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部某国企员工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西部某国企参加体检的员工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共调查4 180名员工,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6.6%。高尿酸血症患者与非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及男性所占比例、吸烟者所占比例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BMI、收缩压、总胆固醇与血尿酸水平存在正相关,年龄与血尿酸水平存在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BMI值、血压值、总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与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P0.05),男性、高BMI值、血压值偏高、高胆固醇是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年龄增长、高血糖是高尿酸血症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不同血脂水平居民的慢性肾病(CKD)的流行情况,为制定该地区相关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4-7月从上海市浦东新区随机抽取20~80岁的社区居民5 584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情况和生活方式等信息,抽取空腹血样并采集晨尿,测定血肌酐、尿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计算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ACR),并依据血清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该社区居民CKD和高脂血症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1.0%和41.0%。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7.7%、33.0%、4.5%和7.1%。CKD患者的高脂血症标化患病率和上述各类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分别为53.4%、10.8%、44.4%、7.6%和10.3%,明显高于非CKD者(分别为39.5%、7.3%、31.3%、4.1%和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查对象白蛋白尿和CKD患病率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加呈升高趋势;随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加则呈降低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4项血脂指标的第1百分位组为参照,调整年龄、性别、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肥胖或超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第2和第4组CKD的调整OR值分别为0.69(95%CI:0.53~0.89)和0.77(95%CI:0.60~0.99);TG第2至第4组的CKD调整OR值分别为1.27(95%CI:1.07~1.66)、1.22(95%CI:1.04~1.59)和1.48(95%CI:1.14~1.91);HDL-C第4组CKD的调整OR值为0.66(95%CI:0.51~0.85)。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成年居民中,高TG血症与CKD高风险关系密切,需重视高脂血症和CKD的早期筛检和干预,避免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衢州市农村居民慢性肾脏病(CKD)的流行现状,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农村CKD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衢州市柯城区40个村≥18岁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分析CKD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农村居民8 626人,CKD的标化患病率为8.87%,蛋白尿标化患病率为8.63%,肾功能下降标化患病率为0.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70,95%CI:1.36~1.81)、年龄(OR=1.02,95%CI:1.01~1.03)、糖尿病(OR=1.66,95%CI:1.27~2.17)、高血压(OR=2.12,95%CI:1.82~2.46)、肥胖症(OR=1.32,95%CI:1.02~1.71)、高尿酸血症(OR=2.03,95%CI:1.63~2.54)和高脂血症(OR=1.20,95%CI:1.01~1.42)与CKD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均P0.05)。结论柯城区农村居民CKD患病率较高,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与CKD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浙江省4个村落常住居民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并探讨CKD的危险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CKD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5年4月1日至12月31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浙江省磐安县高二乡、海宁市永福村、海宁市许桥村和桐乡市路家园村4个村落的118个村民小组内居住5年以上的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CKD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共1 627名资料完整的居民纳入研究。根据浙江省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乡村地区人口年龄、性别分布计算高血压与CKD的标化患病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627名居民中高血压患者共820例,粗患病率为50.40%,标化患病率为39.32%;CKD患者202例,粗患病率为12.42%,标化患病率为9.44%。与非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组年龄偏大,农民居多,文化程度及月收入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居民的体质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血尿酸(UA)、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高于非高血压居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HDL-C在两组人群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白蛋白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下降及CKD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4.27%、5.12%及17.20%,均高于而非高血压组(6.69%、1.73%及7.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均与CKD相关(OR值分别为2.116、1.986、2.778和1.973,P0.01)。结论浙江省4个村落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重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CKD筛查,特别是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北京市某三级医院体检中心受检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3~8月以北京市某三级医院体检人员1 016人为研究对象,调查包括问卷、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血脂异常316例,患病率31.10%。血脂异常患病危险因素是性别[OR(95%CI):0.153(0.076~0.310)];血脂异常家族史[OR(95%CI):23.922(2.705~211.551)]和空腹血糖升高[OR(95%CI):2.205(1.124~4.326)]。