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年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且常伴发多种内科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1];或身体状态较差而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更无法承受综合治疗,因此单纯放疗仍然是老年食管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放射性肺炎往往降低了局部疗效带来的益处.随着放疗技术的进展,尤其是剂量体积直方图被应用于三维计划中精确计算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为临床医生定量分析其与相应器官副反应的关系提供了客观依据[2].笔者通过临床和剂量学研究,探讨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年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多为中晚期,且常伴发多种内科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1];或身体状态较差而无法手术或拒绝手术,更无法承受综合治疗,因此单纯放疗仍然是老年食管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放射性肺炎往往降低了局部疗效带来的益处.随着放疗技术的进展,尤其是剂量体积直方图被应用于三维计划中精确计算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为临床医生定量分析其与相应器官副反应的关系提供了客观依据[2].笔者通过临床和剂量学研究,探讨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剂量体积参数与老年食管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并分析250例来自不同医疗中心、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老年食管癌患者资料,对患者临床特征行χ2检验,对剂量体积参数等因素行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与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的独立相关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独立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导致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放射性肺炎发性情况,将217例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分为放射性肺炎组和非放射性肺炎组,对比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及放疗剂量学指标,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 217例患者中,发生放射性肺炎61例(28.1%),非放射性肺炎156例(71.9%),其中≥60岁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6.7%,显著高于<60岁者,(21.0%,P<0.05)。放射性肺炎与非放射性肺炎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肿瘤位置、是否吸烟、是否化疗、肺部合并症、V35、V40、V45的Vdose以及大体肿瘤体积(GTV)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V5、V10、V13、V15、V20、V25、V30的Vdose以及全肺平均剂量(LMD)、双肺容积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制定中需综合考虑剂量体积、全肺平均剂量以及双肺功能,以降低对肺组织的损伤以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胸部放疗放射性肺炎病因学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在胸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中各流行病学因素、治疗因素、放射剂量学因素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12本中心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肺癌及食管癌患者共143例.使用CTCAE 3.0标准定义放射性肺炎及其分级,分别记录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手术史、化疗史、放疗史、同步放化疗、长期激素使用史、PTV体积、肺体积、放疗靶区、总剂量、单次剂量、肺平均受量、V5、V10、V20、V30及V40诸因素.分别使用x2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因素与放射性肺炎间的相关性.结果:在143例患者中,共发生放射性肺炎26例(18.18%),其中1、2、3、4级放射性肺炎分别为13例(9.09%)、8例(5.59%)、3例(2.10%)和2例(1.40%).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既往化疗史、放疗史、同步化疗、ECOG评分、放疗靶区、单次剂量、肺平均受量、V20、V30及V40均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相关.结论:既往有化疗史者、既往有放疗史者、同步放化疗者、ECOG评分、放疗靶区、单词剂量、肺平均受量、V20、V30或V40均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显著升高的相关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评估需接受胸部放疗患者所具有的相关高危因素,预测可能发生放射性肺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癌、食管癌患者放疗后肺纤维化的发生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得到病理证实的100例接受放疗的乳腺癌和食管癌患者密切随访,以胸片及CT了解有无肺纤维化发生,并以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不同情况下肺的受量.结果12例患者发生肺纤维化,其中2例为乳腺癌,10例为食管中段癌患者,均未发现有急性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TPS显示上胸段及乳腺癌放疗时肺窗容积剂量较中段食管癌患者要低.结论放射性肺纤维化的发生与肺容积剂量有关,可不经过急性放射性肺炎阶段.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预测放射性肺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放射性肺炎与放射性肺纤维化在肺部疾病的治疗中,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样重要。肺是胸腔内主要的剂量限制结构器官,放射诱导的肺损伤导致的放射性肺炎和/或肺纤维化显著限制了放疗的总剂量[1]。