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血清瘦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及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的水平变化及这些指标对子痫前期(P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5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和住院分娩的189例妊娠妇女,分别测定妊娠中期(20~24周)和妊娠晚期(30~34周)血清瘦素、β-hCG、ADAM12的浓度,其中25例发展为PE者为病例组,164例正常妊娠者为正常组.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界限值.结果:①妊娠中期病例组血清β-hCG、ADAM12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②妊娠晚期病例组血清瘦素、β-hCG、ADAM12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③病例组妊娠晚期血清瘦素、β-hCG及ADAM12水平均较妊娠中期升高(P<0.05),正常组妊娠晚期血清瘦素水平较妊娠中期升高(P<0.001),而血清β-hCG与ADAM12水平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妊娠中期以血清β-hCG≥32 μg/L、血清ADAM12≥818 μg/L为预测界值,两者联合阳性预测值为82.61%,高于单项阳性预测值(P<0.05).两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与单项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妊娠晚期以血清瘦素≥23 μg/L、血清β-hCG≥37 μg/L及血清ADAM12≥900 μg/L为预测界值,三者联合阳性预测值达92.31%,高于单项阳性预测值(P<0.05).三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项β-hCG及瘦素ROC曲线下面积(P<0.05),但与单项ADAM12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联合妊娠中、晚期血清β-hCG预测PE发生的阳性率为81.25%;联合妊娠中、晚期血清ADAM12预测PE发生的阳性率为90.48%,均比单一指标的阳性预测值高.结论:检测妊娠中、晚期妇女血清β-hCG及ADAM12水平可作为PE发生的有效预测指标;联合多项指标并动态监测可进一步提高对PE发生的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妇女血清瘦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及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DAM12)的水平变化及这些指标对子痫前期(PE)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08年5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定期产检和住院分娩的189例妊娠妇女,分别测定妊娠中期(20~24周)和妊娠晚期(30~34周)血清瘦素、β-hCG、ADAM12的浓度,其中25例发展为PE者为病例组,164例正常妊娠者为正常组。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预测界限值。结果:①妊娠中期病例组血清β-hCG、ADAM12浓度显著高于正常组(P<0.001)。②妊娠晚期病例组血清瘦素、β-hCG、ADAM12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③病例组妊娠晚期血清瘦素、β-hCG及ADAM12水平均较妊娠中期升高(P<0.05),正常组妊娠晚期血清瘦素水平较妊娠中期升高(P<0.001), 而血清β-hCG与ADAM12水平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妊娠中期以血清β-hCG≥32 μg/L、血清ADAM12≥818 μg/L为预测界值,两者联合阳性预测值为82.61%,高于单项阳性预测值(P<0.05)。两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与单项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妊娠晚期以血清瘦素≥23 μg/L、血清β-hCG≥37 μg/L及血清ADAM12≥900 μg/L为预测界值,三者联合阳性预测值达92.31%,高于单项阳性预测值(P<0.05)。三者联合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项β-hCG及瘦素ROC曲线下面积(P<0.05),但与单项ADAM12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联合妊娠中、晚期血清β-hCG预测PE发生的阳性率为81.25%;联合妊娠中、晚期血清ADAM12预测PE发生的阳性率为90.48%,均比单一指标的阳性预测值高。结论:检测妊娠中、晚期妇女血清β-hCG及ADAM12水平可作为PE发生的有效预测指标;联合多项指标并动态监测可进一步提高对PE发生的阳性预测值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李佶 《生殖与避孕》2011,31(12):843-846
目的:探讨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催乳素(PRL)随不同水平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不同孕龄血清β-hCG、PRL水平。结果:当β-hCG≤80 000 IU/L时,PRL随着β-hCG上升同样呈直线上升趋势,其中当β-hCG为70 000 ̄80 000 IU/L时PRL达到高峰,为76.04±38.97μg/L,提示妊娠早期血清PRL水平随血清β-hCG浓度增高而增加;当β-hCG>80 000 IU/L之后,PRL的变化趋于平稳,无明显的直线上升趋势。结论:建立了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以β-hCG为参照的PRL变化曲线,为正常早期妊娠妇女的PRL水平提供了合适参考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及其联合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56例可疑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异位妊娠1056例,宫内早孕400例。