结论该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且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患病率最高。血脂异常患病与有血脂异常家族史、收缩压升高、空腹血糖值升高相关,建议相关人群定期进行血脂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成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现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接受年度健康体检的42 223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 分为CKD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采用问卷方式收集受检者的基本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既往疾病史等;通过健康体检测量受检者身高、体重、腰围、血压, 并收集实验室检查指标, 包括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肌酐及尿常规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42 223例, CKD患病率为5.62%,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7.77%, 女性患病率为3.39%;CK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80岁CKD患病率最高, 为25.84%, 其次为70~79岁(13.08%), 且各年龄组男性CKD患病率均高于女性。检出的CKD患者以早期阶段(1-2期)最多, 早期CKD总患病率为5.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年龄70~79岁(OR:1.63, 95%CI:1.17~2.27)...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探讨脂肪肝患病率的影响因素,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该医学院校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体检人数715人,可用于分析700人,脂肪肝总患病率34.70%,男性为43.80%,女性为26.30%。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高空腹血糖(FBG)、高血清总胆固醇(TC)、高甘油三酯(TG)、高血压、高血尿酸(UA)、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指数(BMI)增高是脂肪肝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TG、高血压、高LDL-C、BMI增高是脂肪肝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576(1.055~2.354)、3.069(2.013~4.681)、1.877(1.124~3.136)、1.722(1.032~2.874)、7.275(4.613~11.475)。结论该医学院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脂肪肝发生与BMI、TG、高血压、LDL-C、性别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中正常血尿酸(SU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2011年4—6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附属医院与克拉玛依市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按该人群男性和女性的SUA水平,以四分位数将男女各分为4组,测定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SUA)等指标。结果随着SUA水平升高,不同性别NAFLD的患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BMI、WHR、SBP、DBP、AST、TG、TC与LDL都随之上升,HDL随着SUA水平的上升而下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女不同尿酸水平分组下,NAFLD患病危险比分别为:男性B、C、D组分别为1.034(95%CI 0.783~1.366)、1.607(95%CI 1.223~2.11)、2.257(95%CI 1.719~2.964);女性分别为1.447(95%CI0.946~2.212)、1.562(95%CI 1.023~2.386)、3.49(95%CI 2.35~5.183)。结论即使尿酸水平在正常值范围内,尿酸水平不断上升仍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掌握无锡市社区自然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无锡市社区20岁以上居民,测定早晨空腹血糖,统计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岁以上人群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2.53%,经年龄标化后的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1.85%,男女性别无异(P〈0.05),其血糖受损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BMI、高血压、高血脂和中(重)体力劳动等。结论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开展糖尿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应加强对空腹血糖受损者的监测,以提高糖尿病防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吉林延边地区农村居民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延边地区30~60岁常住居民5 335人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朝鲜族和汉族空腹血糖受损(IFG)粗检出率分别为6.1%(159/2 600)和5.9%(161/2 735),其标化检出率分别为5.5%和5.5%;糖尿病(DM)粗患病率分别为7.2%(186/2 600)和5.7%(156/2 735),其标化患病率分别为6.1%和4.9%:不同性别、不同年龄IFG和DM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IFG患病与性别、饮酒、腹型肥胖(OR=1.329,95% CI=1.022~1.730)、高甘油三酯血症(OR=1.745,95%CI=1.333~2.283)、高胆固醇血症(OR=2.033,95%CI=1.497~2.761)和代谢综合征(OR=6.630,95%CI=5.106~8.608)密切相关(均P<0.05):DM患病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腹型肥胖(OR=1.855,95%CI=1.407~2.446)、高胆固醇血症(OR=1.864,95%CI=1.379~2.520)、高甘油三酯血症(OR=2.281,95%CI=1.737~2.996)和代谢综合征(OR=7.779,95%CI=5.937~10.191)密切相关(均P=0.000),其中年龄和文化程度对DM影响具有计量反应关系.结论 延边地区农村居民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分别与性别、年龄(DM)、饮酒(IFG)、文化程度(DM)、腹型肥胖、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高校教职工的高血压患病情况并探索高血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的病因研究和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某高校教职员工体检资料,收集高血压相关因素(身高、体重、吸烟、饮酒等),采集血样测定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5名研究对象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1.8%。高血压与非高血压组的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14.1%、4.3%,高胆固醇检出率分别为7.0%、2.8%,高三酰甘油检出率分别为56.3%、24.8%;高血糖、高三酰甘油检出率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固醇检出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BMI、高血糖和高三酰甘油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年龄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低年龄的1.138倍(OR95%CI为1.085~1.194),高BMI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低BMI的1.403倍(OR95%CI为1.234~1.594)。