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立新  陈大志  贺强  郎韧  樊华  李鹏  金中奎 《肝脏》2006,11(2):114-115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肝纤维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可减轻肝纤维化程度[1].肝星状细胞(HSC)表面存在AngⅡ1型受体(AT1R).本文通过使用AT1R拮抗剂洛沙坦观察其对HSC生长、增殖及Ⅰ、Ⅲ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cceptor,AT1R)在不同程度纤维化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胶原;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进行AT1R检测,同时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AT1R mRNA的表达。结果 Ⅰ型胶原面积随肝纤维化程度增加而增加。AT1R阳性表达主要分市在肝小叶周边及肌窦区星形细胞(HSC)的胞质内。12例正常肝组织中8例呈阳性表达,18例纤维化肝组织均呈阳性表达,纤维化肝脏组AT1R阳性表达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肌脏组(P<0.001),并随Ⅰ型胶原面积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纤维化肝脏组AT1R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P<0.01)。结论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增加,AT1R及AT1R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增多,AT1R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人脐带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原代培养,AngⅡ干预后RT-PCR测定VSMC的AT1R、AT2R mRNA的表达,并观察AT1R阻滞剂氯沙坦、AT2R阻滞剂PD123319对AngⅡ上述诱导作用的影响。结果:1AngⅡ作用于VSMC后,AT1R mRNA表达增强(P0.01),氯沙坦阻断AT1R后,AT1R 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PD123319阻断AT2R后,AT1R mRNA表达无显著性变化;2AngⅡ作用于VSMC后,AT2R mRNA表达无显著性增强,氯沙坦及PD123319作用后,AT2R mRNA表达也未见显著性变化。结论:1AngⅡ可诱导VSMC AT1R mRNA表达,AT1R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介导作用,AT1R阻滞剂氯沙坦可有效抑制AngⅡ的这种诱导作用;2相对于AT1R,AngⅡ不能诱导VSMC AT2R mRNA表达增加。所以推测AngⅡ差异化诱导VSMC AT1R、AT2R mRNA表达,导致AT1R、AT2R失衡。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多重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多重影响的机制。方法 用腺病毒介导基因转染方法使VSMC表达AngⅡ 2型受体 (AT2R)并检测不同时相点AT2R表达率 ;对比AT2R表达前后AngⅡ 1型受体 (AT1R)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对AngⅡ刺激的反应 ;通过 5 溴尿苷 (BrdU)参入法、改良Boyden′s趋化小室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VSMC增殖、迁移及凋亡等生物学行为所受的影响。结果 VSMC的AT2R转染最高表达率在转染后 4 8h(89 5 1% ) ,AT1R最高表达率为 77 94 %。AT2R峰值表达时 ,转染组VSMC的BrdU参入量降低 5 1 6 %(P <0 0 1) ,细胞跨膜迁移数减少 6 2 2 % (P <0 0 5 ) ,细胞凋亡率由 7 6 %± 1 6 %显著地增加至32 1%± 5 5 % (P <0 0 1)。而未转染组以AT1R表达为主 ,AngⅡ作用明显具有促进VSMC增殖、迁移和抑制其凋亡的作用。结论 VSMC转染表达AT2R后 ,可显著地抑制AngⅡ通过AT1R所介导的促进VSMC增殖、迁移以及减少其凋亡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1(AT1R)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其食管断端正常鳞状上皮中AngⅡ、AT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AngⅡ、AT1R和VEGF蛋白表达主要定位于鳞癌细胞iAngⅡ、AT1R在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鳞状上皮(P均〈0.01);癌组织中AngⅡ的表达程度与VEGF的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a′=0.4249,P〈0.05),AT1R的表达程度与VEGF无相关性(ra′=0.1298,P〉0.05)。结论 食管鳞癌癌组织中高水平表达AngⅡ及AT1R,二者可能通过诱导VEGF的产生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效应分子,对于心血管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和结构的调节至关重要,它通过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及胞外基质的合成而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AS)和血管再狭窄的病理过程。人体内主要存在两种AngⅡ受体———1型受体(AT1R)和2型受体(AT2R),两者在生理学、药理学和生物学等方面均不相同。已知AngⅡ大部分心血管作用由AT1R介导,而对于AT2R在血管再狭窄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1AT2R的组织分布AT2R在胚胎组织中含量丰富,但在成年组织仅分布于肾上腺、心脏、脑…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ioensin Ⅱ, Ang Ⅱ)的2种主要受体亚型AT1和AT2在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 PSCs)上的表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PSCs,采用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和活化细胞的AT1和AT2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正常和纤维化胰腺组织及肾脏组织为阳性表达对照.