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2.
T2DM患者存在严重的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包括空腹高胰升血糖素血症、胰岛α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降低及低血糖状态下胰岛α细胞代偿不良。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人体血糖调节,其中之一就是抑制胰岛α细胞分泌胰升血糖素。已有研究证实,以GLP-1为基础的肠促胰岛素类药物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抑制胰升血糖素分泌,改善T2DM患者的胰岛α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肠促胰岛素是胃肠道分泌的一种肠肽类激素,包括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和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具有减缓胃排空、抑制食欲、促进胰岛素合成、抑制胰升血糖素分泌等作用;作用于线粒体途径,减少活性氧簇(ROS)产生,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促进其增殖和再生。同时,肠促胰岛素有改善脂肪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在血糖稳态及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1987年Nauck等〔1,2〕人证实了肠促胰素效应的存在,且发现2型糖尿病(T2DM)患者餐后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水平较正常人明显降低,这提示肠促胰素异常可能是T2DM的发病机制之一。此后,两种重要的肠促胰素,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与GLP-1被相继发现。但由于GIP在T2DM患者中的分泌接近正常或仅轻微下降,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相对较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消化系统中存在着一种胃肠胰岛轴。进食时,小肠上段受到营养物质的刺激,其下段的细胞会分泌若干种能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激素,即肠促胰岛素。第一种被分离的肠促胰岛素是肠抑胃肽(GIP),它显示出了较好的肠促胰岛素作用。1983年Bell等鉴定出了第二种,即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  相似文献   

6.
肠促胰素是经食物刺激后由肠道细胞分泌入血、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的一类激素;人体中,胰升糖素样肽1(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发挥肠促胰素效应.根据近期发表的研究,本文回顾了肠促胰素的生理作用,同时阐述了 GIP和GLP-1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肝源性IR是T2DM重要发病基础之一,机制主要为受体缺陷及信号转导异常。作为对抗胰岛素的重要激素,胰升血糖素在糖尿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与健康人群比,糖尿病患者或动物存在胰岛素异常分泌,也存在胰升血糖素异常高分泌。胰升血糖素在肝源性IR中的作用主要为抑制肝糖原合成及糖酵解,促进肝糖原分解、糖异生及脂肪分解。  相似文献   

8.
肠促胰素在血糖稳态调节和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促胰素(incretin)是一类在食物营养物质刺激下,由肠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的激素,具有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的特性,可通过促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抑制α细胞不适当的胰升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及抑制食欲等多个途径参与机体血糖稳态调节.同时,肠促胰素还可促进β细胞增殖、抑制β细胞凋亡,增加胰岛素合成、改善β细胞功能,从而延缓甚至逆转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以肠促胰素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包括胰升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将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正常情况下,为了维持餐后血糖的稳定,α和β细胞的作用是相反的,胰岛α细胞刺激胰岛素分泌同时β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α和β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失调,T2DM就是以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缺失~([1])以及胰高血糖素释放不受抑制~([2,3])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是胃肠道产生的一种肠促胰素,并在进餐时释放。GLP-1以血糖依赖的方式刺激胰岛素分泌及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4,5]),而且能够有效的抑制餐时高血糖~([6])。利拉鲁肽是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发病和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胰岛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包括β细胞胰岛素分泌缺陷和α细胞胰升糖素不适当的分泌增加造成的胰岛素:胰升糖素比例失调.胰升糖素样肽1(GLP-1)是一种在食物营养物质刺激下,由肠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的肠促胰素(Incretin),具有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的特点,可通过促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抑制α细胞不适当的胰升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及抑制食欲等多个途径参与机体血糖稳态调节.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12DM)人群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感染率较高.研究发现,Hp可影响感染者的血糖水平,还可影响胃肠激素分泌.肠促胰岛素[主要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依赖葡萄糖的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具有蘑要意义,Hp是否对肠促胰岛素有影响目前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合并Hp感染的,T2DM患者及健康体检者Hp根除前后GLP-1与GIP水平变化,了解Hp对肠促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口服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量明显大于静脉葡萄糖所引起的胰岛素释放,这种现象被称为"肠促胰素"效应[1].胰高血糖素样多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均属于肠促胰素,但GIP对胰岛α细胞无作用且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对GIP反应显著下降,因而限制了GIP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肠促胰素(incretin),包括胰升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是在进食后释放的肠道激素.