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分析温泉县2009年10~12月44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防控经验,为今后处理类似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结合疫情处置资料,分析疫情发展特点.结果 温泉县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为两个阶段:输入性阶段和散发阶段.44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中7~18岁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共发病41例,占93.18%;疫情主要发生在10、11月;散发出现于各乡镇,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较快控制,病人全部治愈.结论 学校是甲型H1N1流感防控重点场所,必须对其加强监测,当疫情出现时应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湖北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和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湖北省各市(州)报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相关信息,采用Excel软件建立病例信息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9年全省共报告甲型H1N1确诊病例5527例,其中重症病例63例,死亡6例。疫情在全省17个市、州均有分布;9~12月报告病例数占总报告数的99.57%;主要发病年龄组为10岁~与15岁~年龄组;86%的病例为在校学生。结论通过采取科学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积极救治病人及对易感人群的保护,湖北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其危害也降到最低程度,保障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3.
陈昌福  陈和深  张高敏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223-2224
目的了解宁德市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流行特点。为今后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piInfo软件对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宁德市2009年5月—2010年4月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401例,报告发病率为11.93/10万。2009年7月中旬报告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12月中上旬发病人数达到最高峰,次年1月发病人数显著减少,4月以后未报告新发病例。结论 2009年10月以前宁德市主要以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主,主要采取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11月以后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入社区暴发和流行阶段,卫生部门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重点加强学校、社区暴发疫情地控制管理工作,取得了防控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4.
冯静  尹仲良  岳勇  杜长慧  王成  张亚兰  孙丁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815-4816,482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和发病规律,制定行之有效和切合实际的防控措施. [方法]对成都市1266例病例进行整理分析.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甲型H1N1流感信息管理系统及成都市疫情报送处理分析系统收集成都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相关信息、流感哨点监测数据和发热症状监测数据.采用Excel做统计描述. [结果]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该市流感哨点监测和发热症状监测和甲型H1N1流感流行趋势相似.[结论]根据疫情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有不同的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9—2010年玄武区132例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总结防控经验,为今后处理类似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甲型H1N1流感病例,描述三间分布特点,结合疫情处置资料,分析疫情发展特点。结果玄武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分为三个阶段:输入性阶段、暴发阶段、散发阶段。132例分为三群:轻症126例(95.45%),重症4例(3.03%),危重2例(1.52%);职业以学生所占比例较多(56.8%),年龄以11~30岁所占比例较多(73.5%)。结论甲型H1N1流感高发人群为青少年学生,危害性较小。  相似文献   

6.
2009年北京市金融街地区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9年北京市金融街地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收集金融街地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信息,用Excel建立个案信息库进行统计,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9年,金融街地区共发生甲型H1N1流感63例,无死亡病例。时间分布上发病病例多集中在9~11月,占全部病例的85.7%,发病年龄分布上10~1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11.29/10万),职业分布上学生的发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57.14%,性别分布上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4:1。结论秋冬季加强疫情监测,在学生中广泛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开展健康行为教育,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流行原因,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郴州市2009-2010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进行分析。结果郴州市2009-2010年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4 459例,发病率95.61/10万,其中重症病例17例(占0.38%),死亡3例,病死率0.67‰;疫情从2009年8月上旬发生输入性病例开始,发病数快速上升,11月份达到发病高峰,2010年1月份快速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病例多为在校学生,占病例数的95.70%,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发生暴发疫情38起,其中发生在学校36起,续发率3.98%;流感监测显示:9月份以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迅速取代季节性流感病毒,成为流行优势病毒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状况调查IgG抗体阳性率32.28%。结论郴州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通过综合措施得到有效防控;通过加强监测,积极开展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遏制甲型H1N1流感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三明市疾控中心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控措施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法,了解应对甲型H1N1流感采取的防控措施。[结果]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监测培训,规范疫情处置,接种疫苗,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使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结论]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重庆市2009年1~11月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预测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重庆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就诊比,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流感病毒谱和优势毒株,抽样调查重庆市人群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水平,预测发病趋势。[结果]2009年6月13日,重庆市确认首例甲型H1N1流感疫情,截止2009年11月30日,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2179例,无死亡,发病率为7.74/10万。甲型H1N1流感在重庆的流行过程经历了输入个案病例、输入聚集性病例、病例本土化并出现多点聚集3个阶段,流行高峰为10月。病例分布于全市40个区县,主城区发病率高于远效县。男︰女=1.4︰1,报告发病以10~20岁组最多,职业以学生为主。400名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清抗体监测结果,阳性率为15.40%。[结论]2009年重庆市发生了流感流行,甲型H1N1流感已由输入转为本土,是导致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2009年重庆市流感的流行特征与往年不同;重庆市将继续出现甲型H1N1流感流行;发病者的年龄、职业、地域范围将更加广泛;症状很轻或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者是引起疫情扩散蔓延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2009年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流行特征,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广东省流感监测系统的流感样病例监测、病原学监测及暴发疫情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年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特征,并用流感监测数据来估算广东省2009年到医院就诊者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结果2009年5月18日广东省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共有21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9 784例,其中重症病例346例,危重病例141例,死亡36例;每周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数占全年病例总数的构成比高峰与流感监测的甲型H1N1流感就诊指数高峰相一致,均出现在2009年11月,并在12月回落,且流感样病例就诊指数也降至警戒线(5%)以下,与季节性流感高峰(7月)完全不同。从病例输入到社区传播可划分为:以国外病例输入为主的输入散发期(5月18日至6月17日);出现聚集性病例,病例主要局限于珠江三角洲的有限传播期(6月18日至7月30日);在全省流感监测网络中连续检出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病例为特征的持续传播期(7月31日至8月31日);病例以学校暴发为特征并在全省各市蔓延的广泛传播期(9月1日至12月31日)。分析834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95.56%)、咳嗽(59.11%)、咽痛(42.45%)等呼吸道症状为主。估算广东省2009年到医院就诊者中甲型H1N1流感感染数不少于270万例。结论广东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高峰出现在11月份,为单月高峰,多数病例临床表现温和,推算在全人群中感染率尚在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晨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3):414-417,422
[目的]了解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今后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南京市首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时间为6月17日,至2009年第53周共报告发病数1209例,报告发病率18.78/10万。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有2个高峰期,8~9月第1个高峰期,11~12月第2个高峰期。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3︰1。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区县为鼓楼区48.7/10万。报告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10~19岁组,发病率为66.56/10万。2009年南京市共发生4起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均发生在9月。2起发生在中学,1起发生在小学,1起发生在大专院校。南京市流感样病例数最高峰为第48周4275例,ILI%的最高峰为第48周9.95%。南京市流感病原学监测显示第44周甲型H1N1流感阳性标本占总阳性标本的比例为100%。[结论]2009年南京市甲型H1N1流感发病有2个高峰期,分别为8~9月和11~12月,疫情整体态势体现为一个流行的状态。病例中主要表现为轻症病例,青壮年组、男性的发病率较高,学生人群发病数较多,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以上结论提示我们应当密切关注甲型H1N1流感处于高发季节时这些人群中的疾病动态,谨防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高发季节时在这些人群发生较大散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评价四川省首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处置效果,总结防控经验,为政府和卫生部门科学应对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提供对策建议。方法收集汇总疫情处置相关信息和各类数据,对防控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该校师生共1201人,确诊甲型H1N1流感46例,无重症病例,在1个甲型H1N1流感最长潜伏期(7d)内未再有确诊病例;1155名隔离师生自最后1例确诊病例出现后7d内未出现流感样症状。结论该校疫情处置得当,甲型H1N1流感流行及时中止。  相似文献   

