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生活方式是与生活条件不可分割的生活活动的形式和本质特征的总和。它受与之相关的各种物质条件的制约,地理环境——与人们存在的地理位置相关的一切自然条件的总和——就是这些条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存在着同一性。尤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以不同形式进入社会生产过程,成为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因此必须把社会存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3.
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建筑物质和建筑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条件和地理、自然条件构成的文化环境中产生的:这样的文化环境,是由社会与自然整体构成的.本文对建筑的文化特性的表现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建筑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文化,就其广泛的意义来讲,是人类通过长期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所取得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成就,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切创造物的结晶,包括思维方式、伦理道德、文学艺术、音乐欣赏、宗教信仰,政治生活中的典章与制度,经济生活中的生产与交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等。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由于人类自然形成的许多群体长期聚居在各种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的和社会的种种原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等三个总体指标的产值构成、价值构成与区别社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示的一年内五个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其产值构成为:社会总产值S一月。;,其中。;、二。、2:。、。;、。。分别表示农业、工业、建筑业、运邮业、商饮业五部门总产值。其价值构成为:转移价值与新创造价值之和,即S—C+V+;11国民收入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示的一年内五个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净产值(新创造价值)总和。其产值构成为:国民收入NI一Xg;,其中0l、9。、0。、U。、9。分别表示农业、工…  相似文献   

6.
概述在人类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同时,也是人文地理学所关心的最基本的问题。荀子以其“制天命而用之”的光辉立论,在中国古代哲学和科学的研究上独树一帜,为人们对地理环境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减少了思想上的障碍,鼓舞人们更好地去认识和改造自然。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世界社会生产力已高度发达,地球表面已经没有了纯自然的地理环境,人口增长日益加剧,各种资源消耗倍增,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基础正在逐渐衰竭和贫化,人类对更为美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追求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当此时也,我们重新认识并评价一下荀子的人地观很有必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讲的荀子的人地观,基本上就是他的有机自然观,是他的“天人关系”。因为荀子的所谓“天”,大致可以说就是自然界,只不过有时还包括日月、星辰而已,且现代人地观所讲的地,也不是《荀子》书中那种只是“载万物”的地皮,而是指地理环境(这里主要指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球表层上的土壤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故此“地”与彼“天”在多数场合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地域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经济地域是劳动地域打工发展的结果,是诸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有机组合的综合性区域。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全面地揭示了经济地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经济地域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地域形成、发展赖以存在的条件因素。这些条件主要指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以及社会经济诸条件等。研究经济地域的条件,侧重于研究这些  相似文献   

8.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贸易航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包括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潜力、政治地理环境及其他人文地理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农业区划的意义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土地、阳光、热量、水分等自然因素,才能实现自身的壮大增殖、繁衍更新。因而,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必然对农业生产予以深刻的影响,使农业生产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同时,农业生产虽然是动植物按照生物学的规律生长、发育的生理生态过程,但又不是一个自生自灭的自发过程;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人们的劳动有意识地调节和干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人类继工业文明之后更为高级的新型文明形态,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首要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学校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健康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追寻的基本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人的素质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何为人的素质?就狭义说,是指作为物质或精神生产中同客体相对应的主体(人)所具有的各种素质的总和。若从广义上说,乃是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所具有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人的各种素质都是在人的文明进化中生成、发展和逐步完善起来的。它的实体,说到底,也无非是物质、能量、信息。  相似文献   

13.
HSE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的简称,HSE管理体系是三位一体管理体系.H(健康)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心理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S(安全)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E(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城市系统要素及其框架 城市是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并获得发展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城市的影响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尽管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城市的设计有所不同,但有一些构成城市的基本因素是所有城市的设计和发展必须关注的,包括自然环境、市民、自然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政府、企业、社区和其它组织,他们共同构成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共产党宣言》诸多汉译本中,mit ihrem gesellschaftlichen Dasein或译作社会生活,或译作社会存在,1958年起中央编译局译本统一译作社会存在.依照较为权威的辞书,社会存在概念乃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核心在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一定义的直接依据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对社会存在概念认识逐步深化的成果,而教科书体系的概念界定可追溯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而其最初源头是《共产党宣言》.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围绕教科书和辞典的概念界定,出现了把社会存在的概念外延扩大化的新解读,实质上是把经典作家的"物质生活"放大为整个"社会生活"来解读,忽略了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6.
几千年来,人类对自身社会历史的认识,一直被唯心主义史观的迷雾所笼罩。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和发展了人类思想的积极成果,第一次把人类对自身社会历史的认识变成了科学。马克思经典性地指出: 人们在自己的生活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  相似文献   

17.
城市系统要素及其框架 城市是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形成并获得发展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城市的影响和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尽管由于地理环境、历史等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城市的设计有所不同,但有一些构成城市的基本因素是所有城市的设计和发展必须关注的,包括自然环境、市民、自然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政府、企业、社区和其它组织,他们共同构成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灾害地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认为地理环境既包括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和条件,又包括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灾害。灾害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地理学是研完灾害的类型、发生、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灾害地理学的研完有助于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为生产力布局和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减少灾害,避免损失,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什么叫产业?经济学认为,"产业"是指从事国民经济中同一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企、事业单位及机关团体的总和,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各部门.近20年来,文化和经济融合的趋势日渐明显,文化行为越来越成为经济行为,社会生产中逐渐形成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侧重精神生产的行业,即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实际中一般指以经营性生产为主的生产,如报刊杂志业、旅游娱乐业、咨询策划业、影视音像业、广告会展业、竞技体育业、教育培训业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等,而且呈不断扩展、融合之势.  相似文献   

20.
文化这个概念比较广泛。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整个“人化的自然”,或“第二自然”。从狭义来说,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人的能力、需求、条件、天资和才华等的发展。现代西方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是“超有机的(Superorganic)和“超体质的”Extrasomatic)现象,在分析或解释的概念建构上,它构成一种清晰的秩序或层面;文化具有自身的法则,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实在”(Exlstence)不同。根据传统的分类法,科学、美学(艺术)和宗教等等均从属于文化。因此,科学和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