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制备盐酸美普他酚鼻用温敏型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盐酸美普他酚为主药,泊洛沙姆P407为凝胶材料制备凝胶;以影响制剂胶凝温度的泊洛沙姆P407、P188及PEG6000用量为考察因素,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处方;同时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生理盐水为介质进行体外释放特性评价。结果:以处方中含有泊洛沙姆P407为20%、泊洛沙姆P188为3%、PEG6000为2%为最佳处方,平均胶凝温度为32.4℃。所制制剂15min即释药约25%,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该制剂处方设计和工艺方法可行,并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适合鼻腔给药。  相似文献   

2.
王军  谈弋  何文 《安徽医药》2013,17(6):921-923
目的制备盐酸倍他洛尔(BH)眼用脂质体-原位凝胶(ISG),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BH脂质体(BHL);以泊洛沙姆407和188(P407,P188)为温敏性ISG基质,以胶凝温度为指标,筛选P407与P188的最佳配比;采用无膜溶出模型对BHL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结果 BHL的平均包封率为(88.24±5.46)%(n=3);当P407与P188的处方用量分别为21%及6%时,胶凝温度最接近人眼表温度(34℃);BHL-ISG体外药物释放和凝胶溶蚀均呈现零级释放特征,两者相关性良好。结论 BHL-ISG结合脂质体和原位凝胶的特点,延缓药物释放,为其角膜滞留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宋玲  胡拥军 《中国药师》2021,(7):361-364
摘要:目的:优化羧甲基壳聚糖(CCS)阴道温敏性原位凝胶的处方,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拟定CCS质量分数为1.0%,以pH 4.2乳酸-乳酸钠为缓冲体系,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胶凝温度(Tgel)为评价指标,以正交试验优化泊洛沙姆407(P407)、泊洛沙姆188(P188)、甘油及聚卡波菲(PCP)的用量。对最佳处方制备的CCS温敏性原位凝胶的pH、胶凝时间、黏度及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结果:优化的最佳处方为18%P407,5%P188,5%甘油及0.4%PCP。最佳处方制备的CCS温敏性原位凝胶平均Tgel为29.5℃,pH为4.12,胶凝时间为22.6 s,在8个温度单位内完成黏度的增加,体外释药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且主要由基质溶蚀控制。结论:CCS温敏性原位凝胶体外性质符合阴道给药制剂的要求,并可迅速发生相转变,可望在阴道局部发挥缓释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优化口腔溃疡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研究口腔溃疡不同剂型体外释药规律及机制。方法:以泊洛沙姆188(P188)和泊洛沙姆407(P407)为凝胶基质,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凝胶处方。采用改良桨法,研究口腔溃疡原位凝胶的经皮渗透过程,探索口腔溃疡原位凝胶的缓释机制。结果:口腔溃疡原位凝胶的最优处方为:P188用量为4.0%,P407用量为12.5%,形成凝胶相转变温度范围为33~37℃。口腔溃疡原位凝胶体外释药行为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口腔溃疡原位凝胶的制剂处方设计合理,质量可控,具有一定的缓释性,是可替代口腔溃疡液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剂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制备安乃近原位凝胶,延长安乃近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作为载体材料,采用冷溶法制备安乃近原位凝胶,考察P407和P188的含量、亚硫酸氢钠及安乃近浓度对胶凝温度的影响,并用透析袋法考察凝胶的体外释药情况.结果 当P407浓度为23%、P188浓度为6%、亚硫酸氢钠的浓度为0.2%时,所制得的安乃近原位凝胶注射剂的胶凝温度合适,为35.3℃时,该凝胶在1h内的平均体外累积释放率为40.57%,较安乃近水溶液同时间内的累积释放率低50.39%.结论 安乃近原位凝胶的温敏性明显,其胶凝温度适合体内给药;安乃近原位凝胶对安乃近药物的释放显示出了明显的缓释效应,可以进一步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辛苯聚醇阴道用温敏凝胶[(O-9)-VTG],并对其释放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冷溶法以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为温敏凝胶材料制备凝胶,倒置法测定其胶凝温度(TGEL),再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采用无膜溶出模型考察其体外溶蚀及释药情况。结果:优化的处方基质配比为P407:P188:甘油:壳聚糖=16.3:5.7:5:0.6,胶凝温度为33℃,胶凝时间约1.6 min;辛苯聚醇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结论:效应面法筛选辛苯聚醇温敏凝胶处方合理,(O-9)-VTG作为新型阴道用避孕制剂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布洛芬二元醇脂质体温敏凝胶,研究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为凝胶基质,采用冷溶法制备布洛芬二元醇脂质体温敏凝胶;以胶凝温度为指标,以P407、P188比例(g/100 ml)与布洛芬二元醇脂质体的加入量为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布洛芬二元醇脂质体温敏凝胶处方进行优化;采用Franz扩散池法比较布洛芬乙醇溶液、布洛芬二元醇脂质体、布洛芬P407二元醇脂质体温敏凝胶和优选制备的布洛芬P407/P188二元醇脂质体温敏凝胶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最优处方为32%P407、3.2%P188及2.5 ml的布洛芬二元醇脂质体,所制温敏凝胶的胶凝温度为(32.1±0.5);体外释放结果显示,与布洛芬乙醇溶液及布洛芬二元醇脂质体比较,优选制备的温敏凝胶具有明显缓释作用,其12 h内累积释放度为(40.9±0.43)%,24 h内累积释放度为(60.76±0.58)%,符合一级释药模型;布洛芬P407二元醇脂质体温敏凝胶和优选制备的温敏凝胶的体外释放特性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制得具有温敏特性和明显缓释作用的布洛芬二元醇脂质体温敏凝胶。  相似文献   

8.