13.
朱鑫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1034-1036
[目的]了解洛阳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的防控工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洛阳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年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200例,报告发病率为3.11/10万,其中重症病例12例,死亡2例。病例分布在全市14个县,城区发病率、农村发病率分别为2.02/10万和3.77/10万。200例中,8月占36.18%、9月占24.62%;学生占90.50%。流感哨点监测显示2009年流感流行呈混合型,在356株流感阳性标本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65份(占46.35%),季节性H3流感44份(占12.36%),B型流感47份(占13.20%)。[结论]2009年洛阳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学生居多,农村高于城市,应强化各种监测系统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5月13日,济南市确诊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随后疫情不断出现,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济南市甲型流感防控工作,对2009年全市甲型流感疫情进行了分析。1疫情概况自2009年5月13日报告首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以来,至12月31日,共确诊病例471例,发病率为7.65/10万;死  相似文献   

15.
茂名市21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茂名市2009年新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下载茂名市各地上报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的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5月31日至11月20日,茂名市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12例,其中209例为轻症病例,2例重症病例,1例死亡病例;输入性病例1例,本土感染病例211例;10~24岁年龄段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8.68%;以学生病例为多占89.62%;发病数自8月份开始呈逐月上升趋势。结论茂名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本土感染为主,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流行特点。方法通过深圳市龙岗区流感监测网络,收集整理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资料;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结果 2009年共发生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62起,流感样病例811例,总罹患率为6.60%。疫情主要发生在9-11月(占88.71%),学校累计报告57起,占91.94%。各起疫情平均报告时间为1~7d,中位数为3d。甲型H1N1流感疫情持续时间为2~23 d,中位数为7 d;季节性流感疫情持续时间为2~15d,中位数为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9年流感疫情发生时共采样251份,其中阳性162份,阳性率为64.54%。结论深圳市龙岗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流行强度高于前三年季节性流感平均水平,9-11月是该区甲型H1N1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高发季节,以局部暴发为主要特征,学校是高发场所。加强疾病监测,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及早报告有利于疫情及时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甲型H1N1流感流行规律和防控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年白云区甲型H1N1流感病例及学校和家庭聚集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对发病3d内的现症患者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2009年共报告250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其中学生169例(占67.6%),发病年龄以7~24岁为主(182例,占72.8%)。全区有13所学校和2个家庭发生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以9月最多,共11起。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学校是疫情多发场所。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患者,狠抓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尽快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控制学校或家庭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甘肃省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和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初步掌握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甘肃省所发生的78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和21例死亡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甘肃省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死亡病例快速上升,且以青壮年为主,多数伴有基础性疾病;集中救治使得大医院在救治上面临严峻考验。结论甘肃省甲型H1N1流感形势依然严峻,下阶段应坚持"强化预防措施,突出重点环节,加强重症救治,减少疫情危害"的策略,切实做好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防控工作;同时应加强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救治,以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9年开封市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开封市甲型H1N1流感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报告甲型H1N1流感180例,其中重症及危重病例5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0.56%)。9月14日出现首例本地感染病例,当月发病26例,10月发病70例,11月发病77例,12月发病6例;城区发病率为15.98/10万,其他各县发病率为1.27/10万。180例病人中,男性108例,女性72例;10岁以下10例,10-20岁134例,20~30岁23例,30岁以上13例;学生153例,其他27例。检测流感样病人咽拭子703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169例。发生19起暴发疫情,17起在学校,暴发点平均罹患率为13.57%。[结论]开封市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处于一般水平,今后要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尽早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甲型H 1N1流感疫情迅速蔓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甲型H 1N1流感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防控随疫情变化而调整,不同流行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只能削平流行高峰,期望短期内扑灭疫情是不可能的。罹患率和实际流行强度并不完全一致,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报告病例数和流行强度的关系。轻症病例的治疗存在抗生素滥用、过度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