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过良 《石油化工》2013,42(5):542-546
提出一种新型乙腈法丁二烯抽提工艺。先对C4馏分选择加氢,将其中总炔烃脱除至小于15×10-6(w),再进行丁二烯抽提。采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新型乙腈法丁二烯抽提工艺进行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新工艺取消了第二萃取精馏塔系统,简化了流程;与传统工艺相比,新工艺萃取剂与C4馏分的质量比由6.6降至6.2,蒸汽、冷却水、电的消耗分别节省14.8%,11.9%,17.1%;取消了汽提塔的侧线采出,既提高了丁二烯的回收率,又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UOPLLC和BASF集团联合推出一套从乙烯裂解装置联产C4组分中回收高纯度 1 ,3-丁二烯的技术。该工艺首先选择加氢C4中的炔烃 ,然后采用抽提精馏技术从丁烷和丁烯中回收 1 ,3-丁二烯。炔烃选择加氢技术由UOP公司开发 ,抽提精馏技术则由BASF研发成功。新的成套技术较传统的两段抽提工艺具有几方面的优越性。采用新技术的公司将回收更多的、纯度更高的丁二烯 ,而且公用工程成本低、维护成本低 ,装置的安全性却提高了。由于新技术使用的设备较以前减少 ,因此 ,投资成本低。从 1 984年开始 ,UOP公司的KLP祛除C4中炔烃技…  相似文献   

3.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用 QLG-861 Pd-Al_2O_3催化剂进行液相选择加氢,脱除醚化后混合碳四中的丁二烯、丙二烯和炔烃等杂质,丁二烯的脱除率可达99.7%以上,丁烯-1的收率在96%以上。经选择加氢后,丁烯-1中丁二烯<20ppm,丙二烯<8ppm,炔烃<10ppm,符合生产高纯丁烯-1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碳四馏份选择加氢工艺及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碳四馏份选择加氢催化剂及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 ,经工业侧线评价试验表明 ,含有质量分数 0 9%~ 1 3 %炔烃的碳四馏份经该催化剂加氢处理后 ,其炔烃质量分数可脱除至 <1.5× 10 - 5,丁二烯损失 <1 5 % (质量分数 )。经6 40h考核 ,催化剂仍保持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对轻质C5加氢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用饱和烷烃将轻质C5稀释至双烯烃和炔烃的质量分数为12.0%~15.0%,加氢压力为2.0-3.0MPa,体积空速不大于3.2h,氢气与轻质C5的量比不小于0.59条件下,双烯烃、炔烃转化率均达到100%,单烯烃转化率在98%以上。利用SPYRO专用软件对加氢后的轻质C5作为乙烯裂解料的裂解结果进行了模拟计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的收率分别为31.8%、17%和5%,表明加氢后的轻质C5是一种良好的乙烯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制催化剂,以某石化公司C4物料为原料,在小型固定床装置进行加氢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0℃、反应压力2.0 MPa、体积空速3 h-1、氢油体积比250的条件下,C4物料经加氢处理后,烯烃质量分数降至2.31%。将加氢后的C4物料进行蒸汽裂解模拟评价,裂解目的产物乙烯+丙烯+丁二烯等三烯收率达到48.16%~50.94%,可见加氢后的C4物料是比较好的乙烯原料,可以作为石脑油原料蒸汽裂解制烯烃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7.
富含1,3-丁二烯的裂解碳四选择加氢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19mm的等温固定床反应器和50mm的绝热固定床反应器对富含1,3-丁二烯的裂解碳四进行了选择加氢工艺研究。通过等温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实验,确立了绝热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放大实验的操作条件:压力1.5M Pa、物料入口温度30℃、新鲜进料空速5h-1、氢与1,3-丁二烯的摩尔比1.2、循环比30。在此条件下,绝热固定床反应器选择加氢放大实验结果:1,3-丁二烯的质量分数由52.58%降至1.29%,1-丁烯的质量分数由11.06%提高到41.15%,单烯烃的选择性达到97.83%,1-丁烯的选择性达到58.67%。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镍系加氢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出一种新型抗硫、抗胶质镍系加氢催化剂,考察了此催化剂对裂解C9馏分、裂解C5馏分、C4馏分的加氢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入口温度为30~35℃,空速为1.5~2.0h-1,反应压力为2.8MPa,V(H2)/V(C9)为400的工艺条件下加氢,可使裂解C9馏分的溴价[m(Br2)/m(C9馏分)]由1.387下降为0.122~0.158;在反应器入口温度为20~25℃,总空速为5.0h-1,反应压力为1.3~1.5MPa,n(H2)/n(裂解C5)为0.59的工艺条件下,对双烯烃及炔烃质量分数为35.0%~45.0%且单烯烃质量分数为30.0%~40.0%的轻质C5馏分加氢,二烯烃加氢转化率可达100%,单烯烃加氢转化率为95%以上;在反应器入口温度为30℃,空速为3.0~4.0h-1,反应压力为3.0MPa,V(H2)/V(C4)为200的工艺条件下对总烯烃质量分数为10.35%~12.38%的C馏分加氢,烯烃100%转化为烷烃。  相似文献   