最初放射诱导的肺损伤被Rubin和Casserat[2]描述为三个主要的放射反应阶段:早期,放射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适形放疗的疗效及放射性损伤。[方法]收集并分析行根治性三维适形放疗的4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观察近期及远期疗效,及肺脏、心脏的不良反应。[结果]38例患者完成放疗,完全缓解19例(50%),部分缓解17例(44.7%),无缓解2例(5.3%),总有效率为94.7%。全组患者1、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5.9%、58.7%,1、3年生存率分别为76.3%、42.1%。全组患者≥Ⅱ级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0%,但食管癌放疗对心脏无显著影响。[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适形放疗,能取得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放射性损伤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地位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放疗仍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新的放疗技术如适形放疗,PET/CT参与靶区确定,摆位和器官移动所导致误差的测定等已被用于临床,并指导病人的个体化的治疗。新的放疗技术临床应用有望提高手术完全切除后的IIIa期患者生存疗效。对于不能耐手术的早期患者或局部晚期患者,放疗布野为累及野照射,放疗剂量递增也因为采用了新的放疗技术而成为可能。正常肺放疗剂量体积因子有一定预测放射性肺损伤并指导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食管癌放疗后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放疗后食管癌患者,观察放疗的病变部位、年龄、治疗方案、受照剂量、肺病史和吸烟史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发生放射性肺炎16例,其与病变部位、受照剂量及肺病史有关(P<0.05),与年龄、吸烟及常规放射治疗和IMRT治疗方法关系不大.结论 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部肿瘤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因素及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收集、分析1997年4月至1998年8月,接受放疗的肺癌、食管癌、胸腺瘤病人285例,发生放射性肺炎30例病人资料。结果 照射剂量和体积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年纪大、合并上感、有慢支肺气肿病人也易发生放射性肺炎,食管癌放疗合并放射性肺炎较文献报道高,其原因与上述因素有关。结论 对胸部肿瘤放疗应根据病人病期、治疗目的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肺功能差的病人不要一味要求高剂量,治疗:抗菌素 激素联合治疗,时间应达3~4周。  相似文献   

12.
胡莉  江浩 《现代肿瘤医学》2017,(8):1322-1324
放射性听力损伤是头颈部肿瘤一种常见治疗相关并发症,耳蜗所受照摄剂量、随访时间为放射性听力损伤发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改进放疗技术、限定听觉器官放疗剂量、积极治疗放射性中耳炎是防治放射性听力损伤的主要方法,人工耳蜗移植适用于听力完全丧失且无法恢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术后乳腺癌患者放疗的照射剂量、化疗周期,同时分析行内分泌治疗、年龄、Karnofsky评分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 临床有放射性肺炎症状者11例,占9.4%;有影像学改变的放射性肺炎31例,占26.5%.放射性肺炎与放疗剂量、化疗周期和年龄有关.结论 放射性肺炎是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高龄、高照射剂量、化疗周期增多会增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魏晓广  郑佳 《癌症进展》2018,16(1):40-42,98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癌病变上扩张食管在放疗期间靶区范围和周围危及器官剂量、体积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125例未进行手术和放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25例患者放疗复位时观察其计划靶体积(PTV)和大体肿瘤体积(GTV)的变化情况,复制放疗前制定的放射治疗计划到复位CT图像上,比较周围危及器官和靶区范围在杂交计划和复位计划中的剂量变化.结果 患者放疗复位时GTV平均体积、食管狭窄率、食管病灶上方扩张最小横径、食管病灶上方扩张最大横径、复位GTV体积/初始GTV体积均小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体积在复位计划(CT2/Plan2)中大于杂交计划(CT2/Plan1),而双肺平均剂量、脊髓平均最大剂量、双肺受照体积在复位计划中小于杂交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实施食管癌放疗过程中,食管形态的变化可以导致肺和脊髓等危及器官的受照体积、剂量与放疗前明显不同,进而影响放疗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讨论老年食管癌单药奈达铂同步化疗的临床疗效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并初步讨论造成两者结果的不同影响因素。方法 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奈达铂+放疗)40例,单放组40例。两组放疗均采用6 MV或15 MV直线加速器治疗。两组均接受60~70Gy总剂量的常规疗程。试验组在放疗第一天开始,用奈达铂(奥先达)20 mg d1~7静脉滴注。三周为一疗程,共两疗程。结果 1,2,3年生存率试验组和单放组分别为84.8%、63.3%、25%和64.6%、46.6%、18.0%。两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试验组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15例,占50.0%。单放组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肺炎13例,占46.0%。