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应用CTP、MELD、iMELD、CLIF-SOFA和CLIF-C-ACLF评分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探讨和对比各种评分系统对预测ACLF患者28 d及90 d病死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西京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107例ACLF患者,收集诊断成立时第1天、第3~5天及第7~9天的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分别计算CTP、MELD、iMELD、CLIF-SOFA和CLIF-C-ACLF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以上评分系统的诊断价值。符合正态性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Satterthwaite近似t检验,不符合正态性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Whith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在107例患者中,治疗28 d死亡44例(41. 1%),治疗90 d死亡55例(51. 4%)。诊断成立时iMELD、CLIF-SOFA和MELD评分预测28 d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 81、0. 73和0. 75,预测患者90 d病死率的AUC分别为0. 73、0. 68和0. 70。诊断成立后第3~5天及7~9天MELD和CLIF-SOFA预测28 d病死率的AUC与iMEL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Z值分别为0、0. 15、3. 08、3. 11,P值均 0. 05),三者预测能力相似;第7~9天MELD和CLIF-SOFA预测90 d病死率的AUC与iMEL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Z值分别为2. 14、1. 98,P值均 0. 05),三者预测能力相似。iMELD、CLIFSOFA和MELD评分在诊断成立时、诊断成立后第3~5天及第7~9天的AUC均高于CLIF-C-ACLF和CTP。结论 iMELD是评估ACLF患者病死率的有效预测系统,动态评估iMELD及CLIF-SOFA评分能有效预测ACLF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背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我国肝衰竭最主要的类型。尽管ACLF患者的预后预测已有较多模型,但各有其局限性,需进一步探索更精准的预后模型。目的:评价年龄-胆红素-INR-肌酐(ABIC)评分判断HBV相关ACLF(HBV-ACLF)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0月—2018年10月西安市第三医院和河南煤业化工集团鹤煤总医院收治的289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28 d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193)和死亡组(n=96),分析ABIC评分和其他常用预后模型预测28 d死亡的价值。根据ROC曲线确定的ABIC评分cut-off值将患者重新分组,比较两组短期生存情况。结果:生存组各预后模型评分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 0. 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存在肝硬化(RR=1. 562)、高血尿素氮(RR=1. 048)、高CLIFSOFA评分(RR=1. 380)、高ABIC评分(RR=1. 317)、高MELD评分(RR=1. 094)和高i MELD评分(RR=1. 275)是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BIC评分对28 d死亡的预测效能优于其他预后模型(AUC=0. 78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按ABIC评分cut-off值9. 43重新分组,评分9. 43组的短期生存情况显著优于评分≥9. 43组(P 0. 05)。结论:ABIC评分对HBV-ACLF患者的28 d死亡有一定预测价值,评分≥9. 43的患者有较高的短期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肝病基础的重症酒精性肝炎(AH)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短期预后的评估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04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70例重症AH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肝病基础分为A型(无肝硬化,n=27)、B型(代偿期肝硬化,n=52)和C型(失代偿期肝硬化,n=91)。计算Maddrey判别函数(MDF)评分、慢性肝衰竭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CLIF-SOFA)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ABIC评分(年龄、胆红素、国际标准化比值、肌酐)以及Glasgow酒精性肝炎评分(GAHS)。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重症AH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差异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各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敏感度、特异度,并应用DeLong法进行比较。结果A、B、C型患者28 d生存率分别为88.9%、80.8%和51.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3,P<0.001)。MELD评分、MDF评分、GAHS评分、ABIC评分和CLIF-SOFA评分预测28 d病死率的AUC(95%CI)分别为0.584(0.493~0.676)、0.696(0.605~0.786)、0.644(0.554~0.735)、0.745(0.662~0.827)和0.795(0.726~0.863);CLIF-SOFA评分与MDF评分、MELD评分、GAH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LIF-SOFA评分预测28 d病死率的最佳阈值为8.50分,敏感度为79.0%,特异度为67.9%。发病时不同肝病基础(HR=2.296,95%CI:1.356~3.887,P=0.002)以及合并肝性脑病(HR=1.911,95%CI:1.059~3.449,P=0.031)是28 d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不同肝病基础的重症AH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短期预后,发病时不同肝病基础及合并肝性脑病与重症AH患者28 d预后密切相关。CLIF-SOFA评分能够较好地预测重症AH患者28 d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乙肝肝硬化及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的危险因素,并建立新的评分模型预测ACLF的发生。方法纳入乙肝肝硬化患者148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13例。根据6个月内随访记录,将进展为ACLF者纳入ACLF组(24例),未进展为ACLF者纳入非ACLF组(23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计算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与血清白蛋白比值(PTAR)等评分。分析影响ACLF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后建立新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新型模型对ACLF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Child-Pugh及PTAR评分是影响乙肝肝硬化患者发展为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PTAR及MELD评分是影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发展为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乙肝肝硬化中Child-Pugh、PTAR、PTAR-C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1、0.755、0.805,PTAR-CP≥-3.93患者发生ACLF的风险高。酒精性肝硬化中MELD、PTAR、PTAR-MELD的AUC分别为0.715、0.744、0.773,PTAR-MELD≥-2.15患者发生ACLF的风险高。结论 PTAR-CP对乙肝肝硬化进展为ACLF的预测价值更高,而PTAR-MELD对酒精性肝硬化进展为ACLF的预测价值更高。ABIC、ALBI对于肝硬化患者进展为ACLF的预测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5.
