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激光薄膜缺陷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薄膜缺陷是影响薄膜元件抗激光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首先介绍了薄膜缺陷的种类、特点及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缺陷对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以及激光预处理对缺陷的影响。最后,对于如何减少缺陷和提高损伤阈值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管道缺陷与超声导波交互的特点,为解决在管道超声导波检测中的缺陷定位困难、轴向尺寸无法量化等繁琐和耗时严重等问题,设计了自发自收和一发一收两种管道缺陷的超声导波检测平台,对特定环形缺陷进行管道超声导波检测进行了研究,探究了环形缺陷的轴向长度和径向深度对超声导波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自设计的超声导波检测平台可实现管道缺陷的定位检测及轴向尺寸定量检测,缺陷的轴向长度主要影响缺陷回波的形态,缺陷的径向深度主要影响回波的能量。  相似文献   

3.
切削加工表面存在的裂纹、凹坑等缺陷会降低零件的疲劳强度和耐腐蚀性,引起零件过早的损坏,研究缺陷的生成机理,提出有效的加工表面缺陷的预测方法,对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保证产品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加工表面缺陷的生成机理,分析了加工参数对表面缺陷的影响;总结了现有的缺陷统计分析与预测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表面缺陷对工件耐腐蚀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复合材料缠绕层缺陷深度对CNG-2气瓶强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创建一种特殊的模型路径叠加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元技术,研究和探讨了具有给定缺陷长度和不同缺陷深度的CNG-2气瓶的应力状态改变及状态叠加方法.通过重点研究不同缺陷深度对CNG-2气瓶内胆强度的影响,发现缠绕层缺陷深度变化对于缺陷局部附近的气瓶内胆强度和使用安全性有重要影响,而远离缺陷部位的内胆简体的性能几乎不受缠绕层缺陷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产品在工艺设计过程中因影响因素众多且因素之间互相影响难以很好地控制等问题而导致的工艺缺陷,基于过程方法分析了影响工艺缺陷各个设计活动阶段的影响因素,且建立了产品工艺设计缺陷因素结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DEMATEL法对工艺缺陷活动的影响因素之间定量化分析,得出各因素的影响大小和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此来针对性的控制工艺设计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对企业预防和控制硬件产品工艺缺陷起到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消失模白模直接与金属液接触,并参与热量、质量、动量传输和复杂的化学、物理反应,是影响铸件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铸件表面增碳缺陷和皱皮缺陷的成因、模样材料选择以及模样密度的影响,总结了近年来该领域关于消失模表面质量的研究状况,对比了常见几种模样材料对碳缺陷的影响,简述了不同珠粒密度对碳缺陷的影响,并展望了未来消失模表面质量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含腐蚀缺陷弯管的极限载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化中  黄柯  舒安庆 《机械》2009,36(3):26-27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含腐蚀缺陷弯管在内压载荷作用下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中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并根据Binfu失效准则,计算分析出弯管不同缺陷尺寸对弯管极限载荷的影响、弯管缺陷处的应力分布状态以及缺陷处随内压改变而变化的应力应变图。根据腐蚀区的应力应变图,对模型的塑性极限载荷压力进行预测,得出了缺陷尺寸对塑性极限载荷的影响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含固有缺陷复合材料有效弹性性能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缺陷在复合陶瓷中分布特点,将缺陷简化为刚度为0的椭球夹杂,嵌入到横观各向同性基体中,建立含缺陷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模型。应用相互作用直推估计法推导含缺陷胞元的有效刚度,结合刚度体平均化方法,假设胞元空间随机分布,得到复合材料的等效刚度表达式,分析横观各向同性基体中缺陷体积分数、取向和形状对材料等效刚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缺陷周围基体各向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陷存在导致材料弹性性能明显降低,在缺陷体积分数较小时,弹性常数对缺陷体积分数更加敏感;缺陷形状对弹性常数有较大影响,当缺陷接近于薄片状时,缺陷厚度对弹性常数影响明显,而缺陷平面形状对弹性常数基本没有影响;当片状缺陷垂直于基体中弹性模量较大的轴时,缺陷对材料有效性能的降低作用更显著,考虑缺陷周围基体各向异性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白点缺陷的形貌特征,阐述了锻件产生白点缺陷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提出了自点缺陷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长颈法兰轧制翘曲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芳  王强  蔡冬梅 《压力容器》2005,22(2):48-50
