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电风暴指24 h内发生3次或以上持续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正确放电事件。心脏电风暴可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也可在器质性心脏疾病患者、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中出现。主要症状为心悸、头昏,常发生晕厥,严重者心跳骤停、反复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及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反复放电等。以往治疗基石为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及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预防,近来消融手术、交感神经阻滞手术展现出在治疗心脏电风暴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交感风暴又称心室电风暴、室速风暴、心脏转复除颤器(ICD)风暴、儿茶酚胺风暴,起源于心室电活动极度不稳定而导致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机制.我院收治1例心肌梗死伴交感风暴病人,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71例心脏术后心室电风暴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01至2013-07期间71例心脏术后心室电风暴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及术后血流动力学资料。结果:71例(51例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4例为瓣膜置换术后,3例先天性心脏病均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其中1例为左心室流出道疏通术后,1例为胸外科Mini-Maze术后,1例为Bentall术后)患者均为心脏术后发生心室电风暴。71例患者发生心室电风暴均能找到原因并定位室性心律失常起源位置,去除病因,心电监测下电复律、起搏器超速抑制,静脉推注抗心律失常药物,5例患者死亡,66例患者心室电风暴均全部纠治。结论:心脏术后心室电风暴临床上应结合不同的情况迅速处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例1,男性,49岁,先天性二尖瓣畸形,二尖瓣后叶脱垂,巨大左室,心房颤动,行二尖瓣置换术加Atricure双极射频治疗心房颤动,开放升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辅助循环过程中出现电风暴,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反复电除颤7次后电风暴终止。例2,女性,57岁,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伴中度返流,主动脉瓣中度返流,行双瓣置换术,术后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术后第15天突发电风暴,反复发作心室颤动、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给予静脉补钾,抗心律失常药物,反复电除颤5次,并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电风暴终止。两例患者出院后随访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5.
有关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发生电风暴的预测因素和临床后果的资料尚不充分。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可能经历电风暴的亚组患者并探讨电风暴对接受ICD治疗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6年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治疗的指南中,将心室电风暴或称交感风暴定义为24h内患者自发1〉2次的心室颤动(室颤)或快速室速需要电复律紧急处理的症候群。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拘心室电风暴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实,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为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最有效的方法[1-4].然而,植入ICD并非治疗心脏疾病根本方法,不能延缓基础心脏疾病的进程,且植入术中及术后亦有一定风险,如术中诱发心室颤动(室颤)、术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等,尤其是术后电风暴的发作,会导致患者极度焦虑、恐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随着ICD植入患者的日益增多,术后电风暴的处理业已成为困扰心内科医生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出现电风暴现象的一般规律及诊治经验。方法总结1996年8月至2008年6月间96例ICD植入患者术后电风暴的发生率、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并比较单次电风暴患者与多次电风暴患者在年龄、随访时间、首次电风暴发生时间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方面的指标。结果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2个月,有12例(12.5%)发生了电风暴,首次电风暴事件距离ICD植入术后的中位数为31天。相对于单次电风暴患者而言,发生多次电风暴患者的LVEF较低。结论 ICD患者植入术后,电风暴的发生率为12.5%,多次发生电风暴的患者具有低LVEF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心脏远程监护对于致命性心律失常可做到迅速识别、及时通知,为及时抢救、挽救患者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本文介绍心脏远程监护成功抢救电风暴患者一例。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因冠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形成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冠脉闭塞,从而发生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ACS可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NSTEM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或心脏性猝死。1 ACS后电风暴的定义ACS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是指室颤或并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在24 h内反复发作,≥20次或≥4次/h,且需电除颤或电复律终止者。上述定义与ICD植入后电风暴的的概念不同,后者指电风暴发  相似文献   

11.
<正>德国来比锡大学心脏中心电生理室对13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置入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仍有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电风暴发作的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56.6±17.8岁。共进行了17次射频  相似文献   

12.
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可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但增加了电风暴的发生率。此类患者潜在的致心律失常病理基质,ICD植入术中的操作损伤、阈值检测损伤以及ICD的电除颤治疗或误放电带来的电活动改变,都有可能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治疗患者本身存在的致心律失常病理基质和减少ICD相关的心脏损伤是ICD相关电风暴的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3.
1例男性,64岁的患者,因"发作性胸痛18h"入院,心肌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给予相应治疗,症状稳定,入院第九天因大便后出现左心衰竭,第十天发生心脏电风暴,予以胺碘酮、除颤等治疗。冠脉造影提示右冠脉远段90%狭窄,予以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经对症治疗,心脏电风暴未再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电风暴最初提出于90年代,是指在一段相对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出现多次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发作。2006年《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ACC/AHA/ESC)定义的电风暴是指24h内自发的室速/室颤≥2次,并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1]。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相似文献   

15.
新冠病毒感染后,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时会生成大量的炎症因子,导致严重的细胞因子风暴.细胞因子风暴可导致肺及多器官损伤,继而出现肺水肿、换气功能障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脏损伤和继发感染,最终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6.
心室电风暴(ventricular electrical storm:VES)[1],又称室性心动过速(室速)风暴,交感风暴,是指24h内自发的室速、心室颤动(室颤)≥2次,并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2],主要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非器质性心脏病、医源性(如置入ICD术后)及遗传性心律失常。目前为心脏猝死的重要原因,是致命性心律失常,尤其发生在心功能不全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因此快速有效地控制交感风暴的发生,对降  相似文献   

17.
9例11次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电风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电风暴治疗的体会。方法与结果9例置入ICD后发生电风暴11次。均去除诱因,心电监测下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和/或胺碘酮,其中,2例加行室性心动过速(VT)射频消融,另1例加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1次ICD电风暴均全部纠治。结论静脉推注美托洛尔和/或胺碘酮、适时VT射频消融和/或急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等综合治疗能有效终止ICD电风暴。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1岁,既往有扩张型心肌病史,发作室性心动过速(VT)一次入院,有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Ⅰ类适应证而行ICD植入术,同时口服抗心律失常、抗焦虑及治疗心力衰竭药物。术后仍反复发作VT、快VT及心室颤动(VF),并于术后9月余首次发生电风暴。ICD植入后共记录到106次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其中电风暴时81次,非电风暴时25次;68次(64.8%)VT(包括VT、快VT)经过一次或多次ATP治疗转复;31次(29.5%)ATP治疗后加速事件,电风暴与非电风暴时加速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曾尝试射频治疗未成功。在加大倍他洛克剂量、增加镇静、抗抑郁药物和静脉应用可达龙后,曾一度使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作减少,但未能完全终止电风暴的发作并最终死于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9.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预防心源性猝死,提高患者生存率。电风暴是ICD植入后可能出现的一种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事件,不仅缩短ICD的寿命,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文章就电风暴的定义、发生率、长期预后、促发因素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预防心源性猝死,提高患者生存率。电风暴是ICD植入后可能出现的一种严重室性心律失常事件,不仅缩短ICD的寿命,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文章就电风暴的定义、发生率、长期预后、促发因素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