结论高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性别、年龄、饮酒、BMI、高血糖、高三酰甘油与高血压有关;年龄增加、BMI升高是高血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高尿酸血症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张家口市某医院体检的人群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尿酸、血压、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分别根据男女尿酸水平四分位数分组,统计并比较不同组间上述指标分布差异;根据各指标判定标准分层并比较男女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与各项指标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尿酸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3.50%(4 060/17 273),男性患病率(31.22%)高于女性(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不同尿酸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男性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女性则升高(P0.01)。随着BMI指数的增加,男女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升高(均P0.01)。高血压组和高血脂组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女性高空腹血糖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0.01),而男性高空腹血糖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则低于空腹血糖正常组(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总人群和女性尿酸水平与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均呈正相关(均P0.01),而男性尿酸水平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064,P0.01),与其他指标呈正相关(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或肥胖(OR=2.273)、高甘油三脂(OR=2.227)和高胆固醇(OR=1.121)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而女性(OR=0.398)和高空腹血糖(OR=0.686)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张家口地区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与超重或肥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互为因果或者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某单位2017年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来自该单位3 832名职工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收缩压、舒张压、肝肾功、空腹血糖、血脂、肝脏超声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该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为21.22%,男性为39.77%,女性为13.27%,男性患病率约为女性的3倍,同时脂肪肝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研究对象中,医务人员的患病率为19.57%,教师为26.96%,教师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医务人员(χ2=21.68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TG、HDL-C、LDL-C、UA、ALT、AST、GLU与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其OR(95%CI)值分别为:0.738(0.562~0.968)、1.015(1.007~1.023)、1.495(1.429~1.564)、1.715(1.522~1.932)、0.334(0.23~0.485)、1.28(1.125~1.456)、1.003(1.001~1.005)、1.028(1.018~1.039)、0.962(0.943~0.98)、1.31(1.178~1.456)。结论该单位职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且多以中老年为主。年龄、BMI、TG、LDL-C、UA、ALT、GLU的增加为脂肪肝的高危因素,而性别、HDL-C是脂肪肝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成都市铁路职工慢性肾脏病(CKD)患病情况的变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CKD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2014年4至11月在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铁路职工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既往史、性别、年龄、血压、体质指数、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尿沉渣红细胞、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等。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检出率用成都市人口学资料进行校正,计算标化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白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下降的相关因素。结果经人口学资料标化后,第1次调查,白蛋白尿、血尿、eGFR下降和CKD检出率分别为11.54%、3.87%、5.54%和18.32%;第2次调查,白蛋白尿、血尿、eGFR下降和CKD检出率分别为9.26%、1.94%、5.35%和15.37%。5年后,白蛋白尿、血尿、eGFR下降和CKD检出率均明显下降。5年后,白蛋白尿人群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下降人群eGFR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后,与白蛋白尿发生相关的因素包括女性、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和空腹血糖(OR值分别为1.822、1.015、1.017、1.050和1.156),较5年前少了体质指数;与GFR下降相关的因素包括女性、年龄和血尿酸(OR值分别为7.464、1.095和1.009),较5年前少了舒张压;女性与血尿发生相关(OR=4.586),较5年前少了年龄和甘油三酯。结论开展CKD流行病学调查和干预研究使成都市铁路职工CKD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血压、血脂、血糖和血尿酸的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兰州市居民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1~6月在甘肃省兰州市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1 558名居民,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和腰围等身体指标,测定血尿酸、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分析尿酸水平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HUA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兰州市居民的血尿酸水平为(304.41±83.31)μmol/L,95%CI(300.27~308.55)μmol/L,男性血尿酸水平为(351.11±73.48)μmol/L,高于女性(254.62±61.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64,P0.01)。