结果新鲜分离的PSCs不表达AT1和AT2,培养活化的PSCs仅表达AT1而不表达AT2,表明AT1为活化PSCs上的惟一AngⅡ受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培养的PSCs,AngⅡ可下调AT1表达,提示AngⅡ对PSCs作用为一负反馈方式.结论活化的PSCs表达有AT1受体,而不表达AT2受体,提示PSCs是Ang Ⅱ作用的重要靶细胞并通过AT1受体介导.AngⅡ可下调AT1表达,这种负反馈调节方式可能是细胞自身防御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人胰腺星状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抗胰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组织贴壁法从人胰腺癌组织中原代分离纯化人胰腺星状细胞(hPSC),体外培养10 d后细胞活化.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匀浆中AngⅡ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PSC上的AT1表达.应用AngⅡ(10-8mol/L)和洛沙坦梯度浓度设计多种组合处理PSC细胞.BrdU掺入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Wound-healing分析法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 检测PSC中Ⅰ型胶原和p38的表达.结果 人PSC存在AT1的表达,而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匀浆中未能检测到AngⅡ.洛沙坦能够时效和量效性地诱导细胞凋亡(10-5mol/L时最明显),能减轻AngⅡ所导致的细胞迁移和Ⅰ型胶原的分泌,抑制PSC p38的表达.结论 AngⅡ主要依靠旁分泌而并非自分泌途径,通过AT1受体对PSC发挥作用,而洛沙坦通过抑制AngⅡ同AT1结合而发挥抗纤维化效应.  相似文献   

9.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除可收缩血管外,还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和多种基因表达。我们以前的研究也证实,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ng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和胶原合成具促进作用。肝纤维化发生中最关键的事件是HSC的激活及其功能的变化。本研究观察了AngⅡ对HSC表达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以及它在基因转录水平对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调控作用,旨在初步探讨其促进HSC胶原合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ioensinⅡ,AngⅡ)的2种主要受体亚型AT1和AT2在胰腺星状细胞(pancreatic stellate cells,PSCs)上的表达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PSCs,采用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和活化细胞的AT1和AT2受体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正常和纤维化胰腺组织及肾脏组织为阳性表达对照。结果新鲜分离的PSCs 不表达AT1和AT2,培养活化的PSCs仅表达AT1而不表达AT2,表明AT1为活化PSCs上的惟一Ang Ⅱ受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培养的PSCs,AngⅡ可下调AT1表达,提示AngⅡ对PSCs作用为一负反馈方式。结论活化的PSCs表达有AT1受体。而不表达AT2受体,提示PSCs是Ang Ⅱ作用的重要靶细胞并通过AT1受体介导。Ang Ⅱ可下调AT1表达,这种负反馈调节方式可能是细胞自身防御的一种反应。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肝纤维化与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激活有关,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 RAS中的核心效应分子,与肝星状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ATl结合后,通过信号传导,发挥生物学效应,促进活化HSC的收缩和增殖,刺激TGF-β1 的大量表达,促进细胞外基质的生成,抑制其降解,并减少HSC凋亡,参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现就AngⅡ对肝星状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的生理效应是通过与不同组织浆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的 ,其受体具有多种类型。目前已知AngⅡ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型受体 (AT1)介导的 ,包括调节肺、肝、脑和肾脏的功能 ,产生血管收缩 ,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 ,释放激素 ,调节血容量等效应。刺激二型受体 (AT2 )能够拮抗AT1受体的效应。AT2 受体主要存在于胚胎组织及成人的脑组织、肾上腺髓质、子宫和卵巢。其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上。主要生物效应是抑制细胞生长、调节细胞程序化凋亡过程 ,参与胎儿生长过程及血管损伤、心肌梗塞后局部组织的结构重构及皮肤损伤修复等作用。并能产生一氧化氮 ,使血管舒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AT2RmRNA表达改变及其对房颤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病人24例为研究组,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病人12例为对照组。上述病人术前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于手术时取左心耳心肌标本,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房肌中ACE、AT1R、AT2R、及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Ⅰ/Ⅲ)各基因mRNA水平,并与超声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左心耳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显著增加(P<0.05);胶原Ⅰ、胶原Ⅲ、AT1R、AT2R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与房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以及AngⅡ含量等指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ACEmRNA的表达无显著改变。