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福生 《化工之友》2008,27(1):51-51
人类Rh血型是最复杂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其中D抗原具有较强的抗原性,因能导致严重的新生儿溶血病(HDIV) 、溶血性输血反应备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Rh血型系统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配血不合患者血样中不规则抗体的分布特征,确定Rh血型系统在安全输血中的意义及输血策略。方法采用盐水介质法、聚凝胺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和木瓜酶试验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来河北省血液中心申请疑难配血的153例患者血样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和特异性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153例受血者血液中,有134例存在不规则抗体,其中Rh系统免疫抗体68例(占50.75%),12例由多次妊娠免疫产生,55例由反复输血引起,1例为自身特异性;ABO和Rh以外其他血型系统抗体10例(占7.46%),单纯自身抗体阳性者56例(占41.79%)。结论在引起配血不合或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中,Rh系统的免疫居第1位,为受血者提供Rh因子同型血液输注是减少长期输血治疗患者发生Rh免疫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红细胞血型由约20多种血型系统组成,ABO和Rh血型是与人类输血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血型系统。人类红细胞上的Rh血型系统包括5种不同的抗原:C、c、D、E、e。从理论上推断,有3对等位基因Cc、Dd、Ee控制着6个抗原,但实际上未发现单一的抗d血清,因而认为不存在d基因,在红细胞表面不表达d抗原。在5个抗原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因此,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的称为Rh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推导出一种符合实际工作的Rh血型基因及其单倍型频率估计方法。方法基于目前普遍使用5种血清鉴定Rh血型的实际情况,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得出每种表现型频率和相应遗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计算Rh血型基因及其单倍型频率的公式;应用本文方法及另一种方法进行实例计算,并比较结果。结果计算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算出的P值均大于0.05,显示观察值与期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ardy-Weinberg吻合度良好,但用本文方法算出的P值较大。结论本文方法符合目前检测Rh血型的实际情况,且估计其基因及单倍型频率的效率较高,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改进型Rh血型单倍型频率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人群的ABO、Rh、MN、P及Jk(a-b-)血型的分布规律,为献血者招募及科学合理储存血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U型96孔微量板法,对献血者血样进行ABO正反定型及Rh、MN、P血型检测,结果可疑者用试管法确认,并进行Jk(a-b-)表型筛查。结果ABO血型基因频率r>p>q,表型分布规律为O>A>B>AB;Rh(D)阴性占0.16%;A2亚型在AB型的检出率高于A型;MN血型的基因频率m>n,表型分布规律为MN>M>N;P血型的基因频率p2>p1,表型分布特征为P2>P1;Jk(a-b-)表型检出率为1∶22161.5。结论韶关地区血型分布以O型所占比例最多,且A型多于B型,A2亚型检出率高,Rh(D)阴性率低,Jk(a-b-)表型更低;应加大O型、A型献血者的招募并相应增加其库存量,特别是要加强Rh(D)阴性和Jk(a-b-)表型献血者的档案管理、Rh(D)阴性血液和Jk(a-b-)血液的冰冻保存工作及Jk(a-b-)人员的自身储血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例受检产妇交叉配血不合及患儿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生的原因,初步探讨产妇Rh缺失型D--形成的遗传背景。方法对产妇、其夫及患儿标本进行ABO及Rh血型鉴定,对产妇及患儿标本进行血型抗体检测,并对产妇家系作血型调查。结果产妇为Rh缺失型D--,产生IgG的多凝集抗体。结论产妇为Rh缺失型D--,产生IgG的多凝集抗体,是造成其交叉配血不合及患儿HDN发生的原因;产妇Rh缺失型D--形成,有一定遗传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迄今为止,已发现30多种人类血型系统,其中ABO、Rh血型抗原是人类红细胞上两个最重要的抗原,具有多态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在种族和地域分布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解辽西地区人群红细胞血型系统分布规律,推动辽西地区制订科学合理的采供血计划,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及建立RhD(-)稀有血型档案库,本文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到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进行血型检测的4 168例患者(男性2 200例,女性1 968例,年龄16~60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及其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岳阳市无偿献血人群Rh血型系统的表型,建立Rh阴性献血者档案库。