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瘦素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樊丽琳  赵春艳  陈东风 《重庆医学》2003,32(10):1420-1422
1 瘦素的结构  瘦素 (leptin)是肥胖相关基因 (ob)编码分泌性蛋白质 ,小鼠ob基因由Zhang等在 1 994年从遗传性肥胖小鼠 (ob)的脂肪组织中首次克隆[1 ] ,此后 ,Isse等成功克隆了人的肥胖基因(位于 7q32 )。瘦素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分泌 ,棕色脂肪、骨骼肌、骨膜、胎盘、胎儿的心脏、骨、软骨等组织也可产生[2 ] 。Leptin由 1 6 6或 1 6 7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 1 4~1 6KD ,它进入血液循环后 ,N末端的 2 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被去除 ,形成含 1 4 6个氨基酸的成熟瘦素 ,在血液中游离或与瘦素结合蛋白结合 ,到达中枢和外周与多种受体…  相似文献   

2.
胃黏膜瘦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素(1eptin)是肥胖基因编码的分泌型蛋白,在代谢平衡中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特异性受体调节食物摄入能量平衡。起初认为白色脂肪组织是瘦素的唯一来源。进一步研究证实,瘦素在胎盘、骨骼肌、乳腺上皮细胞等多种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瘦素受体不仅存在于与代谢有关的下丘脑、骨骼肌,还广泛存在于全身各组织器官,如脂肪组  相似文献   

3.
瘦素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994年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Friedman领导的实验室成员Zhang等[1 ] ,利用位点克隆技术成功地克隆了小鼠的肥胖(ob)基因及人类的同源序列 ,并阐明了ob基因的蛋白产物 瘦素 (leptin)的分子结构及生理作用 ,之后很快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对瘦素作用的认识早已超越肥胖与消瘦的范畴 ,仅就目前对瘦素的研究综述如下。1 瘦素的生物学性状及检测方法1.1 leptin是一种蛋白质激素 leptin主要由白色脂肪产生 ,棕色脂肪、骨骼肌、胃黏膜、胎盘及胎儿的心脏、骨、软骨组织也可分泌。其原形是由 16 7个氨基酸组成 ,在分泌入血的过程中去除由 2 1…  相似文献   

4.
<正>Friedman等在1994年首次定位克隆了小鼠第6对染色体上的ob基因,并由DNA顺序合成了ob蛋白--被命名为瘦素;ob基因也被称为瘦素基因,ob基因的结构和序列改变可以导致病态肥胖。人类和小鼠瘦素基因的编码序列同源性高达84%,基因的同源性提示ob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功能的高度保守性。瘦素主要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含有16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在体内主要调节能量代谢,摄食行为和体重平衡,同时还参与了免疫反应,胰岛素分泌,造血,胎儿生长发育,创伤愈合及肾纤维化发生等作用。同其它激素一样,瘦素必须同它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瘦素受体(ob-R)属于Ⅰ类细胞因子受体,为一跨细胞膜的蛋白结构,包括长型受体(ob-Rb)和短型受体(ob-Rs);长型受体为信号传递的功能受体,其信号传递系统为JAK-STAT  相似文献   

5.
美国学者于1994年首先克隆出小鼠和人的肥胖基因产物-瘦素(leptin).瘦素是肥胖基因(obese gene,ob基因)的蛋白产物,主要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它被认为是一种饱食信号,主要是调节能量平衡和控制体重.Monteleone等[1]和Waelput等[2]发现,瘦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一是通过与下丘脑的瘦素受体结合,影响神经肽Y等多种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从而降低食欲,减轻体重;二是作用于其它组织的瘦素受体.瘦素受体存在于动物的许多组织中,OBRmRNA可在脑、心、胎盘、肝脏等多处表达.它是一个跨膜分子,包括细胞外结构、跨膜结构和细胞内结构域.有长型(ob-Rb)和短型(ob-Ra,ob-Rc,ob-Rd,ob-Re)两种亚型,其中ob-Rb被认为是起主要作用的受体.瘦素对消化、心血管、生殖、免役、骨骼、神经和其它内分泌系统等都有一定的作用.现就瘦素及其受体功能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作一陈述.  相似文献   

