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少波  王云峰  余琼粉 《太阳能学报》2016,37(10):2612-2618
为了优化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提高其制冷性能,构建基于强化传质作用的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并在模拟环境下对系统在强化传质模式下和自然传质模式下的制冷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辐射能输入条件下,系统在强化传质模式下的制冷效率比在自然传质模式下的制冷效率有明显提高,效率最大可提高58.0%,且强化传质模式下系统的制冷性能较为稳定,能量利用率高;此外,强化传质模式下的系统还可解决自然传质模式中不可避免的间隙制冷问题。研究结果可为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工作原理、工质对的选择、吸附床的设计、经济性分析及应用几方面,对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性分析。由于太阳能转换率低和集热器价格昂贵,目前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冷性能较低、初投资成本大,所以,提高制冷性能、降低成本是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实现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关键所在。通过选取合适的工质对、强化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制冷系数,推进其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增辉  王云峰  李明 《太阳能学报》2018,39(10):2745-2752
为深入分析太阳能吸附制冷变压工况对制冷性能的影响,在管道泵强化传质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实验平台基础上,开展对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强化传质变压工况下解吸量、制冷量的实验分析,并与自然传质恒压工况进行对比,获得强制循环下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变压制冷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加热量情况下系统运行10 h,吸附制冷系统加装强化传质管道泵后,白天加热解吸阶段随着吸附床温度的提高,吸附床在强化传质工况下与自然传质工况下相比压力降低约10 kPa,从而使得强化传质比自然传质解吸率提高21.7%、解吸量提高1000 mL,制冷循环系数COP_(solar)提高18.8%。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喷射与电压缩联合制冷系统,其既可以利用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又可以利用电能驱动压缩式制冷,可提高太阳能与辅助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对该系统中以R141b作为制冷工质,采用斜盘式压缩机的辅助电压缩制冷系统进行了理论循环计算与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该辅助电压缩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达到2.53。与传统的辅助能源应用方式相比,该辅助电压缩式制冷系统能更高效地利用常规能源,提高新型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综合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内燃机排气—固体吸附制冷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长途旅游车的余热空调问题,本文研究了内燃机排气-固体吸附制冷系统,探讨了制冷系统中发生器的结构设计,并做了制冷实验,其结果为:在分子筛填充床内用筛网围出水蒸汽通道,可有效地减少加热再生过程与吸附制冷过程的时间差,加快制冷速度,从而可提高余热制冷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制冷系统和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技术和特点,提出了太阳能烟囱制冷系统.将太阳能烟囱系统与制冷系统相结合进行制冷,可实现制冷不用电.该系统由烟囱、集热棚、蓄热层、涡轮机、开启式制冷压缩机、冷凝器和变速器等组成.介绍了太阳能烟囱制冷系统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烟囱制冷系统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制冷不用电,无污染,具有良好的环境效应,可根据环境温度改变压缩机运行转速调节供冷负荷,能有效解决热带及沙漠地区的供冷及供电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船用柴油机余热回收效率,利用MATLAB对朗肯循环及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建模及热力学分析,确定朗肯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阶段中废气温度、高压发生器温度、低压发生器温度对制冷量和性能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朗肯循环最佳工质为水;升高初温、初压和降低背压可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随着废气温度增加,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增加,制冷性能因数降低;随着高压发生器温度升高,制冷量降低,制冷性能因数降低;随着低压发生器温度降低,制冷量增加,制冷性能因数降低;应根据不同环境及场合要求,调整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8.
陈娟 《节能》2015,34(3):46-48
对某数据中心空调制冷系统进行详细调研,对设备配置数据进行统计,全面分析空调系统用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数据中心空调制冷系统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结合未来发展选择空调制冷设备,提高数据中心空调制冷系统能效。  相似文献   