记录血清β-HCG值及其即日的阴道超声检查(包括子宫内膜厚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并评估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联合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血清β-HCG浓度为1536IU/L时,其Youden指数最大。以血清β-HCG浓度为1500IU/L为预测值,其灵敏度为84.9%,特异度为89.6%,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P0.001)。子宫内膜厚度为10mm时,Youden指数最大,其灵敏度为55.9%,特异度为80.9%,ROC曲线下面积为0.727(P0.001)。以血清β-HCG浓度1500IU/L和子宫内膜厚度10mm为鉴别异位妊娠和宫内早孕的预测值,两指标平行实验诊断异位妊娠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83.7%,ROC曲线下面积为0.907(P0.001),两指标系列实验的灵敏度为78.3%,特异度为92.4%,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P0.001)。结论:中国妇女血清β-HCG的阴道超声阈值为1500IU/L,血清β-HCG阴道超声阈值联合子宫内膜厚度(10mm)可提高诊断异位妊娠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阴道彩色超声波检查(TVCDS)联合血清学指标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TVCDS血流信号联合血清学β-hCG、孕酮(P)建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评分表,并以Elito评分表为对照,对122例拟行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进行评分,采用氨甲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并追踪治疗结局。结果:阴道彩超联合血清学3项指标评分法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Elito法曲线下面积(0.936vs0.890,P<0.05)。本法评分值≤6分是预测保守治疗成功的最佳临界值,准确度为92.6%,阳性预测值达95.9%。血清β-hCG<5000U/L、P<47.55nmol/L、阴道彩超血流信号<半环的保守治疗成功率显著升高(P<0.001)。结论:经TVCDS联合血清学指标评分法;评分≤6可有效预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中期孕妇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水平变化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23例妊娠15~20周孕妇的血清MCP-1水平,其中HDCP患者23例(妊高病组),正常妊娠100例(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β-HCG水平,并随访妊娠经过和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DCP患者血清MCP-1、β-HCG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通过ROC曲线分析,母亲血清MCP-1在妊娠15~20周时预测HDCP和子痫前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和0.885,以MCP-1水平≥127.075pg/ml为界值,预测HDCP的敏感度为60.90%,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41.18%,阴性预测值为89.89%;预测子痫前期的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80.00%,阳性预测值为31.03%,阴性预测值为98.77%。联合MCP-1和β-HCG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敏感度为81.30%、特异度为64.8%、阳性预测值为34.69%和阴性预测值为93.78%。结论血清MCP-1可能对HDCP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其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该病早期的预测指标。MCP-1和β-HCG联合检测可提高预测HDCP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疤痕部位妊娠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华  朱瑾 《生殖与避孕》2010,30(12):841-844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CSP)的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对近10年收治的13例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既往有人工流产刮宫史者10例,主要表现为停经(77%,10/13)及不规则阴道流血(77%,10/13),血β-hCG介于81~133 576 mIU/ml之间,其中入院后血β-hCG≥6 000 mIU/ml者为9例。B超均提示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可能。12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成功,1例患者经手术切除妊娠组织成功。结论:B超和血β-hCG水平对剖宫产切口疤痕妊娠诊断帮助较大,多数可保守治疗获得成功,但需充分备血及做好手术切除子宫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的胚胎显微操作与妊娠早期血清β-hCG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IVF/ICSI/PGD)新鲜囊胚移植的259个宫内妊娠周期,根据移植胚胎数及不同周期类型分组,比较移植14 d、18 d血清β-hCG水平的差异。