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新生适应新环境的迫切需要,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动力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从高职院校新生面临的心理、生活、人际交往、学习不适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应对策略——实施“八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2.
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入学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新生进校后,带着兴奋、迷茫、期望等各种复杂的心情观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会出现各方面的不适应状况.高职院校在入学教育中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专业教育和日常管理,让新生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网络和信息科技迅速发展为不同地域人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成为青年学生主要的沟通工具。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将高职新生入学教育进行前移,可以使高职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错误认识所产生的"首因效应"降到最小。充分发挥"近因效应",引导高职新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就业前景、大学生活等方面产生正确认识,也将为高职新生入学后的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新生辅导员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肩负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而辅导员助理队伍可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减轻辅导员工作压力、提高学生干部素质,给高职院校新生教育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高职院校系部应从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增加培训内容和优化培训形式、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面强化辅导员助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谢晓光 《考试周刊》2014,(78):149-149
目前高职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生入学教育对高职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高职新生入学后在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90后"高职新生入学后,都存有诸多不适,对大学生活的规划普遍存有模糊认识,这就迫切需要加以引导。朋辈辅导员来源于高年级的优秀同学中,它以朋友、同辈的身份协助辅导员对"90后"新生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辅导,以促进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介绍了朋辈辅导的发展历程;阐述了"90后"高职新生面临的适应性问题、朋辈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及在"90后"高职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建设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在新形势下建设适应高职院校新生特点的入学教育长效机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实践的形势与挑战、高职院校新生思想状况的特点等进行分析,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创新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应从管理规划、组织保障、统筹协调、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方面进行创新,以切实完善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面对高职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矛盾,在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在高职新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化解中学时期遗留的心理隐患,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增强高职生的适应能力,使之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新生入学教育对于高职新生的人生成长和学习非常重要,本文针对高职新生入学存在的不适应的表现与成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高职新生的特点,提出了高职新生入学教育的对策和内容,制定促进高职新生发展的教育辅导的目标和措施尤为重要,这能够使高职新生加强自律性,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0.
高职新生学校适应性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测量统计法,进行数据采集与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新生学校适应性水平较一般本科院校新生相对较低;高职新生中,理科学生在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身心症状表现方面适应性水平高于文科学生;男生适应性水平高于女生。所以,要提高高职新生学校适应性,就要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加强新生学校适应性教育;丰富学习、生活,提高高职女生的身心健康;明确学生专业特点,注重高职学生的专业化培养。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高校新生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活和中学生活有着明显差异,大学新生具有特殊的思想状况和鲜明的特点,新生的教育关系到新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应从新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素质拓展、目标重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尽快缩短新生的角色转换期,为未来的成功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检测与分析 --以温州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L-90心理评定量表对我校2003级、2004级新生进行测试,对所得结果进行多维度比较分析,得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性别差异、科系差异等一系列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路:1、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学生对心理咨询重要性的认识;2、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分类处理;3、开展以发展性咨询和障碍性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多样的心理咨询;4、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生的心理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新生面对新的环境容易出现的种种困惑和焦虑,及其造成新生这些心理特点的原因,从五个方面探索了如何从新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掌握新生的心里特征,做好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刚刚踏入大学校园,面对大学新环境存在很多不适应的方面,出现了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从大学新生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主要表现着手,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在新环境中,培养和提高大学新生心理素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生有很多开始,对大一新生而言,从高中到大学既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大学一年级尤其是第一学期,面临着人生的很多新课题,如同航船沿着江河驶进大海,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种种困惑和不适应。因此,"适应教育"成为大学新生教育的核心主题。同济大学根据大一新生的特点和成长发展需要,开设了"大学生涯启航"(以下简称"启航")课,积极开展课程体系建设探究,旨在有的放矢地探索适应教育和课程化建设。力求帮助新生在了解大学,认识自己的基础上,较快地适应大学新环境,确定学习目标,培养健康人格,学会自我规划,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开好头,迈好步,开启大学生涯。  相似文献   

16.
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不少大学新生存在着空虚、自卑、失落、孤独、恐惧、陌生等心理障碍,原因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任其发展会引起心理疾病。消除大学新生心理的适应障碍,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家庭要一以贯之地关注其成长,社会要予以正面引导,学生要主动调整心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7.
采用心理测试工具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职院校2011级6415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整体状态处于正常水平,但也有25%左右学生的测评数据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等方面,且学生性别及成长环境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结论:高职院校新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者占有一定比例,应重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简议高校新生入学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高校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刚刚跨入大学门槛并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时期的大一新生以及时而科学的指导。新生入学教育包括科学的专业指导、及时的“转换”指导、前置的就业指导、系统的心理指导、悉心的解困指导、得当的规范指导等方面。成功的入学教育应对新生的大学生活及长远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有些大学生从中学迈入大学,面临全新的环境与生活不能及时适应,产生独立生活困扰、角色认同困扰、学习能力困扰、人际关系困扰、职业规划困扰等心理适应不良的现象。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既有环境变化和学习不适应的原因,也有自身角色定位不准和调节不当等因素。提出从学校教育和大学新生自我调整两个方面着手,帮助大学新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20.
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决定新生大学学习和生活成功与否的关键。思政工作者应在迎新点仔细观察并在入校后开展一系列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同时还应密切关注新生心理普筛中的问题学生,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