这两种激素都有强烈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作用,从进餐开始即能增强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分泌.口服葡萄糖后的这种胰岛素分泌增加称为肠促胰素作用.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促胰素作用显著减退.导致这一病理生理特征的原因仍然不明.我们曾报道肠促胰素作用减退也见于继发于慢性胰腺炎的糖尿病患者,提示其为糖代谢失调的结果.此外,我们近年的研究显示肠促胰素缺乏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后期肠促胰素作用减弱,餐后GLP-1水平下降,但在分娩及糖耐量恢复正常后,两者均恢复正常.Hφjberg等人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4周后,β细胞对GLP-1和GIP的反应明显改善.但目前有关糖尿病患者中肠促胰素作用下降的因果关系的研究均未涉及其根本问题:即在完全健康的个体中诱发糖代谢失衡是否会引起肠促胰素缺乏.为此,我们在没有2型糖尿病风险的完全健康的男性青年中,通过服用强的松龙、限制体力活动及高热量饮食诱发胰岛素抵抗与糖耐量减退,并在此前此后测定肠促胰素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DM的研究,人们对胰升血糖素样肽-Ⅰ(Glucagon Like Peptide-Ⅰ GLP-Ⅰ)的认识越来越多.GLP-Ⅰ是一种正常人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能增加胰岛素分泌的一种生理性肽类肠道激素--肠促胰岛素(Incretin).其肠促胰岛素作用依赖于血浆葡萄糖浓度,且口服葡萄糖诱导胰岛素分泌强度高于静脉注射.除了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外,还有降低胰升血糖素浓度、减慢胃排空、刺激胰岛素原的生物合成、减少食物吸收及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是一种2型DM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血糖平衡调节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有多种激素参与,其中肠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激素。GLP-1是由肠黏膜内分泌L细胞受营养素刺激而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它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升血糖素释放,调节营养素代谢和营养素清除;它还可减少肠蠕动,引起饱感。最重要的是,GLP-1可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和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以提升胰岛β细胞的质量和功能。但2型糖尿病(T2DM)患者餐后释放GLP-1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6.
肠促胰素是由肠道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的激素,具有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的特性,可通过促进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等多个途径参与血糖调节,甚至延缓或逆转2型糖尿病的进展.本文就肠促胰素将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武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胰升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属于肠肽类激素,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00U,由3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氨基酸序列与胰升血糖素有50%的同源性,两者有共同的前体——前胰升血糖素原(Proglucagon),胰升血糖素原基因翻译加工,经酶解去掉N端的6肽和c端酰胺化而形成,GLP-1(7—36)是天然GLP-1的主要形式。食物在肠道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刺激肠道内分泌细胞L细胞产生GLP-1,它具有葡萄糖依赖的促胰岛素分泌、抑制胰升血糖素、抑制胃肠分泌和胃肠动力,同时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从而产生降低血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α及母细胞功能障碍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是一类基于肠促胰素的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通过增加内源性活性胰升糖素样肽-1( GLP-1)及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水平改善α及β细胞功能障碍,表现为α及β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增加,葡萄糖依赖性地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升糖素分泌.同时还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及调节血脂代谢等胰腺外作用.并具有较少发生低血糖,对体重的影响中性,不影响胃排空等特点.临床研究证实其无论单药还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的发生除了胰岛素分泌受损外,升糖激素胰升血糖素的分泌调节异常也参与其发生发展,且加重糖尿病的代谢结局。目前关于胰岛素分泌调节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胰升血糖素分泌调节的研究较少。实际上,胰升血糖素除了受胰岛周围的旁分泌调节外,α细胞还具有自身的固有调节能力,且受邻近调节及钠葡萄糖同向转运体的调节。此外,胰升血糖素还受胰岛外因素的影响。因此,为更好地了解胰升血糖素复杂的分泌调节方式,进一步认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拟对胰岛局部胰升血糖素分泌调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肠促胰素是经食物刺激后由肠道细胞分泌入血、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的一类激素.人体中,胰升糖素样肽1(GLP-1)和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发挥肠促胰素效应.本文简要介绍肠促胰素的胰腺作用,重点回顾其胰腺外生理作用,以全面评价肠促胰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
Abstract:
Incretin is defined as an intestinal hormone released in response to nutrient ingestion, which potentiates the glucose-induced insulin response. In human body, the incretin's effect is mainly induced by two peptide hormones, glucagon-like peptide-I (GLP-I)and 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 (GIP). In order to fully evaluate the clinical advantages of novel agents based on incretin, this review introduces the islet actions of incretin in brief, and mainly focuses on the extra-islet effect of incret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