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WCDMA双载波解决方案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柳州WCDMA试验网双载波解决方案。在测试过程中,对WCDMA双载波解决方案涉及的异频小区重选、HSDPA直接RRC建立、公共信道状态终端的HSDPA重定向、基于覆盖和质量的异频切换,以及基于负荷的切换等关键应用场景和算法进行了验证和研究,并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双载波解决方案的应用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载波聚合技术是LTE-A中的关键技术,与LTE系统中基站仅支持单一的载波切换相比,LTE-A中需要支持多载波的功能,因此需要一种可以支持多载波切换的方法。从RRC协议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支持切换方案,通过在切换过程中释放源辅小区,并在切换完成后根据情况重新建立辅小区的方法,实现了带有载波聚合功能的切换,并且给出载波聚合下切换详细设计流程。最后在实际环境中对此流程进行验证,给出测试结果,实现了带有载波聚合功能的切换。  相似文献   

3.
多载波聚合技术是LTE-A(LTE-advanced)系统的一个关键技术,它能解决LTE-A系统对带宽资源的需求.由于不同频带的信号传输功率、覆盖范围不尽相同,使得终端在小区间的切换成为难点.本文在LTE切换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LTE-A载波聚合环境下的载波切换场景、小区内及小区间的载波切换流程,为了减少多载波切换的失败率,提出了同时向多个符合条件的相邻小区发出切换请求并选择其中最佳小区进行切换的改进思路,同时针对多目标eNB切换方式设计了两种多载波切换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多载波部署策略的分析,结合中国联通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了同频段多载波部署方案,总结了多载波小区重选和切换的性能指标以及优化方法,通过在网络现场的优化经验,总结出适合不同场景的参数模板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TD—MBMS专用载波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TD-MBMS专用载波系统(TD-MBMS的第二阶段)的概念及其相关的物理层关键技术,包括帧结构、时隙结构的演进,与N频点网络的联合组网,初始搜索的方法,以及与TD-MBMS第一阶段UTN网络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TD-MBMS专用载波系统在频谱利用率、业务速率以及终端实现方面的特征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联通CDMA网络经过近4年的建设,已从IS-95演变到cdma2000 1x,现有的网络已经能够提供语音和高速数据业务,CDMA的载波也从早期的单载波扩容到了3载波(载波的频点多采用283、201和242)来满足语音和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因此多载波之间的话务分配和载频间切换对现网的网络性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切换是移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LTE-Advanced系统中,由于中继、载波聚合等新技术的引入,给系统的切换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对传统LTE-Advanced系统和LTE-Advanced中继系统切换过程的分析,提出了LTE-Advanced中继系统基于辅助载波的协作切换算法.该算法利用低频载波传播范围广、高频载波资源相对较多的优势,并结合中继技术和载波聚合技术,达到了降低切换中断概率、提高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LTE-Advanced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及标准进展中,增强的移动性管理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新技术载波聚合的引入,一方面给系统的切换机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可以优化切换策略,从而克服R8/9中切换机制导致的用户面数据中断。本文提出了一种LTE-A中基于载波聚合的联合切换方案,该方案利用切换执行时副成员小区的数据支持来克服切换过程中用户面的数据中断,从而实现切换过程中控制信息与用户数据的物理分离、联合传输。本文对LTE-A标准R10的切换流程进行了补充,以便于容纳该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DTMB单载波系统载波恢复算法。该算法在扫频阶段,通过选择合适的频点,对变步长扫频方法进行了改进。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表明:在相同的接收条件下,使用改进的算法,扫频次数明显减少,由原来44次减少到20次,降低系统复杂度,但估计准确度不变。  相似文献   

