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报导合成了硝基呋喃丙烯酰胺及其酯类衍生物107个.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是从糠醛經Perkin反应制备β-呋喃丙烯酸,然后硝化成β-(5-硝基-2-呋喃)丙烯酸,再經酰氯与相应的胺类或氨基酸等縮合为酰胺。酯类则直接用酸与相应的醇酯化而得.經动物篩选后发現其中有33个化合物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病小白鼠有显著作用.尤以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异丙胺(I4,F-30066)及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甘氨酸乙酯(Ⅵ17,F-30069)具有强烈杀虫效力,均已試用于临床,証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α-取代-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胺及酯类衍生物85个的合成。这类化合物系分别以糠醛或硝基糠醛与相应的羧酸钾盐经Perkin反应缩合后,按一般方法制成酰胺及酯;或以相应的硝基呋喃丙烯酰胺经溴化;或通过氮内酯中间体经水解、醇解和氨解而制备。经动物篩选后发现有13个化合物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白鼠有作用,其中α—甲基—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正丁胺(I_6,F-30058),α-甲基-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乙醇胺(I_(10),F-30141)及α-甲基-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2′-羟基丙胺(I_(11),F-30111)三个具有较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α-取代-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胺及酯类衍生物85个的合成。这类化合物系分别以糠醛或硝基糠醛与相应的羧酸钾盐经Perkin反应缩合后,按一般方法制成酰胺及酯;或以相应的硝基呋喃丙烯酰胺经溴化;或通过氮内酯中间体经水解、醇解和氨解而制备。经动物篩选后发现有13个化合物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白鼠有作用,其中α—甲基—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正丁胺(I6,F-30058),α-甲基-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乙醇胺(I10,F-30141)及α-甲基-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2′-羟基丙胺(I11,F-30111)三个具有较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呋喃-2-甲酰氯,5-硝基呋喃-2-甲酰氯和5-硝基呋喃-2-丙烯酰氯与对(N-二氯乙酰-N-甲基)氨基苯酚或N-(取代苄基)-N-(2-羟乙基)-二氯乙酰胺在无水吡啶内作用生成相应酸的各种酯类。呋喃-2-丙烯酸与上述胺类在苯磺酰氯和无水吡啶内作用生成呋喃-2-丙烯酸的各种酯类。所合成的化合物经对日本血吸虫病动物筛选试验,均无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38个β-(5-硝基-2-呋喃)丙酰胺及其α,β-二溴取代衍生物的合成。这类化合物的制备是以相应的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胺类化合物(Ⅰ)进行催化氢化或与溴加成而得。经动物筛选发现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胺类的丙烯双键以氢饱和以后生成丙酰胺类化合物(Ⅱ),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小白鼠完全失去治疗或预防作用。而以溴饱和双键的α,β-二溴化合物(Ⅲ)则仍然有较显著的杀虫作用。其中尤以β-(5-硝基-2-呋喃)-α,β-二溴丙酰异丙胺(Ⅲ_(11))和β-(5-硝基-2-呋喃)-α,β-二溴丙酰甘氨酸乙酯(Ⅲ_(24))最为显著,后者曾试用于临床,证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5-硝基-2-呋喃丙烯酸衍生物,以5-硝基-2-呋喃丙烯酰异丙胺(呋喃丙胺)为代表,是我国自己创制的新型抗日本血吸虫病口服非锑剂的有效化合物,在60年代我国大量合成,  相似文献   

7.
β-(5-硝基呋喃-2)丙烯酰异丙胺(F-30066)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效果确实,为了提高杀虫效力,减轻副反应,以咪唑代替呋喃合成了一系列衍生物,其通式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国学者于1960年发现了第一个非锑剂口服抗日本吸血虫病新药——呋喃丙胺(F-30066),继而合成了呋喃双胺盐酸盐(F-30385)、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甘氨酸乙酯(F-30069)和5-[2-(5-硝基-2-呋喃)-乙烯]-1,3,4-(口恶)二唑-2-酮(F-30809),均有显著抗日  相似文献   

