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孕妇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其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测量1118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教。并分别观察肥胖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产程以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发生情况。结果:①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以及早产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②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孕妇总产程、产程异常发生率、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巨大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以及围生儿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过度对孕产妇和新生儿均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妊娠期、分娩期并发症和增高了难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潘玉兰 《吉林医学》2014,(3):636-636
目的:分析和研究护理干预对肥胖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肥胖孕妇4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孕妇分娩结束后,将其新生儿并发症、产科合并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巨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剖宫产率、伤口延期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指导孕妇重视孕期营养的科学性、合理性、适当性,同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锻炼与劳动,防止过度肥胖,对减少妊娠与分娩期的并发症,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孕前肥胖孕期体重增长过度与妊娠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测量182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长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并观察肥胖孕妇的妊娠期并发症情况。结果: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度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孕前宣教与孕期知识普及,减少孕期肥胖发生率是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加强对预防肥胖工作的领导,提高肥胖危害的认识,防治肥胖的危害发生。方法大力宣传肥胖造成的危害,说明肥胖易诱发多种疾病,特别易发生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提醒肥胖患者引起重视,肥胖治疗时,分析了减肥的误区,使减肥工作纳入规范化。结果 使人们充分认识肥胖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必要的防治肥胖的措施。结论 通过分析肥胖是引起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必须引起卫生防疫、社会各界以及各级领导的关注,预防肥胖的关键在于个人的自我保健意识的建立和医学指导的干预,使防治肥胖的工作扎实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伴重症肥胖患者压疮的影响.方法 经过对下肢骨折伴重症肥胖患者Waterlow压疮评分,筛选出31例高危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使用减压贴、间歇性减压、预防性按摩、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结果 31例患者的压疮发生率3%.结论 针对重症肥胖老年骨折患者压疮预防护理难题,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尤其在入院48小时内强化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减少该类患者难免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和一系列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导致这些疾病的原因是肥胖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由肥胖引起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与异常脂肪因子的释放以及胰岛素抵抗有关。与肥胖相关的脂肪因子包括瘦素、非酯化脂肪酸、活性氧、脂联素、血管紧张素原、抵抗素等,其通过影响一系列代谢通路以及各脂肪因子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进而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大家健康》2010,(3):61-61
芬兰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中年过度肥胖的人在老年时期更容易出现衰弱症状,其寿命也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人们大多认为肥胖是饮食过度造成的,而不认为是一种疾病。然而现在的研究表明:肥胖是由特定蛋白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的疾病,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范畴,实质上是能量摄取超过能量消耗所引  相似文献   

9.
秋季养生粥     
山芋粥:山芋与粳米同煮,常食可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过度肥胖等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抗精神病药物致药源性肥胖中的作用。方法:将10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56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53例,脱落2例)。护理干预组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对病人进行有关肥胖对身体有何危害的知识教育,如何合理饮食、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生活规律等护理干预综合措施;对照组单独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法。将两组人院、出院及出院后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随访时的体重进行比较。结果:人院和出院时两组体重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O.05);随访结果,两组体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差别越来越具有显著性(t=-3.52,-3.64和-4.06;P〈0.01)。结论:护理干预在抗精神病药物致药源性肥胖中所起的作用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1.
肥胖模型及病态肥胖外科减肥治疗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肥胖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引起肥胖的原因有:遗传基因、内分泌性、代谢性紊乱、贪食和懒惰等。过度肥胖常引起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胰岛素血症、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等疾病的发病率增高,伴发一种或数种疾病的肥胖称之为病态肥胖(Morbid obesity)。然而减肥能使病态肥胖病人的相应疾病(Co-morbid disease)获得一定改善,但是非手术治疗如:锻炼、节食、各种减肥药物等其长期减肥效果不理想。从60年代以来,外科医师们先后试用了肠旁路、胃旁路、胃限制术、胆胰旁路术、膈下迷走神经切断术等手术做强制性减肥治疗,经大量术后病例调查证实其5~10年减肥效果可靠,目前已形成了严格的胃手术操作规范,在欧、美已治疗病态肥胖病例10万余例。但是对胃手术后的物质代谢、胃肠道内生性激素  相似文献   