人群中HUA总患病率9.37%(146/1 558),男性患病率14.55%(117/804),高于女性患病率3.85%(29/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8,P0.01)。随着尿酸水平的升高,研究对象的BMI、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血尿酸、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且HUA组高于非H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与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0.306,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舒张压、腰围、静息心率、OGTT-2h、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与血尿酸水平独立相关(R~2=0.245,P0.01)。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超重、血脂异常及吸烟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UA与性别、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等因素相关,在男性人群中控制体重质量,减少抽烟的量及频率,纠正脂代谢异常和控制高血压对防治HUA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了解高校教师血尿酸(UA)水平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高校教职工慢性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以云南大学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接受健康体检的2 947名教职工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其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分析血尿酸(UA)水平、分布特征及UA和高尿酸血症(HUA)的危险因素.结果 体检教师HUA患病率为12.4%,男性为16.6%,女性为5.7%.不同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教师UA水平、HUA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收缩压、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尿酸水平的危险因素,而HDL-C是女性的保护因素(P值均<0.01).高龄、超重、血压高、高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HUA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高校教师血尿酸水平随年龄和体质量指数的增长而增高.应加大对超重肥胖男性及绝经后女性教师的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南岗区社区居民空腹血糖受损(IFG)检出率、糖尿病(DM)患病率、影响因素以及DM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 整群抽取哈尔滨市南岗区奋斗办事处2个社区35岁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实际调查3183人,可用于分析3017人,分析人群IFG检出率为3.75%,男性为5.38%,女性为2.44%,男女性及合计标化检出率分别为5.41%、2.18%和3.59%.男女性及总的DM患病率分别为12.40%、8.46%和10.21%,标化率分别为11.80%、8.20%和9.77%.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BMI、高血压和高TG是空腹血糖水平增高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BMI、高血压和TG是空腹血糖水平增高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546(1.250~1.912)、1.308(1.171~1.461)、1.038(1.010~1.066)、1.388(1.106~1.741)、1.700(1.370~2.110);DM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知晓者中治疗率和治疗者控制率分别为73.38%、59.42%、36.36%、80.97%和61.20%.结论 该社区居民DM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7):524-527
目的了解桂林市城区体检人群空腹血糖异常(IFG)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13年4月桂林市城区居民健康体检资料结合问卷调查,收集体检者一般人口学及空腹血糖(FPG)、心率、血压、血脂等体检资料。数据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用χ2检验比较男、女性IFG检出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FG发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IFG总检出率为13.55%,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χ2=132.04,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1.92,95%CI:1.71~2.14)、年龄(OR=1.06,95%CI:1.05~1.06)、甘油三酯(OR=1.30,95%CI:1.26~1.3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33,95%CI:0.28~0.3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63,95%CI:1.54~1.73)等与IFG相关。结论 IFG在桂林市城区人群普遍存在,HDL-C可能在IFG发生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年龄、性别、收缩压、血脂等则可能是其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波市成人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宁波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2 296人,进行CKD及相关危险因素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经人口年龄、性别校正后计算CKD患病率,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计量及计数数据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有效样本2 110例,经人口年龄、性别校正后,CKD总患病率9.81%,主要集中在CKD早期(82.87%),知晓率11.11%。CKD患病与年龄呈正相关(r=0.254,P=0.000);且女性的CKD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χ2=22.618,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女性、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脂血症与体质指数与CKD的发生无关。结论宁波市成人CKD总患病率9.81%,知晓率11.11%。年龄、女性、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云南省昆明市铁路系统职工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在昆明市铁路系统职工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1 204人,进行CKD及相关危险因素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尿检测。结果在资料完整的1 103人中,经过人口年龄、性别构成比校正后,白蛋白尿患病率为6.94%;血尿患病率为7.56%;肾功能下降患病率为1.83%,CKD患病率为14.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年龄和性别是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性别和年龄是肾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是血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昆明市铁路系统职工CKD的患病情况与中国其他大城市及发达国家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