方法使用Rh血型定型试剂,采用平板法进行初筛,结果可疑者用试管法确认。初筛阴性标本送血型参比室做确认试验,并进行Rh因子C、c、E、e和不规则抗体筛选。结果在183 596名无偿献血者中共筛出RhD阴性献血者404名(0.22%),弱D 5名(0.003%)。404名Rh阴性献血者中共检出A型112名(27.7%),B型112名(27.7%),O型128名(31.7%),AB型52名(12.9%)。表型共7种:ccdee 212名(52.5%),Ccdee 124名(30.7%),CCdee 30名(7.4%),ccdEe 18名(4.4%),ccdEE 8名(2.0%),CcdEe 8名(2.0%),CCdEe 4名(1.0%)。结论已建立了岳阳市Rh阴性献血者档案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Rh血型系统中不规则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例带有抗-Ce联合抗体的患者,采用盐水法鉴定血型,并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抗球蛋白法进行抗体鉴定和效价测定,吸收放散试验鉴定联合抗体,盐水法、抗球蛋白法和聚凝胺法进行配血。结果根据该例有抗-Ce联合抗体患者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为其找到了配合的血液,输注后无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对于经常需要输血的患者或还未生育的女性,在输血前除了做必要的抗体筛查和鉴定其相配合的血液外,建议作RhD以外的各因子的检测,做到Rh系统的配合性输注,避免此系统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输血患者中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检及抗体鉴定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6年11月~2007年9月,在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院输血治疗的患者标本3115份,应用盐水法、RhD初筛试验凝聚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抗体筛检阳性标本进一步以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鉴定,分析抗体的特异性。结果凝聚胺法检出不规则抗体22份,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出24份,其中抗-E抗体占20.8%,抗-c抗体占25.0%,抗-D抗体占12.5%,抗-P1抗体占12.5%,抗-Jkb抗体占29.2%。阳性标本中,Rh系统占62.5%,其他系统占37.5%。结论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常规的抗体筛检试验,对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献血员和血站职工等群体普查ABO、Rh、MNSs、Duffy等 12个血型系统抗原 ,建立谱红细胞库和谱红细胞反应格局 ,用于临床鉴定特异性抗体。方法 选用盐水、菠萝酶和间接抗人球蛋白法。结果 筛出 9组O型Rh血型遣传式 (R1R1、R2 R2 、R1R2 、R1RZ、R2 RZ、R1r、R2 r、rr、rr′)和 2 9种抗原 (D、C、E、c、e、Cw、M、N、S、s、P1、Lea、Leb、Fya、Fyb、K、k、KPa、Kpb、Kpc、JSa、JSb、Dia、Xga、Lua、Lub、JKa、JKb、Jra)。结论 精选出 15个O型红细胞组成谱细胞格局 ,有 2 0种抗原鉴定抗体概率符合P <0 .0 5的要求。目的 通过对献血员和血站职工等群体普查ABO、Rh、MNSs、Duffy等 12个血型系统抗原 ,建立谱红细胞库和谱红细胞反应格局 ,用于临床鉴定特异性抗体。方法 选用盐水、菠萝酶和间接抗人球蛋白法。结果 筛出 9组O型Rh血型遣传式 (R1R1、R2 R2 、R1R2 、R1RZ、R2 RZ、R1r、R2 r、rr、rr′)和 2 9种抗原 (D、C、E、c、e、Cw、M、N、S、s、P1、Lea、Leb、Fya、Fyb、K、k、KPa、Kpb、Kpc、JSa、JSb、Dia、Xga、Lua、Lub、JKa、JKb、Jra)。结论 精选出 15个O型红细胞组成谱细胞格局 ,有 2 0种抗原鉴定抗体概率符合P <0 .0 5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的意义。方法筛查4200份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检测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效价;对检测出IgG类不规则抗体者,分娩时取脐血(或新生儿血)检测血清(浆)游离抗体,并进行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和红细胞放散试验,以诊断其是否发生HDN。结果4200份孕妇血清中检出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44份(阳性率为1.05%),其中20份孕妇血清的抗体为IgG类或IgG及IgM混合抗体,脐血(或新生儿血)检测结果,10名婴儿发生了Non-ABO-HDN,1名发生了宫内死胎。致病的抗体特异性分布为:抗-D2例、抗-c1例、抗-E2例、抗-cE1例、抗-M4例(其中1例并有抗-A)。结论孕妇体内IgG类的Rh血型系统的抗体及抗-M易引起non-ABO-HDN,检测孕妇IgG类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对早期诊断Non-ABO-HDN、鉴别引发HDN的抗体型别、评估HDN的严重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诊断,探讨红细胞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试验,筛检和鉴定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根据抗体是否凝集其自身红细胞,鉴别同种抗体或自身抗体;对鉴定存在红细胞自身抗体的患者,进行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分析其临床诊断。结果在46000名检测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患者中,检出23名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其中红细胞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者13名。