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推拿肾俞穴治疗老年肾虚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12 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各 6 0例 ,治疗组采用推拿肾俞穴方法治疗 ,肾阴虚型加擦涌泉穴 ,肾阳虚型加擦肾俞、命门一线。对照组中肾阴虚型口服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型口服桂附八味丸。两组治疗 1个月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对照组总有效率5 8%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推拿肾俞穴治疗老年肾虚腰痛疗效满意、安全 ,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
隔药灸加药物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隔药灸法配合药物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灸+药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灸+药组采用阿米替林药物口服配合隔药灸法,穴取百会、大椎、至阳、命门、肾俞、关元、神阙,百会用直接灸法,其余穴位采用隔药灸;药物组采用阿米替林药物口服.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点数量及直观模拟标尺评分(VAS)和汉密尔顿(HAMD)抑郁指数的变化.结果:灸+药组总有效率为93.3%,药物组总有效率为56.7%,灸+药组优于药物组(P<0.01).灸+药组VAS、HAMD评分和痛点数量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药物组HAMD评分和痛点数量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经统计学处理均P<0.01,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灸+药组HAMD评分及痛点数量明显优于药物组(均P<0.01);VAS评分治疗后药物组和灸+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配合药物治疗是一种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观察隔姜隔盐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隔姜隔盐灸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美沙拉嗪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差异、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隔盐灸法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麦粒灸和腰部推拿手法治疗老年肾虚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老年肾虚型腰痛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麦粒灸结合腰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予腰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治疗组VAS疼痛评分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结合腰部推拿手法治疗老年肾虚型腰痛疗效肯定,且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5.
推拿肾俞穴治疗老年肾虚腰痛免疫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娟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4):214-216
目的 :探讨推拿肾俞穴治疗老年肾虚腰痛的免疫机制。方法 :6 0例患者分为两组 ,肾阴虚型、肾阳虚型各 30例。肾阴虚型加擦涌泉穴 ,肾阳虚型加擦肾俞、命门 ,15 d为 1个疗程 ,连续治疗 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体液免疫的变化情况并比较。结果 :老年肾虚腰痛患者存在免疫水平低下的情况 ,推拿治疗后免疫水平有所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两证型比较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推拿肾俞穴能提高老年肾虚腰痛患者的免疫水平 ,对肾阴虚型和肾阳虚型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点灸特定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点灸与常规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疗效差异.方法:将5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点灸组(30例)采用周氏万应点灸笔点灸法,针刺组(20例)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均取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等穴.治疗15次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两组患者单项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点灸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针刺组的75.0%(P<0.05).结论:点灸治疗可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7.
何桂兰  袁申平  柯晓英 《河北中医》2011,33(11):1680-1682
目的 观察改良天灸法治疗慢性肾脏病(CKD)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6例CKD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予改良天灸法治疗,对照组23例予口服桂附地黄丸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7.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督脉灸治疗肾阳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肾阳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用督脉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五灵胶囊口服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7.10%,对照组70.9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是治疗肾阳虚型失眠的有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刺配合热敏点灸治疗急性期贝尔氏面瘫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面瘫急性期创痛小、疗效好、易操作的新疗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针刺加热敏点灸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针刺.参照1997日本面神经研究会制定的"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治疗后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6.67%、5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热敏点灸和单纯针刺疗法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疗效,且针刺加热敏点灸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性激素水平与肾虚证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不同肾虚证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诊断依据.选择88例肾虚证PMO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肾气虚组37例,肾阴虚组29例,肾阳虚组22例,另设对照组30例,同步检测骨密度、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计算E2/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MO患者骨密度随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下降,其中肾阳虚组较对照组和肾气虚组显著下降(P<0.01);PMO不同肾虚证型组骨密度变化均为Ward>Neck>Troch.与对照组比较,不同肾虚证型组T显著升高(P<0.01),性激素T水平的变化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升高,而E2、E2/T则逐渐降低;不同肾虚证型组E2、E2/T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表明①PMO患者骨密度随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依次下降,不同肾虚证型组骨密度变化均为Troch>Neck>Ward;②PMO患者性激素T水平的变化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升高,而E2、E2/T则逐渐降低;③骨密度和性激素水平反应了肾虚程度,即依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逐渐加重.④骨密度测定值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可作为PMO不同肾虚证型的客观评价指标,并为PMO患者不同肾虚证型的治疗效果的观察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热敏灸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2例,脱落3例)。