赵亮  苏畅 《中国药房》2012,(45):4272-4275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鼻用温敏凝胶,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以单用15%、16%、18%、20%、25%泊洛沙姆407(P407),及5%、10%P407与1%、1.5%、2%、2.5%、3%、4%聚乙烯醇(PVA)混合为凝胶基质制备对乙酰氨基酚鼻用温敏凝胶,根据胶凝温度筛选P407和PVA的最佳处方浓度,考察该凝胶的体外累积溶蚀量和体外释药行为并进行释放模型零级动力学、一级动力学、Higuchi方程、Riguchi-Peppas方程拟合。结果:单独使用P407作为凝胶基质,最佳处方浓度为16%~20%,凝胶的溶蚀和体外释药行为均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特征;选择混合基质,最佳处方浓度P407为10%,PVA为3%、4%,凝胶的溶蚀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特征,而体外释药遵从Higuchi方程,为骨架扩散释放机制。结论:PVA可显著降低P407的用量。单独使用P407作为凝胶基质,药物体外释药受凝胶溶蚀控制;而对于混合基质凝胶,溶蚀对体外释药并非决定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张玲莉  宋兴龙  王军 《中国药师》2015,(10):1708-1711
摘 要 目的: 研制美沙拉嗪温敏液体栓,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和188为温敏材料,采用冷法制备美沙拉嗪温敏液体栓;以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筛选出两种材料的最佳配比;对美沙拉嗪温敏液体栓的胶凝强度、生物黏附力等性质进行考察,并对其体外溶蚀行为及释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泊洛沙姆407及188的最佳配比为20%∶2.5%,此时胶凝温度为(36.9±0.2)℃,胶凝强度为(115.1±3.2 )s,生物黏附力为(130.7±5.8)×102 dyne·cm-2;体外释药特性及凝胶溶蚀特性均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且两者相关性良好,显示美沙拉嗪液体栓具有较好的缓释性。结论:美沙拉嗪温敏液体栓制备工艺简单,且具有较好的胶凝性、生物黏附性及缓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阿昔洛韦温敏凝胶,对其理化特性和使用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凝胶基质,制备阿昔洛韦温敏凝胶剂。采用试管倒置法研究相变行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采用Franz扩散池法考察体外释药行为,家兔皮肤局部使用初步评价胶凝效果和刺激性。结果制得阿昔洛韦温敏凝胶外观均一透明,胶凝温度约27℃,相变可逆,含主药(2.86±0.02)%,体外缓释6 h,符合一级释药特性。家兔皮肤局部使用证明其分散性良好,胶凝时间为(10±1)s,药物滞留量约为溶液剂的6倍,且无皮肤刺激性。结论制得阿昔洛韦温敏凝胶剂,质量评价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马来酸噻吗洛尔眼用温敏型凝胶优化处方,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评价。方法:选用泊洛沙姆P407、P188为载体材料制备眼用温敏凝胶,测定不同处方的凝胶前体溶液分别在未经处理和经人工泪液稀释条件下,从溶液态转变为凝胶态的胶凝温度,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筛选优化处方,并考察胶凝时间和释放行为。结果:根据温敏凝胶保存和使用的温度要求,筛选出优化处方为P407:P188(24.25%:1.56%)。前体溶液能够在34℃人工泪液中迅速形成凝胶,并在体外缓慢释放6 h以上。结论:经过筛选并制备出的噻吗洛尔温敏型凝胶具有良好的载药能力、稳定性及释放性能,满足眼用制剂质量要求和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氯霉素温敏型眼用原位凝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氯霉素泊洛沙姆眼用原位温敏型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泊洛沙姆P407和P188为温敏材料,通过测定溶液-凝胶相转变温度优化处方;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氯霉素含量。结果氯霉素温敏型原位凝胶的胶凝温度随P407浓度增大而降低,随P188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模拟泪液的稀释可使胶凝温度升高,建立了泪液稀释后相变温度与泊洛沙姆浓度的拟合方程,经Design-Expert软件优化出的氯霉素温敏型原位凝胶最佳处方为25%P407和4.19%P188;优化处方在29.5℃时为自由流动的液体,泪液稀释后在34.6℃能够发生相变形成凝胶。