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奖惩机制下零售商主导闭环供应链中各参与主体的回收渠道最优决策问题,运用博弈论建立4种奖惩机制下具有竞争性的双渠道销售和多渠道回收闭环供应链模型,对比分析了4种混合回收模式下供应链成员利润、整个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和回收水平。研究表明:废旧产品回收价格系数与回收渠道竞争系数之比较小时,制造商会选择制造商和第三方回收商这一混合回收渠道,此时供应链存在不稳定性;反之,制造商会选择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这一混合回收渠道,此时供应链具有长期稳定性。单位奖惩因子和销售渠道模式不影响供应链各成员的最优回收渠道决策。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零售商双渠道结构和回收品质量对闭环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构建了包含一个制造商、一个零售商和一个第三方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在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基础上,考虑零售商线上和线下渠道并存以及回收品存在质量差异的情况,在零售商主导的前提下,利用Stacke1berg博弈理论求得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下的供应链成员最优定价和利润.结果 表明:分散决策下的闭环供应链没有达到Pareto最优,采用利润共享费用分担契约实现供应链协调后,供应链中各主体企业的利润得到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达到集中决策水平;回收品质量不会影响正向供应链中的定价决策,但与逆向供应链中的回收价格、回收数量和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正相关.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结论和协调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类由制造商、零售商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考虑政府奖惩激励措施,应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无差别定价时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定价策略,得出了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最终利润。研究表明,政府激励环境中一定条件下闭环供应链的集中决策效率高于Stackelberg的博弈分散决策,通过设计一个收益共享协调定价机制,合理分配了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利润,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协调,进而分析了政府奖惩激励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协调运作中再制造过程利润超过制造过程的再制造优先条件,对再制造优先运作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有限产能条件下闭环供应链渠道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有限产能条件下闭环供应链渠道优化问题,以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二级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为对象,把产能水平增加到模型优化的约束条件中,分析了不同产能水平条件下闭环供应链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利润及渠道效率。结果表明,产能水平越高,闭环供应链的系统利润越高,但渠道效率越低。虽然较低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闭环供应链系统利润的改进,但是在供应链协调难以实现的条件下,有限产能能够实现制造商对零售商的有效控制,且可以通过改进工艺,降低再制造成本,提高再制造利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广告模式对第三方回收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的影响。在广告营销效率因子及广告成本因子的双因素假设下,构建了3种广告模式下第三方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决策模型。研究表明:无论零售商还是制造商单独广告,都不影响系统中各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且第三方回收商及系统整体的利润不变,但主导零售商的利润并不一定总大于制造商的利润。联合广告模式只对主导零售商有利,对闭环供应链系统其他成员及整体都均不利。无论何种广告模式下,较之主导零售商及制造商,第三方回收商的利润总是最小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零售"趋势下制造商主导的二级供应链,分别构建了无碳交易机制、碳交易机制无偿配额分配和有偿配额分配3种情形下价格、减排以及低碳宣传决策模型,比较了不同情形下最优决策和各成员利润,并通过算例分析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无偿配额分配方式对制造商减排、新零售商低碳宣传和市场需求的激励效果最佳;在碳交易市场建立初期政府应实施无偿配额分配方式,减少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的成本;在碳交易市场成熟阶段,应设计有效的协调机制来配合有偿配额分配机制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双回收渠道下零售商主导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决策问题,针对由一个制造商、一个占主导地位零售商以及一个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构建了相应的决策模型,并对闭环供应链成员及闭环供应链的整体利润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在零售商主导的闭环供应链中,当第三方有利可图时,第三方负责回收对零售商是占优策略。当第三方无利可图时,无论是第三方还是零售商负责回收,零售商的最大利润是相同的。相对于第三方负责回收,由零售商负责回收对制造商和整个闭环供应链系统均是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8.
考虑社会责任的闭环供应链决策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社会责任承担对闭环供应链决策和盈利性的影响,进而协调考虑社会责任承担的闭环供应链,构建了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分别在集中决策和制造商作为Stackelberg博弈领导者的分散决策模式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的定价、社会责任承担水平和回收率决策,进一步分析了社会责任承担效应对决策变量和利润的影响,探讨了两部定价契约和收入共享契约对分散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作用,并通过算例进行论证。研究表明:与集中决策相比,分散决策存在利润损失,零售价、社会责任承担水平、回收率和供应链利润均与社会责任承担效应正相关,两部定价契约和收入共享契约均可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而收入共享契约的灵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环境效益对绿色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基于多目标优化与博弈理论,构建了制造商同时考虑利润与环境双目标下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分析了集中式与制造商主导Stackelberg博弈模式下的供应链决策,并进一步建立了利润共享契约下的博弈模型,对以上3种均衡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制造商考虑环境效益目标会使自身利润减少,零售商利润、产品绿色度与环境效益相应提高,整体供应链利润先增大后减少;而利润共享契约能够实现产品绿色度、环境效益以及供应链各成员间利润的多重协调。  相似文献   

10.
