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决明种子硬实及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平  何平  杜丹丹  喻泽莉  韦品祥  胡世俊 《中草药》2010,41(10):1700-1704
目的通过对决明种子硬实和萌发特性的研究,找到打破种子硬实、提高种子萌发率的适宜条件。方法观察种子外部形态,对决明种子长宽、千粒质量、净度、硬实率、含水量和吸水率进行测定,通过研磨、预先冷冻和热水处理,找到破除种子硬实的方法,考察不同温度、不同质量浓度化学物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决明种子含水量为10.43%,未经处理的种子吸水率为45.82%,经过研磨处理和浓硫酸处理的种子吸水率分别为154.2%、159.7%。经过98%浓硫酸处理20 min后的种子发芽率为99.8%,变温下(25℃1、4 h/15℃1、0 h)种子萌发率为98.7%,200 mg/L GA3和200 mg/L PEG处理后的萌发率分别为100%和98.9%,较高质量浓度的NNA和6-BA对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结论种皮硬实是限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98%的浓硫酸浸泡20 min可以较好地打破决明种子硬实,200 mg/L GA3和200 mg/L PEG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最佳萌发温度为25℃,14 h/15℃,10 h。  相似文献   

2.
苦豆子和苦马豆种子特性及硬实破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苦豆子和苦马豆种子识别、清选精选及直播栽培提供依据。方法:测定苦豆子和苦马豆种子物理特性、硬实特性、休眠破除方法及萌发特性。结果:两种豆类形状、颜色、表面状态差异显著,苦豆子种子净度、健壮度、长度、宽度、厚度、容重和千粒重极显著高于苦马豆种子;两种豆类种子含水量很低,硬实率很高,比重无显著差异;在干净的两种豆类种子中,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同时存在;破除苦豆子和苦马豆硬实的最佳措施是:90%的H2SO4处理70 min和35 min;破除硬实的两种豆类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物质转化效率达到了77.94%和67.77%,苦豆子种子开始萌发时间为21 h,最低萌发需水量为151.05%,32 h达最大发芽值;苦马豆种子开始萌发时间为18 h,萌发最低需水量为193.51%,40 h达最大发芽值。结论:了解苦豆子和苦马豆的种子特性,为其播种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种子形态特征及其鉴别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杰  张红霞  金雄 《中草药》2005,36(7):1072-1075
目的为黄芪种子鉴定提供方法,为按中药材GAP原则制定相关标准操作过程(SOP)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采用肉眼直接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电子显微镜进行扫描观察,比较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两种药用黄芪的种子形态特征和微观结构;通过萌发试验,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通过肉眼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形态差异不明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两种黄芪种子的萌发孔形状、种脐和种皮的微观结构有明显差异;蒙古黄芪较膜荚黄芪种子硬实率高,萌发不整齐,萌发高峰滞后。结论在电子显微镜下能够对两种黄芪种子准确地做出鉴定,种脐、萌发孔、种皮的微观结构可作为鉴别两种黄芪种子的指标;种子硬实率和萌发动态规律可用于两种黄芪种子的辅助鉴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98%的浓硫酸对儿茶种子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结果表明:硫酸浸种能够破除儿茶种子的硬实,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出芽整齐,15分钟为最佳浸种时间。儿茶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广金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广金钱草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浓硫酸破除硬实和未破除硬实的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萘乙酸(NAA)、6-苄氨基嘌呤(6-BA)、赤霉素(GA3)、高锰酸钾(KMn O4)及硝酸钾(KNO3)浸种处理观察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结果破除硬实种子中,25 mg·ml-16-BA和200 mg·ml-1GA3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分别为84.67%和84.00%,极显著高于CK;未破除硬实的种子中,10 mg·ml-1KMn O4处理组效果最佳,发芽率为75.00%,极显著高于CK。结论 10 mg·ml-1KMn O4处理能极显著提高广金钱草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6.
