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松岗镇位于深圳市西北部 ,是进入经济特区的西大门。镇内横跨贯穿广深公路 ,是一个交通发达、繁忙的要塞地段。全镇地形是一个半山区、半平原状。外来人口众多 ,2 0 0 0年全镇人口数 1 871 36人 ,其中外来人口 1 691 4 4人 ,外来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 90 .4 %。为了进一步了解外来人口疟疾发病情况 ,我们对 1 995年至 2 0 0 0年发现的1 2 5例外来人口疟疾病人进行个案调查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分析1 .1 发病情况1 995 -2 0 0 0年松岗镇外来人口共发生 1 2 5例疟疾 ,均为间日疟病例 ,疟原虫检查都为阳性。 1 995 -2 0 0 0年病例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8-2009年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24个县疟疾流行动态,为联防区疟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4县当地居民和流动人口“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资料和临床诊断为疟疾并经抗疟药物治疗有效病例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省灭疟联防区24个县两年疟疾人群发病率控制在2.29/万,贵州为4.13/万,广西为0.06/万,当地居民未发现恶性疟病例,无疟疾爆发点。贵州以当地居民疟疾病例为主,两年在当地居民中发现疟疾病例共1759例。广西疟疾病例以流动人口为主,两年在流动人口中发现疟疾病例共19例,其中恶性疟5例,均为在东南亚国家感染后带回当地,脑型疟死亡病人1例。结论该区域疟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两省在该区域的疟疾防治重点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态势 ,为制定抗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云南省 1999~ 2 0 0 1年疫情报告和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的材料 ,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描述。 结果  1999~ 2 0 0 1年云南省 16个地州的 12 0个县内报告疟疾病例 3185 8例 ,占全省传染病总数的 13.4 3% ,疟疾平均年发病率为 2 .6 3 。发病率在 5 以上县的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的 2 0 %左右 ,但发病数则占全省的 80 %左右。 2 5个边境县 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 2 16 30例 ,占全省发病数的 6 7.90 % ,报告恶性疟 5 2 92例 ,占全省恶性疟数的 78.5 2 %。流动人口中以省内流动人员的感染数最高。云南省 3年来上报的疫情数均低于发热病人血检阳性数 ,预示疟疾疫情存在漏报。 结论 云南省的疟疾态势依然严峻。“十五”期间 ,需要通过培训、宣教等手段提高疟防工作者的能力和社区居民的疟防意识 ,同时要尽快建立“早期诊断 ,迅速治疗和减少人蚊接触”的疟防管理新模式 ,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贵州省残存嗜人按蚊地区疟疾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 ,为制定疟疾防治及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分布区 1999~ 2 0 0 1年疟疾发病及病例侦察情况 ,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病人及疫点类型 ,疫点平均病例数等流行病学特点。 结果 嗜人按蚊疟区发病率仍超过 1 ,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 0 .2 5 % ,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为1.31% ,当地感染疟疾病例占病例总数的 84 .5 9% ,输入性病例占 15 .4 1% ,内源性疫点占 87.2 3% ,外源性疫点占12 .77% ,平均疫点病例数为 1.30例。 结论 嗜人按蚊疟区是现阶段主要疟疾高发流行区 ,发现病人的主要手段仍是对当地发热病人的血检 ,以本地病例和内源性疫点为主 ,发病比较散发 ,呈点状分布。  相似文献   

5.
70年代末 ,东莞市已达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80年代初 ,实行对外开放后 ,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本市 ,带入了传染源。由于本市山区、丘陵地区广泛存在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因而在流动人口中引起暴发流行 ,并波及部分本地人口。为有效控制疟疾流行 ,1985年开始应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帐替代 DDT室内滞留喷洒灭蚊防疟试点工作 ,1986年后全面推广使用 ,对控制疟疾流行取得了较好效果。1 基本情况本市本地人口 15 0 82 15人 ,外来人口 2 4 4 812 7人 ,面积2 4 6 5 km2 。主要疟疾流行区位于东莞市的东南部 ,南与深圳相连。此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  相似文献   

6.