再制造条件下闭环供应链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闭环供应链系统,制造商直接回收旧品并进行产品的新制造和再制造,零售商销售产品.采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不同博弈方式下三种竞争模式下的供应链效益.结果表明:当一个零售商具有中等决策权时,制造商和具有决策优先权的零售商的最优利润最大,制造商的回收努力系数最大,整个供应链的最优利润、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福利也最大,从而有利于供应链的整体效益,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市场上可能存在的新产品、再制造产品以及翻新产品的异质需求环境,分析了不同市场情形的形成条件及产品的需求函数。针对一个由原始设备制造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建立了四种生产模式下考虑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的差异定价模型,得到了相应的最优定价策略,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三种产品需求同时存在的市场情形下,比较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分别从事产品翻新时的最优策略,并分析了制造商选择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的条件。研究表明,在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时,再制造产品和翻新产品会对新产品产生市场"挤兑效应",同时伴随有"利润侵占"现象;零售商利润与闭环供应链系统总利润在同时生产三种产品时达到最高。与制造商从事产品翻新相比,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有利于零售商而不利于制造商,但闭环供应链系统总利润相对较高;在一定条件下,制造商会考虑选择零售商从事产品翻新,以求得系统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在线渠道提供价格折扣对合作广告策略的影响,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在线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通过构建价格折扣和合作广告需求模型,分别求得集中决策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均衡的合作广告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价格折扣的增大,制造商品牌广告投入及其对在线零售商促销广告投入的分担比例相应提高,在线零售商促销广告的变化与价格折扣程度相关。进一步对比了集中决策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均衡的系统利润水平,给出了一个双向参与合作广告协调策略,实现了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3.
多对一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中的采购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对一供应链结构中基于契约协商的采购优化策略问题及其对改善供应链绩效的影响,针对该供应链结构中零售商具有内生保留利润的特点,建立了以制造商为主方、零售商为从方的Stackelberg主从对策模型;给出了在制造商提供契约条款的对称博弈中,零售商采购策略存在唯一最优解、制造商问的博弈存在唯一对称纳什均衡最优解的证明;讨论了收入共享契约下分散供应链决策同集中供应链决策的关系,限定了该结构中供应链协调的条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分析验证了契约参数及产品的可替代性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渠道公平感知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针对上层为单个制造商,下层为多个零售商和需求市场的双渠道二层供应链网络,运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和FS模型分析零售商渠道公平感知对供应链均衡策略和效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零售商一味要求提高零售渠道的利润分成,则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制造商应注重协调传统和直销两个渠道的利润分配比,不能仅追求直销渠道的高利润而忽视零售商的渠道公平感知,以使供应链整体利润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15.
考虑质量对商誉影响的延迟效应,基于Nerlove-Arrow模型构建质量对商誉影响的延迟微分方程,研究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情形下的产品质量水平和服务质量水平决策问题。研究发现,对于产品商誉、产品质量水平和服务质量水平而言,集中式决策获得的最优值高于分散式决策,两种决策情形下供应链利润的高低取决于产品质量延迟时间和服务质量延迟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散决策下,产品质量延迟效应对零售商有利而对制造商不利,服务质量延迟效应对零售商不利而对制造商有利。通过分析集中和分散情形下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延迟时间对供应链最优质量水平及利润的影响,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用户参与创新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在利用消费者效用函数识别领先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构建集中决策模型、分散决策模型和收益共享契约供应链模型,采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求解得到均衡状态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领先用户需求量和契约参数范围。通过数值仿真对分散决策模式和收益共享契约下的供应链及成员利润、价格和领先用户需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与分散决策模式相比,收益共享契约能够有效协调供应链,增加供应链利润;增加消费者创新补贴对领先用户需求的刺激不明显,但是存在一个使制造商利润最大的最优创新补贴;当消费者创新补贴一定,制造商技术吸收能力由低到高时,消费者的知识水平与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的关系从正相关变为负相关,并且分散决策模式的批发价格和契约模式的零售价格对消费者知识水平的变化更加敏感;两种模式的消费者知识水平对领先用户需求量、供应链成员利润和整体利润均为正向影响;当制造商的技术吸收能力较低时,偏向采用收益共享契约增加供应链整体利润,而且制造商的技术吸收能力将决定其利润。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可控提前期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基于交易信用契约,研究了由单个供应商与单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库存协调问题。假设补货提前期可控,得到分散式、集中式和协调模型中供应商与零售商的最优策略组合。研究表明:基于交易信用和批发价格溢价的协调机制共同作用不但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水平,而且实现了额外利润在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理分配;协调的批发价格随着零售商资金机会成本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供应商资金机会成本的增加而减少;交易信用契约的协调区间随着零售商资金机会成本的增加而增大,随着供应商资金机会成本的增加而减小。通过算例分析考察了需求标准差和单位缺货成本对供应链最优策略与系统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绩效水平,而且实现了额外利润在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第三方回收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协调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基于博弈理论构建了制造商进行网上直销、零售商进行传统零售、第三方负责废旧产品回收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分析和比较了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定价策略和利润的影响,发现分散决策会导致整个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效率损失.为弥补这种效率损失,以集中决策的最优结果为基准,设计了一个利润共享—费用分担契约来实现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协调.算例分析表明,所设计的利润共享一费用分担契约能够有效协调双渠道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19.
将公平关切因素考虑到闭环供应链决策中,研究了制造商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与不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问题,研究表明:考虑零售商的公平关切情形时,零售商公平关切的程度越高,其利润就越高,制造商的利润就越低,但再制造品价格与销量及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利润不受关切程度影响;制造商忽视零售商的公平偏好时会导致再制造品的价格上涨、销量下降、供应链成员企业与系统利润减少,且新产品的价格及销量对零售商的公平关切更加敏感,说明制造商忽视零售商的公平偏好条件下闭环供应链的再制造品价格受内部公平偏好干扰性小。采用数量折扣契约对制造商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情形下的供应链进行协调,实现了双方的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闭环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构建了奖惩机制下由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在集中决策下,研究了奖惩机制下“超组织”的最优决策和利润,并给出了均衡解存在的条件和奖惩力度需满足的范围.在分散化决策下研究了闭环供应链成员企业的批发价、零售价、回收补贴价和回收率决策,分析了奖惩力度和最低回收率对节点企业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了奖惩机制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机制,并讨论了奖惩力度和最低回收率对协调后的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