9.
真空集热型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提高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的集热性能。提出了采用真空集热管式吸附床的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系统,并对选择吸收式和直接吸热式的真空集热制冷系统分别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计算模拟。这两种系统均具有较高的制冷性能,前者宜以沸石-水为制冷工质对,而后者则宜采用活性碳-甲醇工质对。分析了工作参数对这两种真空集热型制冷系统的影响,并对系统结构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光伏发电制冷系统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本文介绍了各种光伏制冷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存在问题,指出提高光伏发电制冷技术的利用效率和降低成本是其实用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节能》2021,40(4):77-79
制冷系统对环境温度的调节,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制冷系统发生泄漏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出现制冷效果差甚至无法制冷等问题,还可能造成制冷系统其他部件的损坏。制冷系统出现泄漏时,及时、快速对泄漏位置进行分析与排查十分重要。阐述制冷系统泄漏的主要原因,综述制冷系统泄漏检测方法的应用现状,并对泄漏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制冷系统泄漏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发展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阳能半导体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指出了提高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效率的技术关键,阐述了太阳能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李琰琰  周少祥 《节能》2010,29(11):21-25
基于统一化的能源利用评价思想,分析各种制冷系统的热力性能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制冷系统的热岛效应,提出压缩式制冷机组和吸收式制冷机组单位制冷量造成的热污染排放强度的计算公式,以澄清人们对制冷系统"热岛效应"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低品位热驱动制冷空调不能连续工作且制冷效率低的问题,以热力学原理为基础,提出一种低品位热驱动吸收-压缩制冷新流程,自行搭建用于测试操作参数对新型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试验台,在定流量(热水流量、冷却水流量和冷媒水流量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吸收制冷系统相比,新型吸收-压缩制冷系统不仅可以高效利用低品位热源制取高品位冷量,而且还扩宽了吸收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5.
吸附式制冷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制冷方式,可以利用低品位热能提供冷量,因此具有重要的节能意义。目前,吸附式制冷技术在太阳能热利用、工业余热利用等中低温余热领域已有应用,但对低于60℃热源的利用实例较少。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所需的驱动热源温度是扩大吸附式制冷系统使用范围的重要手段。吸附式制冷系统所需驱动热源温度与系统循环方式、吸附剂性能等因素密切相关。从二级/多级吸附式制冷循环、表面酸性强度与孔结构等影响吸附剂再生温度方面阐述了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温度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多级循环吸附式制冷系统可以降低装置的驱动热源温度,但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低再生温度吸附剂能够拓宽吸附式制冷装置的驱动热源温度范围,吸附剂的脱附温度与表面极性、酸性、孔结构等参数有关,对吸附剂进行改性,吸附剂极性弱、酸性低的表面特性有利于降低脱附温度。另外,还介绍了数据中心余热驱动的吸附式制冷技术。开展降低吸附式制冷系统驱动热源温度的研究为低温余热高效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物质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热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吸收扩散式制冷系统的特点,将生物质能引入吸收式制冷系统中,为制冷系统提供能量。对生物质能吸收扩散式制冷系统进行了热力计算,得出一些制冷工况参数对循环COP影响的曲线,为生物质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和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平板型集热器作为驱动热源,构建了一套额定制冷功率为17.6 kW的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并基于TRNSYS软件构建了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模型,研究了太阳辐射强度、集热器面积和蓄热水箱体积的变化对系统运行性能和制冷功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平板型集热器的工作温度约为90℃,单效吸收式制冷机的驱动温度为72.5~95℃,单效吸收式制冷机的最大制冷效率可以达到0.85,由此可知,当热源温度与驱动温度的匹配度较好时,既能保证单效吸收式制冷机的高效运行,又能减少能源品位的浪费;白天,当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运行时,系统的太阳能保证率为57.5%,一次能源节约系数可达到0.25,此时,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性能优于电压缩制冷系统。  相似文献   

18.
初步探讨喷射制冷与冷梁技术的联合应用的效果,利用主动式冷梁技术的高温水侧供冷特性,来提高喷射循环过程的蒸发温度,实现喷射制冷系统整体能效的提高。以R141b作为制冷工质,建立喷射制冷循环模型,利用C++语言编程计算得到喷射制冷不同工况下的引射系数。研究发现:当环境温度为32℃,冷梁水侧供冷量和风侧供冷量之比m由0提高到2.5,喷射制冷联合冷梁系统能效可从0.24提高到0.40.同时,当m=2.5时,随环境温度变化(28~37℃),能效提高比例在53%~145%之间,联合供冷方式可以显著改善冷凝温度较高时喷射制冷系统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9.
冷暖联供太阳能喷射制冷系统的一次能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热泵)系统在满足供冷、供热需求时,通常需要补充一定量的一次常规能源。该文在系统能量平衡的基础上,引入太阳能倍率、冬夏负荷比等参数,推导了太阳能制冷系统与电压缩制冷系统的一次能耗比计算公式。进而对太阳能双元混合工质喷射式制冷(热泵)系统、单元工质喷射式制冷系统、太阳能直接供热系统与电压缩制冷系统的一次能源消耗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太阳能喷射式热泵比太阳能直接供暖系统节约一次常规能源;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热泵)系统,在其太阳能倍率位于节能区时,比电压缩制冷(热泵)系统节约一次常规能源。  相似文献   

20.
对冷板冷藏车中冷凝器建立了动态分布参数模型,并与蒸发器、压缩机及热力膨胀阀模型联立求解,得到了制冷系统运行的动态仿真解.分析了冷凝器迎面风速和进风温度对制冷系统运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冷凝器进风温度下,迎面风速的改变将对制冷量、制冷系数及充冷时问产生影响;冷凝器进风温度对制冷系统的制冷能力有一定影响,建议在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