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1~6岁儿童乙型肝炎重组酵母疫苗(HepB)的免疫效果。方法贺州市五县区,每个县区调查约150名儿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BsAb)。结果HBsAg、HBsAb阳性率分别为0.51%、77.76%。男性HBsAg阳性率为0.50%,HBsAb阳性率为79.55%;女性HBsAg阳性率为0.53%,HBsAb阳性率为75.85%;不同性别之间的HBsAg、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77,v=6,P〈0.01);1岁组HBsAb阳性率95.62%,6岁组HBsAb阳性率6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基础免疫儿童的HBsAb阳性率75.77%,经过加强免疫的儿童HBsAb阳性率95.24%,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贺州市儿童接种Heps免疫效果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HBsAb阳性率呈下降趋势,在完成基础免疫的情况下进行加强免疫能使乙型肝炎疫苗的保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适龄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体(HBsAb)检测及统计分析,科学评估当前的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效果,为制定乙肝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所有调查对象均采集静脉血5mL,使用化学发光法进行HBsAg和HBsAb检测。结果本次共调查1010名儿童,HBsAg阳性率为0.69%,HBsAb阳性率为76.14%,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基础免疫的儿童HBsAb阳性率为79.67%,未完成基础免疫的儿童HBsAb阳性率为42.10%。结论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基础免疫的儿童HBsAb阳性率比未完成基础全程免疫的儿童HBsAb阳性率高。乙肝疫苗的高接种率是预防乙肝流行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韶关市2002—2008年乙肝疫苗(HepB)免疫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价韶关市2002—2008年HepB免疫规划的实施效果。方法2002年开始韶关市对全市新生儿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全程接种3针;2008年3—9月对全市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儿童按照全程3针差几针补几针的原则开展HepB查漏补种工作;2008年对韶关市城乡在幼儿园(托几所)1~5岁按照0、1、6月程序完成5μg重组HepB3针全程接种的儿童1485名,每名采集静脉血3mL进行HBsAg与抗.HBs测定;2010年5—7月,随机抽取母亲乙肝标示物阴性且按0、1、6月HepB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后1个月的7~12月龄的55名婴儿进行HBsAg、HBsAb检测。评价指标:(1)HepB接种情况:儿童HepB免疫规划接种率、2002年以后出生儿童HepB查漏补种率;(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和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3)HepB免疫成功率:新生儿HepB接种后抗-HBs阳转率。结果韶关市3区7县2002-2008年HepB常规免疫平均全程接种率为98.99%,平均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5.49%,城市平均全程接种率为98.52%,平均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8.95%,农村平均全程接种率为99.21%,平均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3.63%;2008年HepB查漏补种率为96.40%;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88%,抗-HBs阳性率为65.84%。城市儿童HBsAg阳性率为0.83%,抗-HBs阳性率为65.42%;农村儿童HBsAg阳性率为0.91%,抗-HBs阳性率为66.27%。HepB免疫成功率为90.91%。结论韶关市儿童HepB常规免疫接种率、新生儿及时接种率和查漏补种率高,HepB免疫成功率高,HepB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良好,对控制人群乙肝感染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563名3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华菊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9):1672-1672,1675
目的:了解我市3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方法:对563名3岁儿童用ELISA法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抗-HBs阳性率为83.66%,HBsAg阳性率为0.71%。本市户口儿童和流动人口儿童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均为100%,本市户口儿童首针及时率(96.01%)及全程及时接种率(86.04%)均高于流动人口儿童(分别为78.30%、5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8.78%、54.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动人口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有待提高,流动人口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控制乙肝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海市2013年幼儿园入园前体检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乙肝HBsAg和HBsAb检测,并通过询问儿童监护人和查验计划免疫接种表/接种卡,调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743名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100.00%,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6.10%。HBsAg 阳性率为0.13%,HBsAb 阳性率为63.12%。学龄前儿童 HBsAb 阳性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3岁后HBsAb 阳性率明显下降。结论北海市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效果显著,1~2岁儿童的 HBsAb 阳性率保持较高水平,3岁后有所下降。建议儿童在3岁时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以维持乙肝疫苗接种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镇在大力推广乙肝疫苗注射后3~6岁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 于2002年7~10月对我镇3~6岁入园儿童733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结果 总HBsAg阳性率为2.73%,总HBsAb阳性率为69.99%,与经济欠发达城市相比,我镇在降低儿童HBV感染率与提高其保护率方面效果令人满意。该批儿童感染模式共有6种。HBsAg、HBsAb阳性率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有力手段。