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一心 《光明中医》2016,(21):3200-3202
目的研究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原则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研究组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治疗组,给予常规护理与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相结合;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中医临床护理组在改善腰腿疼痛、肢体麻木、下肢活动受限症状及提高患者依从性、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临床护理方案,且随着实施时间的延长,中医临床护理方案疗效愈好。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具有确切的疗效,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临床症状,建立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并为完善临床护理路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反复,难以根治的特点,是针灸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好发于20~55岁的人群,随着发病率的上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不少负担。本文总结全国名老中医张永树教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和经验,以增加其临床应用价值,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提供良好服务。研究内容:主要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病因病机、"养阳育阴"思想介绍、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理论、关元选穴理论依据、艾灸关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研究结论:张永树教授以"养阳育阴"为法,通过艾灸关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的效果,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是中医正骨界的难点之一。本文通信作者吴山教授基于精准正骨推拿这一理念,指导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精准诊治,疗效显著。笔者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分析侧卧定点踩跷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思路,并做相关临床思考。  相似文献   

4.
潘子毅运用中医辩证施治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以气滞血瘀型和肝肾亏虚型为多见,其临床辨证应用经验方为腰突1号方和腰突2号方,屡见奇效。而且其临床非常强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注意事项及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5.
通过腹针配合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验证腹针配合八髎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为传统中医治疗该病拓宽选穴思路,以更好地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是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中的难点。笔者通过分析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过程中筋与骨力学平衡的中西医理论,提拉旋转斜扳法的操作技巧及生物力学效应,从筋骨力学失衡角度分析提拉旋转斜扳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思路及相关临床思考。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中医"腰痛病"的范畴,与脊柱和督脉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基于韦贵康教授提出的"脊督一体"论,从整体观念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思路,以期能总结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特点和用药思路,积极传承和探索传统中医正骨手法结合中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推拿疗法属于传统中医外治法之一,治疗腰痹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较多手法重视膀胱经等阳经,忽略肝、脾、肾等足三阴经。“白虎锁”为足三阴经汇聚之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至关重要。该文拟探析传统疗法“八把半锁”中开“白虎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要素分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合其中西医临床诊断及基本资料,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6例,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要素。结果:通过对1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类变量37个,舌象变量7个,脉象变量5个。其中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候分类可分为4类,即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湿滞和湿热蕴结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因子分析法可以进行证型分类,在客观程度上揭示本病发病的中医证候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中医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20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具有独特的优势。对近年来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李莉  曾亮 《江苏中医药》2003,24(11):17-18
目的:通过对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CT表现和临床辨证分型进行研究,探索腰椎间盘突出症各证型CT征象的规律性。方法:对200例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CT平扫,观察、记录病变的CT表现,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各证型在CT检查结果中有一定的特征和规律。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证型和CT表现具有相关性,将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CT指标客观化乃至定量化,可以丰富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盘龙七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关系。方法:通过盘龙七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按中医证候分型分为血瘀证、寒湿证、湿热证、肝肾亏虚证四种证型各30例,均采用盘龙七片口服治疗,治疗后根据其疗效评定分析盘龙七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其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盘龙七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证属血瘀证与寒湿证两种中医证型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有明显的差异性,而湿热痹阻、肝肾亏虚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盘龙七片治疗血瘀证、寒湿证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有临床疗效,临床医生在临床上应用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选择使用中成药。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组由多因素、多环节引起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下腰痛、腰腿痛、下肢麻木、坐骨神经痛及马尾综合征等症状。临床上常采取非手术保守治疗的方式,中医药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治疗方法。现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生物力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中医内服汤剂、中药外用治疗、中医针灸、推拿、小针刀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其相关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对其实施中医针灸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88例患者中治愈36例,显效31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0.9%,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腿痛疾病之一,可对患者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医康复以其简、验、便、廉的特色常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在"全民健康"的背景下,应提高中医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中的服务作用,推广适宜技术,促进民族医药的发展,真正做到安全简便、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个体化、多元化治疗方案。因此,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康复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医整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历史悠久,特色突出,疗效显著。笔者通过检索近10年中医整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对中医整脊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采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的3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4.45%。结论:该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良好,且简便易行,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评价中医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采用常规理疗、牵引疗法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机械受压学说、化学神经根学说、自身免疫学说、无菌性炎症学说和中医痹证学说。绝大多数患者可经中医外治得到缓解或治愈。因此,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运用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