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百草枯(PQ)又名对草快,是一种非选择性、接触性除草剂,在农村被广泛使用。PQ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完整的皮肤吸入人体,引起人体多器官功能障碍,其中以肺损伤尤为严重~([1])。肺损伤典型改变是后期肺纤维化。由PQ急性中毒引起的病死率可高达80%~([2])。PQ中毒通过对细胞色素P450、黄嘌呤氧化酶、线粒体内转移酶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来实现氧化还原传递链单电子的传递,再与  相似文献   

2.
百草枯(PQ,又名克芜踪、对草快)为联吡啶类除草剂,对人主要造成以肺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中毒病死率25%~76%,治疗棘手.2005~2007年,我院采用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百草枯(PQ),又名克芜踪、对草快,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和高效非选择性除草剂,对人、畜有很强的毒性,导致较高的急性中毒病死率,尤其是中毒后引起的多器官衰竭(MOF),是诱发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2].有研究表明,大量的炎性因子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可能是导致MOF的一个重要原因[3,4].本研究检测不同时段PQ中毒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变化,探讨PQ中毒后炎性因子在MO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百草枯(paraquat,PQ)又称对草快、克芜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对人畜具有较强毒性,人经口致死量为1.0~3.0克。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误服或自杀性服用均可造成中毒,病情危重,病死率很高。国外报道中毒病死率为64%,国内有报道为85%~95%。  相似文献   

5.
百草枯(Paraquot,PQ)又名克芜踪(Gramoxone)、对草快,是一种速效触灭型除草剂,接触土壤后立即失去活性,因此,在土壤中无残留,正确使用对喷洒作业人员的健康无不良影响,其可经胃肠道、呼吸道吸收,也可经破损的皮肤、黏膜吸收。中毒病例主要系口服所致,中毒后病死率较高。我们2003-05/2005-08共收治了22例口服百草枯中毒病人,经及时抢救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明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779-1781
百草枯(paraquat,PQ),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1,1-dimethyl-4,4'-bipyridylium),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量最大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PQ经胃肠道吸收入血后通过多胺摄取途径可特异性聚集于肺脏,浓度比血液高10~90倍。因此PQ中毒后肺损伤尤为严重且进展迅速。口服PQ中毒者的病死率高达60%~80%,成为致死性最高的农药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7.
百草枯中毒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国内商品名为克芜踪,为季铵类除草剂,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分解,对环境无污染。但人体吸收后可导致多器官损害衰竭,死亡率高,无特效解毒剂。回顾分析了我院1998年5月至2003年10月住院40例的百草枯中毒的病人临床资料,希望有助于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山丘地区“农达”除草后药物灭螺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在山丘地区用除草剂"农达"除草后药物灭螺的效果及其可行性.方法选择3段有螺渠,随机确定为砍草渠(人工砍草+药物灭螺)、除草剂渠(除草剂+药物灭螺)和未除草渠(药物灭螺),灭螺后3d、7d、15d、30d系统抽样查螺,计算钉螺死亡率及活螺密度.结果灭螺后砍草渠和除草剂渠钉螺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未除草渠,活螺密度明显下降;灭螺后3d砍草渠钉螺死亡率显著低于除草剂渠,但灭螺后7d、15d及30d后二渠间钉螺死亡率无明显差异.除草费用,砍草渠0.14元/m2,除草剂渠0.035元/m2.结论在山丘地区,用除草剂除草是一种有效、经济、适用的灭螺前环境处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种应用广泛且毒性较高的农业除草剂,可通过口服、皮肤接触和呼吸道吸入造成急性中毒。PQ中毒后病死率极高且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1]。对于急性PQ中毒的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国际上尚缺乏统一标准。据报道,PQ以原型自肾脏排泄,因此检测尿液PQ浓度可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2]。本研究对我科收治的185例  相似文献   

10.
二巯丙磺钠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草枯(PQ)急性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农药中毒之一,可引起"百草枯肺",早期可表现为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高达40%~80%.研究表明,过度炎症反应是导致急性PQ中毒肺损伤主要机制之一,也是卣草枯急性中毒快速死亡的主要原因[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减轻百草枯(PQ)诱导的小鼠Ⅱ型肺泡细胞(MLE-12)氧化应激损伤。方法 常规培养MLE-12细胞,分为对照组、PQ组、0.1%DMSO+PQ组和穿心莲内酯+PQ组;给予25μmol·L-1穿心莲内酯预处理6 h,后给予800μmol·L-1 PQ干预24 h。CCK-8检测细胞活性;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rf2和HO-1 mRNA和蛋白水平;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PQ能够降低MLE-12细胞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PQ为200μmol·L-1、400μmol·L-1、800μmol·L-1、1200μmol·L-1和2000μmol·L-1对应细胞活性为89.5%、74.27%、58.65%、37.65%和26.83%。浓度为25μ...  相似文献   

