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然气开发过程中,随着气井压力递减,地层出水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气井逐步进入低压低产阶段。根据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开发模式,对低压低产气井的采气工艺研究应用主要以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等三种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形成长庆油田苏里格气田低压地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体系,从而进一步对低压地产井进行高效开发,延长气井高产时效。本文主要针对低压低产积水的气井进行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靖边气田气井普遍表现为低渗、低压、低产的"三低"特点,气井生产到一定程度后不同程度地产出地层水,随着气井的压力和产气量逐渐降低,导致气井携液能力下降,无法实现自喷带液生产,气井生产后期泡沫排水采气效果逐渐变差。靖边气田气井普遍含有H2S、CO2等腐蚀性气体,机械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无法长期有效实施。为此根据靖边气田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应用和气井生产实际,在靖边气田开展了撬装压缩机气举辅助泡沫排水采气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排水采气工艺对于水淹气井复产和产水气井连续助排效果明显,为低压、低产的水淹井、弱喷产水气井排水采气探索出了新的排水采气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3.
小直径管排水采气技术在靖边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靖边气田低压低产气井携液能力差、井底易产生积液影响正常生产的现状,通过对小直径管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攻关研究,研制了国内首台类似连续油管的橇装式排水采气装置及配套工具,并进行了现场应用,为有效解决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难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针对川西侏罗系气藏开发中气井生产过程中产水量差异大,低压低产井普遍面临液相滑脱和井底积液,造成产量压力双递减。基于井下工况判断的排水采气有效实施是气井稳产的关键。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建立和完善了一套产水气井多元化的井下工况诊断技术,形成了以差异化泡沫排水采气工艺为主导,以互补型气举排水采气工艺为辅助,以连续油管排水采气工艺为补充的致密气藏经济有效的排水采气技术体系,有效提高了川西气田气井排液稳产效果。排水采气工艺在川西侏罗系气藏的精细化实施,促进老井综合递减降低约4%。川西致密气藏排水采气实践与认识对类似油气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江龙 《石化技术》2020,(4):294-294,307
针对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问题,本次研究首先对排水采气技术的概念及应用目标进行简单分析,然后从多个角度出发,对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为提高我国气井的产量奠定基础。研究表明:目前,随着低压低产气井数量的持续增加,对低压低产气井进行排水采气已经成为了目前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调研后发现,同心毛细管技术、柱塞气举效应工艺技术、超声波原理技术、连续油管采气处理技术以及不同孔径管柱排液技术等五项技术是低压低产气井实现排水采气的成熟技术。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三低"气田,气井投产后产气量、压力下降快,气井携液能力不足,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气田积液气井逐年增多且达到了区块总井数的60%,井底积液也愈发严重,确保气井产能发挥与解决井筒积液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苏里格气田中部苏6、苏36-11等6个区块排水采气工艺技术推广试验应用为例,针对泡沫排水、速度管柱、柱塞气举、气举复产等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从技术进展、适用性分析、实施效果、工艺评价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明确了气井不同生产阶段排水采气工艺措施,建立了排水采气工作流程,历年累计增产气量突破7×108 m3。通过技术应用评价探索出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方法,形成了苏里格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系列,对气田产水气井的开发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低压低产气井是气田中较为常见的气井种类,其采气工艺的应用效果直接决定了该类型井的生产量。本文简要分析了低压低产气井的生产特点,同时以某工程为例,介绍了灌注排水采气以及泡沫排水采采气两种采气工艺技术,以期提高低压低产气井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ѹ�Ͳ�������ˮ�������ռ���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针对长庆气田产水状况,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长庆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所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等三种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要求及各项工艺在长庆气田的试验效果,归纳了目前长庆气田采用的三种行之有效的复产工艺措施,形成了长庆气田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体系,这对提高低压低产气井的采收率及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度气田产水状况,总结了近几年采长庆气田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介绍了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柱塞气举排水采气等三种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要求及各项工艺在长庆气田的试验效果,归纳了目前长庆气田采用的三种行之有效的复产工艺措施,形成了长庆气田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体系,对提高低压低产气井的采收率及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排水采气工艺是有水气田采气工艺的主要方法,已成为国内外气田开采后期的一项主要开采措施,常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必须依赖井底的天然气流的扰动,应用表明:当气井产量小于气井含泡沫排水剂状态下临界携液流量时,泡排效果不理想。为此,针对常规泡沫排水采气工艺的局限性,研究了自生气泡沫排水采气工艺,该工艺在无井底气流的扰动下能自动起泡使低压低产含水气井泡排显著,使水淹井复产;并评价了自生气泡沫排 水剂起泡、携液及腐蚀性能;在现场开展了8口气井10井次的现场试验,共排液17.5m3,累计增产天然气59.2×104m3,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低压低产气井积液减产现象严重,而泡排、柱塞、液氮气举等常规排水采气工艺难以满足其长期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要求,为此,基于柱塞气举工艺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排水采气井下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实时监测与追踪井筒动液面位置,自动控制装置内部中心流道开关,可以在井眼内自动上行,从而实现气井分段、逐级定量排水。在东胜气田1口井的先导试验表明,井下智能机器人能够在井筒内自由稳定行走,实现自主定量排水和气井不关井连续采气,产气量稳定上升,油套压差持续降低,井筒积液得到有效缓解,达到了低压低产气井长期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研究与试验结果表明,井下智能机器人排水采气技术有效解决了常规排水采气工艺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低压低产气井的长期稳产和提高低压含水气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2.