两组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奈达铂+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能在一定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并不明显增加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胸部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分析其与各临床、剂量学因素关系,探讨低剂量区体积对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5-2008年本科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食管癌患者共161例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其中局部晚期NSCLC患者53例,处方剂量60 Gy分30~34次,均行长春瑞滨+顺铂同期化疗;食管癌患者108例,处方剂量58~70 Gy分29~35次,单纯放疗46例,余62例接受亚叶酸钙+氟尿嘧啶+顺铂同期化疗.对急性放射性肺炎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ogistic因素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随访率100%.全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为57.8%(93例),其中NSCLC组为94%(50例,4、5级各1例),食管癌组为39.8%(43例,无≥4级病例).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r=0.19,P=0.016)、大体肿瘤体积(r=0.52,P=0.000))、平均肺剂量(r=0.33,P=0.000)、肺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r=0.30,P=0.000)、接受5、10、15、20、25、30 Gy照射的肺体积百分比(肺V5~V30,r=0.21~0.29,P=0.000~0.027)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Logistic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V5(X2=7.07,P=0.008)、大体肿瘤体积(X2=10.21,P=0.001)是预测≥2级放射性肺炎最有价值指标.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684,P=0.000;曲线界值为V5=55%.肺V5≥55%组与<55%组≥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3%(36/84)和18%(14/77).结论 平均肺剂量、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V5~V30可较好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其中V5可能是最有价值的预测性指标.当V5>55%时≥2级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可能会明显增加,制定治疗计划时除平均肺剂量、V20、V30外,还应将低剂量区体积限制在适当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放射性肺炎既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又是胸部肿瘤放疗的剂量限制因素.放射性肺炎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可以用来评价治疗计划的优劣并有效预测放射性肺炎,但是其预测放射性肺损伤的把握度尚欠佳,因此与其他预测因子,如细胞因子联合预测放射性肺炎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中放疗的放射性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严影  严福来  卢柏震 《中国肿瘤》2003,12(7):420-42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胸段食管癌术中放疗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30例食管癌术中放疗出现放射性肺炎的2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2例患者经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好转,约2年后死亡。[结论]中药改善呼吸道症状效果满意,可有效治疗放射性肺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下段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中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因素,为食管癌放疗的选择提供依据。方 法  选取本院2011 年 5 月至2014 年 5 月治疗的72 例食管癌患者,应用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Ix-6074、Eclipse 11 放疗计 划系统制作计划,处方剂量(60~68)Gy/(30~34)F,95% 计划靶区达到处方剂量前提下,用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肺组 织受照射时剂量体积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并探讨临床因素与放射性肺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随访发现1 年总生存率为 94.44%。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肿瘤病变长度、伴有 COPD 及放疗总剂量与IMRT 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相关。72 例患者中9 例发生放射性肺损伤(12.50%),V10、V15、V20、V30、肺Dmean 在放射性肺损伤与未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患者中相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 V5、V25、V35、V40、肺 Dmax和肺Dmin在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 结论  V10、V15、V20、V30、肺Dmean 剂量是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关键因素,食管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中放射剂量学因 素可较好预测放射性肺损伤发生。  相似文献   

20.
再程放疗对于胸部恶性肿瘤经首程放疗后局部未控、复发失去手术机会和拒绝手术或化疗的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安市中心医院放射治疗室曾报道41例食管癌复发后行再程放疗的结果,主张复发食管癌一般不宜作再程放疗[1].但目前多数文献对再程放疗持支持态度,认为患者可以耐受毒副反应,疗效令人鼓舞[2,4].我科共收治6例再程放疗后的胸部恶性肿瘤患者,食管鳞癌4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2例(鳞癌),其中出现呕血2例,咯血2例,食管气管瘘1例,放射性肺炎合并重症感染2例,放射性心脏损伤3例.在小样本中我们发现再程放疗并发症多,疗效欠佳,安全性降低,值得临床重视.对其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