我县普义乡粮管所咖啡场建于1991年,1997年转为粮管所管辖。位于县城东部74km,属热带温暖潮湿河谷半山区。当地原无疟疾发生,随着外来人口不断增加,输入性疟疾时有发生。1992年共发生6例输入性疟疾,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未出现继发病例。1998年3月从隔江相望的墨江县文武乡招收民工44人。其中13人出现类似疟疾的发冷、发热症状,经血检9例查见间日疟原虫。与此同时,对当地居民208人进行疟史调查,两年内均无疟史。血检148人,全为阴性。表明当地居民无疟疾。对当地的按蚊种群进行了调查,室内外…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1999~2001年疟疾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抗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省1999~2001年疫情报告和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的材料,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 1999~2001年云南省16个地州的120个县内报告疟疾病例31858例,占全省传染病总数的13.43%,疟疾平均年发病率为2.63‰。发病率在5‰以上县的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的20%左右,但发病数则占全省的80%左右。25个边境县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1630例,占全省发病数的67.90%,报告恶性疟5292例,占全省恶性疟数的78.52%。流动人口中以省内流动人员的感染数最高。云南省3年来上报的疫情数均低于发热病人血检阳性数,预示疟疾疫情存在漏报。结论 云南省的疟疾态势依然严峻。“十五”期间,需要通过培训、宣教等手段提高疟防工作者的能力和社区居民的疟防意识,同时要尽快建立“早期诊断,迅速治疗和减少人蚊接触”的疟防管理新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残存嗜人按蚊地区疟疾发病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贵州省残存嗜人按蚊地区疟疾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疟疾防治及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分布区1999-2001年疟疾发病及病例侦察情况,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疟疾病人及疫点类型,疫点平均病例数等流行病学特点。结果:嗜人按蚊疟区发病率仍超过1‰,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0.25%,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为1.31%,当地感染疟疾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4.59%,输入性病例占15.41%,内源性疫点占87.23%,外源性疫点占12.77%,平均疫点病例数为1.30例。结论:嗜人按蚊疟区是现阶段主要疟疾高发流行区,发现病人的主要手段仍是对当地发热病人的血检,以本地病例和内源性疫点为主,发病比较散发,呈点状分布。  相似文献   

9.
黄平县原为疟疾流行区,从1986年后已无当地感染的疟疾病例。近年来,外出打工人员逐年增多,防止外源性病例输入引起流行已成为灭疟后期管理与监测的重要课题。作者报道黄平县1990-1993年的监测结果。监测方法1 建立健全灭疟管理体系县、乡两级政府成立灭疟领导小组,于1982年颁发了黄平县灭疟后期管理与监测制度,要求各乡、镇卫生院按总人口的3%涂制流动人口血片。2 病例侦察逐步建立乡镇卫生院两级镜检站,对来自疟区的外来流动人口及时采血镜检。3 病例及病灶点处理对临床诊断为疟疾和疑似疟疾的患者给予假定性治疗。对确诊病例、症状典型…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近年来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1984年全省发生间日疟4429例,年发病率仅1.66%∞,然而小范围内的暴发点仍频频出现,且多发生于闽西北雷氏按蚊嗜人亚种分布区,为探讨其发生规律,1984年进行了以下调查。 