9.
烷基化原料选择加氢催化剂LY-DBiso-03的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制出一种烷基化原料选择加氢催化剂LY-DBiso-03,并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炼油厂烷基化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1.4~1.8 MPa,反应入口温度为40~50℃,C4液相体积空速为3~6 h-1,氢气与丁二烯物质的量比为(3~6)∶1的工艺条件下,该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加氢性能,丁二烯加氢率大于99%,1-丁烯异构化为2-丁烯的异构化率大于80%,丁烯加氢收率大于99%,加氢产品中丁二烯质量分数小于50×10-6。  相似文献   

10.
4世界丁二烯抽提技术的进展 由于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以石油为原料的乙烯工程的裂解原料变重,裂解程度相应提高,C4馏分相应也随之增加,丁二烯的含量也由原来C4馏分的40%增加到60%,对丁二烯抽提的要求增加了,随之对丁二烯抽提技术的要求也增加了。因此,人们根据乙烯工程的不断发展,不断地完善丁二烯抽提技术。  相似文献   

11.
C4烯烃加氢生产乙烯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将2种硫化型加氢催化剂组合装填,进行了C4馏分加氢生产乙烯裂解原料的实验,确定了适宜的C4烯烃加氢饱和工艺条件,并进行了1500 h催化剂活性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表明在氢分压为3.2 MPa、反应温度为(基准±30)℃,氢/油体积比为200,体积空速为(基准×2.0)h-1的反应条件下,C4烯烃的加氢饱和率达到95%~100%,加氢C4烯烃体积分数不大于1.0%,是蒸汽裂解制乙烯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加工不饱和C_4馏分的重要性显著提高。来自蒸汽裂解的C_4馏分中含有不少人们感兴趣的丁二烯、异丁烯和1-丁烯。文章讨论了用于加工C_4馏分的丁二烯抽提和选择性加氢方案以及用于生产MTBE、1-丁烯和高纯度异丁烯的抽余油的加工方案,探讨了用KLP过程进行丁二烯抽提和用HulsSHP-CB过程进行丁二烯选择性加氢的总体经济比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采用自行开发的乙腈法建成了90kt/a抽提丁二烯装置,该方法的特点是:裂解C4在第一萃取精馏塔中深度抽提丁二烯,萃余C4中丁二烯的质量分数小于2×10-5;在第二萃取精馏塔的上部用精馏方法分离丁二烯中的乙腈,没有采用常规的水洗方法,简化了流程;脱重塔采用气相进料,减少了相变次数,节能效果明显。2008年,90kt/a乙腈法抽提丁二烯装置的丁二烯实际产量为101.4kt,丁二烯的质量分数为99.73%,其中总炔的质量分数为2.4×10-5,乙腈的质量分数为1.2×10-6,各项工艺指标都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C4 选择加氢催化剂SHB-01在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号MTBE装置上成功进行工业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反应过程1-丁烯收率高,加氢产品中剩余丁二烯的量少,催化剂SHB-01具有初期活性高、选择性好、操作弹性大等特性。装置运行期间,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1-丁烯收率大于95.2%,加氢产品指标优异,剩余丁二烯质量分数小于10 μg/g,可满足聚合级1-丁烯产品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C4选择加氢除丁二烯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生产丁二烯的工艺方法,包括乙腈法(ACN法)、二甲基甲酰胺法(DMF法)、N-甲基吡咯烷酮法(NMP法)、C4馏分选择加氢脱炔烃法(KLP法)和丁烯生产丁二烯法,重点介绍了前3种方法的工艺特点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进展。分析了国内外丁二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提出了我国丁二烯行业今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侯霞晖 《石油化工设计》2013,30(2):14-16,19,67
