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简短些说,人们的意识是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当前我国正处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存在着同一性。尤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以不同形式进入社会生产过程,成为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因此必须把社会存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最集中使用"无产阶级"这一术语的经典著作,以《共产党宣言》在汉语语境中的翻译、传播为线索,对这一术语在汉语语境中引入、翻译、传播、接受、定名的概念史考察,追索这一术语的源流演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中国化研究是基础性的工作.同时,这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术语及话语体系建构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是江泽民同志在世纪之交为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对党的性质、任务、宗旨所作的概括,其理论源头是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中深含"三个代表"思想."三个代表"思想是对《共产党宣言》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郁飞翻译林语堂的英语长篇小说Moment in Peking,是译界一件很特殊的任务。其中原文及原文作者与译本及译者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涉及到乱世沧桑与生离死别的社会背景,至交好友与至亲父子的人物关系,倾情相托与父债子还的文坛佳话。这些背景,对译者的主体性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对此译作的解读,不能忽略了其译者主体性对译作的影响及其在译作中的体现。本文试图借用杨晓荣老师的"同情的理解"的观点,从译者主体性的形成背景,对译作的影响,以及译本中语言风格和文化意象的回归等方面对郁飞的译本《瞬息京华》中的译者主体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之作,人们以往更多地把它视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纲领,一本阶级斗争的教科书。其实,在《共产党宣言》中不仅对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和有关主张给予了肯定,明确提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而且蕴涵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内容。深入挖掘这方面的丰富思想资源,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产、政治生活和精神生产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页)也就是说,在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应有相应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然而,中国农业的生产方式,似乎其中生产关系发展,相对于生产力发展,呈现一定的滞后关系,生产力并未同步决定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8.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里程碑。《共产党宣言》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深刻剖析,揭示了道德的阶级性,论证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自《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的历史发展并没有证明"两个必然"的失败和过时,只是"两个必然"的实现方式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属于社会意识范畴。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2页)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0.
  [摘要]《共产党宣言》既是共产党人的宣言书,也是共产党人思想和精神的发源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传承和践行《共产党宣言》精神,从《共产党宣言》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造性地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坚守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在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勇于推进“自我革命”,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构成社会生活的必要的物质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三者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起作用各不相同。地理环境是指与社会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地形、河流、海洋、土壤、动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地下矿藏等。这种自然条件既不是整个自然界,也不是仅仅被社会改变了的自然领域,而是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社会并构成人的生产和生活的那一部分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论语》概念词的正确解读是《论语》翻译的基础。词义的解读应以语境、互文性参照、查阅比对他人集注为依据。《论语》属于政治伦理哲学书籍,翻译时既要保留其哲学文本性质,又要保证译本的可接受性。概念词的翻译应以"直译"、"音译"为主。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共产党宣言》全文不到两万字,由7篇不同版本的序言和正文组成.革命精神、批判精神、自由精神、解放精神是《共产党宣言》蕴含的基本精神,这些基本精神对于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吴道显 《长春大学学报》2013,(5):618-620,624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不朽之作,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和谐思想。它客观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和本质,深刻分析了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和途径。这些思想对今天我们科学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方针、保障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共产党宣言》中人类解放的思想进行重新思考是厘清这一思想的自身面目和自身逻辑的内在要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类解放的含义的回答是通过一种对比得到说明的。《共产党宣言》中主张的人的解放是达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自由全面发展不是自明的,也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在现实的批判中获得了明确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教导我们: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享乐主义"属于社会意识层面,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财富不断积累,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享乐主义。享乐主义是一种错误的社会意识,它阻碍社会的发展,由此,我们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宣言》发表已有 1 50多年了。它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无产阶级革命与人类解放的指南。透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史 ,其成功或失败无疑都证明了《宣言》所揭示的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这一原理的正确性。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宣言》仍是认识两制现状与相互关系的重要文件。《宣言》没有过时 ,《宣言》的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18.
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杂合"概念解读辜鸿铭的《论语》译本,指出辜鸿铭的译本体现了一种杂合特征,展示了他在特定历史语境中抵制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构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间平等对话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9.
论述《共产党宣言》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利益方面的内在联系,指出它们之间具有相通之处。《共产党宣言》虽然发表已经150多年了,但它的基本思想和原理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技智囊》2009,(12):12-23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胡锦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