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Toll样受体5激动剂CBLB502对7.0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恒河猴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30只健康成年恒河猴分为对症治疗组、WR-2721(辐射防护剂氨磷汀)组和CBLB502 2.5、10、40μg/kg组,每组6只.所有动物均用60C0 γ射线放射源一次全身双侧照射7.0Gy(剂量率13.00~13.52cGy/min).CBLB502给药剂量为2.5、10和40μg/kg,阳性对照药WR-2721剂量为30mg/kg,对症治疗组注射生理盐水0.3ml/kg,均为照射前0.5h一次肌肉注射.所有动物照射后在同一原则下给予对症治疗.观察各组动物一般体征、外周血象、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情况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照射后40d时CBLB502 10、40μg/kg组动物存活率均为100%,而对症治疗组存活率仅为33%(2/6);WR-2721组各系造血恢复稍快于对症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症治疗组比较,CBLB502 40μg/kg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低值显著增高,血小板低值持续时间缩短,开始恢复时间提前,输血量明显减少(P<0.05),骨髓、肠道等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7.0Gy 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猴均发生了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照前30min一次性给予40μg/kg CBLB502对7.0Gy 60Coγ射线照射猴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其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辐射防护剂WR-2721.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60)Coγ射线照射后外周血T_μ和T_γ淋巴细胞的改变.辐射剂量分别为4.5和8.5Gy.研究结果指出,大鼠经~(60)Coγ射线全身与局部屏蔽照射4.5和8.5Gy后1、5、10及28天,外周血T_γ淋巴细胞百分数在骨髓严重损伤阶段明显增加,而T_μ淋巴细胞百分数则显著下降,以后随着损伤过程的逐渐减轻,T_γ淋巴细胞百分数的增高与T_μ淋巴细胞百分数的下降也逐渐减弱,最后在基本恢复阶段T_μ和T_γ淋巴细胞百分数基本接近对照水平.文中着重讨论了照射大鼠骨髓造血损伤过程中形态学改变与外周血T_μ和T_γ淋巴细胞改变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重组人干细胞因子 (rhSCF)或rhSC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 CSF)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对 7 0Gyγ射线照射猴的治疗效果。方法  15只猕猴分成照射对照、rhSCF和rhSCF rhG CSF 3组。rhSCF 5 0 μg·kg- 1 ·d- 1 每天 1次 ,连续 8d皮下注射 ;单独注射rhSCF 3d后每天 1次皮下注射rhG CSF 10 μg·kg- 1 ·d- 1 ,给药 5d ;照射对照组同时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照射前 4h收集外周血干细胞 (PBSC) ,7 0Gyγ射线照射后 2~ 3h回输PBSC ,观察其造血恢复情况。结果 单纯rhSCF动员的PBSC可促进照射猴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的恢复 ,但不如rhSCF rhG CSF联合动员组。单用rhSCF动员组各系集落数与照射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rhSCF rhG CSF组的照后 30d的CFU GM、CFU Mix和CFU MK数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照射对照组骨髓病理切片主要为脂肪细胞 ,而另两组骨髓腔内都可见到丰富的造血细胞 ,三系造血活跃。结论 rhSCF和rhSCF rhG CSF动员的PBSC可促进 7 0Gyγ射线照射猴的造血功能恢复 ,两因子联用组的效果优于单因子组。  相似文献   

4.
