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调查海员的肺通气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Jaeger MS Diffusion型肺功能仪测定海员及陆地工作人员的肺通气功能,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海员的肺功能随工龄段的增加有所下降,但无明显差异.海员吸烟者与不吸烟者肺功能比较,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肺活量(MVV)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舱工作者肺功能指标FVC、FEV1/FVC、MVV低于甲板工作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员吸烟者肺功能与陆地工作吸烟者肺功能相比各项指标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海员不吸烟者与陆地不吸烟者比较,FEF_(50%)和FEF_(25%)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及工作环境对海员肺通气功能有一定影响,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成人随年龄的变化,吸呼气相HRCT肺密度指标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63例无症状非吸烟者进行肺吸气末与呼气末HRCT扫描,其中32例进行肺功能测试。将所有受试者按年龄分为5组,分别测定各组的HRCT定量指标,进行分析。所测肺功能与定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肺野及全肺的呼气相CT平均肺密度及差值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总量(TLC)与吸气相各个肺野及全肺的平均肺密度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残气容积(RV)与吸气相中肺野平均肺密度极显著相关(P<0.01),与上、下肺野及全肺则为显著相关(P<0.05)。结论无症状非吸烟者随年龄增长,吸呼气相HRCT肺密度定量指标发生了变化,能够评价肺功能指标的一些轻微改变。  相似文献   

3.
非铀矿山氡致肺癌危险相关参数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非铀矿山从业人员职业氡暴露致肺癌危险估计所需参数。方法 对选自9省区13类24座矿山的2836名矿工,采用当面填写调查表或询问方式,调查了职业氡暴露致肺癌危险估计所需要的基本参数,包括平均工龄、开始暴露年龄、吸烟情况等。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非铀矿山在职职工年龄为17~72岁,平均年龄为(36.9±8.0)岁。非铀矿工受教育程度低,3%为文盲,58%接受了小学或初中教育,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的人仅7%。非铀矿工中75%为农民工,少数民族矿工的比例为16%。临时工开始职业氡暴露的年龄为(29.6±8.0)岁。到调查时,在矿山工作的工龄为(6.7±6.8)年,工龄中位数为4.1年,工龄≥5 年工人占46.7%。3.4%的在职职工在18岁以前开始矿山工作。有17.5%的工人报告每日工作时间大于8 h。被调查者中,58.0%(43.0%~83.0%)男性矿工为当前吸烟者,平均从20岁开始吸烟,吸烟量中位数为16支。 当前吸烟率与年龄有关,15~19岁矿工的吸烟率最高,达69.2%。煤矿工当前吸烟率为49.0%,非煤矿山工人为62.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1,P<0.01)。不同省区男性矿工吸烟率明显不同(χ2=1200,P<0.01)。煤矿工报告使用机械通风情况明显优于非煤矿山矿工(χ2=80.7,P<0.01)。结论 非铀矿山一线工人中75%为农民工。矿工约在30岁开始井下职业高氡暴露,但有3%的矿工在18岁以前开始从业,接近一半矿山工人工龄为5年及以上,男性矿工当前吸烟率无异于一般男性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噪声对飞行人员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1724名有噪声接触史的飞行人员,飞行时间3~11560h,设为接触组,另选取1658名健康体检且无噪声作业史的地方人员设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听力、血压、心电图、内科及耳鼻喉科等常规检查,并对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接触组的听力损伤检出率为19.6%,与对照组(3.9%)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听力损伤检出率与飞行时间有关;接触组心电图异常率(14.0%)显著高于对照组(5.5%,P<0.01),高血压检出率(24.5%)亦显著高于对照组(13.5%,P<0.01);接触组有54.5%的飞行人员出现耳鸣、头晕、失眠等神经症状,明显高于对照组(21.0%,P<0.01).结论 噪声对飞行人员最明显的危害为听觉系统损害,听力损伤检出率随飞行时间的增加而增高;噪声同时可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产生不良影响.应把听力、血压、心电图和神经系统检查作为飞行人员必检项目,对其进行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5.
