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分形理论和扫描电镜分析,采用差分计数盒法(DBC)计算了苜蓿草粉对金属材料磨损表面的三维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基于DBC法和磨损表面SEM照片计算所得的分形维数,可以表征苜蓿草粉对金属材料磨损表面的形貌特征;相同加工条件下的金属加工表面具有相近的分形维数,但不能通过分形维数区分材料;苜蓿草粉磨损后的磨损表面分形维数与磨损体积损失有着密切的关系,体积磨损量越大,分形维数也越大。  相似文献   

2.
王炳成  景畅 《润滑与密封》2006,(3):88-90,94
为探讨枪管RIFLE线表面的变化对弹头磨损的影响,应用分形理论对弹头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应用结构函数法计算出RIFLE不同程度磨损下的弹头磨损面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随着RIFLE表面磨损程度的增大,弹头磨损面的分形维数D也将随之发生变化。RIFLE磨损程度不同,弹头磨损面的分形维数不同。因此,分形维数可以作为弹头磨损表面量化检验的参数,通过分析弹头上膛线磨损痕迹面的变化特征可以推断枪支的磨损程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M-R接触分形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塑变磨损理论导出了基于分形参数的磨粒磨损模型,建立了磨损率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综合反映了材料的磨损规律和表面特性。根据该模型可知,当分形维数在某一范围时,磨损率达到最小值。当分形维数一定时,磨损率随尺度系数、磨损概率常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材料性能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当其余各影响参数保持一定时,磨损率随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将分形理论用于齿轮磨损的监测,从工程应用角度介绍了振动信号盒维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齿轮振动信号分形维数的计算,揭示了分形维数与信号复杂程度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随齿轮磨损的增加,齿轮振动信号盒维数呈下降趋势,运用振动信号的分形维数特征可有效实现齿轮磨损监测。  相似文献   

5.
基于分形理论的磨粒磨损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M-B接触分形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塑变磨损理论导出了基于分形参数的磨粒磨损模型,建立了磨损率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综合反映了材料的磨损规律和表面特性。根据该模型可知,当分形维数在某一范围时,磨损率随分形维数的减小而迅速增大;而在另一范围时,磨损率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大;当分形维数等于1.5时,磨损率达到最小值。当分形维数一定时,磨损率随尺度系数、磨损概率常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材料性能参数的增大而减小;当其余各影响参数保持一定值时,磨损率随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黄传辉  夏晓雷 《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3):1598-1600
以45钢-铜配副在浸油状态下进行磨损试验,考察了不同磨损阶段磨粒群体分形维数的分布特征,测量了多种磨粒表征参数,并就各表征参数与摩擦力的关联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磨粒群体中轮廓分形维数的分布呈正态分布;磨粒分形维数相对于其他表征参数而言,和摩擦力相关性更大,且两者呈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7.
基于表面灰度图像的植物磨料磨损表面分形维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磨损表面SEM灰度图像为研究对象,采用变分法、双毯法、差分盒计数法和盒计数法4种方法计算植物磨料对不同金属材料磨损表面的三维分形维数。结果表明:植物磨料对金属材料磨损表面具有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与体积损失有着密切关系,体积磨损越大,分形维数也越大。4种算法中,变分法计算的分形维数稳定性最好,其次是双毯法和差分盒计数法,盒计数法对表面噪声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刀具磨损过程中切削力动态分量信号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 ,发现分形维数在刀具初期磨损和剧烈磨损阶段较正常磨损阶段高。由于切削力信号动态分量的分形维数随刀具磨损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使得它可以作为切削过程中判断刀具工作状态的一个参数  相似文献   

