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ZnO-B2O3-PO5 系无铅磷酸盐封接玻璃,研究了组成对玻璃结构、特征温度、热膨胀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2O3和P2O5为玻璃网络形成体,ZnO含量较低时可以参与到玻璃网络结构中,提高玻璃的稳定性;玻璃转变点Tg、熔制温度Tm、封接温度Ts、软化点Td都随P2O5/B2O3减小而增加;B2O3/ZnO是影响玻璃熔制温度的主要因素;ZnO含量对玻璃密度和热膨胀系数影响较大。ZnO-B2O3-PO5 系玻璃在中性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磷酸盐系低温无铅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ZnO-B2O3-P2O5系无铅磷酸盐釉,研究了组成对釉玻璃结构、特征温度、热膨胀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2O3,和P2O5为玻璃网络形成体,ZnO含量较低时可以参与到网络结构中,提高其稳定性;釉的转变点Tg、熔制温度Tm、封接温度Ts、软化点Td都随P2O5/B2O3减小而增加;B2O3/ZnO是影响熔制温度的主要因素;ZnO含量密度和热膨胀系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P2O5-V2O5-B2O3-ZnO系无铅封接材料,考察了V2O5和B2O3含量对低熔玻璃软化温度、热膨胀系数及热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玻璃的软化点随V2O5含量增加而降低,提高B2O3含量使软化温度先升高后降低,出现硼反常现象. 当V2O5和B2O3摩尔含量为15%和8%时,低熔玻璃的软化温度、热膨胀系数及热稳定性能满足低温封接要求,但化学稳定性较差,而添加少量Al2O3和Fe2O3能明显提高低熔玻璃的化学稳定性. 优化组成为26.0P2O5-17.3V2O5-7.7B2O3-45.0ZnO-2.0Al2O3-2.0Fe2O3的玻璃转变温度为340℃,热膨胀系数为7.5×10-6 ℃-1 (25~300℃),在90℃的去离子水中恒温10 h,失重为0.63 mg/cm2,化学稳定性与传统的含铅封接玻璃相当,综合性能基本满足无铅低熔玻璃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ZnO-B2O3-SiO2玻璃是一类重要的低熔点玻璃,在玻璃深加工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在ZnO-B2O3-SiO2玻璃中,ZnO含量的变化对玻璃结构和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本文调整ZnO-B2O3-SiO2玻璃中ZnO的引入量,结合DSC、红外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ZnO对玻璃的网络结构、热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ZnO含量的增多,Zn2+以[ZnO4]四面体结构进入到玻璃网络体结构,出现了[BO4]结构体向[BO3]结构体的转变.ZnO含量的增加,降低了玻璃的Tg和Ts,增大热膨胀系数,增强化学稳定性.ZnO的最佳引入量是32%,此时玻璃具有较低的Tg(495 ℃)和Ts(529 ℃),热膨胀系数为8.96×10-6 /K ,耐酸碱性能等级均为A级.在ZnO-B2O3-SiO2玻璃涂覆应用中,最佳的烧结温度为560 ℃,在ZnO含量为 32%时,涂覆层硬度最佳,硬度值为648.9 Hv.  相似文献   

5.
李宏  唐小喆  姚亚蕊 《硅酸盐通报》2017,36(10):3248-3253
以Bi2O3-B2O3-ZnO-SiO2体系为基础玻璃,通过调整玻璃组分,研究分析了B2O3、K2O和ZnO含量对玻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软化温度及化学稳定性会随着玻璃组分中B2O3、K2O和ZnO含量的不同而改变,当B2O3、K2O和Zn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3%和5%时,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和软化温度分别为83.524×10-7℃-1和525.9℃,且化学稳定性良好,符合汽车玻璃油墨对低熔点玻璃粉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磷酸盐电子玻璃结构与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红外、拉曼光谱和XRD研究了ZnO-B2O3,-P2O5-RnOm封接玻璃中B2O3质量分数的变化引起的其玻璃态及结晶后的结构变化,分析了B2O3质量分数的变化对玻璃的化学稳定性、热膨胀系数等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B2O3质量分数的增加,玻璃中硼氧三角体[BO3]的数量增加,导致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和热膨胀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7.