结果:单囊胚移植组中,行IVF周期、ICSI周期和PGD周期间妊娠早期的血清β-hCG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常规移植14 d IVF周期血清β-hCG值为877.31±480.40 IU/L,显著高于ICSI周期711.86±485.64 IU/L,P0.05。移植18 d时,两者血清β-hCG无统计学差异(4 198.32±2 306.48 IU/L vs 3 763.75±2 268.87 IU/L,P0.05)。而PGD周期移植14 d血清β-hCG值为556.22±418.94 IU/L,18 d为3 027.22±2 455.80 IU/L,与IVF、ICSI周期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双囊胚移植组中,IVF周期、ICSI周期及PGD周期各组间14 d、18 d血清β-hC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判断行ICSI、PGD周期患者妊娠与否时适度降低评估患者妊娠早期(移植14 d、18 d)有效妊娠血清β-hCG值标准是可行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在孕早期应用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 CG)联合预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早期产检并分娩的368例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根据是否发生PE分为PE组(52例)和对照组(316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甲状腺功能、β-h CG以及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s A,PAPP-A)等指标,并以临床诊断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对于预测PE的诊断价值以及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E组产妇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24.41±2.11) kg/m~2]、TSH[(2.79±0.83) mIU/L]、PAPP-A[(1.27±0.28) mIU/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3.72±1.96) kg/m~2,(1.99±0.53) mIU/L,(0.98±0.39) mIU/L](P=0.021、0.000、0.000),而β-hCG水平[(3.06±1.72)×10~4 IU/L]显著低于对照组[(5.48±2.29)×10~4 IU/L](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H(OR=15.423,95%CI=12.963~59.162,P=0.000)和PAPP-A(OR=9.794,95%CI=4.195~22.867,P=0.000)是PE的独立危险因素,β-hCG(OR=0.889,95%CI=0.853~0.927,P=0.000)是PE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显示,TSH和β-hCG预测PE的曲线下面积(AUC=0.780,0.788)高于PAPP-A(AUC=0.705)和孕前BMI(AUC=0.575),Youden指数得出TSH和β-hCG的最佳截点分别为TSH≥2.54 mIU/L和β-hCG≤3.96×10~4 IU/L;应用TSH联合β-hCG(AUC=0.927)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两者单独预测。TSH联合β-hCG预测PE的敏感度为96.15%,均显著高于TSH的84.62%和β-hCG的82.69%(x~2=3.983、4.981;P=0.046、0.026),而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63、3.160;P=0.547、0.075)。结论在孕早期应用TSH和β-hCG联合预测PE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TSH≥2.54 mIU/L和β-hCG≤3.96×10~4 IU/L是较好的截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IVF-ET周期中控制性超排卵后应用外源性hCG后血β-hCG水平是否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注射hCG剂量均为10000IU的288个IVF-ET周期,分析12h后血β-hCG值与BMI的关系。结果:以血β-hCG水平分成3组,各年龄、不孕年限等均无统计学差异。随血β-hCG水平升高,BMI呈下降趋势。血β-hCG低水平组(<289.6mIU/ml)BMI最高,高水平组(>482.7mIU/ml)最低,其中低水平组与中水平组(289.6~482.7mIU/ml)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CG对卵子成熟很关键,注射hCG后血β-hCG水平受BMI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β-hCG在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s,PSTT)中的特点及其在诊断,疗效评价,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11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40例PSTT患者的血β-hCG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程中最高血β-hCG0.5~8194mIU/ml,平均(1593.2±2330.7)mIU/ml;发病时血β-hCG≤1000mIU/ml28例(28/34,82.35%),病程中最高血β-hCG≤1000mIU/ml23例(23/34,67.65%);14例(14/22,63.64%)在术前化疗2个疗程后血β-hCG未下降50%;29例获得完全缓解者术前血β-hCG0.5~332.6mIU/ml,平均(75.4±97.2)mIU/ml,术后0~82.9mIU/ml,平均(6.3±15.5)mIU/ml,术后〈10mIU/ml者共25例,占86.21%;7例结局不良者术前血β-hCG495~4785mIU/ml,平均1620.7mIU/ml,术后35.95~584.6mIU/ml,平均233.8mIU/ml。