9.
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胺类及其乙烯杂环类化合物均有显著的抗日本血吸虫作用,其中以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异丙胺(F-30066)和5-[(5-硝基-2-呋喃)乙烯]-1,3,4-(口恶)二唑(F-30809)为最强。前者已生产多年,曾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日本血吸虫病。为了试图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作者等合成了具有下列通式(Ⅰ)和(Ⅱ)的两类衍生物,以观察其抗虫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70个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二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病小白鼠进行治疗和预防初筛的结果,发现有54个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虫作用。其中以反式β-(5-硝基2-呋喃)-N-(2-哌啶乙基)丙烯酰胺盐酸盐(I13,F-30385)及其盐基呋喃双胺(I14,F-30642)杀虫作用最强,均已试用于临床,后者疗效较好,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38个β-(5-硝基-2-呋喃)丙酰胺及其α,β-二溴取代衍生物的合成。这类化合物的制备是以相应的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胺类化合物(Ⅰ)进行催化氢化或与溴加成而得。经动物筛选发现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胺类的丙烯双键以氢饱和以后生成丙酰胺类化合物(Ⅱ),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小白鼠完全失去治疗或预防作用。而以溴饱和双键的α,β-二溴化合物(Ⅲ)则仍然有较显著的杀虫作用。其中尤以β-(5-硝基-2-呋喃)-α,β-二溴丙酰异丙胺(Ⅲ11)和β-(5-硝基-2-呋喃)-α,β-二溴丙酰甘氨酸乙酯(Ⅲ24)最为显著,后者曾试用于临床,证明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硝基呋喃乙烯基-1,3,4-噁二唑及其酮类衍生物44个的合成。关键中间体α-取代β-(5-硝基呋喃基-2)丙烯酰彤魄仿照文献已知方法制备的,然后分别与光气或溴化腈作用生成相应的1,3,4-噁二唑衍生物Ⅰ,Ⅱ。经感染日本血吸虫病小白鼠的预防和治疗试验,发现化合物Ⅰ_1具有显著的抗血吸虫作用,并试用于家犬的血吸虫病,证明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及呋喃丙胺,故未作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硝基呋喃乙烯基-1,3,4-噁二唑及其酮类衍生物44个的合成。关键中间体α-取代β-(5-硝基呋喃基-2)丙烯酰彤魄仿照文献已知方法制备的,然后分别与光气或溴化腈作用生成相应的1,3,4-噁二唑衍生物Ⅰ,Ⅱ。经感染日本血吸虫病小白鼠的预防和治疗试验,发现化合物Ⅰ1具有显著的抗血吸虫作用,并试用于家犬的血吸虫病,证明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及呋喃丙胺,故未作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β-(4,5-二溴-2-呋喃)-及β-(5-硝基-4-溴-2-呋喃)丙烯酰胺及其酯类衍生物26个的合成。动物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Ⅲ_(?)。,Ⅲ_6和Ⅲ_(13)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白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化合物Ⅱ_(?)有较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胺及其酯类(Ⅰ)有显著的抗日本血吸虫作用,已应用于临床。本文报道合成了N-取代-β-(5-硝基-2-呋喃)丝氨酸衍生物(Ⅱ)期望能提高抗虫效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硝基呋喃腙对小白鼠血吸虫病具有預防作用的发現,合成了数十种同型和同烯系物,进行了化学結构与抗血吸虫作用关系的初步探討。发現5-硝基呋喃-2-甲醛縮硫氨脲、5-硝基呋喃-2-丙烯醛縮氨脲和縮硫氨脲以及β-(5-硝基呋喃-2-)-丙烯酰-(4-甲基)-(口派)嗶嗪、(4-苄基)-(口派)嗶嗪、(4-二乙氨基甲酰)-(口派)嗶嗪、甲胺和乙烯亚胺等8种化合物对小白鼠体內血吸虫童虫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后两种还兼具对成虫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呋喃烯唑(S-72055)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对日本血吸虫病有较好的疗效,为了寻找更好的药物,本文以β-(5-硝基-2-呋喃)丙烯酰胺肟为原料,合成了若干系列呋喃烯唑的类似物。同时,为了研究乙烯桥在呋喃烯唑结构中的重要性,又以5-硝基-2-呋喃甲酰胺肟为原料,合成了呋喃烯唑的去乙烯桥的类似物。动物实验结果,证明(口恶)二唑环上5位酰胺基或5位烃氨甲基的存在,一般可使化合物具有抗血吸虫作用,而呋喃烯唑的去乙烯桥类似物,几乎没有活性。  相似文献   

18.
陆启荣  黄炳勋 《药学学报》1964,11(2):129-131
合成了五个呋喃类衍生物,經过动物試驗,发現5-硝基呋喃-2-丙烯酸-β-二乙氨基乙酯盐酸盐对小白鼠有輕微的預防日本血吸虫病感染的作用,其他四个化合物无效。合成了三个苯氧乙酸及苯氧乙烷衍生物以作动物試驗。試驗結果认为对小白鼠无預防或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合成含有酰胺基团的硝基呋喃衍生物,并进行小白鼠体外筛选和体内抗日本血吸虫活性测试。方法以四氢呋喃为溶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为缩合剂,5-硝基呋喃甲酸与1-羟基-苯并三氮唑(HOBt)缩合得到中间体,该中间体与胺缩合得到硝基呋喃酰胺类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1个硝基呋喃酰胺类化合物,其中6个是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抗日本血吸虫活性评价结果显示,有7个化合物对血吸虫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尤其是化合物N'-(2-吗啡啉基乙基)-5-硝基呋喃-2-酰肼(6k),抗虫效果最显著,可作为抗血吸虫的先导化合物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β-(4,5-二溴-2-呋喃)-及β-(5-硝基-4-溴-2-呋喃)丙烯酰胺及其酯类衍生物26个的合成。动物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Ⅲ6,Ⅲ8和Ⅲ13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白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化合物Ⅱ6有较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