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乳糜漏的可行性、安全性、治疗效果, 以及个体化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60例乳糜漏患者临床资料, 包括乳糜胸37例、乳糜腹10例、乳糜尿4例、乳糜胸合并乳糜腹5例、乳糜胸合并心包积液2例、盆腔乳糜性积液2例。所有患者均保守治疗失败。患者均先行淋巴管造影, 而后根据造影结果选择个体化手术方式。术后统计治疗效果和并发症, 并进行随访。结果淋巴造影成功55例, 5例患者乳糜池和胸导管未见显影, 造影成功率91.7%。单纯淋巴管造影23例、胸导管栓塞23例、乳糜池胸导管针刺毁损5例、直接淋巴管栓塞4例、胸导管球囊扩张成形5例。治疗后痊愈39例(65.0%)、有效14例(23.3%)、无效7例(11.7%), 总体有效率88.3%(53/60)。并发症发生率8.3%(5/60), 均为轻症并发症。失访患者4例, 完成随访者56例, 随访时长0.5~30个月, 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随访期间病情复发1例(2.0%, 1/49)、死亡8例。结论介入治疗乳糜漏安全、有效、并发症低。根据淋巴造影结果选择个体化手术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1例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3.52±38.5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6.74±37.02)ml,术后平均(2.12±0.43)d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7.12±1.03)d,未见明显的外科并发症。患者出院时尿液均清亮,尿乳糜试验全部阴性。随访2~24个月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疗效可靠,具有微创、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淋巴管结扎更加完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远端桡动脉入路(dTRA)穿刺在神经介入诊疗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dTRA选择性脑血管造影或支架植入术诊疗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危险因素等)、临床资料(入手术室至穿刺成功时间、手术时间、X线辐射时间、总辐射剂量)、手术相关并发症、穿刺相关并发症。结果 共纳入患者34例,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61.6±9.0)(33~74)岁。dTRA脑血管造影技术成功率为100%。入手术室至穿刺成功时间为(23.1±10.1)(9~50)min,手术时间为(46.1±27.4)(14~154) min,X线辐射时间为(17.7±12.3)(6~69) min,总辐射剂量为(671.6±334.3)(70~1 573) mGy。造影完成后17例同期接受介入治疗,其中1例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造影后拟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因路径迂曲改为股动脉穿刺。dTRA行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4.1%(16/17)。术后24 h 1例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出现急性支架内闭塞,急诊取栓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0分。术后患者未出现穿刺点淤血、出血、血肿及桡动脉闭塞。 结论 dTRA行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直接淋巴管造影对胸导管出口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临床表现为淋巴水肿、乳糜胸、乳糜腹、乳糜尿和小肠淋巴管扩张症等患者的直接淋巴管造影资料,并与颈部胸导管手术探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直接淋巴管造影对颈段胸导管的显示与胸导管手术探查情况进行对照,2名影像科医师在不知胸导管手术探查结果的情况下,阅读直接淋巴管造影后DSA造影结果,对手术侧颈干、锁骨下干、支气管纵隔干和胸导管末端入血梗阻的数值差异用Kappa值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124例中,直接淋巴管造影显示淋巴反流:左颈干80例,左锁骨下干75例,左支气管纵隔干30例.胸导管出口入血障碍118例,与颈部胸导管手术探查结果对比分析,符合率分别为89.9%(80/89)、92.6%(75/81)、90.9% (30/33)和95.2%(118/124).直接淋巴管造影对颈段胸导管的显示与探查情况进行对照,2名影像科医师阅读直接淋巴管造影后DSA造影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0.82,P<0.05).另外,直接淋巴管造影显示腰干以下淋巴管不同程度迂曲、扩张和结构紊乱者114例(91.9%),无异常者仅10例(8.1%);乳糜池以下不同程度反流者92例(74.2%);肠干反流者16例(12.9%);向肾区反流者11例(8.9%);向心包反流者5例(4.0%).伴有阴道淋巴漏7例(5.6%),腹膜后淋巴漏2例(1.6%),胸腔淋巴漏3例(2.4%),气管淋巴漏1例(0.8%).结论 直接淋巴管造影与颈部胸导管手术探查在显示胸导管出口梗阻的各种征象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直接淋巴管造影可作为胸导管末段手术探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简要历史回顾1954年英国血管外科医生Kinmonth 创造了淋巴造影术。当时淋巴造影限于研究淋巴水肿,采用水溶性造影剂。Bruun 和Engest(1956)经皮穿刺肿大淋巴结,注入油性造影剂作淋巴造影。1959年以来Pr-okopek,Sheehan,Wallace 等将油性造影剂直接注入淋巴管,获得清晰的淋巴管淋巴结造影相,使淋巴造影术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二、淋巴造影术20多年来淋巴造影术没有重大变革,常规采用足背横切口直接淋巴管注射法。穿刺成功关键在于淋巴管充盈,选择合适的尼龙管头皮针进行穿刺。注射造影剂速度为1—  相似文献   

6.