金钱草种子成熟度不同,其发芽率也不同,发芽率以中熟种为最高,老熟种次之,嫩熟种最低。种子具有硬实特性,采用砂磨和热水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发芽率。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是20~3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小叶野决明种子萌发特性,探明抑制种子萌发的因素,为更好的开发利用小叶野决明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浓硫酸、流水冲洗、沙藏等不同处理方法对小叶野决明种子处理后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浓硫酸处理60 min小叶野决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80%、79.67%和22.78;流水冲洗120 h种子的发芽天数最长,为16.33 d。沙藏后可显著提高小叶野决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始发芽粒数,最高分别为23.67%、5.70和7.00。结论:小叶野决明种子硬实是影响其萌发的主要因素,抑制物质的存在是抑制其萌发的次要因素。浓硫酸处理60 min是提高小叶野决明种子萌发率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濒危植物厚朴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找出厚朴种子发芽的最佳基本适宜条件,从而为厚朴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光照、温度、土壤含水量、不同水温浸种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厚朴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光照和黑暗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差异,种子萌发表现为光敏性.在20~35℃,厚朴种子都能萌发,但萌发适宜温度为25,30℃,在此温度下的发芽率分别为59.2%,54.6%,最适温度为30/20℃变温,最大发芽率为65%.种子萌发最适宜土壤含水量为25%,发芽率为66.7%,萌发的适宜含水量在20%~25%.为改善种皮透水性,分别用40,60,80,90℃的温水浸种10 min,60℃温水浸种效果最好,并能有效地降低硬实率.水温过高会使种子发芽率受抑制.不同发芽基质对种子的发芽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三籽两型豆生长发育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明两型豆的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发育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为人工栽培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室内种子萌发、田间播种观察、光照处理及小区栽培方法。结果 :试验表明地上种子存在硬实现象 ,地下、地上种子播种都能正常出苗、开花、并都结出地上、地下正常发育的种子 ;在河北东部地区 5月初播种 ,九月初开花 ,10月下旬收获 ;两型豆的幼苗属于子叶不出土类型 ;地下种子的发育来自于子叶节部位着生的地下茎及分枝 ;两型豆是耐阴、怕高温的短日照植物 ,短日处理可大幅度提早开花、结实 ;栽培时注意种子处理、遮光、充足土壤水分供应及搭架等措施。结论 :初步明确了三籽两型豆地上、地下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发育等特性和相关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甘草种子硬实,表面蜡质包被是影响组织培养条件下甘草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甘草种子进行处理,得到组织培养条件下提高甘草种子萌发率和消毒效果的方法。方法:将甘草种子用98%硫酸处理、灭菌热水处理、各浓度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在MS培养基上培养,考察种子萌发及消毒效果。结果:组织培养条件下,常温水浸泡24 h的甘草种子吸胀率为36.67%,发芽率为10%,经过浓硫酸浸泡80 min、60℃热水浸泡24 h(自然冷却至室温)和3%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 min的甘草种子吸胀率分别达到100%、42.16%和46.7%;发芽率分别为77.79%、36.67%和24.44%。浓硫酸和次氯酸钠溶液处理的甘草种子消毒效果较好。结论 98%硫酸浸泡80 min或者60℃热水浸泡24 h(自然冷却)后再用3%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5 min,均能使甘草种子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和较高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植物源烟水在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生物量和果实品质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近年来,还有学者报道烟水在促进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活性,为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要综述了烟水对植物的生理学效应、烟水中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烟水在中药材中的应用,以期为烟水在中药材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芸香科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了不同温度对芸香科药用植物种子萌发和休眠的影响。方法:对芸香科植物不同种种子发芽的温度范围、发芽所需天数及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芸香科植物不同种种子的发芽适温不一致。