复方天葡片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与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复方天葡片(cTP)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与造血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6周龄清洁级雄性ICR小鼠10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cTP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8只。cTP高、中、低剂量组动物分别给予0.06、0.12、0.24g/kg cTP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20mg/kg利可君灌胃,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用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均为1次/d,连续21d。然后采用3.0Gy60Coγ放射源照射除正常对照组外的动物建立辐射损伤模型,并继续灌胃给药10d至实验结束。测定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外周血白细胞数及红系(CFU-E、BFU-E)、粒-单核细胞系(CFU-GM)、巨核系(CFU-Meg)、混合系(CFU-Mix)集落生成单位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经3.0Gy60Coγ照射后,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均明显下降(P<0.01),而cTP可明显提高辐射损伤后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此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接受3.0Gy60Coγ射线照射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迅速降低(P<0.01),造血系统受损明显,CFU-E、BFU-E、CFU-GM、CFU-MEG和CFU-MIX数量急剧下降(P<0.001),而cTP可促进白细胞恢复,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红细胞系集落生成单位、混合系集落生成单位生成数增加。结论 cTP具有明显的辐射防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造血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真皮多能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放射损伤后造血恢复的作用。方法 分离新生大鼠真皮多能干细胞体外培养至第10代用于研究,观察干细胞层体外对正常大鼠骨髓粒-巨噬系祖细胞和红系祖细胞集落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将真皮多能干细胞经尾静脉输入5Gyγ射线全身照射的大鼠体内,检测移植后骨髓有核细胞、粒-巨噬系祖细胞集落CFU—GM、红系祖细胞集落CFU—E和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等指标的恢复情况,观察4周后动物的存活率。结果 真皮多能干细胞层体外可促进正常大鼠CFU—GM和CFU—E集落的生长;全身输入干细胞促进了5Gyγ射线全身照射动物的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CFU-GM和CFU—E集落数的恢复。实验组动物4周后的存活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真皮多能干细胞具有一定支持造血的功能,可促进急性放射损伤大鼠的造血恢复,为造血损伤相关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细胞来源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或rhG CSF +重组人干细胞因子 (rhSCF)动员后外周血干细胞 (PBSC)自身移植对 7 0Gyγ射线照射猴的治疗效果。方法  15只正常成年猕猴分成照射对照、rhG CSF和rhG CSF +rhSCF 3组。rhG CSF 10 μg/(kg·d) (μKD)连续 5天皮下注射 ,rhSCF 2 0 μKD连续 8天皮下注射 ,后 5天与rhG CSF联用。照射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照射当天收集PBSC ,7 0Gyγ射线照射后 3~4h做自体PBSC移植 ,观察其造血恢复情况。结果 在移植后恢复期rhG CSF +rhSCF组白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和rhG CSF组。rhG CSF+rhSCF和rhG CSF组外周血小板数的恢复优于照射对照组 ,骨髓CFU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 ,rhG CSF组骨髓腔内造血细胞数量超过照射对照组 ,但比rhG CSF +rhSCF组少。结论 rhG CSF或rhG CSF +rhSCF组动员后自体PBSC移植可明显促进急性放射病猴的造血功能恢复 ,两因子联用组的效果优于单因子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rhIL-11不同时间约药对^60Coγ射线照射猕猴造血系统的影响。方法 正常成年猕猴用^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3.0Gy ,吸引剂量率154.96cGy/min,分照射对照、早期给药和后给药3组,后两组分别在照射后当天和第13天开始皮下注射rhIL-1160μg.kg^-1.d^-1(μKD),每日1次,连续14d。结果 照射后应用rhIL-11可明显短照射猴外周血小板数和白细胞数量低值的持续时间,早期给药还可明显升高照射猴外周血小板数的最低值。给药后1周内,早期给药组外周血红细胞数较照射对照组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从给药后第19天开始则明显高于照射对照组。照射后45d骨髓细胞培养结果表明,rhIL-11可明显刺激照射猴骨髓有核细胞体外形成CFU-MK和CFU-Mix的能力。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同样表明 IL-11治疗组骨髓粒系和巨核系细胞明显增殖。结论 rhIL-11可明显促进急性放射病猴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照射后早期给药的效果优于第13天开始给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剂量rhG-CSF早期单次给药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的治疗作用,为细胞因子治疗急性放射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C57小鼠,经8.0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于0.5、24h各皮下注射一次不同剂量rhG-CSF(2、1mg/kg和0.5mg/kg),观察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30d存活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小鼠经6.0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后,通过不同给药方案及不同剂量rhG-CSF早期干预,观察亚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外周血象和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变化。结果大剂量rhG-CSF早期干预明显提高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30d存活率,延长受照射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照射后0.5h单次给予大剂量rhG-CSF(1mg/kg)为最佳给药方案。大剂量rhG-CSF早期单次给药可以明显改善6.0Gy照射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及骨髓有核细胞的恢复。结论大剂量rhG-CSF早期单次给药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rhIL—11加rhG—CSF对8.0Gy照射猴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为观察rhIL 11加rhG CSF对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作用 ,以 8只正常雄性猕猴用60 Coγ射线照射源一次全身照射 8 0Gy(15 0R/min)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 4只动物。