如何最大可能地提高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提高免疫接种后的HBsAb阳性率,加强乙型肝炎防治知识宣传,从而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儿童HBV的传播,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效果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接种效果,同时调查该地区的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先用ELISA法检测这批人群的乙肝“二对半”,将表面抗体(HBsAb)阳性(包括可疑标本)标本筛选出来,进而用RIA试剂盒检测HBsAb滴度,最后算出这批人群HBsAb产生率。结果:这次共调查4520人,其中乙肝疫苗接种1180人,接种率为26.1%。HBsAb阳性者682人(包括接种和未接种者),阳性率57.8%。在接种乙肝疫苗人群中HBsAb阳性率为55.7%。HBsAg阳性率平均为6.31%。结论:盐城地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为26.1%;HBsAg阳性率为6.31%,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HBsAb产生率为57.8%。在接种疫苗者中,HBsAb阳性率55.7%,说明疫苗接种效果尚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克拉玛依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的工作质量和效果。方法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随机调查305名儿童乙肝疫苗(HB—VAX)接种情况;开展3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的血清学监测;调查在医院出生的2500名新生儿首针HB—VAX接种情况。结果新生儿首针HB—VAX接种率为97.36%,及时接种率为95.12%;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5.74%,全程及时接种率81.97%,全程接种率88.52%,HB—VAX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HB—V.AX免疫后抗-HBs阳性率为93.45%。结论HB—VAX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后,有效提高了儿童HB—VAX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但还应重视在家里出生的新生儿和流动儿童HB—VAX接种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常山县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制订和评价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35名小学生、503名初中生、1029名高中生和608名岁幼儿园学生,用ELISA法测定HBsAg和HBsAb。结果:2875名体检者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率为2.54%,其中幼儿园学生阳性率0.66%,小学生阳性率为0.95%,初中生阳性率为1.59%,高中生的阳性率为5.25%。幼儿园、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HBsAg阳性率呈逐阶段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sAb幼儿园学生阳性率最高,四个组HBsAb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肝病毒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取得了效果,1990年代以后出生人群,HBsAg携带率已呈逐步降低;应继续严格的乙型肝炎计划免疫,在人群中建立有效乙型肝炎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安徽省铜陵市入园、托儿童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在低龄儿童中进行乙肝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血清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对2007年9月在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体检的入园、托儿童124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标本2ml,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结果本次调查的1240名儿童中,HBsAg阳性率为0.1%、HBsAb阳性率63.8%,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99.6%、首针接种及时率91.8%、全程接种率99.2%,HBsAb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递减(χ^2=12.94,P〈0.01),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儿童HB-sAb阳性率高于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乙肝疫苗第三针接种后HBsAb阳性率逐年降低(χ^2=30.76,P〈0.01)。结论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率较高,但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不是很高,有必要进行加强免疫,提高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全程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周峻  唐光鹏  李昭毅  邓军  吴国刚  田兴国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444-1447,1455
[目的]了解贵州省普定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有关因素,为今后提高贵州省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容量比例组群抽样方法调查普定县30个行政村,每个村调查200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的7名儿童。[结果]调查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5.45%,首针及时接种率为27.22%。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与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父母的学历、民族、分娩地点等因素有关;首针不及时接种的原因与家长不知道要接种、在外地出生、医生不来接种等因素有关。[结论]该县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村级接生员的培训等工作以提高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潍坊市乙肝疫苗漏种补种情况,为降低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1年,对潍坊市1994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未接种或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儿童进行调查并实施补种乙肝疫苗。[结果]调查儿童692 661人,查出漏种乙肝疫苗儿童101 351人,漏种率为14.63%;应补种101 351针次,实补种100 963人,补种率为99.62%。其中1针次、2针次和3针次乙肝疫苗补种率分别为99.62%、99.60%、99.62%。2009~2011年补种率分别为99.82%、99.10%、99.89%。[结论]潍坊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补种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连市部分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现状。[方法]采用两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在全市11个区市县抽查210名2004年出生儿童,18179名2005年在医院出生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大连市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4.76%,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4.29%,2005年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9.20%、97.74%。[结论]大连市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施晓燕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63-2764,2769
