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索心踝血管指数(CAVI)、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识别的关联性。方法:对2010年5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体检中心进行常规体检的328名受试者,进行CAVI的重复测定和颈动脉超声检测,多元广义线性模型探索CAVI、年龄及其交互作用与颈动脉硬化的关联性。结果:高、中、低CAVI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分别为90.9%、57.0%和19.8%,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等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CAVI最低组比较,中等和较高CAVI水平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2.2倍(OR:2.2,95%CI:1.0~4.9)和4.4倍(OR:4.4,95%CI:1.5~13.3);与低年龄组比较,中、高年龄组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8.1倍(OR:8.1,95%CI:3.5~18.8)和52.3倍(OR:52.3, 95%CI:14.9~183.5),CAVI水平及年龄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趋势性检验P<0.001);与低龄且低CAVI人群比较,低龄高CAVI、高龄低CAVI和高龄高CAVI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分别是对照组的6.6、17.3和57.1倍。结论:CAVI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方面与年龄间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背景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多用超声评价,但超声检查对设备、人员、经费要求较高。皮肤自发荧光(SAF)能够独立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及死亡等,操作简便、迅速、无创,因此探讨SA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对于颈动脉病变的预测有一定意义。目的 探讨在我国社区人群中SA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9-12月对北京某社区年龄>40岁的6 055例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对所有受访者进行SAF检测、临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测及颈动脉B超检查。根据B超结果是否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为因变量,以标准化性别、年龄、BMI、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等传统心脑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及SAF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AF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结果 6 055例调查对象B超提示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2 953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3 10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SAF测量值为77.2(70.8,85.1) AU,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SAF测量值73.4(68.0,80.1)AU (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F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因素〔OR=1.006,95%CI(1.000,1.012),P=0.043〕。以SAF值的第25、50、75百分位值69.2、75.1、82.4 AU为界,分为SAF低、中、高、明显升高4组,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200倍〔OR=1.200,95%CI(1.012,1.423),P=0.036〕。亚组分析显示,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年龄<60岁人群中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751倍〔OR=1.751,95%CI(1.270,2.415),P=0.001〕;吸烟人群中SAF明显升高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风险是SAF低值组的1.903倍〔OR=1.903,95%CI(1.297,2.792),P=0.001〕。结论 SA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独立相关,在<60岁人群及吸烟人群中SAF明显升高者相比SAF低值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性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社区T2DM患者胱抑素C水平(Cys 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281例门诊就诊的非新诊断且血糖控制稳定的T2DM患者,血管超声测得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MT),以CIMT<0.9 mm或CIMT≥0.9 mm分组作为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准,以t检验分析两组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 RI)、肌酐等相关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危险因素的模型预测。结果CIMT≥0.9 mm组的年龄、尿酸、同型半胱氨酸、Cys C、RI显著高于CIMT<0.9 mm组,高密度脂蛋白值显著低于CIMT<0.9 mm组(P<0.05);两组间的糖尿病病程、BMI、血压、空腹血糖、HbA1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肌酐无明显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2DM患者Cys C水平与年龄、BMI、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三酰甘油、CIMT(r=0.249、0.341、0.416、0.416、0.133、0.219,P<0.001)、RI(r=0.153, P<0.010)、肌酐(r=0.585,P<0.001)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245,P<0.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ys C(OR=2.013,95%CI: 1.097~3.693)、糖尿病患者年龄≥65岁(OR=3.014,95%CI: 1.586~5.726),HbA1c≥6.5%(OR=1.719,95%CI: 1.003~2.946),RI>0.75(OR=3.109,95%CI: 1.621~5.961),性别(男)(OR=1.524,95%CI: 0.822~2.828)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 Cys C联合多因素(RI、HbA1c、年龄、性别)预测颈动脉硬化有意义(AUC=0.752,95%CI: 0.684~0.820)。