作者分析了17例矽肺和6例正常人的胸部CT,并与胸片和肺功能试验对照。矽肺组平均年龄58.6岁。2例外均有吸烟史,平均23.8年。矽尘接触史平均19.1年。肺功能均显示轻——中度损害。对照组无粉尘接触和呼吸道症状,肺功能都正常。矽肺CT分:0期未见肯定结节;Ⅰ期发现少量结节;Ⅱ期结节增多密集,但未溶合;Ⅲ期结节开始融合,伴肺纹扭曲变形;Ⅳ期结节融合呈大块纤维化,超过二个扫描层面。此外分别在主动脉弓、气管分叉和膈上扫描层面测量肺吸收值(密度),  相似文献   

6.
低剂量螺旋CT定量成像技术对吸烟患者肺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低剂量MSCT定量成像技术对吸烟患者肺功能检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46例,其中吸烟者109例(74.6%),不吸烟者37例(25.3%),通过常规肺功能检查及低剂量MSCT检查,在最大吸气末及最大呼气末屏气扫描,所有数据通过肺计算机辅助检查系统软件进行分割计算,使用Pearson方法分析吸烟患者与非吸烟患者的低剂量MSCT肺功能参数的差异性及吸烟患者低剂量MSCT肺功能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吸烟患者深吸气末肺容积(Vin)为(5125±862) ml,平均肺衰减值为(-902±26)HU,单位体积密度为(0.0984±0.0260) g/cm3,肺气肿体积为(2890±1370) ml;深呼气末肺容积(Vex)为(2756±1027) ml,平均肺衰减值为(-811±62)HU,单位体积密度为(0.1878±0.0631) g/cm3,肺气肿体积为(685±104) ml.非吸烟患者Vin为(3734±759) ml,平均肺衰减值为(-876±40)HU,单位体积密度为(0.1244±0.0401)g/cm3,肺气肿体积为(1503±1217)ml;Vex为(1770±679) ml,平均肺衰减值为(- 765±56)HU,单位体积密度为(0.2360±0.0563) g/cm3,肺气肿体积为(156±45)ml.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低剂量MSCT肺功能检查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患者低剂量扫描MSCT肺功能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参数相关性显示:Vin与肺总量(TLC)有相关性(r=0.58,P<0.01),Vex与残气量(RV)有相关性(r=0.59,P<0.01),Vex/Vin与RV/TLC有相关性(r=0.60,P<0.01),以促发阈值为- 950 HU时的吸气末像素指数(PI-950in)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预测值(FEV1% pre)及FEV1/用力肺活量预测值(FvC%)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53、-0.62,p值均<0.01);呼气末(PI-950ex)与FEV1% pre及FEV1/FVC%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71、-0.77,P值均<0.01).结论 低剂量MSCT肺功能检查能很好地评估吸烟患者的肺功能情况,可作为临床评估吸烟患者肺功能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高海拔地区(海拔2260m)行肺叶切除术对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的变化,生活质量、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总结35例肺叶切除患者年龄、肺功能变化、血气变化。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高海拔地区肺叶切除术后不同年龄组肺功能最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的下降比平原地区明显,差别有高度的显著性(P<0.01)。术后血氧饱和度(SaO2)上升明显(P<0.01),但二氧化碳分压(PCO2)略有下降(P<0.01)。结论①高海拔地区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损害比平原地区严重;②肺功能的代偿和年龄有明显的差别,年龄越大其肺功能的代偿能力越差;③术后提高了肺通气和换气功能,改善了通气/血流比,SaO2上升,PCO2略有下降;④通过上述资料探讨高海拔地区肺叶切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航空工业企业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血压、心电图影响情况,为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量血压、检查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结果:观察组高血压检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有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ST段和T波改变等现象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不同工龄组显示随着工龄的增加而高血压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血压、心电图有一定的影响,血压异常有随着工龄的增加而改变明显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监测分析昆明地区32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的血氧饱和度并和无COPD老年人300例对比,发现COPD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1),同时探讨高原地区老年人COPD的防治措施。