方法 在全省疟区对“四热”(疟疾,疑似疟疾、原因不明及感冒发热)病人进行血检,在疟原虫阳性病例较前一年有明显增加的地点,对病例周围人群访问当年疟史或血检疟原虫,以自然村或工地为单位统计发病率。凡发病率比上一年成倍增加且发病人数在10例以上者列为疟疾暴发点。同时调查外来人口籍贯,人数、移入时间及疟疾发病率等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灰色模型在间日疟流行趋势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GM(1,1)模型.依据2000~2004年江苏省本地人口和外地流动人口间日疟发病人数建立疟疾病例预测模型,并对2005年江苏省疟疾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江苏省本地人口和外地流动人口间日疟病例预测数学模型分别为 (t)=-3559.29e-0.3541(t-1)+4460.289和(t)=-333.48e0.2277(t-1)-257.483.经拟合检验,模型拟合度好(C本地=0.270,P>0.95;C外地=0.155,P>0.95).利用本模型对2005年江苏省间日疟发病人数进行外推,估计发病人数本地人口为215例,流动人口为210例.结论建立的疟疾病例预测数学模型拟合度好,用该模型预测2005年江苏省本地间日疟病例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流动人口间日疟发病人数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鼓楼区是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中低度间日疟流行区。20世纪50~60年代曾反复流行,年发病率最高曾达到11.3/万。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本世纪初,年发病率已降至0.2/万,达到控制水平。在本地常住人口疟疾日趋下降的同时,外来人口成为疟疾发病高危人群。是当前疟疾发病的新特点。1外来人口与本地常住人口发病概况1996年外来人口疟疾血检阳性率为21.6‰,是本地常住人口的5.4倍,外来人口疟疾占88.9%,而本地人口仅占11.1%。至2003年,尽管外来人口发病逐年减少,但所占比重却一直在增加。2002年和2003年的疟疾全部为外来…  相似文献   

13.
开放前后23年东莞市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初期东莞市曾发生过较大面积的疟疾暴发流行。1987年东莞市被列为国家经济开放区 ,随着经济发展 ,流动人口迁移 ,疟疾的流行特点发生变化 ,为了解开放前后疟疾发病的流行情况 ,进一步做好疟防工作 ,现将开放前后 2 3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如下。材料来源与方法1 发病数以当地疫情资料为依据。2 人口及相关资料以市统计局数据为准。3  1992~ 1998年建立镇 (区 )疟疾镜检站 ,对发热病人进行血检 ,所有疟疾病人均做个案调查。结果与分析1 一般情况东莞市地处广深之间 ,北回归线以南。总面积为 2 46 5km2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一般平均气温…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属于全国疟疾流行最严重的疟区 ,疫情波动很大。从 1 999年统计数字看 ,恶性疟疾病例检出数和患疟死亡数均比 1 998年有明显增多 ,云南省当前疟疾形势相当严峻 ,有专家指出加强疟疾疫情报告十分必要。因此在本省内加强疟疾监测以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为了探索简易的疟疾监测方法 ,我们于 2 0 0 0年 5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盘江公司进行了疟史访问调查 ,现报告如下。1 试点概况盘江公司属于西双版纳州新垦橡胶公司 ,于 1 996年7月建立 ,居民均由省内各地移居 ,以种植橡胶为主。当地属于热…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铜仁地区1990年实现全区十县(市、特区)基本消灭疟疾后,输入性病例占疟疾疫情的82.93%,其中外出广东回归的劳务人员发病的病例数占40.94%。1991年1~7月各县监测报告的广东回归病例占外源性病例的92.49%,广东省江门市、中山市防疫站亦寄来我区劳务人员在该站门诊诊断疟疾和原虫阳性名单141例。为了摸清当地居民外出从事劳务的人口流动强度和疟疾的发病情况,1991年7~9月在五县39个乡的26万人群中进行了人群流向和疟区流动人口的疟疾调查。  相似文献   

16.