结论该眼用温敏凝胶符合眼部应用要求,体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甘油磷酸钠(CS/CMCS/GPS)体系水凝胶的温敏性,载药凝胶以及共混β-环糊精(β-CD)包合物对药物的缓释性能。方法试管倒置法研究不同配比,不同pH值对CS/CMCS/GPS体系温敏凝胶化性能的影响;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吲哚美辛/β-CD包合物,红外光谱表征包合物;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载药量和药物的累积释放度。结果 2%CS-2%CMCS-56%GPS体积比从10∶1∶2变为10∶10∶2(体系pH6.8),37℃下凝胶化时间由370s升至490s,后又降至90s;三者体积比从10∶3∶1变为10∶3∶6(体系pH6.8),37℃下凝胶化时间从407s降至66s。pH值在6.8~7.2范围适合于体系凝胶化。调节体积比及合适的pH值,在37℃下可实现CS/CMCS/GPS体系快速凝胶化。以吲哚美辛和吲哚美辛/β-CD包合物为模型药物,载有吲哚美辛温敏凝胶12h的累积释放度为65.2%,载有吲哚美辛/β-CD包合物温敏凝胶累积释放度为52.8%,而吲哚美辛原药12h的累积释放度为87.6%,吲哚美辛/β-CD包合物的累积释放度为82.1%。结论一定体积配比CS/CMCS/GPS体系在37℃具有快速凝胶特性,β-CD包合物与温敏性凝胶共混,对药物具有更加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托吡卡胺温敏型原位凝胶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曼  张恩娟 《中国药房》2013,(45):4273-4276
目的:优化托吡卡胺眼用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法考察温敏材料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对指标相变温度的影响,并以相变温度(T。)和模拟泪液稀释后的相变温度(L)为指标对结果进行模型拟合;采用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进行验证,测定300rain内的体外累积降放度。结果: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质量分数分别为20%、5%,以T·和Tz为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分别为(1.9187、0.8899;效应面法优化处方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绝对值均〈5%,300min内的体外累积释放度为65%。结论:星点设计一效应面法所建立的模型实现了该眼用温敏型原位凝胶的处方优化.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温控型胰岛素液体直肠栓。方法:以胰岛素含量为指标,以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的比例、壳聚糖含量、p H为因素,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筛选温控型胰岛素液体直肠栓的处方;并采用无膜、动物黏膜溶出法考察所制栓剂的体外释药机制。结果:所制温控型胰岛素液体直肠栓的胰岛素含量为0.35%;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的比例对栓剂中胰岛素含量影响显著(P<0.05);最优处方为泊洛沙姆407-泊洛沙姆188比例为15%∶25%、壳聚糖含量为0.4%、p H为5;使用无膜和牛肠黏膜时是通过溶蚀方式释放,使用羊肠黏膜时是通过扩散与溶蚀相结合的方式释放。结论:成功制得温控型胰岛素液体直肠栓。  相似文献   

16.
冯敏  何文 《中国药师》2010,13(5):631-634
目的:以维生素A棕榈酸酯(VAP)为模型,制备眼用阳离子脂质体-原位凝胶系统,并对其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VAP脂质体,根据胶凝温度筛选泊洛沙姆407的最佳处方浓度,采用无膜溶出模型对该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结果:透射电镜显示VAP脂质体-原位凝胶(VAPL—ISG)粒径分布均匀,经N-三甲基壳聚糖(TMC)包衣后Zeta电位〉40mV,泊洛沙姆407的最佳浓度为25%,VAPL—ISG中药物释放和凝胶溶蚀均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结论:VAPL—ISG具有阳离子脂质体和原位凝胶的优势,延缓了药物释放,为下一步研究其延长角膜滞留时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