治疗组于照射后当天开始 ,连续 2 1天皮下注射rhIL 116 0 μg/(kg·d)加rhG CSF 10 μg/(kg·d) ,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显示 ,照射后所有动物均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临床表现 ,外周血三系细胞均迅速下降。对照组由于严重的出血和感染于照射后 12~ 2 1天相继死亡 ,平均存活时间为 18 2天。治疗组 4只动物照射后 45天全部存活 ,外周血象恢复到接近照射前水平 ,活杀经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骨髓造血功能基本恢复。提示rhIL 11加rhG CSF辅以对症治疗对 8 0Gy照射的猴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新型四物胶囊对60Coγ射线所致小鼠造血功能损伤的影响,为该药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5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照后连续给药7 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新型四物胶囊高、中、低剂量(20.0、10.0、5.0 g.kg-1)组分别在照前、照后第1、4、7、11、14、17、23天检测外周血象,同时在照后第7天进行CD34+细胞检测、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结果新型四物胶囊各剂量在造模后7 d提高CD34+细胞数,促进CFU-GM增殖,同时高剂量还促进CFU-E、BFU-E及CFU-Mix增殖;第7~14天显著升高白细胞与血小板数。结论新型四物胶囊可有效改善60Coγ射线对小鼠所致的造血损伤,提高骨髓造血功能,进而促进外周血各组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党参乙醇总提物(total ethanol extract from Codonopsis pilosula,TEC)对60Coγ射线损伤的防护及其治疗作用。方法 70只小鼠受60Coγ射线7.5 Gy照射前后,实验组用2种不同浓度的TEC灌胃,照射对照组小鼠用蒸馏水灌胃,观察不同处理组小鼠的存活率及血像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最佳保护方式;另外对40只小鼠给予8.0 Gy致死剂量照射,观察TEC对小鼠的辐射保护作用。结果 (1)致伤前预防给药,两个剂量TEC均明显提高了30 d存活率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2)致伤后给药两个剂量均没有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3)给予8.0 Gy致死剂量照射,TEC较照射对照组提高存活率5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EC具有较强的辐射预防作用,能显著提高受60Coγ射线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存活率,降低辐射对小鼠外周血WBC和PLT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成骨细胞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系统及血管恢复的影响.方法 取18只雄性BALB/c小鼠股骨制备成骨细胞,其余42只小鼠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成骨细胞组和生理盐水组3组.健康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成骨细胞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于6.0 Gy 60 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后,分别经尾静脉输入成骨细胞(2×106个/只)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照射后第7、14和21天计数小鼠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并作骨髓组织学观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骨髓微血管密度.结果 照射后第7、14和21天成骨细胞组小鼠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比,骨髓组织造血面积及骨髓微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t=2.46~64.51,P<0.05).结论 成骨细胞能促进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系统及血管的恢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osteoblasts on the recovery of hematopoiesis and angiogenesis in acute irradiation injury mice.Methods The femurs of 18 male BALB/c mice were used to prepare the bone marrow osteoblasts, and the rest mice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s normal group, saline group and osteoblast group.The mice in normal group received no treatment, and the other two groups were received 6.0 Gy 60Co γ-ray irradiation.After irradiation each mouse of osteoblast group was administered with 2 × 106 osteoblasts through tail vein injection, and equal volume saline was given to each mouse of saline group by the same way.The following factors were measured at 7, 14, 21 d after irradiation, they were the counts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and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 BMMNC ) , the percentage of CD34 + cells in BMMNC, the histology changes and micro vascular density (MVD) of bone marrow tissue.Results The counts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BMMNC and hematopoietic tissue area in osteoblas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aline group.The percentage of CD34 + cells in BMMNC and the MVD of bone marrow in osteoblast group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in saline group at 7, 14, 21 d after irradiation ( t = 2.46 - 64.51, P < 0.05 ).Conclusions Osteoblasts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hematopoiesis and angiogenesis in mice after acute irradiation injury.