1 对象及方法1.1 病例选择 我们对住昆明地区30年以上的老干部,借助体检和住院病人,依据病史、体征、X线胸片、心电图、肺功能、临床症状等,明确诊断为COPD者322例,其中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128层螺旋CT测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吸烟者及非吸烟者的肺段及亚段水平气道壁厚度,分析其与肺功能试验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用128层螺旋CT扫描COPD患者、健康吸烟者和非吸烟者40例,分别为第1组(20例)、第2组(10例)和第3组(10例),并测量能显示支气管横截面的气道壁外径D和内径L,通过公式计算出气道壁厚度与外径比值(T/D)及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并分别与肺功能及吸烟指数之间做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1组FEV1明显低于2组和3组(P<0.001),2组FEV1低于3组(P<0.005);1、2和3组之间的T/D及WA%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5);1、2和3组气管壁厚度与第1 s用力呼吸量(FEV1)及FEV1/FVC呈负相关性,而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性(P<0.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可以定量评估COPD患者、健康吸烟者及非吸烟者气道壁厚度,气道壁厚度与气流受限程度呈负相关而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油田放射测井工人免疫功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核能的广泛应用和放射免疫学研究的进展,长期小剂量反复照射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者随机对某油田部分放射测井工人做了一系列免疫功能指标的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一般情况本次调查设放射组128人,其中男126人,女2人;年龄18~56岁,平均328岁;放射工龄0~31年,其中742%在10年内。该组人员均为接触60Co、131I、131Ba、137Cs、241AmBe中子发生器者,近10年来后几种放射源常用;其中241AmBe中子发生器使用率达60%,约有60%~70%的工人经常在γ射线与中子源混合作用条件下作业,平均受辐射…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的研究是七十年代兴起的新学科,它与中医某些“证”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认为微量元素可能是中医“证”的物质基础之一,为探讨微量元素与脾气虚证的关系,我们测试了40例脾气虚患者血清锌铜镁含量,发现锌铜在血清含量有一定变化,现报道如下: 实验对象:选择具有脾气虚见症的慢性胃炎患者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1~69岁,平均49岁,病程3月~33年,平均8年。脾气虚证辨证依据《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1986年5月修订);西医诊断依据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结果。40例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4例、糜烂性胃炎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4例。对照组44例,其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19~46岁、平均37岁,均为本院健康献血员。 测定结果:脾气虚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脾气虚组血清锌较对照组低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铜也较对照组低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而血清镁两组之间且无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经导管封堵治疗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老年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房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于我院行房缺封堵术的34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其中15例老年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继发孔房缺患者作为肺动脉高压组。全部患者均在术前、术后1d、1、3、6和12个月行经胸心动超声图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在透视及经胸心动超声图引导下经导管植入Amplatzer封堵器闭合房缺。结果所有患者封堵器植入均获成功,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肺动脉高压组与非肺动脉高压组年龄分别为(67±5)岁和(24±9)岁,(P<0.01),心功能分级分别为2.8±0.7和1.7±0.7,(P<0.01),房缺直径分别为(30.5±3.2)mm和(14.2±4.0)mm(P<0.01),封堵器直径分别为(35.3±4.5)mm和(18.2±4.4)mm(P<0.01),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65.2±11.2)mmHg和(29.5±3.3)mmHg(P<0.01)肺动脉平均压分别为(31.0±4.4)mmHg和(17.9±1.1)mmHg(P<0.01),封堵后,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为(36.6±11.4)mmHg,肺动脉平均压为(21.6±4.3)mmHg,均有明显下降,两者与术前比较P均<0.01,心功能有明显提高(从术前2.8±0.7增加到1.8±0.8,P<0.01)。结论经导管封堵治疗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老年继发孔房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 (TAC)是反映机体抗氧化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血清TAC含量的测定 ,了解该作业人员的抗氧化能力。