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改良腋-锁联合照射野技术以降低乳腺癌术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方法改进58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腋-锁联合野下界,观察对肺损伤的影响,并与传统设野法治疗的106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率也无增加.肺受照体积降低54.98 cm3(t=64.99,P<0.001),受照面积降低23.01 cm2.结论改进腋-锁联合野下界使放射性肺损伤明显降低,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增加.  相似文献   

2.
刘佳  崔珍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11):1893-1897
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toxicity,RILT)是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副反应,包括早期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晚期的放射性肺纤维化。由于肺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当其接受一定的放疗剂量时就可能发生放射性损伤。目前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且缺乏有效的预测指标和治疗措施,不仅限制了肿瘤的放疗剂量,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及生活质量,成为提高胸部肿瘤放疗疗效的瓶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放射性肺损伤不仅与肺的受照剂量和体积密切相关,也与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信号传导有关,如炎症细胞浸润、炎性细胞因子失衡、氧化损伤等均参与了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过程。此外,患者的体能状况也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有关。因此,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等应用来对症处理肺的放射性炎症,总体效果欠佳,更缺少对放射性肺纤维化确切有效的防治办法,因此放射性肺损伤的机制及临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人们对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在临床防治方面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突破,如应用细胞因子抑制剂、基因治疗、中西医药物、干细胞移植等。本文就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临床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防治研究进展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一般有2种表现形式:早期急性放射性肺炎和后期放射性纤维化.发病机理研究主要为细胞因子学说.细胞因子作为分子水平的生物效应调节因子,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及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已引起广泛的重视.在研究细胞因子致病作用的同时,亦进一步探讨相关细胞因子在放射性肺损伤的预测、监控、预防和治疗方面的意义.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改变随着照射后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肺泡是主要受损部位,基本病变是肺充血、水肿、肺间质增厚纤维化.CT、X线是临床对其最常用的检查方法,表现主要包括毛玻璃改变、斑片影及纤维索条影,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放射性肺损伤不可逆转,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将放射性肺损伤分为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放射性肺炎属急性期,经系统治疗可以逆转,而放射性肺纤维化,对患者的生活、治疗及预后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国内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所以,对于放射性肺损伤急性期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放射性肺损伤急性期又称放射性肺炎(Radiation Induced Pneumonitis,RIP),是由于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或胸部其它恶性肿瘤等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是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放射性损伤而导致的炎性反应.目前,西医多采用大剂量激素加抗生素治疗放射性肺损伤急性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副反应较大;中医药治疗则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微  刘文强  宋光辉 《中外医疗》2008,27(11):49-49
目的 观察清燥救肺汤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放疗的同时服中药清燥救肺汤,疗程1个月,放疗结束4个月内对放射性肺损伤进行评定和分级.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轻度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3%(10/43)、18%(8/45)(X2=21.47,P<0.05),重度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7%(3/43),2%(1/45)X2=24.86,P<0.01).结论 清燥救肺汤具有预防放射性肺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肺损伤(irrad iation lung in jury,IIL)是胸部放疗的常见并发症,但患者症状一般较轻,不易被患者和医生发现,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是早期发现和诊断放射性肺损伤最好的方法之一。我们回顾分析本院195例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放射性肺损伤主要指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肺纤维化.它是核辐射事故,骨髓移植预处理及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后常见而危害性较大的并发症.早在1966年Rbin等就提出这个概念,此后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167例放疗患者发生18例放射性肺损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TNF-α、NF-κB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常见并发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是放射性肺损伤早期的致炎因子,在后期参与了纤维化的形成。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辐射可以激活核因子κB(NF-κB),在放射性肺损伤中起着刺激前炎症因子产生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对放射性肺损伤中TNF-α、NF-κB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丹参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期间应用丹参制剂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属临床实验研究,设计为丹参+放疗(治疗组)及单纯放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6个月,治疗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平均为22.1%,对照组为41.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放射治疗同期应用丹参减轻或防止了放射性肺损伤.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放射线属于中医六淫中的火热毒邪,中医肺络概念包括西医解剖肺脏;肺络病是肺脏疾病一种病理状态,放射性肺损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络病,包括肺络自病和久病入络;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患者在放疗过程不可避免的一种毒副作用,同时加剧了肿瘤患者本身虚实夹杂的病机状态;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演变过程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病机概念。