背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短期死亡率高。探索简单且便于检测的预后预测指标对于ACLF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ACLF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CL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出血与否分为出血组(n=62)和非出血组(n=138),同期50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EPO水平,ROC曲线分析EPO和APACHEⅡ、CTP、MELD、MELD-Na、SOFA、CLIF-SOFA评分对28 d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出血组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非出血组和对照组(P 0. 05)。出血组生存与死亡患者间EPO水平无明显差异(P0. 05),非出血组生存患者EPO水平显著低于死亡患者(P 0. 05)。血清EPO预测ACLF患者28 d预后的效能优于各项常用预后评分,出血组ROC曲线下面积(AUC)=0. 849,cut-off值为228. 9 mI U/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3. 2%和92. 3%;非出血组AUC=0. 829,cut-off值为30. 6 mI U/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 6%和57. 5%。结论:低血清EPO水平的非出血ACLF患者预后较好,血清EPO预测ACLF患者28 d预后显著优于常用预后评分系统。  相似文献   

6.
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372例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CLIF-C ACLF、CLIF-SOFA、SOFA、MELD、MELD-NA及CTP评分系统对预测患者短期病死率的价值。结果显示影响肝衰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90 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抗真菌疗效、肝性脑病(HE)、总胆红素(TBil)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6种预后评分系统中CLIF-C ACLF评分对患者短期病死率预测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近期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5个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28例肝硬化患者,计算患者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后的CTP评分,以及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两次CTP评分的差值即△CTP评分。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不同CTP、△CTP、MELD评分的患者的5个月生存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CTP、△CTP、MELD评分预测肝硬化患者5个月生存率的准确性。结果对CTP、△CTP、MELD评分各组之间进行生存分析对比,CTP A级组与B级组、MELD10组与10≤MELD20组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5个月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CTP、△CTP、MELD评分的AUC分别为0.884、0.938、0.827,△CTP评分的AUC最大,提示其预测的准确性最高。结论△CTP评分是预测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有效指标,其预测准确性高于CTP和MELD评分,可作为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hild-Turcotte-Pugh评分(CTP)、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慢性肝衰竭-器官衰竭评分(CLIF-SOFA)以及亚太肝病学会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工作组评分(AARC)评价终末期肝病(ESLD)合并感染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内科综合治疗病情稳定者(A组)和住院期间治疗无效死亡、自动出院放弃治疗、内科治疗无效行肝移植者(B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住院期间临床指标最差值,CTP评分、MELD评分、CLIF-SOFA评分、AARC评分、器官替代治疗(包括机械通气、人工肝支持系统、肾脏替代治疗等)。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4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预后效能。结果最终纳入522例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存活381例,死亡141例,病死率为27. 01%。单因素分析显示PLT、TBil、动脉血乳酸、国际标准化比值、CTP评分、MELD评分、CLIF-SOFA评分、AARC评分以及人工肝支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机械通气的患者比例在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种评分系统均有较强的预测价值,CTP评分[比值比(OR)=2. 308,95%可信区间(95%CI):0. 640~0. 796,P=0. 016]、MELD评分(OR=0. 632,95%CI:0. 638~0. 814,P=0. 007)、CLIF-SOFA评分(OR=1. 920,95%CI:0. 788~0. 908,P=0. 017)和AARC评分(OR=0. 713,95%CI:0. 751~0. 882,P=0. 005)是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4种评分均能预测ESLD合并感染患者的预后,其中CLIF-SOFA评分的预测效能最强,ROC曲线下面积为0. 848,敏感度为0. 854,特异度为0. 690。结论 CTP评分、MELD评分、CLIF-SOFA评分及AARC评分均能预测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预后,对抗感染治疗有指导作用,其中CLIF-SOFA评分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MELD评分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和降钙素原(proprocalcitonin,PCT)的变化,评价MELD评分联合PCT对判断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治疗中心及广西田东县中医院肝病科ACLF住院患者83例,分为生存组43例和死亡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TBil、Cr、INR、MELD评分和PCT等的变化。