一、材料和方法 :1 对象 :从事射线工作者 2 5 6人 ,其中男性 2 18名 ,女性 38名 ,年平均累计受照计量 0 15~ 0 6 0mSv ,平均年龄 (38± 11)岁 ,范围 2 3~ 6 0岁 ,平均工龄 (15±11)年 ,范围 1~ 30年 ;选取健康体检的工人、机关及事业单位等 2 4 4名为对照组 ,不接触电离辐射 ,其中男性 198名 ,   表 1 不同放射工龄人员血清TAC含量 ( x±s)工龄例数血清TAC含量 (U 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再灌注延迟时间分布,探讨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5年10月急诊收治并符合入选标准的STEMI患者309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年龄≥75岁组(n=32)、60~74岁组(n=118)与年龄≤59岁组(n=159),分析各急救时间分布,包括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O-to-FMC)、转运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再灌注(FMC-to-B)、导管室启动延迟时间、介入操作延迟时间、急诊至球囊扩张血管再通时间(D-to-B),并观察其临床预后。结果年龄≥75岁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多支病变者及高Killip分级者比例较高;与年龄≤59岁组比较,年龄≥75岁组STEMI患者30 d和1年内的死亡率和总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75岁组与年龄≤59岁组比较,在转运延迟时间上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75岁高龄患者合并症多、临床预后差,年龄因素可能是影响院前延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175名健康成人志愿者中筛选出一组由从不改变吸烟习惯的111名(69名女性和42名男性)构成研究组,年龄27~59岁,平均(35±6.5)岁,平均随访时间5.5年(4.5~7.5年)。研究包括最初评价(T0)和随后评价(T1)。111名受试者分别包括:67名目前吸烟者(有规律地吸烟已经超过 5a);13名已戒烟者(戒烟已超过2a);31名从不吸烟者。根据他们的吸烟习惯,最终被分成4组:①57名在T0和T1时都吸烟,被认为是“持续吸烟者”;②31名T0与T1时都不吸烟,被认为是“从不吸烟者”;③13名在T0之前曾吸烟,T0与T1时没吸烟,被认为是“持续戒烟者”;④10名 T0时吸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肺功能与正常对照组肺功能变化的比较,探讨高红症肺功能受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测定30例高红症患者的肺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从年龄,性别,居住海拔高度,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高红组患者肺功能各项通气指标(VC MAX、FVC、FEV1、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MMEF75/25)及弥散指标(TLCO/VA)均降低;而残气量及残总比指标(RV-He、RV%TLC-He)增加。高红组吸烟者与对照组吸烟者比较MV指标显著降低。结论:高红症患者有明显的肺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肺泡通气量明显降低和(或)弥散功能降低,而残气量有所增加。吸烟、体力劳动、长期生活的海拔高度有可能是HAPC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下腰痛 (low back pain,L BP)是海勤人员的常见病、多发病 ;本调查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 (Minnesota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对海勤人员慢性下腰痛 (chronic low back pain,CL BP)患者的个性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现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 :(1 )调查组 :为 1 995年 4月~ 1 999年 1 0月入我院疗养的海勤人员共 42名 ,均为男性 ,年龄 1 7~ 37岁 ,平均 2 1 .2 5岁。符合下列要求 :1腰痛和 (或 )下肢痛至少 6个月以上 ;2常规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符合 Waddell非器质性体征标准者除外 [1 ] ) ;3血沉、类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观察转移瘤椎体与健康对照组椎体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特点.方法 以25例健康组1H-MRS作对照,分析25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转移瘤椎体的1H-MRS的变化,定量分析感兴趣椎体的脂与水的比率(LWR)及脂肪百分含量(FF%),对2组椎体的FF%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 转移瘤组椎体的平均LWR为0.038±0.024,对照组椎体的平均LWR为0.64±0.20,转移瘤组的LWR明显低于对照组(t=14.7,P<0.01);转移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10.1)岁,FF%与其年龄无相关性(r=0.151,P=0.491>0.05),对照组受检者平均年龄为(56.2±9.3)岁,FF%与年龄具有相关性(r=0.936,P<0.01).结论 脊柱转移瘤1H-MRS示脂峰、LWR、FF%明显降低,且转移瘤椎体的脂肪含量与年龄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总结 1992~ 1999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煤矿创伤 42 78例 ,结合本集团公司安全监察局有关煤矿创伤事故资料 ,就煤矿创伤流行病学特点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 :本组42 78例 ,男 42 6 6例 ,女 12例 ;年龄 8~ 6 5岁 ,平均 2 8.5岁。 (2 )流行病学特点 :①年龄、工龄分布 :本组 42 78例中以男性青壮年为主 ,其中 2 0~ 30岁年龄组占43 .5 % (186 1 42 78) ,30~ 40岁占 31.2 %(1335 / 42 78)。工龄以 10年以下者为主 ,其中 1年以下占 2 7.7%(1187 42 78) ,1~ 5年占 2 2 .4%(95 8 42 78) ,6~ 10年占 18.1%(773/ 42 78)。②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