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等学校学生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掌握情况,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11年9~11月,对广东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3180名入学新生进行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预防保健常识、医疗防护基本技能的知晓率。[结果]调查3180人,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50.38%,教育后为96.37%(P〈0.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56.63%,教育后为97.42%(P〈0.01);预防保健常识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28.45%,教育后为94.24%(P〈0.01);医疗防护基本技能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40.77%,教育后为95.29%(P〈0.01)。[结论]在新生入学之初及时进行健康素养知识的教育,具有明显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东营市实验中学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和态度情况,评价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09年9月,在东营市实验中学开设健康教育课一学期,随机抽取学生720名在健康教育课开设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调查698人,健康教育后调查705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39.26%,健康教育后为89.36%(P<0.01)。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后为53.58%、85.11%(P<0.01),非传播途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后为31.23%、91.35%(P<0.01);艾滋病相关态度正确率,健康教育前为49.57%(346/698),健康教育后为77.59%(P<0.01)。[结论]对中学生开设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行为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001~2007年在大连开发区进行针对孕产妇开展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的资料进行分析,并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婴儿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未进行母乳喂养教育干预前的2000年(116名)为47.41%,开展母乳喂养教育干预后的2001~2007年(712名)为70.51%(P0.01);母乳喂养率,干预前为77.59%,干预期间为86.52%(P0.05)。439名孕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知晓率,面授前为65.72%,面授后为94.421%(P0.01)。[结论]对孕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行为健康教育干预后,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与孕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法]2004年10月,对烟台市某高等学校入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326人,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9.08%,其中艾滋病基础知识、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8.79%、62.14%、70.97%.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来自城市的为73.94%,来自农村的为62.16%(P<0.01);男生为62.97%,女生为75.79%(P<0.01).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占88.16%)、报刊书籍(占76.32%)、网络(占35.52%);81.52%对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持正确态度;93.44%认为很有必要在大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结论]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较高,但不全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外出农民工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生活技能的掌握情况,寻找更切合实际的外出农民工健康教育形式。[方法]2011年2月,在公主岭市秦家屯镇组织2011年外出农民工参加健康教育培训,并评价实施健康教育后的效果。[结果]调查公主岭市秦家屯镇农民工435人,健康教育培训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2.51%、91.98%(P<0.01);艾滋病相关态度正确率分别为59.86%、89.14%(P<0.01);生活技能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9.69%、90.65%(P<0.01)。[结论]在外出农民工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培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泰安市部分在校大学生结核病健康干预活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符合驻泰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方法。[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驻泰3所高校1 481名大一新生,分别开展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3种不同形式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促进活动,并在健康促进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促进干预前调查1 472人,总知晓率为52.06%,健康促进干预后共调查1 468人,知晓率为73.67%(P<0.01);农业大学、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干预前知晓率分别为51.91%、52.06%、52.22%,干预后知晓率分别为94.94%、82.84%、70.78%,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各学校间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干预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知识竞赛、专题教育课、发放宣传单等是高校结核病健康促进活动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该人群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知识竞赛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巩固碘缺乏病防治成果,评价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08年6~12月,在瑞金市部分地区抽取18~40岁育龄妇女、村内小学校4~6年级学生进行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并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小学生分别为66.89%、93.58%(P<0.01);育龄妇女分别为67.67%、87.50%(P<0.01)。健康教育后育龄妇女知晓率,18~29岁、30~40岁分别为95.00%、85.00%(P<0.05),小学及以下、初中及以上的分别为82.03%、96.43%(P<0.01);机关干部知晓率为100.00%;检测60户居民的食用盐均为碘盐。[结论]瑞金市对育龄妇女、小学生进行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改善住院慢性乙肝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乙肝相关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2010年5~6月,对青岛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慢性乙肝病人75例进行健康教育,采用SCL-90量表与乙肝相关知识问卷调查评价其效果。[结果]调查75例慢性乙肝病人,SCL-90量表总分,教育前为14.30±0.65,教育后为12.37±0.52(P<0.05)。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忧郁、焦虑、敌对、恐惧、神经病性因子分,均为教育后低于教育前(P<0.05);强迫、偏执因子分,教育前与教育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5项乙肝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教育前为20.00%,教育后为91.20%(P<0.01)。其中,乙肝发病原因、乙肝临床表现、乙肝传播途径、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情况、乙肝常见治疗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的知晓率,均为教育后高于教育前(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乙肝相关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评价开展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效果。[方法]2011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对诸城市所有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集中培训。随机抽取其中100名于培训前后分别进行食品安全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00名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率,培训前为45.50%,培训后为88.88%(P<0.01);操作规范和卫生管理知识知晓率,培训前为53.00%,培训后为83.22%(P<0.01);食物中毒预防及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知识知晓率,培训前为50.00%,培训后为81.33%(P<0.01)。[结论]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集中培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某大学新生"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大学预防肺结核健康教育中的有效方法. [方法]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基线调查,发放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每人一份,自学半月后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干预前后新生肺结核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8.5%和83.9%(X2=274.2436,P<0.001);干预前后可见明显差异的为2、3、5~10题(X2=159.678 3~574.236 9,P<0.001);干预前后未见明显差异的为1和4题(X2=0.343 7和0.033 16,P>0.05). [结论]干预前大学生对肺结核知识知晓率较低,干预后大学生对肺结核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效果理想.在大学生中发放"肺结核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处方"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1.