氧化物掺杂对磷酸盐低熔点玻璃结构与封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培 《硅酸盐通报》2008,27(6):1134-1139
制备了以ZnO-B2O3-P2O5为基体,外加金属氧化物(Fe2O3, MnO2, CuO和 TiO2)的玻璃试样,研究了金属氧化物对玻璃膨胀系数、密度、玻璃转变温度、软化点温度、化学稳定性、电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加金属氧化物Fe2O3对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最为有效,MnO2不仅在提高磷酸盐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方面效果优异,同时在降低玻璃的封接温度方面效果明显,CuO、TiO2对封接性能的影响介于上述二者之间.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了玻璃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王文  滕元成  吴浪  曹雪 《玻璃》2019,46(12)
针对高放石墨的SiC基陶瓷固化,可用CaO-Al_2O_3-SiO_2 (CAS)系玻璃作为SiC陶瓷固化体低温烧结助剂,优化化学稳定性优良的CAS玻璃烧结助剂是安全固化高放石墨的关键。采用熔制工艺制备ZnO掺杂CAS系玻璃,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固体紫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耐腐蚀性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ZnO掺量对CAS系玻璃网络结构、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ZnO的添加对CAS系玻璃网络结构及化学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ZnO掺量为0.5 mol时,其光学带隙(Eo pt)最小(3.965 eV),玻璃网络结构中桥氧的相对含量最高,网络结构的完整和致密性较好,综合耐腐蚀性较优;随着ZnO掺量的提高,ZnO-CaO-Al_2O_3-SiO_2 (ZCAS)系玻璃的耐酸(pH=3/5)和耐水性(pH=7)总体呈现先变好后变差的趋势,ZnO掺量为0.5 mol时具有较优的耐酸、耐水性能;ZnO掺量的增加,ZCAS系玻璃的耐碱性(pH=9/11)总体呈现先变差后变好的趋势,ZnO掺量为0.3 mol时,其耐碱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熔制温度、时间、原料以及气氛对10PbO-30Fe2O3-60P2O5玻璃氧化还原指数和电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玻璃中二价铁离子的含量随熔制温度升高而增加,氧化还原指数从1 100℃的0.17增加到1 400℃的0.43,玻璃的电导率也随之增大.而熔制时间和原料对玻璃氧化还原指数的影响甚微.在空气和氮气两种不同气氛下熔制的玻璃,氧化还原指数也有所不同,氮气气氛中达到了0.55,表明了Fe2+已经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确定了V2 O5-TeO2-P2O5玻璃的形成范围,系统地探讨了P2O5/TeO2比及V2 O5对玻璃热膨胀系数、特征温度和耐水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涉及玻璃组成的耐水性低.对P2O5/TeO2/V2O5比为17.1/20.9/62,外掺Fe2O3玻璃的研究表明,Fe2O3掺入(0mol%~16mo1%),水侵蚀后质量损失由20.05%降低到1.73%,显著提高玻璃耐水稳定性,热膨胀系数由11.5×10-6/℃降低到8.9×10-6/℃,特征温度提高,其中转变温度Tg从267℃升高到310℃,膨胀软化温度Td从284℃升高到330℃.SEM分析发现,掺入Fe2O3玻璃的表面形成明显的未被侵蚀的网状结构,玻璃表面的Hench侵蚀机理由V类转变为Ⅱ类侵蚀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以Al2O3, Fe2O3和Na2CO3为原料,对Na2O-Al2O3-Fe2O3系烧结过程中的反应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 基于溶出率与时间、温度的关系,证明Na2O×Al2O3和Na2O×Fe2O3的生成反应动力学都服从Zhuralev-Lesokin-Tempelman模型,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86.59和80.92 kJ/mol,表明Na2O×Fe2O3比Na2O×Al2O3在动力学上更易形成;Al2O3易与Na2O×Fe2O3反应形成Na2O×Al2O3和Fe2O3,在1273 K烧结30 min,所得熟料Al2O3溶出率达98.51%;Fe2O3对Na2O×Al2O3的形成有双重作用,在1273 K下可加速Na2O×Al2O3的形成,超过1323 K,促使Na2O×Al2O3分解成Na2O和b-Al2O3,且随着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分解程度增高,从而导致熟料中Al2O3溶出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Cr2O3-Al2O3-ZrO2制品的组成及各组成的作用、烧成气氛、制品的显微结构特征和性能指标.着重论述了影响制品性能的烧成工艺和以电熔、烧结两种Cr2O3颗粒生产的Cr2O3-Al2O3-ZrO2制品的显微结构差异,表明在还原气氛下烧成的Cr2O3-Al2O3-ZrO2制品性能优良,而采用电熔Cr2O3料生产的Cr2O3-Al2O3-ZrO2制品性能优于使用烧结Cr2O3料生产的.  相似文献   

13.