丁二烯抽提装置中由于存在大量的溶剂和丁二烯、炔烃等C4烃类,这些物质都是有毒、易燃、易爆的,因此防氧抗聚、防泄漏、防爆炸就成为了丁二烯装置在工程化时延长装置运行时间和增加生产安全性的重要课题。由于介质自身的物性特点,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主要分析以下危险因素:二烯烃特别是高浓度的丁二烯易自聚;较高浓度C4炔烃等受热分解而引发爆炸;丁二烯、C4烃及溶剂和化学品等有爆炸、火灾危险性及毒性。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用3种不同溶剂通过萃取蒸馏方法生产丁二烯产品的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其中包括乙腈(ACN)法、二甲基甲酰胺(DMF)法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法;并介绍了UOP和BASF公司共同开发的炔烃选择加氢(KLP)与丁二烯抽提蒸馏联合工艺及一种抽提工艺改进技术,即分壁式技术。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丁二烯主要生产公司及生产能力,分析了西欧、美国、日本及国内丁二烯消费领域、用量及市场前景,提出发展我国丁二烯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不增加工艺装置数量,不增加石脑油原料消耗量的前提下,将70万t/a乙烯联合装置的乙烯、汽油加氢、芳烃抽提3套工艺装置的常规流程重新组合改进为新加氢(前置)和新抽提(前置)2个流程,并对新旧流程进行了技术、经济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流程相比,新加氢流程和新抽提流程均可减少裂解结焦量,使装置的生产大检修周期由1年1次延长到2年1次,乙烯产量可分别提高4.32万t/a,3.33万t/a,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的总产量可分别提高9.28万t/a,13.57万t/a,其工程投资开始盈余年份可分别提前0.29 a,1.47 a。2个改进流程中新抽提流程的技术经济指标较佳。  相似文献   

19.
以氧化铝为载体,Pd为活性组分,制备了碳四炔烃选择性加氢回收丁烯催化剂(牌号为PEC-41)。在100 m L绝热评价装置上,对该催化剂长周期使用性能进行了评价;同时,在3万t/a碳四炔烃加氢装置上实现了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加氢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在碳四炔烃进料量为3 t/h,原料含乙烯基乙炔和丁二烯平均质量分数为25.23%,氢气压力为1.10~1.25 MPa,氢气平均流量为48.4 kg/h,反应器入口平均温度为36.7℃的条件下,随着装置运行时间的延长,加氢产物中平均含乙烯基乙炔和丁二烯量为1 790μg/g,催化剂床层温升为26.0~31.6℃,可满足炔烃加氢装置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脱硫工艺原理,分析了催化汽油M-DSO(芳构化-选择性加氢脱硫)与溶剂抽提脱硫联合工艺的实际应用情况,并提出了联合工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M-DSO单元加氢改质重汽油经加氢脱硫(HDS)后,脱硫率达97.7%,研究法辛烷值(RON)损失2.3个单位;溶剂抽提脱硫单元抽余油含硫量为4.5μg/g,脱硫率达91.9%;联合工艺优化方案即将催化汽油切割成轻、中、重汽油馏分,轻汽油直接作为汽油调和组分;中汽油先经溶剂抽提脱硫再经加氢改质处理,在脱硫、降烯烃的同时尽量保留辛烷值;少量重汽油直接进行HDS处理,避免了因部分含硫有机化合物加氢改质后导致HDS难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