结果①治疗12周结束时,全部83例ACLF患者中共病死40例,总病死率49.43%。②治疗前比较2组TBil、Cr、INR、MELD评分和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4、0.644、0.215、1.326、0.053;P=0.554、0.522、0.830、0.188、0.958);治疗第2周后两组间比较,TBil、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4、1.160,P=0.324、0.250),Cr、PCT、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9、18.400、4.948,P=0.007、0.000、0.000)。治疗第4周后两组间比较,TBil、Cr、INR、PCT、MEL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6、3.95l、3.571、15.995、8.085,P=0.000)。③MELD评分联合PCT判断ACLF 12周内病死的AUC为0.75 1,高于单纯MELD评分的AUC 0.722和PCT的AUC 0.684。结论 MELD评分联合降钙素原对ACLF患者近期预后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模型(MELD-Na+)、亚太肝脏研究协会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小组评分(AARC-ACLF)和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分(CLIF-SOFA)等4种预后评分系统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并发真菌感染(IFI)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ACLF并发IFI患者60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分别计算MELD、MELD-Na+、AARC-ACLF和CLIF-SOFA评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4种预后评分系统对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 在治疗观察12 w末,本组ACLF并发IFI患者病死率为68.3%;41例死亡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肌酐和乳酸水平分别为(362.9±79.7)μmol/L、(2.3±0.2)、(131.7±21.5)μmol/L和(1.6±0.4)mmol/L,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分别为(277.4±63.6)μmol/L、(1.7±0.1)、(102.9±15.3)μmol/L和(1.3±0.3)mmol/L,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为(29.6±2.2)g/L,显著低于生存组【(31.8±2.7)g/L,P<0.05】;死亡组并发肝性脑病发生率为43.9%,显著高于生存组的10.5%(P<0.05);死亡组MELD评分、MELD-Na+评分、CLIF-SOFA评分和AARC-ACLF评分分别为(29.1±7.3)分、(30.4±7.5)分、(8.7±1.4)分和(9.2±1.1)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分别为(20.7±4.6)分、(21.9±5.2)分、(6.8±1.0)分和(7.3±0.8)分,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分别以MELD评分>22.0分、MELD-Na+评分>23.0分、AARC-ACLF评分>8.0分和CLIF-SOFA评分>8.0分为截断点,预测ACLF并发IFI患者12 w死亡风险高的AUC分别为0.687、0.716、0.893和0.884,提示CLIF-SOFA评分和AARC-ACLF评分预测效能显著优于MELD评分或MELD-Na+评分(P<0.05)。结论 应用AARC-ACLF和CLIF-SOFA评分可预测ACLF并发IFI患者近期病死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肝病基础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各预后评分模型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2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70例,在纳入的192例患者中,其肝病基础分别为非肝硬化慢性肝病(A组,n=54)、代偿期肝硬化(B组,n=87)和失代偿期肝硬化(C组,n=51)。分别采用Child-Pugh评分、MELD评分、欧洲肝病学会慢性肝衰竭研究组CLIF-C ACLF评分模型和中国重型乙型肝炎研究组(COSSH)模型预测28 d和90 d生存情况。结果 三组性别、年龄和病因构成比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血清TBIL和INR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C组腹水和细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0.6%和47.1%,显著高于B组的62.1%和33.3%或A组的40.7%和22.2%(P <0.05);A组28 d和90 d生存率分别为63.0%和59.3%,与B组的69.0% 和57.5%或C组的56.9%和47.1%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血清TBIL、Cr、INR和肝性脑病是ACLF患者90 d死亡的影响因素;MELD、CLIF-C ACLFs和COSSH-ACLFs模型预测生存的效能显著优于Child-Pugh评分,而以MELD评分的效能最优。结论 不同肝病基础的ACLF患者临床特征和并发症存在差异,预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李华 《肝脏》2017,22(3)
目的探讨MELD评分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预测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331例,分为生存组(208例)和死亡组(1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TBil、肌酐(Cr)、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清钠(Na~+)、MELD评分和血清PCT。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或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正态Z检验。结果死亡组患者的TBil(330.9±81.9)μmol/L比(245.5±67.7)μmol/L、Cr(94.9±23.8)μmol/L比(71.2±29.3)μmol/L、INR(2.5±1.0)μmol/L比(2.1±0.6)μmol/L、MELD评分(26.2±6.5)比(22.0±5.8)、血清PCT浓度(1.3±0.3)μg/L比(0.5±0.2)μg/L均高于生存组,血清Na~+水平(128.9±14.1)mmol/L比(133.8±9.3)mmol/L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ELD评分、血清PCT预测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近期死亡危险性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4.8、0.65μg/L。