9.
将分形应用在刀具状态监测中,随着刀具磨损量的增加,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磨损加剧,振动信号的波形变化越来越不规则,信号的分形维数逐渐增大.盒维数和信息维数变化较小,但变化趋势明显;关联维数的变化相对较大,新刀的关联维数最小,报废刀的关联维数明显增大.识别结果表明,刀具在整个磨损历程中振动信号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其大小能较好地反映刀具不同磨损状态,运用振动信号的分形维数可以有效实现刀具磨损状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链码的金属磨粒分形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链码的磨粒分形参数及其计算方法,采用编写的磨粒识别程序,对不同磨损阶段测得的磨粒分布数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磨粒二重分形参数和拐点数值,发现磨粒分布分形维数的变化与磨损状态改变相对应。该方法用于磨粒分形特征与磨损状态相关性规律的研究识别,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形理论的磨合磨损预测模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把分形几何用于粗糙表面的表征,用具有尺度独立性的分形参数研究了磨合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基于经典接触力学的基本结论和Rowe的修正粘着磨损理论,建立了磨合磨损的分形预测模型;用此模型分析了表面形貌分形参数对磨损率的影响,并通过销一盘试验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喷嘴抗冲蚀磨损研究及梯度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喷嘴冲蚀磨损特点,指出喷嘴的不同部位同时受到不同角度的冲击;磨料颗粒在喷嘴内部加速运动,喷嘴沿长度方向的磨损程度不同,喷嘴人口磨损最严重,出口次之,而中间区域磨损相对较轻。阐述陶瓷喷嘴冲蚀磨损机理,说明陶瓷喷嘴两端承受以高冲击角为主的冲蚀,磨损机理以应力疲劳断裂和脆性断裂为主;喷嘴中部承受低角冲蚀,微切削冲蚀磨损为其主要磨损机理,得到喷嘴磨损属于多冲蚀磨损机理并存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均质材料难以适应喷嘴冲蚀磨损特点,不易满足喷嘴高抗冲蚀磨损性能要求的观点。基于梯度功能技术思想首次提出梯度功能喷嘴设计方法,并建立梯度功能喷嘴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13.
材料磨损与微电子机械系统中的磨损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磨损是材料和机械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材料磨损性能材料的进展,磨损的几种破坏机制以及相应的磨损理论模型,并介绍了MEMS中磨损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考虑边界层的水泵叶片冲蚀磨损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边界层对水泵叶片冲蚀磨损的影响,研究认为叶片表面的波纹状磨痕是紊流边界层猝发涡拟序结构的烙印。通过对边界层参数的计算推论磨痕波长和波深演变规律,提出了冲蚀磨损机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微转子枢轴是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旋转机械中的主要驱动部件之一,在系统高速运转过程中会受到严重的摩擦磨损影响.文中采用统计学方法和分形方法分别分析微尺度效应对MEMS磨损的影响,建立半球形枢轴的数学模型,并分析其磨损率与摩擦力矩,探讨枢轴结构参数与操作参数对系统磨损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尺度减小,磨损系数变小,增大载荷或增加微枢轴旋转次数均会加剧磨损程度.  相似文献   

16.
粘弹性流体动力润滑与润滑磨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等效微弹流接触表面形状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异。讨论了材料粘性对弹性变形的影响。将材料粘性引入微弹流模型中,给出了润滑条件下磨粒磨损计算模型以及发生润滑磨损的条件准则。利用所给模型对接触弹流润滑磨损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并给出了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17.
选取TP140套管在自行研制的套管磨损试验机上进行磨损试验,利用表面形貌仪测量在不同冲击频率条件下的套管表面磨损形貌,选用结构函数法考察磨损形貌的分形特征,使用拟合误差法确定分形曲线的无标度区间并计算分形维数,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冲击频率条件下的套管表面形貌存在明显的分形特征,但分形维数会随频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从光学图像和扫描电镜图像可以看出磨损机制主要有粘着磨损和犁沟。  相似文献   

18.
利用结构函数法对Fe3A l基复合材料干滑动摩擦表面的分形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计算其分形维数。结果表明Fe3A l基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和摩擦因数以及磨损率之间有着密切相关性,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摩擦因数和磨损率都逐渐减小,磨损率尤为明显,说明材料摩擦表面形貌特征对其摩擦学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TLAB的铝基复合材料磨损表面分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亚微米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磨损表面的分形研究,探讨了亚微米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与分形维数的关系。按照结构函数法,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得到复合材料双对数坐标图。研究表明,亚微米SiCp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具有分形特性,且其分形维数与材料的磨损量有关,随着磨损量的增加,分形维数亦趋于增大,且分形维数在1.6≤D≤1.9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