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顾勇  杨艳  王兰  李娜  惠增骞  段炜 《武警医学》2016,(5):493-496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用药方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420例Hp阳性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标准四联组(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新四联组(埃索美拉唑+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环丙沙星),A、B两组用药疗程14d.C组序贯治疗组(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5d,随后埃索美拉唑+环丙沙星+替硝唑再治疗5d).比较3组患者Hp根除率,随访3、6个月的Hp再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C组Hp根除率分别为92.9%、95.7%,优于A组的85.0% (P<0.05),随访3个月A、B、C组再感染率分别为10.1%、6.2%、7.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A组Hp再感染率为26.9%,显著高于B、C两组的13.8%、11.9% (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环丙沙星为基础的新四联及10d序贯疗法高效、复发率低、安全、患者依从性好,可推荐作为抗Hp治疗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对根除部队官兵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5年9月至2020年10月联勤保障部队991医院收治的120例患有消化性溃疡病的部队官兵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四联疗法组及序贯疗法组,每组各60例.四联疗法组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呋喃唑酮片、阿莫西林胶囊、枸...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奥硝...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十天四联方案在HP感染慢性胃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需HP感染慢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并添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左氧氟沙星两种抗生素的十天四联疗法,对照组艾普拉唑联合枸橼酸铋钾,并添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左氧氟沙星的两种抗生素十天四联疗法。疗程结束后4~5周,检测HP根除情况,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存在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所有进行随访调查,研究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十天四联方案治疗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以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为基础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128例HP感染根除失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为基础的三联补救治疗10 d;对照组给予常规奥美拉唑、铋剂加两种抗生素四联补救治疗,对比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6.67%和67.27%,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9%和9.3%,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埃索美拉唑、莫西沙星为基础的抗Hp治疗疗效优于常规四联补救治疗,药物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联方案与四联方案根治消化性溃疡伴Hp阳性的疗效及经济性评价。方法将86例消化性溃疡Hp阳性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采取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克拉霉素缓释片+阿莫西林胶囊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另采取枸橼酸秘钾治疗,2次/日,1周为1疗程,比较两组HP根除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药物经济学。结果观察组转阴率为95.35%与对照组79.07%比较显著较高(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76.74%比较显著较高(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0%与13.9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疗程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结论四联方案根治消化性溃疡伴Hp阳性的疗效显著优于三联方案,且安全性较高,药物经济学与三联疗法比较无明显差异,表示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分析益气和胃胶囊在慢性胃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郑州阳城医院收治的74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枸橼酸铋钾+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和胃胶囊,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胃功能相关指标表达水平以及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6例(Z=-3.196,P=0.001);观察组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076、4.007、2.820、5.343、8.951、4.939,P=0.003、P<0.001、P=0.006、P<0.001、P<0.001、P<0.001);观察组患者肠道内乳酸菌、双歧杆菌菌群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0.384、6.845,P均&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0例慢性胃炎且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四联疗法:枸橼酸铋钾颗粒+埃索美拉唑+呋喃唑酮片+阿莫西林)与B组(于A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每组各100例,均治疗2周。通过14C尿素呼气试验来评价两组Hp根除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Hp根除率93.0%,明显高于A组的75.0%(χ~2=12.05,P<0.05);B组治疗1周、2周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为(6.68±1.30)分、(3.29±1.32)分,明显低于A组的(7.51±1.26)分、(4.29±1.2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A组的35.0%(χ~2=10.66,P<0.05)。结论采用四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有利于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改善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新四联疗法。方法:将收治的92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洛赛克+铋剂+四环素+替硝唑治疗(新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标准的洛赛克+铋剂+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标准四联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对再次治疗病例 HP根除率为 88. 2%,总HP根除率为93. 8%;而对照组分别为 53.3%和 72. 7%,治疗组 HP 根除率和总 HP 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新四联疗法对于根除HP感染的效果好于常规的标准四联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与降低消化性溃疡(PU)复发的效果,探寻适合于官兵的根除Hp方案。方法:Hp阳性官兵PU1608例为观察组,采用抗HP一线方案:奥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和甲硝唑。未达根除者采用补救方案1(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或补救方案2(奥美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另选择未接受规范抗HP治疗的PU官兵1019例为对照组。结果:一线方案及补救方案1、方案2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1%、87.0%、89.2%,观察组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溃疡复发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序贯疗法给予补救方案1、方案2对初次根除Hp治疗失败者是有效补充,且疗效可靠,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适宜部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罗俊卿  段泽星  李伟强 《武警医学》2014,(5):437-439,442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联合质子泵抑制药(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患糜烂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并伴有Hp感染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标准三联组(A组,n =50),予以兰索拉唑(30 mg,2/d)+阿莫西林(1.0g,2/d)+克拉霉素(0.5g,2/d);四联组(B组,n=50),予以丽珠得乐(300 mg,3/d)+标准三联;培菲康组(C组,n=50),予以培菲康(630 mg,3/d)+标准三联.A、B两组疗程均为7d,C组治疗7d后,继续服用培菲康14 d.结果 培菲康组对Hp根除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组(按PP分析91.5% vs 64.4%,按ITT分析86.0% vs 62.0%,P<0.05),与四联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按PP分析91.5% vs85.7%,按ITT分析86.0%vs 84.0%,P>0.05);培菲康组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组(96.0% vs 74.0%,P<0.05).