结论 PSTT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血β-hCG的水平不成正比,血β-hCG可作为PSTT诊断的线索,疗效评价、病情监测的指标,手术前后血β-hCG变化可以一定程度预测PSTT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新鲜胚胎移植术后第14日后血清β-h CG浓度对临床妊娠结局的预测性。方法:对727例移植2枚第3日胚胎后第14日测血清β-h CG浓度7 IU/L的生化妊娠者追踪其临床结局,并回顾性分析正常宫内妊娠、异位妊娠、早期流产与血清β-h CG浓度的关系。结果:本组生化妊娠者,当其血清β-hC G在45 IU/L时,无正常宫内妊娠;46~100 IU/L时生化妊娠流产率为50.00%,正常宫内妊娠的发生率为25.00%,异位妊娠发生率为10.71%,早期流产率为14.29%。生化妊娠流产发生率随着血清β-h CG水平升高而下降,血清β-h CG200 IU/L发生率仅为4.17%。血清β-h CG400 IU/L者异位妊娠发生率(0.19%)与≤400 IU/L(10.20%)相比明显下降(P=0.007);当血清β-h CG500 IU/L时,早期流产率明显低于血清β-h CG500 IU/L(4.66%vs12.88%,P=0.002)。正常宫内妊娠血清β-h CG截断值为379.25 IU/L,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28~0.907。异位妊娠者中71.43%妇女存在输卵管性不孕因素,而早期流产者和生化妊娠流产者中存在男方因素性不孕分别占74.00%和68.75%。结论:胚胎移植后第14日血清β-h CG水平是有效预测妊娠的指标。当血清β-h CG≤45 IU/L时继续黄体支持治疗意义不大;血清β-h CG在46.00~379.25 IU/L范围内虽可继续黄体支持保胎,但要警惕异位妊娠及早期流产的发生,尤其是对有输卵管性不孕或男方因素性不孕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移植胚胎数和着床胚胎数与妊娠早期血清β-hCG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IVF/ICSI新鲜胚胎移植后820个宫内妊娠周期,根据移植胚胎数及移植后35dB超显示的妊娠囊数分组,比较移植14d、18d血清β-hCG水平及其上升幅度.结果:不同移植胚胎数相同妊娠囊数组间比较血清β-h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三妊娠囊组>双妊娠囊组>单妊娠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上升幅度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胚胎数对妊娠早期血清β-hCG无直接影响;着床胚胎数影响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妊娠囊越多,其hCG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移植胚胎数和着床胚胎数与妊娠早期血清β-hCG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IVF/ICSI新鲜胚胎移植后820个宫内妊娠周期,根据移植胚胎数及移植后35 d B超显示的妊娠囊数分组,比较移植14 d、18 d血清β-hCG水平及其上升幅度。结果:不同移植胚胎数相同妊娠囊数组间比较血清β-h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三妊娠囊组>双妊娠囊组>单妊娠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hCG上升幅度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胚胎数对妊娠早期血清β-hCG无直接影响;着床胚胎数影响妊娠早期血清β-hCG水平。妊娠囊越多,其hCG水平就越高。  相似文献   

15.
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对疑似异位妊娠患者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对诊断异位妊娠有预测价值。方法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3年 8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采用阴式B超对 16 4例异位妊娠疑似病例的子宫内膜进行测定 ,将随访结果与子宫内膜厚度、孕龄及血 β HCG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  14 7例资料完整 ,其中 5 9例 (4 0 % )确诊为异位妊娠 ,4 6例 (31% )为自然流产 ,4 2例 (2 9% )为宫内孕。异位妊娠、自然流产及正常宫内孕内膜厚分别为 (8 2 4± 1 4 3)mm、(8 96±0 89)mm、(12 4 9± 1 6 5 )mm ,异位妊娠、自然流产分别与正常宫内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三组患者间孕龄和血 β HCG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以子宫内膜厚度≤ 8mm为筛选异位妊娠界值时 ,预测异位妊娠发生的敏感性为 81% ,特异性为 73% ,假阳性率为 2 7% ,假阴性率为 19% ,阳性预测值为 6 7% ,阴性预测值为85 %。结论 当血 β HCG较低时超声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对预测异位妊娠患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牛志宏  冯云  陈骞  张爱军  孙贻娟 《生殖与避孕》2012,32(9):578-581,588