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rhIL-11和rhG-CSF对中子照射致小鼠骨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BALB/c小鼠13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只)、照射组(40只)、rhIL-11治疗组(30只)、rhIL-11+rhG-CSF治疗组(30只),用3.0 Gy中子照射,并于照射后给予600 μg·kg-1·d-1 的rhIL-11和50 μg·kg-1·d-1的rhG-CSF,1次/d,共3 d;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HE染色、AgNOR染色、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图像分析等,检测小鼠外周血细胞、骨髓病理形态变化、有核细胞计数、AgNOR含量、凋亡与坏死率和Bax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照射组和rhIL-11治疗组于照射后6 h~3 d,小鼠外周血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AgNOR含量进行性下降,Bax蛋白于造血细胞胞质内呈阳性至强阳性表达,含量进行性增加(F=0.003,P<0.01);照射后6 h,照射组小鼠造血细胞凋亡与坏死率增加,以坏死为显著;照射后3 d,rhIL-11+rhG-CSF治疗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AgNOR含量均增加(F=0.037、0.026,P<0.05),Bax蛋白含量减少(F=0.018,P<0.05);rhIL-11治疗组各指标较照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0 Gy中子照射可使小鼠骨髓造血功能严重受损,rhIL-11和rhG-CSF对照射后小鼠的造血功能恢复有一定改善作用,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以及白藜芦醇50、100、200 mg.kg-1照射组,照射前3 d灌服给药,每天1次。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小鼠60Co射线全身5.5 Gy辐照1次,照射后第7天小鼠取骨髓细胞和脾脏,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和脾集落形成单位进行计数,测定骨髓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射对照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和骨髓细胞DNA含量显著降低(P〈0.05),脾集落形成单位数和S和G2/M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多(P〈0.05);与照射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100、200 mg.kg-1照射组小鼠照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骨髓细胞DNA含量、脾集落形成单位数和S和G2/M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多(P〈0.05),白藜芦醇50 mg.kg-1照射组有增多趋势。结论白藜芦醇可以促进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恢复,防护效果与给药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褐藻糖胶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体内造血系统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进行体内照射,一次性全身照射前腹腔注射给予褐藻糖胶3d,测定脾指数、脾脏内部结构以及内源性脾结节数(7.5Gy)、骨髓有核细胞计数(6.0Gy)、外周血象(5.5Gy)。结果小鼠体内造血系统实验显示7.5Gy^60Co-γ照射后,各给药照射组的脾指数及内源性脾结节数明显较对照组增多,中剂量照射组的脾脏大小以及脾脏内部组织结构均比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别;6.0Gy^60Co-γ照射后,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各给药照射组与照射对照组比较,均高于照射对照组(P〈0.05或P〈0.01):5.5Gy^60Co-γ照射后30d,小鼠外周血象测定中各给药照射组白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无明显影响。结论褐藻糖胶对^60Co-γ射线照射引起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参苓白术复方对放射性小鼠肠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复方对辐照后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作用。小鼠腹部局部照射后立即灌胃中药复方,测定小鼠体质量,记录腹泻和存活情况,取小鼠空肠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肠道病理改变。结果体外实验显示,参苓白术复方能明显促进辐照后小肠上皮细胞的增殖。治疗组小鼠一般状况和小肠病理切片明显得到改善,腹泻减少,小鼠存活率明显提高。结论中药复方参苓白术对辐射性肠损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为其应用于临床放射性肠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G-CSF联合p38抑制剂SB203580 (SB)对免疫细胞辐射损伤的作用.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给药组.照射组和给药组给予4 Gy全身照射.给药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G-CSF和SB,G-CSF于4Gy照射后2h和6h给药(1μg/只),每天2次,连续给药5d,SB于照射后24h给药(15 mg/kg),隔日给药,共给药5次.照射后10d测外周血计数,进行白细胞CD4、CD8、B220检测、胸腺细胞CD4、CD8检测和骨髓细胞活性氧检测.结果 照射组外周血计数和CD8、B220比例下降,而胸腺细胞中CD4+CD8+细胞比例及骨髓细胞活性氧水平显著增加.与照射组相比,联合给药组外周血红细胞数、血小板、CD4、CD8细胞比例升高,胸腺细胞中CD4+CD8+细胞比例下降.结论 G-CSF联合SB对4 Gy照射引起的免疫细胞损伤存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剂量低分割照射局部肝脏的耐受剂量和早期病理变化特征。方法 70只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高剂量(48 Gy)组、中剂量(24 Gy)组、低剂量(8 Gy)组、对照组,设定右肝为照射靶区,8 Gy次/,3次/w,隔日1次。照射后第7、14、28、42 d和2个月时分批处死,取肝组织行常规HE染色和超微结构电镜扫描。结果各剂量组肝脏受照射的体积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出现肝小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及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小静脉阻塞性病变等改变,照射后2个月肝星状细胞激活并有胶原纤维合成。中剂量组4 w内呈现与高剂量组类似改变,6 w后无明显病变。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未观察到病理改变。结论当大鼠2/3肝脏受到高剂量照射,早期出现典型的肝小静脉损伤病变,其基础是肝小静脉内皮细胞特别是肝窦内皮细胞持续广泛损伤;2个月后肝脏启动纤维化进程,形成放射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组合对4.5 Gy γ射线照射比格犬造血系统损伤的治疗效果,为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临床救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6只比格犬均给予4.5 Gy 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随机分为照射对照、综合对症和细胞因子3组。细胞因子组动物在综合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hG-CSF、rhIL-11和rhIL-2联合治疗。2 d检测1次外周血象,分别于照射前4 d,照射后1和45 d收集骨髓和外周血进行造血细胞集落培养,制备胸骨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照射后各组动物外周血各类细胞数急剧下降,细胞因子联合治疗可提高白细胞最低值(1.04×109/L,而照射对照组和综合对症组分别为0.28×109/L和0.68×109/L),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细胞因子组24 d,综合对症组33 d),使红细胞维持在正常值范围;照射后1 d骨髓及外周血中造血干细胞集落形成率明显下降,照射后45 d 2个治疗组造血干细胞集落数均恢复为照射前水平;照射对照组动物骨髓造血细胞完全消失,细胞因子治疗使得骨髓造血功能完全恢复,与照射前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CSF、rhIL-11和rhIL-2联合应用可提高极期时外周血白细胞最低值,加速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恢复,促进4.5 Gy γ射线照射犬体内残留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从而加速造血功能的重建。rhG-CSF、 rhIL-11和rhIL-2不失为治疗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