10.
自2009年,联通建设WCDMA网络以来,以其网络能够提供高速移动业务体验、技术成熟稳定的网络服务,而受到广大用户的喜爱。四年来,WCDMA用户数持续高速增长,尤其是数据业务增长迅猛。随着业务量的逐渐增加,网络已由最初的单载波覆盖为主,逐步扩容到现有的四载波网络。根据业务发展趋势,北京局部地区存在使用更多载波的需求。本文重点对在北京WCDMA网络中部署多载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多载波基站所承载业务容量的估算方法,并针对四载波基站给出建议的经验值,也对WCDMA多载波网络中,应如何设置重选策略、切换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同时,基于双信源叠加模式,对于在大网中邻区规划及负荷分担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配置建议,为北京联通WCDMA部署多载波提出了具体而实用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OFDM系统上行链路的一种载波偏差估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OFDM信号的特点,该文给出了OFDM系统上行链路的一种基于高倍钟采样的载波偏差估计算法.与采用循环前缀的载波偏差估计算法相比,该算法实现复杂度低,算法精度高,受用户子载波数目影响较小,适宜于多用户OFDM系统.计箅机仿真表明该算法具有优良的性能,优于采用循环前缀的载波偏差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载波池系统的原理、性能以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其投资效益,对载波池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现有LTE-A系统中,由于接入载波能力的差异,LTE用户的性能往往得不到保证。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联合载波调度的资源分配方案,该方案根据用户类型划分UE所能接入的载波资源组,在后向兼容载波较为紧张时,使LTE-A用户以更大的概率接入到非后向兼容载波,从而保证LTE用户的性能。同时,该方案引入载波选择权重的计算,作为改进的比例公平(Proportional Fair,PF)算法的一个因子,能够实时保证载波间的负载均衡,提升系统吞吐量。  相似文献   

14.
钟兴泉 《现代导航》2014,5(3):175-178
阐述了对航母着舰引导系统进行标校的意义和标校测试规程,针对海上动态飞行检验的需求,描述了动态标校基准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通用载波恢复环实现16QAM信号的载波恢复算法及该算法在FPGA上的工程实现。详细介绍了通用载波恢复环的工作原理,并利用System Generator对其进行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环路能够轻松地实现高速解调信号的基带处理,准确的对载波频率、载波相位进行同步,保证了良好的稳态跟踪性能,而且信道噪声对载波同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多电平逆变器具有输出容量大、输出电压高、电流谐波含量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速动车组、中高压变频调速、电力系统有源滤波等方面。文章对三电平二极管中点箝位式逆变器的中点电位平衡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几种常用的载波PWM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将相位偏移、注入零序分量相结合的PWM法。仿真结果证明新方法有良好的中点电位控制能力及输出电压谐波特性。  相似文献   

17.
周绍祥  高瞻  胡玉禧 《信号处理》2000,16(3):247-251
本文分析了条纹图像采集系统的抽样频率对于非正弦的载波条纹相位测量的影响,抽样频率相对于载波基频越大,频谱混迭带来的误差越小。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在空间整数域相位解调的算法阶梯形虚光栅数字解调法,这种新的算法能够处理任意载波频率的条纹图,计算的速度快捷,而且能够达到空间实数域解调算法的精度。论文给出了计实验结果及与正交莫尔法的比较QMM)。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多晶硅薄膜载流子迁移率与掺杂浓度的关系,发现不仅如前人所指出的那样,多晶硅载流子迁移率在中等掺杂区有一极小值,而且同时在高掺杂区存在一个极大值.本文将前人提出的杂质分凝模型、晶粒间界陷阱模型和杂质散射机构结合起来,从理论上计算了极大值及其相应的掺杂浓度与晶粒大小、晶粒间界界面态密度的关系,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模型较好地说明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现有运营商以太网技术在构建大规模网络时所面临的可扩展性问题,探讨了构建具有可扩展性的运营商以太网网络架构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基本的设计方法,最后,比较了各种现有运营商以太网技术VPLS、TMPLS、PBB、PBT在支持可扩展性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将载波干涉码引入OFDM系统,可以提高误码性能,并消除峰均功率比问题。该文从数学角度证明了载波干涉OFDM系统与现有的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其实等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