V2O5-Fe2O3 and V2O5-TiO2 systems represent two important chemical systems with various applications, including energy, catalysts, and high-performance materials. In the present study, high-temperature phase equilibrium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670–1000°C in air. Electron probe X-ray micro-analyzer (EPMA)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micro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phases presented in quenched samples. Systematic experiments demonstrated that V2O5-containing systems should not be quenched by water-based quenching media. Phase diagrams in both systems were constructed, and the eutectic and peritectic points of the systems were confirmed and compar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The present study improved the previous results and could be used as the base for thermodynamic modelings and further applications of the two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用Y2O3-Al2O3-SiO2钎料进行Si3N4的连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二种Y2O3-Al2O3-SiO2(YAS)钎料进行Si3N4/Si3N4的连接研究.在20kPaN2,1450℃~1650℃保温15min的实验条件下,Si3N4/Si3N4的接头强度随连接温度的增加先增后降.微观分析表明:接头强度与YAS/Si3N4的界面扩散反应和接头残留玻璃相的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Cr_2O_3对PbO-Bi_2O_3-B_2O_3玻璃颜色及析晶性能的影响郝德生(齐齐哈尔轻工学院161006)EffectsofTraceCr2O3onColorationandNucleationofPbO-Bi2O3-B2O3GlassSystem...  相似文献   

16.
溶胶-凝胶法制备不锈钢表面SiO2-ZrO2-Al2O3-Cr2O3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SiO2-ZrO2-Al2O3-Cr2O3,涂层,并用XRD、SEM等手段对其相结构、界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且完成了900℃高温下的抗氧化性实验及FeCl3腐蚀实验。结果表明:预涂Al2O3-Cr2O3过渡层可使基体与涂层结合较好;涂有薄膜的不锈钢抗氧化性、耐腐蚀性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掌握Fe2+/H2O2体系O2的生成路径,可为避免H2O2无效分解,开发经济高效的Fe2+/H2O2体系利用技术指明方向。采用添加自由基捕获剂的方法,探究Fe2+/H2O2体系内各种自由基对O2生成速率的影响,进而确定O2的生成路径。结果表明:Fe2+/H2O2体系内不会产生大量O2-·,O2-·不是生成O2的主要反应物质;O2-·被全部捕获后,体系中仍产生大量O2-·,但此时无O2生成,证明生成O2的反应由·OH和HO2·两种自由基直接参与。分析认为反应·OH+HO2·-H2O+O2是体系内O2生成的主要路径。控制Fe2+/H2O2体系定向生成·OH,抑制HO2·的产生,是提高Fe2+/H2O2体系中H2O2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O_3/H_2O_2法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炜 《应用化工》2010,39(8):1194-1197
H2O2协同臭氧氧化实验中,对于初始pH值为6.8的500 mL废水,在臭氧投加量为48 mg,0.1 mL H2O2在反应前加注到反应器的条件下,O3/H2O2工艺的COD cr去除率比臭氧单独氧化提高了7.9%。对于O3/H2O2工艺,其最佳H2O2投加量随废水pH值的增加而减少;一次投加H2O2方式的COD cr去除率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好于间歇投加H2O2方式。  相似文献   

19.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2-8/Fe2O3-Al2O3的制备及其酯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硝酸铁为铁源、硝酸铝为铝源,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2-8/Fe2O3-Al2O3。通过催化剂样品的FT-IR谱图、不同焙烧温度催化剂样品的XRD谱图、不同陈化温度的N2吸附-脱附曲线以及催化剂样品的SEM照片,研究了其晶体的形成过程。催化剂样品红外谱图表明,催化剂中的S=O有较强的共价双键特征,诱导催化剂形成超强酸性;在XRD谱图中既无Al2O3的晶相峰,也无Fe2(SO4)3晶相峰,说明Al2O3与Fe2O3 在催化剂样品的表面形成了Al2O3-Fe2O3 共价键的复杂结构。采用BET方程和BJH模型计算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经冰水陈化的催化剂样品平均孔径为9.1 nm,最可几孔径为7.5 nm,比表面积为78.9 m2·g-1,孔容0.149 cm3·g-1。研究了催化剂的铁与铝物质的量比、(NH4)2S2O8浸渍浓度和不同焙烧温度对硬脂酸正丁酯酯化率的影响。在反应温度85 ℃、催化剂用量0.2 g (为反应物总质量的2%)和回流反应150 min的条件下,酯化率可达8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