阐述了长颈法兰径向轧制过程中产生翘曲缺陷的机理 ,分析了毛坯截面形状对翘曲缺陷的影响规律 ,从优化毛坯截面形状入手 ,提出了控制翘曲缺陷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比例方向阀死区引起的流量非线性等问题,常常采用智能控制算法和死区补偿相结合的方法,这些方法往往都依赖于阀芯位移传感器和精确的比例方向阀模型,而对于无位移传感器的比例方向阀则无法应用,因此针对无位移传感器的比例方向阀,设计了能够不依赖位移传感器而进行死区补偿的双线性插值补偿策略。自研发的控制器采集压力传感器获取的进、出口压力值和输入电压值,进行双线性插值计算后输出校正后的电压值,以校正后的电压值代替输入电压值调节比例方向阀阀口开度以补偿死区,从而解决由死区引起的流量非线性等问题。试验结果表明,该死区补偿方法,可有效地减小无位移传感器比例方向阀的死区和滞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先导式电液比例阀的位置控制性能,解决大批量先导式电液比例阀生产带来的不一致性问题,首先,建立了比例阀的非线性数学模型,针对比例阀死区不一致且难检测的问题,提出死区在线检测方法,采集主阀开始运动时的先导阀电磁铁电流值来表征死区大小,将当前死区值通过上位机在线读出并进行补偿;然后,针对普通PID固定增益带来的控制效率和精度低下的缺点,设计了基于死区在线检测的模糊PID自适应位置控制器,实时动态调整控制器各项参数;最后,基于MATLAB软件和先导式电液比例阀测试平台,验证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先导式电液比例阀的批量化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火电厂管道用F91材质阀门与管道焊接相邻处存在硬度降低问题进行分析,确定了故障位置及原因,改进了阀门焊接与现场施焊工艺,阀门硬度达到标准要求。经验证,改进后焊接热影响区没有出现硬度降低问题,阀门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比例方向阀的死区补偿,提出考虑阀口压差和阀芯正返行程的死区补偿方法。使用设计的控制器在变压差条件下进行实验,该方法可直接调整补偿值的大小,提高补偿响应速度,在阀静态特性不佳的情况下,依然有较好的补偿结果。以2 MPa压差实验结果为例,补偿前正、返行程阀的流量线性度分别为6.00%和4.83%;补偿后正、返行程阀的流量线性度分别为5.00%和3.56%。补偿前,阀的静态流量曲线滞环比较大;补偿后,阀的静态流量曲线滞环减小。2 MPa压差时,流量阀的曲线滞环补偿前为8.30%,补偿后为1.21%。提出的死区补偿方法对死区的减小或抑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避免响应死区控制回路产生振动的现象,提出一种考虑响应死区的阀门执行机构PLC闭环控制方法。分析阀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在响应死区条件下,构建动态数学模型,通过分析调节阀门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得到传递函数。同时通过将模糊滑模控制和PID控制有效集合,构建一种增量式模糊控制器,引入改进遗传算法获取智能优化控制策略,最终实现阀门执行机构PLC闭环控制。实验测试表明,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能够对系统的超调性及时处理,并且相应的阀门开度高于20%,可以有效满足阀门执行机构PLC工作需求。  相似文献   

16.
轴向柱塞泵降噪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向柱塞泵在某平地机装机试用过程中出现啸叫的现象,通过原型泵和故障泵噪声对比测试分析,判断柱塞泵噪声异常是由于配流盘过渡区采用小孔阻尼引起的。根据对配流盘的计算分析、CFD仿真,认为配流盘过渡区小孔阻尼结构会导致柱塞腔较大的压力冲击,从而产生较大的流体噪声。将配流盘过渡区小孔结构改进为三角槽结构后,降噪效果得到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利用Gambit和Fluent对伺服阀衔铁组件的啸叫问题进行了CFD分析,模拟计算了产品内部油路结构的流固耦合,发现在伺服阀衔铁组件啸叫的时候,流体在产品内部的产生了一明显的狭长负压区,改变产品内部结构再次进行CFD的模拟计算,负压区消失,对该结构的产品进行实际的通压通液测试,伺服阀啸叫的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现有三偏心蝶阀多层次密封圈的不足以及全金属密封圈密封性能差、研究少的现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密封圈的密封压力分布情况,得到了三偏心蝶阀密封性能与密封压力影响因素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关设计建议。分析结果表明,三偏心蝶阀密封压力分布不均匀,阀轴附近存在低密封压力过渡区。合理设计密封圈,可改善密封压力分布情况和增大过渡区密封压力值,提高三偏心蝶阀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汽轮机高压旁路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元件——电液比例换向阀的控制特性,考虑比例阀存在的饱和、滞环、死区等主要非线性因素,建立起汽轮机高压旁路控制系统的阀控缸非线性数学模型,并运用PID控制算法参数整定,对系统进行校正。基于MATLAB/Simu-link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模块,对PID参数整定后的汽轮机高压旁路系统电液比例阀非线性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响应快速,稳定性良好,达到控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电液伺服振动台加速度谐波抑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电液伺服振动台中存在着伺服阀死区、连接铰间隙和摩擦力以及液压缸摩擦力等非线性因素,导致振动台在正弦信号激励下,其加速度响应信号中存在高次谐波失真现象。在对死区、间隙、摩擦补偿相关文献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加速度信号中的高次谐波,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陷波器技术的自适应谐波抑制策略。其参考信号频率为要抑制的谐波频率,利用最小均方自适应滤波算法,根据输入加速度信号与反馈加速度信号间的误差信号,实时在线调整自适应滤波器的权值。参考信号经过自适应滤波器的加权作用,得到自适应滤波器的输出,它是一个谐波复制信号,并与输入加速度信号相加,以抑制输出加速度信号中的谐波,进而使总谐波失真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