南通市疟疾疫情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南通市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疟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通市2003~2007年疟疾年报表、疫情报告、个案调查表、“三热”病人及流动人口血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通市2003~2007年共发生184例疟疾病例,年发病率为0.323/10万。间日疟164例,恶性疟20例。外来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数分别为5、4、10、13、27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实验室共血检发热病人88 285人,阳性68例;其中本地人口血检发热病人82 240人,阳性27例,外来流动人口血检发热病人6 045人,阳性41例,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流动人口采取切实有效的疟防措施是当前南通市疟疾防治工作重点。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疫情管理和开展“三热”病人血检为主的监测工作是控制疟疾传播与流行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的 掌握徐州市疟疾发病情况和趋势, 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10-2013年徐州 市网络报告疟疾病例信息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10-2013年徐州市共报告疟疾109例, 其中间日 疟44例, 占40.37%; 恶性疟62例, 占56.88%; 三日疟2例, 占1.83%; 卵形疟1例, 占0.92%; 恶性疟、 三日疟、 卵形疟均为 境外输入。93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 占85.32%, 16例为临床诊断病例, 占14.68%。全年均有发病, 无明显季节性。流动 人口血检阳性率为0.276%, 明显高于本地人口的0.005% (χ2 =868.23, P<0.01)。结论 结论 徐州市疟疾疫情处于稳定下降 期, 本地感染病例明显下降, 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逐年上升, 须加强流动人口和发热病人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18年江苏省疟疾疫情,为制订全省消除疟疾后监测方案和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江苏省疟疾病例报告卡、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和疫点信息等资料,对2018年江苏省疟疾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病例243例,较2017年上升1.67%,其中恶性疟171例、间日疟14例、三日疟15例、卵形疟42例、间日疟与卵形疟混合感染1例;全部疟疾病例均为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病例,未发现本地继发感染病例。患者职业以务工人员为主,占76.54%;全省报告病例数较多为南通市(48例)、扬州市(33例)和泰州市(22例)。报告病例的感染地分布以非洲地区为主(占96.30%),另有8例来自亚洲、1例来自中美洲。患者在就诊当天和就诊后1~3 d即确诊分别有125人例(51.44%)和91例(37.45%);乡级、县级和市级医疗机构初次就诊确诊率分别为48.27%、88.76%和97.30%,乡(镇)卫生院初次就诊确诊率显著低于县级(χ2 = 21.47,P < 0.01)和市级医疗机构(χ2 = 32.86,P < 0.01)。结论 江苏省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但每年境外输入性病例数仍位居全国前列。今后应继续完善消除疟疾后监测体系、加强高危人群疟疾防病意识宣传、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疟疾诊断能力和水平、做好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以巩固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19.
广西玉林市2001~2003年疟疾病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林市辖玉州区、福棉管理区 ,人口 10 2 60 0 0人。地处原玉林县东南部 ,南流江流经 ,多条溪流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属亚热带气候。北部为山区 ,南部为丘陵 ,东部为平原。农业种植以水稻为主 ,兼种蔗、果、瓜、菜、桑等经济作物。玉林市为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 ,传疟媒介山区为微小按蚊 ,丘陵平原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上世纪 80年代后期 ,疟疾年发病率在 1 以下。为了解灭疟后期疟疾病例分布情况 ,现将 2 0 0 1~2 0 0 3年的疟疾病例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内容与方法统计 2 0 0 1~ 2 0 0 3年玉林市所管辖乡镇卫生院、市属医疗单位门…  相似文献   

20.
常州市1991—1999年疟疾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州市于 1999年已全部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但每年仍有少数疟疾病例发生。为了解其发病特点及规律 ,做好后期监测及制定防治对策等提供依据 ,为此 ,对 1991~ 1999年全市发生的 2 94例疟疾病例进行了分析。1 资料来源收集 1991~ 1999年全市发生的疟疾病例 ,组织市 (县 )区防疫站与乡 (镇 )防保专业人员 ,按统一要求进行询问调查 ,并填写个案病例调查表 ,共 2 94份。报本站统计分析。2 结果分析2 .1 诊断依据 根据省制定的疟疾诊断“三条标准”(即疟疾血检阳性、临床症状典型和氯喹试治有效 ) ,1991~ 1999年共发生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