赵莹颖  何朝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43-1245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知晓情况,并探讨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该区农村地区2个行政村,采用北京市健康教育所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农村地区居民在干预之前(2008年)和干预后(2009年)的主要卫生知识知晓率由68.5%提高到77.6%、主要卫生行为形成率由57.9%提高到65.2%,主要卫生技能提高不明显。结论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居民主要卫生知识知晓率及主要卫生行为形成率,应针对提高健康相关技能方面探索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对外省籍暂住人口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2009年13月,在菏泽市牡丹区选择1个社区,于暂住人口管理时增加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于宣传教育前后分别调查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调查232人,教育后调查181人。9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教育前为64.89%,教育后为96.50%(P〈0.01)。各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教育后均比教育前有大幅度提高(P〈0.01)。[结论]社区开展暂住人口健康教育活动,能在短时间内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相似文献   

13.
合肥市蜀山区居民健康素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蜀山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为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社区15~69周岁居民150人,采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1.3%,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的比例分别为14.7%、12.0%和55.3%;从事医疗工作,文化程度越高者,其健康素养越高(P0.05)。结论蜀山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09年长春市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掌握长春市民的健康素养状况,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利依据,以促进市民健康素质的全面提升。方法从长春市六个区共抽取562名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长春市居民对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这部分内容掌握得比较好,知晓率达到76.83%;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面的形成率相比之下有些偏低,为68.71%;健康技能的掌握率为74.22%,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男性回答正确率为66.85%,女性回答正确率为68.56%,经t检验,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居民的文化程度与回答正确率间的相关系数为0.378(P0.01)。年龄变量与正确率间的相关系数为-0.169(P0.01)。结论长春市民的健康素养知识与能力虽有一定基础,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本中心将针对本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综合性干预措施,努力提高长春市居民的整体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南京市雨花台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情况,评价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对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效果,为进一步推进"健康素养促进活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开展综合性的健康促进创建活动、健康干预活动如主题巡讲、发放健康素养传播材料等措施,对雨花台区的15~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健康干预,并对干预结果做出评价。结果居民健康素养的持有率从18.1%上升到76.9%,其中基本知识与理念持有率提高了50.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提高53.1%、健康技能提高53.4%,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干预对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效果显著,干预方法有待改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更能引起居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张海燕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86-1987
目的掌握北京市怀柔区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探索职业人群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单位任职3个月以上的、在北京居住达半年以上、年龄15~69岁的常住职业人口551人作为被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等。结果该区职业人群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4%。从健康素养的3个内容来看,具备基本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的人口比例分别为18.0%、5.6%、13.4%;职业人群具备5类健康问题的相关素养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科学健康观45.2%、安全与急救素养25.2%、传染病预防与素养18.9%、基本医疗素养3.4%、慢性病预防素养2.0%。批发和零售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0.4%;20岁年龄组健康素养水平为0.5%、40岁年龄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为零;6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率低于20%。结论该区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很低,应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开拓提高职业人群健康素养水平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需要职业人群自身的参与,逐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上海市金山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设计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的调查。结果调查对象1 080人,基本健康素养具备率为9.17%,其中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具备率分别为18.62%、11.76%、15.00%;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预防、慢性病预防、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素养分别为37.04%,16.67%、7.50%、21.02%、6.20%;年龄和文化程度对健康素养的水平有影响。调查对象健康素养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掌握率分别为58.41%、58.19%、57.26%。结论上海市金山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总体不高,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以评价全民健康促进行动计划的现阶段结果。方法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余杭区18~69岁的在职人群和社区居民合计1623人进行健康素养的问卷调查。结果余杭区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健康技能素养分别为26.5%、43.0%、7.6%和33.6%,除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外,其他均高于全国和浙江省的水平。结论余杭区健康素养水平较高,但应加强倡导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寻找改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铁路客运乘务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2008年在济南铁路局抽取596名客运乘务员进行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596人,68.46%希望获取艾滋病的预防知识,16.61%希望获取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识,14.93%希望获取艾滋病表现症状及治疗知识;艾滋病预防信息59.23%从电视获得。认为应该允许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继续工作者所占比例,干预前为83.39%,干预后为89.43%(P〈0.01);表示愿意与感染HIV或患艾滋病的朋友继续交往者所占比例,干预前为71.14%,干预后为78.69%(P〈0.01)。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绝大部分知道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其中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等7个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高于干预前(P〈0.01或〈0.05)。[结论]对铁路乘务员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对于提高他们的艾滋病知识水平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