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其方法在不断改进。近年来,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Transradial approach,TRA)已逐渐在临床推广应用。我科自2004年底开始采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造影术,以2007—01~2008-01我科收治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以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透视时间及并发症等为指标,对经股动脉和桡动脉途径CAG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胸导管成像(MRTD)及MR盆腔扫描在女性生殖系统乳糜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7例影像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女性生殖系统乳糜漏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TD及MR盆腔平扫的影像学表现,并与直接淋巴管造影(DLG)、核素淋巴显像及手术相对照.结果 DLG中胸导管显示率71.4%(5/7).核素淋巴显像静脉角区显影率为71.4%(5/7).MRTD胸导管显影100%(7/7),除1例未见明确异常外,余6例(85.7%)均提示胸导管出口梗阻,其中双侧引流1例,右位胸导管1例,4例伴静脉角周围多发迂曲淋巴管,1例伴左静脉角区多发淋巴管瘤.7例患者均行胸导管探查术,6例证实胸导管出口梗阻,1例未见明显异常.MRTD联合MR盆腔扫描对比DLG发现了更多淋巴管瘤,并发现了2例骨质异常.结论 MRTD结合MR盆腔扫描可对女性生殖系统乳糜漏患者作出更全面的评估,应该作为这类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特点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6例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观察其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等。结果:桡动脉径路成功率87.3%,术后桡动脉闭塞1例,局部血肿1例,渗血2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手术并发症少、痛苦小以及术后无需制动等优点,是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上肢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上肢动脉全脑血管造影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经上肢动脉脑血管造影156例与同期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278例在手术成功率、并发症以及操作曝光时间比较,同时分析经肱动脉穿刺颅内支架成形术2例.结果 经上肢动脉穿刺成功率100%.经上肢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成功率96.8%(151/156),低于经股动脉成功率99.2%(276/278),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上肢动脉造影术后并发症5.8%(9/156)低于经股动脉入路11.1%(31/278),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上肢动脉造影平均曝光时间明显高于经股动脉造影曝光时间,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患者及操作医师可承受范围之内.经股动脉途径失败的2例颅内支架成形术经肱动脉途径成功.结论 经上肢动脉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经皮脾穿刺CO2门静脉造影与动脉法间接门静脉造影进行对照研究,评价其造影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1例患者(男16例,女5例),原发性肝癌15例,转移性肝癌6例。分别同时行肠系膜上动脉间接门静脉造影和经皮脾穿刺CO2门静脉造影,对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经皮脾穿刺CO2门静脉造影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21例经皮脾穿刺CO2门静脉造影中20例造影成功,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动脉间接法门静脉造影(t=6.815,P〈0.01)。木中有10例患者(10/21)CO2造影术中有一过性轻度腹部不适,1例术后脾脏出血。结论 经皮细针穿刺脾脏CO2造影可清晰显示门静脉结构,图像质量优于动脉法间接门静脉造影,造影方法简便、创伤小、经济;熟练的操作可以提高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2006年肿瘤病区抗肿瘤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06年我院肿瘤病区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预测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肿瘤病区应用抗肿瘤药物的销售金额、DDD费用、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我院肿瘤病区抗肿瘤药物销售金额列前三位的品类为多西他赛(15.6%)、易瑞沙(11.64%)和奥沙利铂(8.6%)。DDDs列前三位的品种是赛格恩(12.53%)、顺铂(10.34%)和艾恒(9.37%)。结论:进口化疗药物昂贵,应加快国产化疗药物及化疗辅助药物的研制。我院在抗肿瘤治疗中较多使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国产抗肿瘤药物,在合理用药和保证疗效的前提下降低了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生物合成的游离NgR对新生大鼠原代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 以ViraPowerTM慢病毒将NgR(310)ecto基因转染人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收集培养上清获得游离NgR.分离新生大鼠DRG神经元并分为两组,对照组直接将神经元种植到经含中枢神经系统(CNS)髓鞘蛋白包被的培养皿中培养;实验组先将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加入含CNS髓鞘蛋白的培养皿中,孵育4 h后再植入DRG神经元.两组细胞均在培养24 h后固定,进行βⅢ-tubul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观察神经元及其突起生长情况.结果 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转染后48 h间接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可见胞浆内荧光表达.种植24 h后对照组DRG细胞很少有突起长出;而实验组DRG细胞中60%的神经元长出突起,且突起较长.结论 游离NgR能够竞争性结合脊髓损伤后局部分泌的轴突生长抑制因子,从而保护生理性NgR,可能是促轴突再生和脊髓功能恢复的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全军卫生工作安排,军队医院在近3年内陆续实施微机联网工作。我院是军区首家试点并正式开通的单位,经管科在全院微机联网过程中发挥了参与、协调和推动作用,保证了网络数字、信息的准确性、可行性。经过近1年的运行观察,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相似文献   

16.
Variations in angles of gait are common and can cause injuries such as shinsplints. Stretching exercises and physical therapy can be used for tight or weak muscles.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Characterization of in vivo chemistry of cations in the hear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variety of laboratory procedures can be used to define the chemistr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myocardial cationic imaging agents. These methods are utilized to define the in vivo chemistry of cationic heart agent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kinetics and mechanisms of: tissue and cellular transport,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and intracellular localization. Transport across cell membranes can be active, passive or facilitated. Studies performed in erythrocytes, heart cells, slices and isolated perfused hearts using methods for separation of metabolites have shown a high degree of myocardial specificity for [99mTc]hexakis alkyl isonitrile by an uptake mechanism different from 201Tl. These studies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in vivo chemistry and pharmacokinet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adiopharmaceutic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