对照组口服阿伦膦酸钠与碳酸钙D3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命门、腰阳关、关元、肾俞、足三里穴区探寻热敏腧穴行热敏灸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密度值(BMD)及中医临床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及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两组BMD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能明显减轻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背痛,增加骨密度,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灵龟八法对肾阳虚模型豚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运用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衰老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以健康成年豚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预防组(Ⅰ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灸预防组(Ⅱ组)、肾阳虚模型灵龟八法治疗组(Ⅲ组)、肾阳虚模型命门灸治疗组(Ⅳ组)、肾阳虚模型对照组(Ⅴ组),以SOD、MDA为客观指标,比较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命门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差异。结果在造模结束后,Ⅰ组及Ⅱ组没有出现肾阳虚征象,SOD、MDA的改变不明显;Ⅲ组、Ⅳ组及Ⅴ组均出现明显的肾阳虚症状,且SOD降低(P<0.01)、MDA升高(P<0.01或P<0.05);经治疗后,Ⅲ组的肾阳虚症状基本消失,SOD升高(P<0.01)、MDA降低(P<0.01),与造模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Ⅳ组的肾阳虚症状改善明显,SOD升高(P<0.05),但与造模前相比仍有差异(P<0.05),MDA降低(P<0.05),与造模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Ⅴ组的肾阳虚症状、SOD、MDA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命门灸均可以有效调节肾阳虚模型豚鼠的自由基代谢,对肾阳虚模型豚鼠具有明显的预防及治疗作用,其抗衰老机理与调节自由基代谢密切相关;灵龟八法按时开穴灸对肾阳虚模型豚鼠的治疗作用略优于命门灸。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照试验研究探讨耳穴联合艾灸对绝经后肝肾阴虚型骨量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的绝经后骨量减少患者,采用耳穴联合艾灸的治疗方法,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各临床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其中腰脊酸痛、胫膝酸软、耳鸣健忘及总积分等方面明显改善(P0.05),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有一定程度增加(P0.05),雌激素2(Estrogen,E2)有一定程度增加(P0.05),表明该治疗能提高患者雌激素水平、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和艾灸穴位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安全简便,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无影响患者心理精神行为、增加恶性肿瘤发病率等不良反应,是易被患者接受的有效防治绝经后骨量减少症的另一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O2激光灸对不同中医证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方法将8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肾虚髓亏(A组28例)、阳虚寒凝(B组34例)、瘀滞筋骨(C组26例)3组,以10.6 m CO2激光照射犊鼻穴治疗。采用WOMAC VA3.1问卷,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除A组治疗2星期、4星期时疼痛得分及2星期时僵硬得分外,治疗后3组WOMAC量表各项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B组除2星期时疼痛得分外,WOMAC量表各项得分均显著优于A组(P<0.05),其治疗2星期时功能障碍得分亦显著优于C组(P=0.036);C组在治疗4星期时WOMAC量表各项得分及随访时僵硬、功能障碍得分均显著优于A组(P<0.01)。结论 CO2激光灸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但对不同中医证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有差异,其总体趋势是阳虚寒凝型最好,其次是瘀滞筋骨型,再次为肾虚髓亏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实按灸百会穴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实按灸百会穴配合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对照组采用单纯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愈显率为41.7%,总有效率为86.7%,两组经卡方检验,均P<0.05,表明治疗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明显(P<0.01)。结论实按灸百会穴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盐酸倍他司汀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地黄益智方治疗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针对血管危险因素的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同时加用地黄益智方,对照组加用盐酸多奈哌齐。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MMSE、MOCA、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MSE、MOCA、ADL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ADL及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黄益智方可有效改善肾精亏虚兼痰瘀阻络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反应能力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患者主观报告结局指标评价临床上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3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疏肝调神组、穴位浅刺组和非穴位浅刺组。疏肝调神组取四关穴(合谷、太冲)、百会、印堂进行常规针刺,在四花穴(膈俞、胆俞)艾炷直接灸,最后埋皮内针于心俞、肝俞;穴位浅刺组取穴同疏肝调神组,只是针刺深度较疏肝调神组浅,艾灸时间短于疏肝调神组;非穴位浅刺组取穴为疏肝调神组所取穴位旁开10 mm处,操作方法同穴位浅刺组。3组患者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12周。观察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评分,以评价疏肝调神针灸方案对治疗抑郁症的近期效应及中、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各时点,对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8个维度的评分,疏肝调神组与非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抑郁、焦虑、敌对3个维度的评分,疏肝调神组与穴位浅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灸可改善抑郁症患者SCL 90量表评分,运用患者主观报告结局指标可准确地评价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艾灸、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艾灸组(30例)和针灸组(30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结果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可以显著改善关节压痛(P<0.05),针灸组可显著改善患者关节肿胀度、双手握力(P<0.05或P<0.01)和疼痛评分;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可以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P<0.05),针灸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次症、关节活动度和疼痛评分(P<0.05);针灸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单用组和艾灸单用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免疫调节作用,改善受损关节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艾灸百会结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灸百会结合整脊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艾灸手法治疗组(45例)和针刺对照组(45例),并给予相应治疗,疗程2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对照组为66.7%(P〈0.05)。艾灸手法治疗组治疗后椎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加快(P〈0.05),血流阻力指数下降(P〈0.05);针刺对照组则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艾灸百会结合整脊手法可扩张椎动脉、改善椎动脉血液供应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