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30篇
工业技术   12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目组开展了间歇空调模式建筑节能隔热技术体系研究、墙体一体化预制技术体系研发、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研发。通过研究建立了上海典型气候和负荷特征基础参数模型和居住建筑间歇式空调用能舒适性模型,建立了与间歇用能模式相匹配的、以外墙保温层内置为主的居住建筑气候适应型围护结构节能体系,开发了集节能、结构与外装饰一体化的预制混凝土住宅体系,研发了适宜上海高层建筑特征的直膨式太阳能构件化集热器,并最终形成上海气候适应型围护结构节能体系并完成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2.
被动式吸放湿是一种节能环保的调节相对湿度的手段。本文在封闭的小型环境箱内对新型复合硅胶调湿材料进行了除湿和放湿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调湿性能。而后,对该材料的等温吸湿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其吸湿特性属于第III类型的多分子层典型吸附情况,从而进一步从材料微孔结构方面分析了该材料的调湿机理。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器件可在提供电能的同时回收热能,并提高发电效率,系统综合效率高于传统光伏与集热器。本文介绍了不同PV/T系统的结构形式与系统特点,分析了PV/T系统的优势与问题,以及在既有建筑中的一些系统应用案例。指出了建筑构件化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不仅能获取电能和热能,还可以结合其他系统有效利用所获取电能与热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平板型吸附床强化传热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太阳能平板型吸附床内温度分布的计算,分析了吸附床中嵌入金属助片和吸附剂(活性炭)中掺入铜粉等提高其导热系数的强化传热 方法的效果,认为当肋片的间距在6cm左右或增大吸附剂的导热系数到0.4-0.6W/(m.℃)时,吸附床内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近乎直线,温度梯度较小,同时,胁片的热容对吸附床的整体温度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2)吸收-喷射制冷系统 单独的吸收循环的性能系数往往较低,其原因在于正循环的初、终压力(浓度)参数,由于受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制约而无法独立地提高其工作参数,造成总效率较低.提高单效吸收制冷系统性能的方法有很多.在传统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喷射器就是一种很好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型再生式除湿换热器,建立了物理和数学模型。通过实验得到了该除湿换热器的实际动态除湿性能;将除湿器除湿性能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文研制的再生式除湿换热器具有良好的除湿性能,在给定工况(温度为24.7℃,含湿量为12.41g/kg)下除湿率可达到43.8%;还分析了处理风速、再生温度以及除湿换热器厚度对除湿性能和压降的影响,获得了使除湿换热器性能最佳的管排、翅片间距和迎面风速参数。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的新型太阳能空气-水复合平板集热器。该集热器可以单独使用空气、水或同时以空气和水作为集热工质。测试显示,该集热器空气循环集热效率为55%~65%,水循环集热效率为32%~34%,能够满足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的要求。该集热器成本不高,适用于在我国北方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增加溶液工作浓度差、改进系统运行性能的方法,使系统更好地适应太阳能等不稳定热源.用实验验证过的理论模型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以氯化钙溶液为除湿荆、再生温度为73.2℃时,系统的COP为0.89,比相同运行条件下的单循环溶液除湿系统提高了89.4%.每kg质量分数为45%的氯化钙溶液的除湿量从3.92 g提高到122.83g.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新型的点、线耦合菲涅尔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推导该系统定日镜追踪太阳光线的理论追踪角(俯仰角β_h和滚转角β_m)公式,利用理论追踪角公式计算上海地区一年中4个典型日系统线菲定日镜追踪角的时空变换特性。以夏至日定日镜H3为例,详细计算其子镜与中心子镜的理论俯仰角差Δβ_(h,id)和理论滚转角差Δβ_(m,id)。该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菲涅尔二次反射塔式太阳能聚光系统定日镜理论追踪角的时空变换特性,确定系统定日子镜追踪太阳的实际滚转角差,并利用Soltrace软件模拟系统在夏至日实际追踪和理论追踪时的光学效率,差值最大为8.20%,最小为0.28%。  相似文献   
10.
何海斌  李勇  代彦军 《太阳能学报》2015,36(7):1690-1696
针对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及转轮除湿混合系统,在上海冬季典型低温干燥气候条件下对供暖运行进行研究,实验测试直接供暖,加湿供暖和热泵效应供暖3种不同供暖模式的供暖效果,分析冬季太阳辐射对空气集热温度的影响,不同环境温湿度下3种工作模式对供暖温湿度的影响以及加湿供暖与热泵效应供暖模式中回风对供暖温湿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送风温度随再生温度升高而升高,送风湿度取决于处理风入口湿度和再生温度的大小,系统在采用回风的加湿供暖模式下,平均送风湿度达到12 g/(kg干空气),送风温度为26~37℃,冬季全天大部分时间能有效满足室内送风的温湿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