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汤佩玲  李新春  赵康艳 《广东医学》2012,33(10):1448-1450
目的 探讨阴道彩超与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的阴道彩超与MRI资料,所有病例术前1个月内均已行阴道彩超和MRI检查.比较两种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阴道彩超诊断子宫腺肌症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55.0%、20.0%、25.0%;MRI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0.0%、18.3%,11.7%,两者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8,P<0.05),MRI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彩超.阴道彩超误诊为子宫肌瘤12例,漏诊15例.MRI误诊为子宫肌瘤11例,漏诊7例.影像特征不典型是误诊主要原因,所有漏诊患者均伴有盆腔其他疾病存在.结论 子宫腺肌症MRI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阴道彩超.子宫腺肌症病灶形态、回声、信号不典型,合并其他病变易导致误诊、漏诊.综合分析病变形态、回声、信号、血流特点及警惕合并症的存在,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王静 《中外医疗》2014,(27):113-114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与MRI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价值及误诊原因。方法对2008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疑似子宫腺肌症患者100例,均行阴道彩超与MRI检查。全部患者均行常规DWI与MRI序列扫描,采用Functiotool对DWI图形进行后处理,对病变的ADC加以测定、分析。其中30例患者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不同强化特征加以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该组患者经病理学诊断,最终证实子宫腺肌症51例,剩余49例子宫肌瘤,并以此作为金标准。MRI对子宫腺肌症诊断率为94.12%(48/51)、误诊率为3.92%(2/51)、漏诊率为7.84%(4/51);阴道彩超诊断率、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80.39%(41/51)、13.73%(7/51)及17.65%(9/51),两组诊断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MRI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分别为94.12%、97.02%及95.66%,阴道彩超分别为80.39%、86.01%及82.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行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子宫腺肌病15例,病灶共计23个,两种疾病强化征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ADC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RI对子宫腺肌症诊断的准确率明显优于阴道彩超;子宫腺肌症病灶的具体形态、回音以及信号不典型,会引起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TVS)及MRI对于子宫肌腺症的诊断价值以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肌腺症患者40例,均在术前1月内实施TVS以及MRI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误诊原因。结果: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为75.0%,显著高于MRI的55.0%;TVS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2.5%、12.5%,显著低于MRI的20.0%、25.0%(P0.05)。结论: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影像学特征缺乏典型性以及合并其他疾病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合并症等,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陈丽华 《大家健康》2014,(8):227-228
目的:探讨阴道彩超(TVS)及MRI对于子宫肌腺症的诊断价值以及误诊原因。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肌腺症患者40例,均在术前1月内实施TVS以及MRI检查,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以及误诊原因。结果: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为75.0%,显著高于MRI的55.0%;TVS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为12.5%、12.5%,显著低于MRI的20.0%、25.0%(P<0.05)。结论:TVS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 ,影像学特征缺乏典型性以及合并其他疾病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表现、合并症等,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对子宫肌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8例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经阴道彩超检查患者符合临床诊断,占92%,误诊漏诊7例,占8%.结论 子宫腺肌症经阴道超声检查为临床的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依据和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MRI和US在子宫腺肌病中诊断价值,探讨两种方法对子宫腺肌病(AD)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收集的82例疑似AD患者均行MRI和US检查。观察US和MRI表现,术后行病理学检查作为对比。结果82例疑似AD患者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子宫腺肌病38例,子宫肌瘤42例,子宫血管瘤2例。MRI与病理对照后,确诊子宫腺肌病35例,误诊1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92.1%,误诊率2.6%,漏诊率5.3%;US与病理对照后,确诊子宫腺肌病31例,误诊4例,漏诊7例,诊断符合率81.6%,误诊率10.5%,漏诊率18.4%,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诊断子宫腺肌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优于US,且对子宫结构显示更为清晰,还可进行定性、定位诊断,临床实用价值更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超声诊断方法在子宫腺肌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腹部超声组、阴道超声组,分析两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误诊率。结果:阴道超声组确诊的子宫肌腺病阳性的患者占91.92%,漏诊率为8.08%;腹部超声组确诊的子宫肌腺病阳性的患者占86.87%,漏诊率13.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诊断子宫腺肌病可以常规应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阴道彩超对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特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疑似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行腹部彩超检查后数据为对照组,经阴道彩超检查数据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数据同病理检查差异以及两种疾病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等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数据同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更高;并且研究组数据中能呈现出明显的特征性改变;子宫肌瘤患者患处周边血流较为丰富,子宫腺肌症患者患处的血流信号则相对较弱(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彩超检测方式在应用于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疾病的检测之中具有极强的诊断作用,能够更加清晰地将患处具体情况成像,具有极强的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应当在临床之中大力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用阴道三维彩超手段进行诊断对患者病情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对象选自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腺肌症患者群体,其中前者有320例,后者有150例。均采取手术方案治疗且于术前接受阴道三维彩超进行检测,将彩超诊断所得结果与病理诊断情况进行比较并归纳阴道三维彩超对于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以病理诊断所得为依据,阴道三维彩超对子宫肌瘤的符合率为93.44%(299/320),子宫腺肌症的符合率为73.33%(110/150),两种疾病检出率方面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阻力指数方面,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患者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影像学特点方面,阴道三维彩超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均有特异性表现。结论 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用经阴道三维彩超诊断有着令人满意的应用价值,准确性以及特异性突出,对于医生准确鉴别和判断患者疾病类型、病情发展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采用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进行诊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于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中选取20例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均行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并观察两种方法应用时患者初诊、复诊检查基本情况。