在23名红细胞自身抗体阳性者中,临床诊断为自身免疫溶血性疾病6名,系统性红斑狼疮5名,Evans综合征2名,自身免疫性肝炎2名,药物性急性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1名,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名,Ⅰ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名,溃疡性结肠炎1名,4名未检出与自身免疫相关。结论红细胞自身抗体可出现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与自身免疫相关疾病患者的血浆中,检测红细胞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双环戊二烯(DCPD)氢甲酰化反应为探针反应,系统考察了无机氧化物担载的Rh催化剂上引入Co后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的引入不仅可以大幅度的提高DCPD氢甲酰化产物三环癸烷二甲醛(DFTD)的选择性,而且可以加快DFTD的生成速率;相对于Rh催化剂,引入Co之后,DFTD的选择性可以提高20%以上,DFTD的选择性最高可达88.7%。为研究Rh催化剂上引入Co对催化剂活性和目标产物选择性大幅提高的原因,分别对催化剂进行了程序升温还原(TPR)和程序升温脱附(TPD)的表征。TPR的结果显示Co和Rh发生了相互作用,Rh的还原峰明显发生了一定的位移;TPD的结果显示Rh在载体表面的分散性有降低的趋势,表面的Rh活性物种有一定的减少。结合实验数据和表征数据,Rh催化剂上引入Co使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提高的原因可归结为:Co和Rh发生了相互作用;Co的引入虽然造成了表面Rh含量降低,但是形成了高于Rh的活性的新物种,从而导致了催化剂活性和目标产物选择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者于1994年2月至1995年3月,对阳春地区献血员进行了Rh、P、Lewis、Duffy血型系统的抗原分布调查分析。Rh血型系统采用菠萝酶法,P血型系统采用盐水玻片法,Lewis血型系统采用盐水试管法,Duffy血型系统采用抗人球蛋白法。Rh和P血型系统抗血清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Lewis和Duffy血型系统抗血清为美国GammaBiologicals公司产品。1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CCDee和CcDE表型频率最高,分别为5087%和3267%,CcDee和ccDE次之,分别为997%和549%,CCDE和ccdee最少,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上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商铺中水产品暂养箱中的暂养水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对重金属与抗生素的抗性。首先对水样化学性污染物做了本底调查,其次检测样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情况。结果表明:铅、镉、汞、砷含量均未超标,部分样品硼含量超标;一个样品检出氨苄西林,浓度为0.323ng/mL;有8个样品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率为20%。本研究发现水产品暂养环境中硼和氨苄西林有风险隐患,同时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为严重。本研究为有效控制水产品暂养环境的水质隐患,提高水产品安全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输血安全。方法 应用免疫血液学的检查方法。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的试验:6例均呈阳性反应。其中抗IgG阳性者4例,抗体鉴定抗D抗体者2例;抗CD1例;抗E1例;免疫性抗A1例;自身抗体同时存在同种弱抗S1例。结论 输血前对既往有多次输血史病人及经产妇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8.
高灵敏铑(Ⅲ)—SnCl2—罗丹明6G水相显色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玲颖  安晏 《化学试剂》1990,12(5):274-276
建立了在 SnCl_2和明胶存在下,用罗丹明6G 光度测定微量 Rh(Ⅲ)的新方法。■52×10~5,是水相分光光度测定 Rh 的灵敏度最高的方法之一。显色溶液可稳定4.5小时。选择性很好。测定了纯 Pd 中的微量 Rh,结果良好。还适于其它纯贵金属或合金中微量 Rh 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合成气制低碳醇钼基催化剂助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钼基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抗硫性和抗积炭性,在合成气制低碳醇催化体系中最具发展前景。钼基催化剂催化性能受助剂的影响较大。碱金属的加入能明显提高催化剂对醇的选择性,但使CO转化率下降;碱金属盐中阴离子种类对反应活性影响显著;将Co、Ni、Rh等加入碱金属掺杂的催化剂中,可以提高C2+醇的选择性;助剂Rh有利于醇选择性的提高,但反应条件苛刻,成本较高。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机理不同,与表面物相种类有关。选择适当助剂,有望得到性能优良的CO加氢合成低碳醇钼基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以磷酸盐为缓冲液,研究了温度、离子强度和酶解行为对酪蛋白胶束平均流体力学半径(Rh)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Rh值在升温过程中发生不可逆减小;随着离子强度增大,Rh值先减小再增大;酪蛋白在胰蛋白酶作用下,溶液光散射强度对应于分子量大小先急剧下降,再逐渐趋于平缓,而Rh值的变化规律与之相反;并推测了酪蛋白胶束酶解过程的结构变化模型,即由原始致密的球状体逐渐舒展为松散而规则的毛束状蛋白肽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