12.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对草快、克无踪,对人主要造成以肺纤维化为主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ction syndrome,MODS),且无特效解毒药.人经口致死量为20% PQ溶液5~15 ml,中毒病死率高达30%~50% [1-3].2011年7月27日我科收治1例老年PQ中毒患者,经包括减少吸收、促进排泄、预防肺纤维化进程、保护重要脏器,精心临床护理,患者37 d后好转出院,随访至今仍健在.现就其抢救及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种高效能的非选择性接触型除草剂(pesticides),对人畜具有很强的毒性,误服或自服可引起急性中毒,已成为目前农药中毒致死事件的常见病因.PQ成人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 ml(20~40 mg/kg).近年来临床上急性PQ中毒事件频频发生,由于目前急性PQ中毒后尚无特效解毒药物,因此,预后极差.文献报道急性PQ中毒病死率>50%,一般在50%~70%,甚至更高.误服或自服是PQ中毒的主要途径.PQ毒性累及全身多个脏器,肺是主要损伤的靶器官,可导致“百草枯" (paraquat lung).  相似文献   

14.
百草枯(Paraquat,PQ)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和除草剂,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可经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或口服造成急性中毒,个别报道口服后病死率高达85%~95%。我们近2年收治PQ中毒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百草枯中毒的肺部损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草枯又名克芜踪,敌草快,为吡啶类除草剂,它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接触性除草剂之一,毒性最强。口服是中毒的主要途径,吸收后经血液迅速分布在全身,0.5~4h达血浆浓度高峰,迅速分布在肺,肾,肝,肌肉,甲状腺等,其中肺含量最高。百草枯属中等毒类制剂,对人的毒性较强,口服致死量  相似文献   

16.
百草枯中毒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杀草快、俗名“一扫光”,亚洲市场商品名为“克芜踪”(Grarmxone),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二氯化物。最初合成于19世纪,当时用作化学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1962年作为除草剂用于农业,由于它对周围环境无害(与土壤接触后迅速灭活,因而无大气污染和残留,正因为此,该药在全球使用广泛),因而在全世界迅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对人有中等毒性,口服是PQ中毒的主要途径,其病死率高达80%以上.超大剂量的PQ中毒患者多在短期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中、重度中毒(口服剂量20~40 mg/kg)患者如能度过急性期,以后可出现不可逆的肺纤维化,后期多死于呼吸衰竭. PQ中毒致肺损伤的机制 PQ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吸收1 ~4h后达到血浆浓度峰值,分布于肺、肝、肾、骨骼肌等组织中,肺是主要靶器官,中毒后肺组织中PQ浓度可高达血浆浓度的10 ~90倍.PQ主要与胺类物质竞争,通过Ⅰ型及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膜上的能量依赖性多胺摄取途径聚集在肺[1].  相似文献   

18.
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芜踪,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及口服均可造成急性中毒,引起急性肺损伤,肺纤维化,导致的Ⅰ型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百草枯(PQ)属于一种季铵盐除草剂,可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破损的皮肤被人体不完全吸收导致中毒,其中口服是导致中毒的主要途径。经口进入体内的百草枯在胃肠道吸收率为5~15%,约2小时后达到其血浆浓度的峰值,并通过血液循环造成多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以肺脏损伤为著,这可能与肺脏II型肺泡上皮细胞有关[1]。未被吸收的百草枯以粪便、尿液、乳汁等形式排出,尿液是其排出的最主要方式。统计学分析发现在百草枯中毒大鼠模型中,其死亡率高达80%[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齐鲁方案"在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1月—2012年11月经我科救治的急性PQ中毒患者共30例,按服毒量分为:小量、中量、大量3组,均应用"齐鲁方案"进行救治,并观察存活率。结果 3组(按服毒量从小到大排列)存活率分别为:90%、40%、0。结论 "齐鲁方案"用于救治口服PQ<100ml中毒的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