MELD评分联合血清PCT判断乙型肝炎相关ACLF短期预后的AUC为0.880,高于单独MELD评分的AUC0.820和PCT的AUC0.8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MELD评分联合血清PCT对乙型肝炎相关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酸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合并感染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住院治疗的208例ACLF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随访90 d的结果分为生存组(n = 83)和病死组(n = 125), 对2组间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90 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新的预测模型, 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乳酸、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MELD-Na评分、乳酸联合MELD评分、乳酸联合MELD-Na评分和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208例ACLF合并感染患者的90 d病死率为60.1%。两组间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乳酸(LAC)、降钙素原、MELD分值、MELD-Na分值及肝性脑病(HE)、急性肾损伤(AKI)、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TBil、INR、LAC、HE、出血为ACLF合并感染患者90 d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MELD-LAC、MELD...  相似文献   

14.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7):1578-1581
目的评估血小板-白蛋白-胆红素评分(PALBI)对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0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20年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因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入院的211例肝硬化患者,根据30 d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24)和生存组(n=187),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年龄、性别等)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计算入院时的PALBI、ALBI、CTP和MELD评分,比较两组间评分是否存在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衡量模型的预测能力。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死亡组PALBI、ALBI、CTP和MELD评分分别为-1.47±0.35、-0.74±0.49、10.25±1.98、17.25±4.68,生存组PALBI、ALBI、CTP和MELD分值分别为-1.94±0.36、-1.38±0.51、8.06±1.70、11.63±4.83,死亡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生存组(P值均0.001)。PALBI、ALBI、CTP和MELD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7、0.824、0.790、0.811,AUC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ALBI评分对肝硬化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30 d内死亡的预测表现良好,与CTP和MELD评分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建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预测模型,即RNM。方法 回顾性分析HBV-ACLF患者102例,随访患者90 d内生存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构建短期预后预测模型,即RNM。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 本组90 d生存48例,死亡54例(52.9%);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并发感染、RDW、WBC、NEU、NLR、TBIL、INR、Cr和MELD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而淋巴细胞(LY)、ALB、Na+和PTA显著低于生存组(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RDW(OR=1.410,95%CI,1.149~1.730)、NLR(OR=1.155,95%CI,1.001~1.333)和MELD评分(OR=1.128,95%CI,1.001~1.271)为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得出,RDW(AUC=0.826)、NLR(AUC=0.819)、MELD评分(AUC=0.791)和RNM模型(AUC=0.888)具有预测肝衰竭预后的应用价值,其中RNM模型的预测价值最优。结论 我们基于RDW和NLR建立的RNM模型预测CHB-ACLF患者90 d预后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6.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估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 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患者在3、6及12 mo内的预后. 记录每例患者入院第1天的MELD及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 应用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CTP评估患者生存时间的准确性. 依据ROC曲线的截断值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应用非参数秩相关即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MELD与CTP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6及12 mo内分别死亡23、39、85例,MELD评分与CTP评分均显著相关( r = 0.76,0.69,0.71,均P<0.01). 3、6及12 mo内MELD与CTP对住院患者预后预测的AUC分别为0.886和0.775( P<0.01)、0.892和0.876( P>0.05)、0.873和0.866( P>0.05). 