从络病理论出发,结合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特点,探讨络病理论指导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食管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并同步化疗后的初期疗效及发生急性放射性肺损伤情况,进一步探讨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96例食管癌患者,均接受IMRT并同步FP(5–氟尿嘧啶+顺铂)方案化疗,回顾性收集其一般资料。根据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分级标准分为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组(1~4级,25例)和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组(0级,71例),分析食管癌患者IMRT后的初期疗效及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状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患者IMRT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食管癌患者IMRT并同步化疗初期疾病控制率为71.88%(69/96),96例食管癌患者IMRT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25例,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26.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卡氏评分70~80分、合并基础肺部疾病、计划靶区体积≥36.7cm3、全肺平均剂量≥10Gy是食管癌患者IMRT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OR=2.261,1.976,2.190,4.141,2.450,P<0.05)。结论 食管癌IMRT并同步化疗后的初期疗效好,但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风险较高;食管癌IMRT后急性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与淋巴结转移、卡氏评分70~80分、合并基础肺部疾病、计划靶区体积≥36.7cm3、全肺平均剂量≥10Gy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进行针对性干预,进而降低食管癌IMRT并同步化疗后和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中药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肺损伤是在放射治疗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过程中,正常肺组织受到照射而出现的损伤反应,主要包括两个类型: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后,引起肺内效应细胞产生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启动炎症反应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进而形成肺组织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及预后。笔者在总结了近年来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病理学变化、影像学改变和中西医防治的基础上,提出中西医结合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部分观点,希望能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是众所周知的一项反映放射性工作人员受辐射损伤照射情况的重要指标。利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这一指标,对监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受照剂量情况有重要意义。1对象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肺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射线照射后,引起肺内效应细胞产生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启动炎症反应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进而形成肺组织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及预后。笔者在总结了近年来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病理学变化、影像学改变和中西医防治的基础上,提出中西医结合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部分观点,希望能对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放射性肺损伤SD大鼠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的影响,探讨苦参碱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14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配到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单纯照射组),地塞米松组,苦参碱低、中、高浓度治疗组(50、100、200 mg·kg-1·d-1),每组24只.然后对大鼠进行肺部照射,构建大鼠放射性肺损伤实验模型,各组大鼠分别在照射完成第2、4、8、12周随机选取6只大鼠,取其血清,采用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MDA、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性.结果:和单纯照射组相比,地塞米松激素组、苦参碱组(50、100、200 mg/kg)SD大鼠肺组织血清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和GSH-PX活性有所升高.结论:中药苦参碱能够降低放射性肺损伤SD大鼠肺组织中MDA的含量,提高SOD活性和GSH-PX活性,从而抑制了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氟伐他汀对放射性肺损伤TGF-β1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fluvastatin)对放射性肺损伤TGF-β1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氟伐他汀防治组,防治组于照射前1 wk以氟伐他汀20 mg*kg-1灌胃,1次*d-1, 直至实验结束.其他组灌服生理盐水.直线加速器全胸部照射,单次剂量为20 Gy,照后5,15,30和60 d剪开胸腔, 取肺组织做病理切片,并作TGF-β1免疫组化染色, 光镜下观察染色结果. 结果放疗组显示随着照射后时间延长, TGF-β1在肺组织表达逐渐增强, 氟伐他汀防治组显示TGF-β1的表达不随病情发展而增强. 与各时间点放射组相比明显减弱. 结论氟伐他汀能明显减弱TGF-β1表达,为防治放射性肺损伤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放射性肺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CT表现。结果 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分为3种类型:毛玻璃样改变、斑片高密度影、纤维化。结论 CT检查对胸部放疗患者进行观察、随访可以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并能作为同其他疾病鉴别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肺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损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患者的CT表现。结果放射性肺损伤的CT表现分为3种类型:毛玻璃样改变、斑片高密度影、纤维化。结论CT检查对胸部放疗患者进行观察、随访可以早期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并能作为同其他疾病鉴别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进行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三维适形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研究对象的放射性肺损伤于放疗开始后3个月内进行评价,放射性肺损伤患者共35例,其中。级16例,1级8例,2级7例,3级4例,4级。例,剂量学因素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显著相关,性别、年龄和放射部位与肺损伤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中肺损伤与患者年龄、性别、放射剂量和照射部位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