12.
脂肪肝的易患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向京 《医学文选》2004,23(1):84-85
脂肪肝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直线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查出了脂肪肝。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脂质代谢异常造成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肝病专家研究发现,脂肪肝的病理改变以酒精性、肥胖性、糖尿病性多见,其原因与现代生活中的豪饮、脂质摄入过多和过度肥胖等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在本镇幼儿园筛查出肥胖儿童90名,全部肥胖儿童均行BMI指数、血糖、血脂检测,并随机分为2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治疗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宣教干预。1年后,复查BMI指数、血糖、血脂。结果干预组儿童较对照组BMI指数、血糖、血脂出现明显下降,(P相似文献   

14.
朱盛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6):674-675
目的探讨过度肥胖儿童执行功能与正常对照儿童的差异。方法采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SCT)对50例过度肥胖儿童和50名健康对照儿童的执行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在WSCT中,过度肥胖儿童的持续性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均<0.05),而完成分类数、正确应答数、概念化水平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均<0.05)。结论过度肥胖儿童可能存在执行功能缺陷,进行早期干预对于此类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患者褥疮的护理.方法:对8例老年肥胖惠者进行整体护理、基础护理、增加营养、心理护理、长期换药.结果:患者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老年肥胖患者通过正确心理护理增加营养、临床护理褥疮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肥胖患者褥疮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患者褥疮的护理.方法:对8例老年肥胖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基础护理、增加营养、心理护理、长期换药,结果:患者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老年肥胖患者通过正确心理护理增加营养、临床护理褥疮可以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牛街地区单纯性肥胖儿童群体中的影响及效果,降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病率。方法筛选34名单纯性肥胖儿童为干预对象,干预措施以学校为主要场所,家庭为辅助场所,采取运动、饮食调整、健康教育和行为矫正。以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身高、体重、血脂水平及体质检测达标情况作为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综合干预后,被干预儿童健康知识水平均有明显提高(P〈0.05);肥胖儿童高脂摄入、缺乏体力活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有所下降;降低了肥胖儿童的血甘油三酯水平(P〈0.05);改善了儿童肥胖状况(P〈0.05);提高了儿童体质健康水平(P〈0.01)。结论营养摄入过剩和缺乏运动是造成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采用宣传健康知识,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运动,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综合行为疗法是控制儿童肥胖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儿童肥胖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程度肥胖患儿236例进行分析。结果:肥胖与遗传因素、出生体重、食欲、食量、进餐速度、饮食习惯及运动等因素都具有相关性。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改变儿童的饮食行为,改变家庭生活方式,心理诱导、行为疗法,加强运动等实施方案,是预防儿童肥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单纯肥胖对儿童健康危害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体力活动少、行为偏差为特征的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的慢性病,而且是成年期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儿童肥胖是成年期肥胖症的基础,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世界性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儿科及儿童保健工作者对儿童的单纯性肥胖流行情况、发病原因、对健康的危害及防治等诸方面进行了多学科、大样本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下面重点介绍单纯性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肥胖,即脂肪细胞数量的过度增加和体积的过度增大,并以体脂的形式储存过多摄入的能量,它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许多严重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肥胖的发生除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外,遗传因素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肥胖的最主要原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是脂肪细胞基因表达和胰岛素细胞间信号传递的主要调节者,参与脂肪细胞分化和脂代谢调节,与肥胖密切相关。因此,涉及脂肪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分化而造成生成过多脂肪细胞的分子机制,以及脂肪组织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在机体能量、糖、脂代谢和免疫反应等方面所发挥的调节作用,一直是肥胖和糖尿病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