结论 T2DM患者中血清Cys 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对于社区50岁以上非新诊断且血糖控制稳定的T2DM患者,运用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筛查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大屯社区中老年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取大屯社区40岁以上居民804人(男性259人,女性545人),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筛查,采用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是否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记录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高血脂、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地区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检出率为78.6%,其中40~59岁年龄组检出率为68.8%,60~85岁年龄组检出率为84.8%.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是影响该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因素.结论 大屯地区居民随年龄增长,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逐渐增加,且男性高于女性.应通过戒烟限酒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是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背景 血尿酸(SUA)具有激活氧化应激、诱导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特性,被认为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联系,但两者关系尚未完全明确。 目的 探究SUA水平在参考范围内升高是否会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产生影响。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0—2019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查体的人群,纳入基线无颈动脉粥样硬化且SUA水平在参考范围,并进行至少2次体检的7 074例受试者。收集受试者一般资料、体格检查指标、实验室检查指标、颈动脉超声等信息。受试者在随访中经颈动脉超声诊断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1 mm或有颈动脉斑块形成则被认为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并结束随访。受试者若未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则直至2019年12月随访结束。根据基线SUA水平的四分位数将受试者分为Q1组(n=1 794)、Q2组(n=1 752)、Q3组(n=1 785)、Q4组(n=1 743)。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究SUA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结果 7 074例受试者中,1 476例(20.86%)受试者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其中Q1组、Q2组、Q3组、Q4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发生率分别为17.50%(314/1 794)、21.12%(370/1 752)、21.79%(389/1 785)、23.12%(403/1 743),随着SUA水平在参考范围内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发生率逐渐升高(χ2趋势=3.58,P<0.001)。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Q4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发生风险高于Q1组〔HR=1.46,95%CI(1.06,2.01),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60岁、男性、有吸烟史、无饮酒史、无代谢综合征、体质指数(BMI)≤24.0 kg/m2的受试者中,Q4组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发生风险高于Q1组〔HR=1.68,95%CI(1.15,2.45),P<0.05;HR=1.52,95%CI(1.04,2.22),P<0.05;HR=2.12,95%CI(1.21,3.71),P<0.05;HR=1.78,95%CI(1.13,2.79),P<0.05;HR=1.51,95%CI(1.02,2.23),P<0.05;HR=1.75,95%CI(1.09,2.81),P<0.05〕。 结论 SUA水平在参考范围内升高可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风险,在年龄<60岁、男性、有吸烟史、无饮酒史、无代谢综合征、BMI≤24.0 kg/m2的人群中此作用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心踝血管指数(CAVI)早期筛查动脉硬化的有效性、适用性进行探讨,旨在寻求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有价值的检测方法.方法 对229例同时行CAVI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体检人群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VI增高和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AVI对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显示CAVI预测动脉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最佳界值为8.1;将年龄分组后,在40~49岁年龄组CAVI阳性率高于颈动脉超声(P<0.05);在<40岁以及>50岁年龄组,二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VI是一种有效的早期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指标,适用于在发生动脉硬化的早期或对于危险人群进行筛查;CAVI达8.1以上时就可能已有血管功能改变发生,应予 以足够重视,将有利于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预防血管疾病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心踝血管指数(CAVI)早期筛查动脉硬化的有效性、适用性进行探讨,旨在寻求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有价值的检测方法。方法对229例同时行CAVI检测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体检人群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AVI增高和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AVI对动脉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CAVI预测动脉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最佳界值为8.1;将年龄分组后,在40~49岁年龄组CAVI阳性率高于颈动脉超声(P<0.05);在<40岁以及>50岁年龄组,二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AVI是一种有效的早期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指标,适用于在发生动脉硬化的早期或对于危险人群进行筛查;CAVI达8.1以上时就可能已有血管功能改变发生,应予以足够重视,将有利于早期发现血管病变,预防血管疾病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MHD患者59例,均行MHD治疗1年以上,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动脉硬化组和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数据,采用高频B超检测其颈动脉及心脏,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59例患者中23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38.9%),粥样硬化组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T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粥样硬化组室间隔厚度(IVS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年龄、白细胞计数、总胆固醇水平是主要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室间隔厚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DSA评估头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头颅MRI评估脑白质疏松(LA),进一步明确头颈部LAA和LA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31例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头颅MRI和DSA检查,同时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和血管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根据Fazekas量表分为“显著”LA病变组和“无或轻度”LA病变组,然后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来明确其危险因素。