生存分析表明2评分系统均可有效预测3、6及12 mo内患者可能的生存率和死亡率( P<0.01).结论: MELD模型可预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12 mo内的生存率,3 mo内MELD模型优于CTP评分,但6 mo及12 mo内MELD模型和CTP评分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M30及M65水平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HBV相关ACLF患者101例(ACLF组),同时纳入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59例(CHB组)及健康对照57名(健康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常规实验室指标,检测血清M30及M65水平。分析M30及M65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ROC曲线及生存曲线分析评估指标的短期预后价值。结果M30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ACLF组(1495.00±792.81)U/L、CHB组(943.78±538.87)U/L及健康对照组(705.00±278.56)U/L;血清M65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ACLF组(2519.93±1298.06)U/L、CHB组(1790.23±870.20)U/L及健康对照组(622.01±270.37)U/L。ACLF组中,M30水平与MELD评分(R=0.406,P0.001呈正相关,M65与MELD评分(R=0.526,P0.001)也呈正相关。M30单独预测90 d病死的AUC为0.794(95%CI:0.708~0.880),M65的AUC为0.785(95%CI:0.697~0.874)。M30联合MELD评分预测90 d病死的AUC为0.854(0.782~0.926),M65联合MELD评分的AUC为0.832(0.753~0.911),M30、M65及MELD评分三者联合的AUC为0.871(0.801~0.940)。结论血清M30及M65用于HBV相关ACLF患者短期的预后价值较高,M30及M65联合MELD评分可以提高预后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联合总胆红素(TBil)对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在西京消化病医院住院且资料完整的HBV-ACLF患者,统计患者入院24 h内的一般资料、各项临床检测指标、Child-Turcotte-Pugh评分(CTP评分)、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MELD评分),所有患者均随访90 d,根据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62例患者中死亡78例,血清CysC、TBil是影响HBV-ACLF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CysC与血肌酐(Cr)、MELD评分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0.416,均P0.01。联合血清CysC与TBil组成的预后模型(P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其早期预测HBV-ACLF患者90 d死亡与否的价值高于CTP评分、MELD评分(P0.05)。高危组(PM≥3.07)90 d生存率为23.8%,低危组(PM3.07)为79.3%(P0.01)。结论血清CysC联合TBil建立的预后模型是一个简单易用的评分模型,且对HBV-ACLF患者90 d病死率的预测作用优于CTP和MELD评分。  相似文献   

19.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5):1070-1074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联合血小板/白细胞比值(PWR)在预测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短期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3例HBV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入院后90 d的预后分为生存组(n=53)和死亡组(n=70)。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入院24 h内患者TBil、ALT、AST、GGT、ALP、SCr、Alb、前白蛋白(PAB)、INR、WBC、淋巴细胞计数(LY)、单核细胞计数(MO)、中性粒细胞计数(NE)、Hb、PLT,并计算PWR和MELD评分。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因素与HBV-ACLF预后的关系,并建立MELD评分联合PWR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约登指数、临界值、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单独MELD评分和MELD评分联合PW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者评价HBV-ACLF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TBil、ALT、SCr、INR、WBC、MO、NE、Hb、PLT、PWR和MEL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TBil、SCr、INR、WBC、MO、NE、MELD评分对HBV-ACLF患者的预后有影响(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WR(OR=0.883,95%CI:0.798~0.977,P=0.016)和MELD评分(OR=1.442,95%CI:1.225~1.698,P0.001)为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MELD评分联合PWR(AUC=0.895,95%CI:0.827~0.943)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能力高于单独MELD评分(AUC=0.842,95%CI:0.765~0.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LD评分联合PWR可以提高MELD评分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20.
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Pugh(CTP)及包含血肌酐值的CTP(CrCTP)分级对肝硬化患者的短期预后的意义.分别计算104例肝硬化患者的MELD、CTP及CrCTP分值,运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ELD评分、CTP及CrCTP分级判断肝硬化患者3个月生存率的准确性.在判断患者3个月生存率的ROC曲线AUC比较中,MELD评分>CrCTP分级>CTP分级(P<0.05).提示在CTP中引入血肌酐值可以提高CTP分级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判断准确性;MELD评分在判断肝硬化患者的短期预后方面优于CTP及CrC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