6.
肥胖是一种重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遗传、环境、饮食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基因调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本文就肥胖基因学说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肥胖的基因治疗提供参考. 1 OB基因与肥胖 OB基因又称肥胖基因,位于人类第7对染色体q31.3位点上,长约20kb,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OB基因只在脂肪组织中表达,其编码产物瘦素(Leptin)是一种分泌性蛋白质,由16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研究证实[2],Leptin具有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增加能量消耗和抑制脂肪合成的作用,其在脂肪组织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组织并与摄食中枢神经系统上的瘦素受体(LR)结合,把信号传到中枢系统,促进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与其受体结合,抑制神经肽等,从而抑制摄食和肥胖的发生、增加解偶联蛋白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使多余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消耗.LR也可以直接参与并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调节脂肪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瘦素与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素是肥胖基因(ob基因)的表达产物,由脂肪细胞等合成后分泌入血,与特异的运输蛋白结合,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下丘脑的瘦素受体,或直接作用于靶细胞的瘦素受体而发挥作用。瘦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近年研究显示瘦素水平与胰腺疾病关系密切,国外研究表明,胰腺存在瘦素受体,瘦素可能在急性胰腺炎(AP)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瘦素、胰腺瘦素受体与AP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瘦素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对控制摄食和能量消耗起重要作用。一方面胰岛素可刺激脂肪组织分泌瘦素[1];另一方面[2]当血浆血清瘦素(Leptin)浓度增高后,与特异结合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下丘脑,引起该处NPY表达下降抑制食欲,并能抑  相似文献   

9.
1994年Zhang等首次克隆出肥胖基因(ob),由ob编码一个45kb的mRNA表达产物肥胖蛋白。因为它能使肥胖小鼠变瘦,故又名瘦素蛋白或瘦素(LEP),人体血液中成熟的LEP含有14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6kD,人和鼠有84%的同源性。LEP主要由白色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具有强亲水性,在血中以单体形式存在,主要经肾排出。LEP同其他激素一样,需要与特异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人类LEP受体  相似文献   

10.
瘦素(Leptin)是由ob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7q32)编码的一种167个氨基酸组成的分泌型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4~16kD,它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产生,进入血循环后,游离或与瘦素结合蛋白结合,通过多种组织及形式的瘦素受体,作用于包括中枢和外周的多个位点,影响机体许多生理系统及代谢通路,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瘦素作为一种由肥胖基因编码的、  相似文献   

11.
瘦素在1994年肥胖基因(ob gene)的分离后被发现[1].它是ob gene编码的蛋白产物,并由脂肪组织分泌进入血液循环.瘦素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受体结合来调节体内的能量平衡[2]、脂肪储存、造血、生殖、骨的代谢等多种功能.瘦素最主要作用是对能量平衡的影响,血浆瘦素在空腹或能量限制、体重减轻时急性减少[3].因而,运动通过改变系统能量流动和平衡.所以运动与瘦素的关系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不同的运动类型对瘦素的影响作一综述,并讨论了瘦素的生理作用以及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肥胖随着其并发症所带来的高致病率和高致死率 ,正成为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日益关注的问题。现已知 ,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瘦素 (leptin)是一种分子量为 16kd的白色脂肪组织源激素 ,它作为脂肪组织的信使 ,可能通过转运蛋白介导进入血脑屏障 ,作用于下丘脑腹内侧部、侧部及弓状核等部位的受体 ,通过影响摄食行为和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 ,参与保持机体脂肪恒定的调节[1] 。因此 ,测定外周血清瘦素浓度对了解其生理效应及超重或肥胖或者是否存在瘦素相对缺乏等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首次在老年人群中 ,用国际通用的方法测定瘦素水平 ,…  相似文献   

13.
瘦素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瘦素 ( leptin)是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 ,由 1 46个氨基酸组成。其前体为 1 6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 ,N-端 2 1肽是信号肽。瘦素作为脂肪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间网络联系的外周信号 ,可能通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影响摄食行为和调整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等 ,参与保持机体脂肪量恒定的自稳态调节机制 [1]。近年来 ,国内外针对瘦素的研究涉及各个领域 ,现就瘦素的特性及其有关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  leptin的结构与分布1 994年 Zhang在 Friedman实验室首次从肥胖小鼠中成功地定位克隆了第 6对染色体上的 ob( obese)基因 ,并由 DNA很…  相似文献   