结果:LA与颈动脉狭窄相关程度最高(r=0.30,P<0.001);年龄(OR 1.11,95%CI 1.07~1.15,P<0.001)、高血压(OR 3.64,95%CI 1.61~8.20,P=0.002)、中度颈动脉狭窄(OR 4.49,95%CI 1.54~13.13,P<0.01)和重度颈动脉狭窄(OR4.29,95%CI 1.69~10.90,P=0.002)均是LA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LAA与LA存在相关 性,颈动脉狭窄是L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左主干病变患者心踝血管指数(CAV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冠状动 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病变的CHD患者92例,按照SYNTAX评分将其分为低危组31例、中危组33例和高危组28例,比较各组间CAVI的差异,并 进一步分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CHD左主干病变程度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CAVI分别为 (8.50±1.12)、(8.95±0.64)、(10.25±0.91);各组间CAVI差异显著(P<0.05)。CAVI与CHD左主干病变程度SYNTAX评分呈 正相关(r=0.623,P<0.01)。结论:CHD左主干病变患者CAVI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正相关,CAVI可用于评估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心踝血管指数(CAVI)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入选体检男性375人,分为对照组(n=233)和高血压组(n=142).应用动脉僵硬度自动检测装置测定CAVI,作为反映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分别应用腹主动脉CTA、直接眼底镜检测腹主动脉及眼底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高血压患者CAV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8.15±1.15 vs.7.66±1.00,P< 0.001).腹主动脉硬化、眼底动脉硬化组CAV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8.59±0.52 vs.7.74±0.98,P<0.001;8.38±0.86 vs.7.60±0.95,P<0.001).总体人群中,CAVI与年龄、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别呈显著相关性(r=0.578、0.480、0.236、0.115、0.249、0.131、0.226,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年龄、HbA1c是CAVI的独立影响因素(β=0.508,P< 0.001;β=0.189,P=0.010).结论 高血压患者CAVI水平明显升高,CAVI是高血压患者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的良好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心踝血管指数(CAVI)是新的评价动脉僵硬度的指标,其不依赖于测量时的即刻血压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ey)是血管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本研究主要探讨血管性疾病患者中CAVI与Hey之间的相关性。设计描述性研究。人群入选伴或不伴有高血压、冠心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88例(男/女为46/42),人选人群根据Hey水平分为对照组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Hey≥15μmol/L)组。方法CAVI、颈一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及颈.桡脉搏波传导速度(CR—PWV)由动脉僵硬度自动检测装置Vs-1000及Complior测定。结果整体人群中,血浆Hcy与cF-PwV、CR—PwV、CAVI呈显著正相关性(依次分别为r=0.33,P=0.002;r=0.51,P〈0.001;r=0.42,P〈0.001)。血管性疾病人群中,血浆Hey与cF—PwV、CR—PwV、CAVI呈显著正相关性(r=0.23,P:0.048;r=0.51,P〈0.001;r=0.392,P=0.001)。伴有一种或多种血管性疾病人群血浆Hey水平显著高于不伴有血管性疾病人群组。Hey≥15μmol/L组CF.PwV、CR—PwV、CAVI水平显著高于Hey〈15μmol/L组人群。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整体人群中Hey、体质指数、年龄是CAVI的独立相关因素(p=0.421,P=0.001;B=-0.309,P=0.006;B=0.297,P=0.012),而血管性疾病人群中,Hcy、体质指数、年龄是CAVI的独立相关因素(B=0.434,P=0.001;B=-0.331,P:0.009;p=0.288,P=0.022)。结论血管性疾病患者中CAVI与血浆Hey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李钱  马俊  李江 《疑难病杂志》2013,(9):681-684
目的分析高血压(HT)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病变程度与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将HT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依据是否罹患DN分为:观察组54例(罹患DN)和对照组50例(未罹患DN)。比较2组的CAVI、尿微量白蛋白(MAU)、血肌酐(S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TG、TC、LDL-C以及肾小球滤过率(GFR)、颈动脉内膜一中层厚度(IMT)的差异。随访1年,分析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AVI、MAU、SCr、ACR、TC、LDL-C及IMT明显较高,而GFR明显较低(P<0.05),TG无显著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MACE与CAVI、MAU、ACR、LDL-C、IMT呈正相关(r=0.642、r=0.723、r=0.589、r=0.623、r=0.540,P<0.05或P<0.01),与GFR呈负相关(r=-0.696,P=0.021),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CE仅与CAVI、MAU呈正相关(OR=3.287,95%CI3.302~10.874,P=0.015:OR=3.461,95%CI 4.957~21.380,P=0.004)。结论 CAVI能较好地反映HT合并DN患者的病情程度以及判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心踝血管指数(CAVI)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7例,根据CAV1分为2组,CAVI正常组57例,CAVI升高组90例,比较并分析2组24小时动态血压参数和血压变异性参数。