而与四联组相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96.0%vs 94.0%,P>0.05);培菲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三联组(4.0%vs16.0%,P<0.05)和四联组(4.0% vs 22.0%,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标准三联疗法能明显提高Hp根除率,且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丸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经内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荆花胃康胶囊+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抗生素均服用7d,其余药物服用30d,两组均于治疗1月末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3.3%,高于对照组62.5%(P<0.05);1周末治疗有效率86.1%,1个月后为91.7%,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8%、78.1%(P<0.05)。结论荆花胃康胶丸四联疗法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高剂量和标准剂量埃索美拉唑(EMZ)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8月~ 2014年2月收治的Hp阳性的慢性胃炎(CG)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使用高剂量(40 mg/次)EMZ联合阿莫西林(AMX)和克拉霉素(CLT)治疗,对照组60例则使用标准剂量(20 mg/次)EMZ联合AMX和CLT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治疗后统计两组Hp根除情况以及主要临床症状计分变化,并综合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Hp根除成功54例,根除率为90.0%;对照组Hp根除成功43例,根除率为71.7%,两组根除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观察组上腹痛、胀满和反酸症状计分分别为(0.7±0.2)分、(0.8±0.4)分和(0.5±0.2)分,对照组分别为(1.5±0.4)分、(1.3±0.7)分和(1.4±0.4)分,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3%)(P<0.05).结论 高剂量EMZ联合AMX和CLT对于Hp的根除效果更好,是临床治疗CG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83例,随机分为2组,口服不同剂量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羟氨苄青霉素10日。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Hp、DU愈合和观察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2组间的Hp根除率分别为88.6%和92.3%;溃疡愈合总有效率为97.7%和100%,均无统计学差异。而Hp根除后胃窦粘膜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和活动度,均比治疗前明显减轻。结果表明: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观察抗Hp治疗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与35例健康体检者,通过尿素13C呼气试验及Hp粪便抗原检测观察患者感染Hp情况,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62例银屑病患者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治疗组(Hp阳性患者32例)和对照组(Hp阴性患者30例),治疗组给予抗Hp三联(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及外用维甲酸软膏,对照组仅外用维甲酸软膏,观察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PASI)、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银屑病组Hp感染率为51.6%,健康体检组Hp感染率为22.9%,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银屑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36.7%,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PASI、VAS评分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与Hp感染有关。对于HP感染阳性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治疗银屑病的同时进行抗HP治疗,可以提高对银屑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果胶铋、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3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服用法莫替丁20 mg、胶体果胶铋2粒、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各2次/d,疗程为2周。对照组46例,服用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阿莫西林1.0 g,各2次/d,疗程2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和HP检测。4周后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病变形态改变,HP检测采用幽门螺旋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胶体金法)阳性定为HP感染,阴性定为HP根除。结果4周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对HP的根除率(91.5%),高于对照组(89.1%),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溃疡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法莫替丁、果胶铋、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与目前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联用两种抗生素疗效相当,但价格较便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观察克拉霉素三联疗法与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性胃溃疡合并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信阳市中医院收治的56例Hp感染性胃溃疡合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予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予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Hp清除情况、胃溃疡与口腔溃疡愈合情况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Hp清除率及胃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78、14.275,P=0.026、0.000)、胃溃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2.600,P=0.000)、口腔溃疡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Mann-Whitney U=216.500,Z=-3.104,P=0.002);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CD3^+、CD4^+ 、CD4^+ /CD8^+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CD3^+:t=19.170、8.853,P=0.000、0.000;CD4^+ :t=12.892、4.430,P=0.000、0.000;CD4^+ /CD8^+:t’=20.192、9.040,P=0.000、0.000),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t’=14.224、5.403,P=0.000、0.000),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D3^+、CD4^+ 、CD4^+ /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9.397、7.789、9.551,P=0.000、0.000、0.000),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12.237,P=0.000)。结论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可明显增强Hp感染性胃溃疡合并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Hp清除率及胃溃疡与口腔溃疡愈合率,降低胃溃疡复发率,效果显著优于甲硝唑三联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HP)的最佳药物方案。方法将HP感染患者72例随机抽样分为三组(各24例),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A组给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B组给以奥美拉唑、氧氟沙星、甲硝唑;C组给以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4周后进行胃镜复查和14C呼气试验,比较根除率,并对成本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根除率分别为63.64%、72.73%、95.65%,C组HP感染患者根除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成本/效果比分析C组所需的成本最低;三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胶体果胶铋、阿莫西林、甲硝唑药物联用疗法是比较理想的HP根除方案。  相似文献   

19.
姚洪森  姚冬梅  张健  姚希贤  赵丽梅  刘艳 《武警医学》2012,23(2):133-135,138
目的 探讨丽珠维三联联用"灭Hp胶囊"对慢性胃病Hp根除疗效及"PPI三联序贯"方案联用"灭Hp胶囊"对根除Hp失败者补救治疗疗效.方法 初治者139例,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联用"灭Hp胶囊",共7 d;B组:丽珠维三联,共7 d;复治者121例,分为治疗组(补A组包括补A1、A2、A3)和对照组(补B组),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初治者Hp根除率A组90.60%,B组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低于B组(2.08% vs 10%).抗-Hp补救治疗者Hp根除率补A1组63.33%,补B组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A2、A3组疗效达80%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补A组明显低于补B组(P<0.01).结论 丽珠维三联尤其"PPI三联序贯"方案与"灭Hp胶囊"联用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提高铋剂或PPI三联的抗Hp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