结论:对芸香科植物确定合适的播种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药用植物种子的萌发温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多年实验,将药用植物种子萌发习性归纳为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变温型和广适型五类,可供确定播种期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质的种苗是保证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基础,寻求绿色、安全、有效的措施缩短萌发时间、提高萌发率和发芽整齐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5常用种中药材种子为研究材料,比较烟水与常用生长调节剂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烟水母液由悬铃木干燥植物材料闷燃产烟入水制得;利用TTC测定种子活力;测定种子含水量;检测种子吸水率;分别用水(空白组),烟水(0.2%母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150 mg·L-1),氯化镧(0.6 mg·L-1),硝酸钙(30 mg·L-1)和水杨酸(0.028 mg·L-1)处理种子,比较植物源烟水和4种生长调节剂对5种常用中药材(菘蓝、桔梗、知母、黄芩、黄芪)种子发芽率、平均萌发时间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烟水对菘蓝、桔梗、黄芩种子的发芽率均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其中使黄芩种子发芽率提高27.27%;对5种种子的平均萌发时间没有显著影响;显著提高桔梗和黄芩的发芽指数,分别提高30.97%和27.49%;具有类似赤霉素的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结论:烟水的无毒性和易于取得性使其更易于应用于农业实践,综合来看,烟水技术在促进中药材种子萌发方面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测定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中期库中保存4年的桔梗、荆芥、穿心莲、党参、黄芩、益母草、冬凌草等7种药用植物种子发芽率,分析了种子入库前后发芽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了其生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中期库贮藏4年后7种药用植物的种子发芽率均下降,除荆芥、黄芩种子发芽率下降不显著外,其余5种药用植物的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桔梗、党参、冬凌草种子入库前发芽率越高,贮藏后发芽率下降幅度越小,穿心莲呈现相反的趋势,荆芥、黄芩各发芽率区间下降的幅度大致相同。低温贮藏能有效地延长了种子寿命,保持了种子活力,有必要积极开展主要药用植物种子的贮藏特性研究,并制定种子的监测方案和更新标准。  相似文献   

16.
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及种子休眠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与种子休眠特性等问题,从开花结实特性、时空与环境因素等对开花结实的影响、种子休眠特性及解除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从药用淫羊藿开花结实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种子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快速高效打破种子休眠技术研究、良种选育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药用淫羊藿植物结实率与种子发芽率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线莲菌根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野生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Wall.)Lind]根内菌根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菌根真菌的分离采用平皿点种法;生物活性测定采用促进植物种子萌发和对幼苗生长作用方法。结果 从野生金线莲根内分离获得21种菌根真菌,其中6种真菌对天麻(Gastrodia elata Bl.)和长苏石斛(Dendrobiun brymerianun Lindl)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5种真菌对金线莲幼苗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 通过对有生物活性真菌的进一步研究,有望将其应用到兰科及其它濒危药用植物繁殖中去。  相似文献   

18.
白及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分布及繁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风鸣  刘艳  李滢  杨天建  韩凤  宋经元 《中草药》2016,47(24):4478-4487
白及属药源植物丰富,该属植物兼具多种用途,且已极度濒危。通过对白及属药用植物的来源进行梳理,并对其药材常见混伪品进行比较鉴别,详细描述了该属植物不同空间尺度上的自然生境,收集整理其地理分布信息,探讨进行人工栽培适宜的土壤、气候及地理条件。重点对白及属植物的人工繁育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和展望,基于白及属繁育系统特征及繁殖特性,认为种子无菌萌发是较为适宜的繁育手段,而新一代种子直播萌发技术的出现和栽培关键技术的突破,将大大提高白及属植物的繁育效率,从而转变资源供给方式。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加快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以及加强资源和繁育的基础研究,将有助于提高保护和利用效率,对于白及属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八角莲为中国特有珍稀植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研究其种子育苗技术为扩大植株数量及保护种质资源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在八角莲人工授粉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种子出苗率不高而且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种子育苗的进程,所以试验组重点对种子的贮藏方法及种子苗区的除草管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采用室内河沙贮藏及保湿法能提高八角莲种子出苗率;在杂草旺盛期以除草3次/年的除草管理效果最佳。结论:八角莲种子育苗技术可行。  相似文献   

20.
空间条件对红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空间环境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以红花种子为材料,搭载返回式卫星,经空间飞行完成后在地面进行种子发芽的观察,同时用电泳方法检测种子的过氧化物酶、酯酶和可溶性蛋白质图谱。结果:空 间飞行各组种子材料的平均发芽率高于地面对照组。飞行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也高于地面对照组。飞行与地面材料的同工酶和蛋白质电泳图谱在种子发芽阶段略有变化,但绝大多数谱带一致。结论:空问环境的微重力和 辐射对红花种子发芽均有影响,但它们在种子发芽阶段对基因表达影响不十分明显。失重可能与造成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的重要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