结果:CAVI升高组较CAVI正常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均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血压晨峰升高可能是高CAV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肾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肾病的相关因素,为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创造条件。方法以2007-01~2007.12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年龄为40一85岁的中老年人群3000名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及健康体检资料进行资料搜集,调查肾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肾病患者及人群的知晓率,并分析中老年人群中发病情况、病因构成比、临床特点、治疗现况和各种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患者知晓率为3.29%,人群知晓率为0.70%。(2)患病率为5.07%,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男性与女性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高血压(83.56%)和肾功能减退(63。16%);主要合并症为冠心病(63.82%)、脑血管疾病(27.63%)、颈动脉粥样硬化(55.92%)、糖尿病(29.61%)、血脂代谢异常(53.29%)。结论肾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肾病患者及人群知晓率低;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增加;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收缩期高血压、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180例,以是否伴有缺血性脑卒中(IS)包括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EH +IS,n=106)和单纯高血压组(EH,n=74),超声检查两组颈动脉斑块有无、斑块部位、斑块性质、数量及颈动脉内膜中层(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有无增厚,并进行比较;同时,以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和是否发生脑卒中作为因变量,选择性别、年龄、尿酸、总胆固醇、血糖、HDL-C、CRP、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收缩压、舒张压作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EH+ IS组与EH组比较,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增高(72.6%比43.2%,P=0.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发生的部位、形态、数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β=0.068,OR=1.071,95% CI=1.030 ~1.113,P=0.001);颈动脉斑块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OR=5.225,95% CI =2.293 ~11.907,P=0.001).结论: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无脑卒中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是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PWV)与视网膜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身体检查者2480例,分析其视网膜动脉硬化的发生率,并探讨视网膜动脉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PWV的相关性。结果 2 480例正常体检者中出现视网膜动脉硬化138例(5.56%)为观察组,其中Ⅰ级病变95例(3.83%),Ⅱ级病变21例(0.85%),Ⅲ级病变17例(0.69%),Ⅳ级病变5例(0.20%)。与非视网膜动脉硬化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平均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_(l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PWV水平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DB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的加深,PWV水平显著增加,单因素分析表明PWV与视网膜硬化水平呈正相关(r=0.451,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PWV、HbA_(lc)SBP、TG是视网膜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OR(95%CI)分别为1.984(1.0215.201)、1.658(1.1875.201)、1.658(1.1873.964)、1.587(1.0853.964)、1.587(1.0853.412)、1.375(1.0523.412)、1.375(1.0524.101)。结论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视网膜动脉硬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是视网膜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对视网膜动脉硬化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方法测量心踝指数( 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 CAVI)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健康成人和55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将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IMT〈1.0mm)和B组(IMT≥1.0mm),超声测量IMT及僵硬度系数口,分别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设备(振荡法)和超声法(M型和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CAVI(分别为CAVIp、CAVIm和CAVId)。结果A、B组的动脉弹性指标口、CAVIp、CAVIm、CAVId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三组中,超声(M型和多普勒法)测量CAVI值均小于振荡法所测CAVI值,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CAVIp与CAVIm、CAVId均相关性良好(r=0.996、0.974,P〈0.05),与CAVIm相关性更好;CAVIm与CAVId相关性良好(r=0.982,P〈0.01),两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方法测量的CAVI均与年龄、收缩压无显著相关,与IMT、口显著相关,以CAVIm相关性更好(r=0.423、0.336,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血管粥样硬化形态学改变出现之前血管弹性功能已降低。超声可以无创简便地测量CAVI,且重复性好,与振荡法CAVI及其他弹性指标相关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心脏脚踝脉搏指数(CAVI)与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检测其CAVI及心脏右膝窝脉搏指数(RkAVI)值,比较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冠心病患者CAVI、RkCAVI的差异。结果:实证患者CAVI、RkCAVI值较虚证患者明显升高(P<0.05),痰瘀证患者CAVI、RkCAVI值较非痰瘀证患者亦明显升高(P<0.05)。结论:CAVI的检测对于冠心病虚实证型、痰瘀证型的辨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