结果阴道彩超总检出率高于腹部彩超;阴道彩超初诊显出率、复诊显出率均高于腹部彩超,且初诊漏诊误诊率、复诊漏诊误诊率均低于腹部彩超,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子宫妊娠患者采用阴道彩超诊断效果更为理想,极大地提高了疾病检出率,降低了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手段进行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5月收治子宫腺肌症患者纳入本文研究对象,在该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例,所有子宫腺肌症患者均同时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通过对患者彩超检查所得图像分析后归纳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临床指导意义。结果以手术病理检查为依据,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准确率明显高于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敏感度、特异性方面,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所得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帮助医生更全面、准确地掌握患者情况,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与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在诊断子宫腺肌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7月本中心接收的171例子宫腺肌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组(对照组)和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组(观察组),对2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血流量、动脉搏动指数和动力阻力指数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准确率(86.05%)明显高于对照组(57.65%),误诊率和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联合检查在诊断子宫腺肌症的诊断符合率高,相比于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邬玮  沙玉成 《安徽医学》2012,33(2):178-180
目的探讨血清CA125、阴道超声和MRI单独及联合应用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子宫腺肌病及子宫肌瘤患者于手术前行血清CA125测定及阴道超声,MRI检查。手术后回顾性分析实验结果与病例结果对照。结果在单独及联合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检查中血清CA125、阴道超声及MRI的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论联合血清CA125、阴道超声和MRI检查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优于单独应用血清CA125、阴道超声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经阴道和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子宫腺肌症的36例病患作为此研究的病患对象,入选病患均经手术或病理检验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分别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法进行检查,比较经阴道和腹部超声的诊断准确度。结果对比经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度,经阴道超声检查法的诊断准确度比腹部超声检查法更高,其中,阴道超声检查准确率为88.89%,腹部超声检查准确率为58.33%,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法的准确率高,呈现的图像较清晰,可有效控制漏诊以及误诊情况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扫描和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扫描(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分别为74.00%、16.00%、10.0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6.00%、20.00%、24.00%,前者均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扫描与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症均具有重要价值,但前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后者,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崟 《当代医学》2021,27(25):58-60
目的 探究应用超声鉴别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43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瘤组)与57例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接受腹部彩超联合阴道彩超检查,比较两组阻力指数、血流搏动指数和Adler分级.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子宫肌瘤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均低于子宫腺肌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患者Adler分级0级、Ⅰ级占比低于子宫腺肌病组,Ⅱ级、Ⅲ级占比高于子宫肌腺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纯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与单纯阴道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纯超声检查,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和Adler分级可作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超声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7.
杨基兰  唐盈  缪娟 《四川医学》2011,32(2):264-265
目的总结子宫腺肌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S)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17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TVC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子宫腺肌病声像图可分为弥漫型、局灶型、合并肌瘤型;经病理证实的17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中,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1%,误诊率4%,漏诊率2.9%。结论 TVCS对子宫腺肌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讨经腹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阴超(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采用盲选法。即经腹彩超检查与阴道彩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经腹彩超检查对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瘤、子宫肌瘤合并肌腺瘤、多发性肌瘤检出率的准确性分别为78.4%、83.3%、77.1%、84.1%,小肌瘤(〈1.0cm)的漏诊率为3.96%。经阴道彩超检查对子宫肌瘤、肌腺瘤、子宫肌瘤合并肌腺瘤、多发性肌瘤的检出率的准确性分别为86.1%、90.0%、89.7%、87.7%,小肌瘤的漏诊率为0.25%。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查对子宫肌瘤、肌腺瘤、子宫肌瘤合并肌腺瘤检出率的准确性高于经腹彩超检查,对子宫小肌瘤的漏诊率、误诊率低于经腹彩超检查,而多发性肌瘤的检出率的准确性两者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9.
王静 《包头医学》2018,(2):12-14
目的:研究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7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1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检查方式分为两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单一腹部超声检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正确率及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本研究中136例患者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对照组共诊断出45例,出现漏诊误诊24例,观察组共诊断出59例,出现漏诊误诊9例,对照组漏诊误诊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流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动脉阻力指数及动脉搏动指数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腺肌病准确率比单一腹部超声检测子宫肌瘤诊断率高,刻避免误诊漏诊的出现,为临床子宫腺肌病的诊疗提供坚实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参照术后病理结果,本组妇科检查符合率68.37%(67/98),术前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4.49%(73/98),术前两者协同诊断符合率为82.65%(81/98);所有患者均手术治疗,术后半年痛经缓解率91.89%(68/74),2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者术后均获得妊娠。结论子宫腺肌症误诊率较高,结合病史、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手段可提高子宫腺肌症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