目的了解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和未及时接种原因,探讨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的对策。方法调查2008—2011年新生儿接种登记资料,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情况及未接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6 402名活产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在94.55%~95.18%,乙肝疫苗接种率在94.68%~98.91%;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在90.07%~92.06%,卡介苗接种率在91.98%~94.98%。不同年份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卡介苗及时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乙肝疫苗接种率、卡介苗接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8、2009年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1年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主要原因是:早产儿和患病儿,分别占未及时接种者的82.98%和12.46%。卡介苗未及时接种主要原因是:早产儿和患病儿,分别占未及时接种者的58.00%和42.00%。结论该院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工作开展较好,接种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临产室尽早为新生儿接种首针乙肝疫苗,提高外来孕妇产检率,正确把握接种禁忌证,出院前符合接种要求的新生儿由新生儿室补种,是提高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1~14岁农村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分析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2006年10月,对枣庄市薛城区294名1~14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儿童294名,乙肝疫苗第1针接种率为88.78%,3针全程接种率为85.71%,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0.27%,占首针接种者的90.42%。1~14岁儿童HBV感染率为9.18%,其中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为5.75%,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为36.36%(P〈0.01)。[结论]薛城区农村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偏低,接种乙肝疫苗可明显降低儿童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产房接种近况,进一步做好乙肝首针及时接种工作。方法对常熟市2006—2008年市、乡级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产房接种资料采用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外,对常熟市级3家医院的接种情况采取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结果2006—2008年的乙肝疫苗产房接种率均在90%以上,但接种率逐年下降趋势。市级医院接产数(26118例)远多于乡级医院(3625例),乙肝疫苗产房接种率市级医院(91.77%)低于乡级医院(98.34%)。抽样调查3家市级医院共1539名新生儿,产房接种率90.90%,二院最高达94.58%,一院最低,为87.02%。一院接产的流动人口最多,占其调查数的46.95%。结论加强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做好孕期保健,同时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严格而适度把握乙肝疫苗接种禁忌证,进一步做好该市的新生儿乙肝疫苗产房接种工作,从而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有效预防乙肝。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孤岛地区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情况。[方法]对1 186名流动儿童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流动儿童1 186人,全程接种率71.1%,漏种率28.9%。[结论]流动儿童疫苗接种率偏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现阶段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推动儿童计划免疫持续、深入地发展。[方法]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法,调查630名2001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出生儿童的“四苗”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四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95.48%,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2.06%。不合格接种原因:超期接种占54.13%。99.68%的儿童都是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结论]邹城市计划免疫“四苗”及乙肝疫苗接种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规范化接种门诊建设效果显著,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潍坊市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白破二联疫苗)漏种与补种情况,为降低白喉、破伤风发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9~2010年,对潍坊市1997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进行调查,对未接种者进行补种。[结果]调查目标儿童510 990人,查出漏种白破二联疫苗的240 255人,漏种率为47.02%,补种229 209人,补种率为95.40%。其中常住儿童漏种232 630人,补种221 874人,补种率为95.38%;流动儿童漏种7 625人,补种7 335人,补种率为96.20%。[结论]潍坊市6~12岁儿童白破二联疫苗漏种率较高,本次补种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