目的:探讨人重组促卵泡素(rFSH)联合高纯尿促性素(HP-hMG)促排卵方案中hCG注射日血清β-hCG水平与促排卵结局的关系。方法:共129个促排周期纳入研究,其中67个长方案周期,62个拮抗剂方案周期。各个方案中,患者根据hCG注射日血清β-hCG水平分为<平均水平组和>平均水平组。结果: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组的患者hCG注射日血清平均β-hCG分别为0.9mIU/ml和1.1 mIU/ml。各个方案中,<平均水平组和>平均水平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促排卵特征和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长方案中,血清β-hCG≥0.9mIU/ml的患者较<0.9 mIU/ml的患者获得可用胚胎率更高(62.1%vs 53.6%,P=0.05);拮抗剂方案中,血清β-hCG≥1.1 mIU/ml的患者较<1.1 mIU/ml的患者获得可用胚胎率更高(57.8%vs 46.7%,P=0.06)。结论:在人重组促卵泡素联合高纯尿促性素促排卵方案中注射hCG日血清β-hCG水平与可用胚胎率可能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β-hCG放射免疫药箱的制备和操作程序。28例非妊娠妇女血清测定的结果表明,应用β-hCG 抗血清(SB_6)与正常生理状况下血清中LH 无明显交叉反应。3例排卵后5~7天测得β-hCG 为阳性,与以后临床诊断早孕相吻合。448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清中hCG 测定结果表明,妊娠7.5~14周时有一高峰(33~44I.U./ml);16周时达低值,以后维持在这一水平(9~22I.U./ml)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剧吐患者孕期血清甲状腺功能及血清β-h CG水平,探讨妊娠剧吐合并一过性甲状腺功能亢进与血清β-h CG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妊娠剧吐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的129例孕妇,测定血清甲状腺功能,其中65例患者同时行血清β-h CG检测。分析患者血清甲状腺功能情况与β-h CG水平情况及两者相关性。根据患者孕周,分为A(5~(+1)~9周)、B(9~(+1)~12周)、C(12~(+1)~17~(+5)周)3组,分析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及β-h CG水平。结果:(1)129例妊娠剧吐患者的血清TSH、FT4、FT3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446μIU/ml、19.17pmol/L、34.99pmol/L。A、B、C组患者血清TSH中位数为0.717μIU/ml、0.293μIU/ml和0.315μIU/ml;A组的血清TSH水平明显大于B、C组(P=0.043),但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A、B、C组患者的血清β-h CG均数分别为(82465.56±45800.90)IU/L、(109338.00±52879.90)IU/L和(121179.67±43666.69)IU/L,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血清β-h CG与TSH两者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37,P0.01);β-h CG与FT4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04,P0.01)。当妊娠剧吐患者血清β-h CG水平小于80000IU/L时,10.3%患者的血清TSH受到抑制;β-h CG为80 000~120 000IU/L时,47.4%血清TSH受到抑制;β-h CG大于120 000IU/L时,76.5%血清TSH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妊娠剧吐患者的血清β-h CG和TSH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血清β-h CG和FT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当β-h CG水平大于120 000IU/L时,76.5%患者出现TSH水平抑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解冻周期移植日血清孕酮(P)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生殖内分泌科自然周期准备内膜的932个解冻周期,其中宫内活胎组348个、未妊娠组(包括生化妊娠)484个、妊娠结局不良组(3个月内流产者)100个。分析患者的移植日血清P水平对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的影响。结果:宫内活胎组和妊娠结局不良组的移植日血清P水平显著高于未妊娠组[(35.4±21.4)ng/ml、(25.6±19.5)ng/ml vs(18.2±17.4)ng/ml,P0.05)]。移植日血清P5ng/ml组和5ng/ml≤P15ng/ml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P≥15ng/ml组(25%、27%vs 42%,P0.05)。P5ng/ml组和5ng/ml≤P15ng/ml组的流产率显著高于P≥15ng/ml组(100%、46%vs 21%,P0.05);P5ng/ml组显著高于5ng/ml≤P15ng/ml组(P0.05)。结论:解冻周期移植日检测血清P水平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水平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及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发病的相关性,了解妊娠中期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及游离雌三醇(unconjugated estriol,uE_3)三种因子单独及联合对PE及FGR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妊娠16~20周PE(PE组)和FGR(FGR组)及正常妊娠(对照组)血清β-hCG、AFP及uE_3临床资料,应用工作者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及约登指数评判各血清指标预测PE及FGR的价值,并确定相应的预测界值。结果 PE组uE_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GR组β-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FP、uE_3及β-hCG三者联合预测PE和FGR的AUC值分别为0.621和0.622;而三种因子分别预测PE的AUC值分别是0.456、0.376和0.547;预测FGR的AUC分别为0.610、0.377和0.495。结论妊娠中期β-hCG、AFP及uE_3指标均无较好地预测PE和FGR的价值,但是三种因子联合优于单独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