大庆外围气田复合排水采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排水采气技术是气田进入高采出程度期间 ,探索出的新的排水采气工艺。本文从低压低产气井的特点出发 ,对什么是复合排水采气及复合排水采气原理进行了阐述 ,并结合现场实验数据 ,对复合排水采气技术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橇装式小直径管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庆气田低压低产气井携液能力差、井底易产生积液,影响正常生产,为此探索了橇装式小直径管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该技术自引进以来,由于装置的绞车动力不足、管子堵塞等问题而最终停用。针对这些问题,结合长庆气田的气井特点,开展了小直径管加工、橇体设计、绞车系统、控制系统和注入头等关键技术研究,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类似连续油管的橇装式排水采气装置及配套工具,并实现全套装置国产化。通过现场3口井试验,使小直径管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在气田得到成功应用,并通过与其他排水采气工艺的联合作业,为水淹井复产、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探索出了新的技术途径,完善了排水采气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4.
球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田开发进入后期,出水气井日益增多,排水采气工艺成了川渝气田实现稳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多年的攻关,形成了泡排、气举、机抽、电潜泵等几大工艺为主线的排水采气工艺系列,至2004底,排水采气累计增产约天然气110×108m3,实现了老气田的有效挖潜。但是,随着老气田地层能量的不断消耗,地层压力大大降低,这些工艺暴露出了许多难以适应的问题,而川渝气田低压出水气井又日趋增多,为了有效提高气井排水采气效率,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排水采气工艺--球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通过橡胶球在气液相之间形成机械界面,达到防止液体滑脱、提高举升效率的目的。目前该项工艺已在蜀南气矿试验成功,其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液体回落,减小液体滑脱损失,减少注气量,显著提高气液上升流动的举升效率和稳定性,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接替工艺。  相似文献   

15.
低压低产气井采气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掌握涩北气田储层和生产动态的基础上,对涩北气田低压低产井进行分析,研究低压低产的分布特征和生产动态,找出造成低产的原因,并对低压低产气井进行了系统分析,现场进行了14口低压低产井排水采气工艺实验,达到了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几种低压低产气井排水采气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为气田气井的排水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三低"气田,随着生产年限的延长,气井压力、产量快速下降,低压、低产、间歇气井逐年增多,井筒积液问题越发严重,依靠气井自身能量维持气井正常生产的周期明显缩短。为了解决低压低产气井积液和常规柱塞工艺应用受限的问题,苏里格气田开展了新型智能化柱塞气举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控制系统改进、生产制度优化和实施效果分析,评价了新型柱塞气举系统的适用性及经济性,形成了适合苏里格气田生产特征的柱塞气举工艺系统及柱塞制度优化模式,为低压低产积液气井管理探索出了新的途径,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随着榆林气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气井地层压力及产能逐步下降,目前投产的172口气井中,低产低效气井共59口。由于产量无法满足临界携液流量,气井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液,不能连续平稳生产。为提高气井排水采气效率,在对旋流雾化井下排水采气技术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旋流雾化井下排水采气技术以增强产液气井的携液能力、预防井底积液、提高气井采收率,并通过开展6口气井现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气田持续开发中,随着地层压力的不断下降,气井携液能力逐渐降低,气井开始积液,影响正常生产。通过实施涡流排水采气工艺措施,降低或清除井底积液,恢复气井正常生产,对气井生产至关重要。涩北气田于2011年采用井下涡流排水采气工艺技术,通过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排水采气试验效果,有利于涡流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后期推广。  相似文献   

20.
川西北部投产的海相深层气井产层中深普遍超过6 000 m,具有温度高、压力高、硫化氢含量高、完井管柱复杂和气水关系复杂、水量范围大的特点,目前排水采气工艺举升深度主要在6 000 m以内的气井,6 000 m以上气井排水采气尚无应用先例。针对深层、超深层气井特征,通过统计对比研究,初步形成了适应该类气井的排水采气措施:一是针对气井排水采气难点及需求、结合技术应用现状,优选出适合该类气井的排水采气主体技术;二是开展气举工艺可行性论证,结论表明气举能够适应川西海相深层气井生产初期的排水需求,但工艺所需最低地层压力较高,后期需进行工艺接替;三是根据阶段生产特征,制定了“初期降井口压力、中后期降井底流压”的阶段排水采气方案;四是提出超深井排水采气攻关方向及后续接替工艺措施,延长工艺有效期。川西深层、超深层气井排水采气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对该类气井稳定生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