14.
瘦素是主要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通过作用于瘦素受体发挥其生物学效 应。随着对瘦素功能、瘦素受体信号转导及瘦素抵抗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发现瘦素与许多心血管疾病,尤其与高血 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瘦素与促进 高血压LVH形成的各种因素如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生长因子、炎症细胞因子及胰岛素 抵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瘦素犤1犦(leptin,LEP)是由肥胖基因编码、脂肪细胞合成分泌的肽类激素。它是由肥胖基因蛋白在分泌入血的过程中去除其信号肽而形成,80%左右与血清蛋白结合而被运输,只有游离的LEP可表现出生物学活性。LEP主要作用于中枢和外周两部分犤2犦。前者包括神经内分泌功能、调控摄食与耗能、调节机体代谢,后者包括调节糖代谢平衡、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脂肪合成、参与造血及免疫功能的调节、促进生长等。LEP的受体(OB-R)广泛存在于人的下丘脑、垂体、肾脏、心脏、脂肪组织、子宫内膜、胎盘、卵巢、睾丸、胰岛及造血细胞表面等,且不同细胞的OB-…  相似文献   

16.
新型脂肪细胞因子vaspin与胰岛素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作为内分泌器官分泌多种细胞因子[1],与皮下脂肪组织相比,内脏脂肪组织具有更活跃的内分泌功能[2].内脏脂肪聚集是腹型肥胖的重要特征,与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3-4],脂肪因子在胰岛素抵抗及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瘦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瘦素是肥胖基因(OB)的编码产物,由脂肪组织等合成后分泌入血,作用于靶细胞的肥胖基因(OB—R)发挥生物学作用。目前研究表明,瘦素与急性胰腺炎(AP)有密切关系,AP时血浆瘦素明显增高。瘦素对蛙皮素诱导的水肿性胰腺炎(CIP)大鼠的保护作用与抑制促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释放、激活一氧化氮(NO)途径以及改善胰腺血流量、促进胰腺细胞的生长等有关。本实验探讨瘦素及其受体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肥胖随着其并发症所带来的高致病率和高致死率,正成为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日益关注的问题。现已知,肥胖基因的蛋白产物瘦素(leptin)是一种分子量为16kd的白色脂肪组织源激素,它作为脂肪组织的信使,可能通过转运蛋白介导进入血脑屏 障,作用于下丘脑腹内侧部、侧部及弓状核等部位的受体,通过影响摄食行为和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参与保持机体脂肪恒定的调节[1]。因此,测定外周血清瘦素浓度对了解其生理效应及超重或肥胖或者是否存在瘦素相对缺乏等具有实际意义。本研究首 次在老年人群中,用国际通用的方法测定瘦素水平,了解其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研究瘦素与年龄、性别、雄性激素及运动量等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读者热线     
河北读者杨明光:最近与同事随便谈论起肥胖时,他说:脂肪组织也是一种内分泌器官,可以分泌“瘦素”,真是这样吗?编者:脂肪组织确实可以分泌瘦素,它拥有许多与激素相同的特征。脂肪组织分泌的这种瘦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其前体带有信号肽,作用于下丘脑,形成下丘脑-脂肪组织轴及相应的反馈调节机制,具有昼夜分泌规律(晚间分泌多,白天分泌少)和脉冲式分泌特征。瘦素作用于瘦素受体,对人体代谢起到调节作用。现已证明,瘦素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释能,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导致体重减轻。瘦素还…  相似文献   

20.
瘦素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肥胖、糖尿病 (或者糖耐量异常 )、血脂紊乱、高血压、冠心病等“现代生活疾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代谢综合征”(也称“X综合征”)的概念已被大多数人们所接受。在“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过程中 ,瘦素 (leptin)因其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 ,故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瘦素与瘦素受体瘦素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Zhang等[1]首先采用位置克隆技术 ,分离出小鼠的肥胖相关基因 (Ob基因 ) ,并发现该基因在白色脂肪组织中特异表达。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