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参与了房颤时心房结构重构,是心房肌间质纤维化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losartan)对人胰腺星状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抗胰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 组织贴壁法从人胰腺癌组织中原代分离纯化人胰腺星状细胞(hPSC),体外培养10d后细胞活化。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匀浆中AngⅡ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SC上的AT1表达。应用AngⅡ(10^-5mol/L)和洛沙坦梯度浓度设计多种组合处理PSC细胞。BrdU掺入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Wound-healing分析法观察细胞的迁移能力。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SC中Ⅰ型胶原和p38的表达。结果 人PSC存在AT1的表达,而细胞培养上清和细胞匀浆中未能检测到AngⅡ。洛沙坦能够时效和量效性地诱导细胞凋亡(10^-5mol/L时最明显),能减轻AngⅡ所导致的细胞迁移和Ⅰ型胶原的分泌,抑制PSCp38的表达。结论 AngⅡ主要依靠旁分泌而并非自分泌途径,通过AT1受体对PSC发挥作用,而洛沙坦通过抑制AngⅡ同AT1结合而发挥抗纤维化效应。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是可逆性病变,及时、有效制止肝纤维化的进展,可阻断肝硬化的发生。最近发现,在体外培养的激活的肝星状细胞表面有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表达,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使这些细胞产生收缩和增生,而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是肝纤维化的关键因素。血管紧张素酶(ACE)是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关键酶,其最显著的作用是激活AngⅡ,在血管及其他组织,ACE能调节间质液内AngⅡ的最终浓度。目前研究表明肝脏局部存在RAS系统,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及其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最为重要的活性激素,它在高血压的病理生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ngⅡ的作用通过细胞表面的AngⅡ受体介导,根据与不同受体拮抗剂的选择性可将其受体分为两个亚型:AT1受体和AT2受体。已知的AngⅡ的生理作用是由AT1受体介导的AT2受体的功能尚不清楚,在临床上主要有两种抑制RAS活性的药物;一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它抑制AngⅡ的生成;二是AT1受体拮抗剂,它阻断AngⅡ相应受体的生理学作用。AT1受体拮抗剂的潜在临床实用性正在得到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心、肾纤维化的关系已逐步明确,但 AngⅡ与肝纤维化的关系研究较少。此文综述了AngⅡ与肝星状细胞、细胞外基质及转化生长因子β之间的关系,阐明了AngⅡ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机理,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治疗肝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血管紧张素Ⅱ和NADPH氧化酶与血管衰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NADPH氧化酶在血管衰老中的地位及作用机理.方法健康Wistar大鼠分为青年组、老龄组、Valsantan组,分析各组大鼠主动脉形态结构及功能;测定血浆和主动脉AngⅡ水平、主动脉活性氧水平;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olt检测各组大鼠AngⅡ1型和2型受体(AT1R和AT2R)、NADPH氧化酶p22phox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随增龄大鼠主动脉管壁增厚,纤维化程度增高,内皮功能受损,活性氧产生增加;主动脉AngⅡ含量增高,AT2R、p22phox的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AT1R表达下降;Valsantan(AngⅡ1型受体特异性阻断剂)干预后,p22phox表达下降,活性氧水平降低,衰老血管形态结构和功能异常有所改善.结论衰老血管有其特征性结构和功能改变;AngⅡ经由AT1R上调NADPH氧化酶的基因表达可能是血管衰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主要活性肽物质,AngⅡ通过与其受体-AngⅡ1型(AT1)受体结合介导其主要的生理作用。AngⅡ受体是一系列横跨膜的G蛋白耦联受体(GPCR)〔1〕,根据不同的药理和生化特性,AngⅡ受体主要包括AT1受体和AT2受体,其中AT1受体又有AT1a和AT1b两种亚型,AT1受体的两种亚型分子结构的区别多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能否产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CTGF的影响。方法 组织贴片法培养WKY大鼠主动脉AF,经AngⅡ(10^-7~10^-9mol/L)处理,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的方法,观察CTGF的表达,及AT1受体阻断剂氯沙坦和AT2型受体阻断剂PD123319干预后的CTGF表达。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显示AF表达CTGF,AngⅡ可以诱导AF以及其上清液中CTGF表达增加。Western blot显示AngⅡ诱导CTGF表达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10^-7mol/L AngⅡ刺激24h诱导AF产生CTGF作用最强。AngⅡ诱导CTGF表达增加作用可以被氯沙坦阻断,而不受PD123319影响。结论 AngⅡ通过AT1受体诱导CTGF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