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肿瘤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与乳腺癌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转录因子ETS2(人红血细胞增多症病毒致癌基因同源体2)对人乳腺癌细胞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以及ETS2调控CXCR4转录的分子机制。方法:在MCF-7和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株中,本研究通过瞬时转染技术,以及RNAi技术,检测过表达ETS2或抑制ETS2的表达。然后分别应用RT-PCR以及ELISA检测CXCR4 mRNA的表达和蛋白水平,荧光酶素报告基因实验检测启动子活性,ChIP实验检测结合到CXCR4启动子上的ETS2的量。并且对CXCR4启动子上的2个ETS结合位点进行突变,通过荧光报告基因实验,检测突变对CXCR4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转染了ETS2过表达质粒的MDA-MB-231和MCF-7人乳腺癌细胞中,CXCR4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都升高;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提示,ETS2通过激活CXCR4启动子的活性提高CXCR4的表达;通过ChIP实验发现,在转染了ETS2表达质粒的MDA-MB-231和MCF-7人乳腺癌细胞中,结合到CXCR4启动子上的ETS2的蛋白量増高,提示ETS2通过直接结合到CXCR4启动子上,从而提高CXCR4启动子的活性;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ETS2的表达,可以显著减弱CXCR4启动子的活性,降低CXCR4的表达和结合到CXCR4启动子上的ETS2的量;荧光酶素报告基因的结果显示,任意一个位点的突变都降低了CXCR4启动子的活性,2个位点的同时突变使CXCR4启动子的活性进一步降低。结论: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MDA-MB-231细胞中,ETS2通过直接结合到CXCR4启动子上的2个结合位点(-540到-535和-240到-235),活化CXCR4启动子活性,从而对CXCR4发挥转录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目前,已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发现蛋白4.1家族成员表达异常.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蛋白4.1家族成员(4.1R/B/G/N)在3株转移能力不同的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T-47D和MDA-MB-231中的表达和定位,探讨蛋白4.1家族成员与乳腺癌细胞转移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4.1家族成员在MCF-7、T-47D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免疫荧光标记对蛋白4.1家族成员在3株细胞中的表达进行定位.结果:4.1R/B/G在3种细胞系中均有表达,在T-47D细胞中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量(P<0.05):但在高转移性的MDA-MB-231细胞中它们的表达水平转而下降.4.1N在T-47D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量(P<0.01),而在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则几乎检测不到,提示4.1N表达下调或缺失与乳腺癌细胞转移能力密切相关.4.1R/B/G/N在MCF-7和T-47D细胞中均主要定位于细胞膜及胞间连接处,同时4.1B在细胞核中也有表达;而在高转移的MDA-MB-231细胞中蛋白4.1家族成员均定位于细胞质中,提示蛋白4.1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的改变可能是乳腺癌细胞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事件.结论:4.1N表达缺失和蛋白4.1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的改变与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高转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SK4 mRNA在4株乳腺癌细胞MDA-MB-231、T47D、Bcap-37、MCF-7中的表达,分析RSK4 mRNA表达情况与4组细胞侵袭力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RSK4的抑癌机制.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4组乳腺癌细胞MDA-MB-231、T47D、Bcap-37、MCF-7中RSK4 mRNA的表达情况,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4组细胞的侵袭力、运动力,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4组乳腺癌细胞株体外侵袭力、迁移力高低顺序依次为:MDA-MB-231>T47D>Bcap-37>MCF-7(P<0.001),4组细胞两两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其侵袭力与迁移力呈显著性正相关(r=0.822,P<0.001=.RSK4 mRNA表达水平的顺序依次为:MDA-MB-231<T47D<Bcap-37<MCF-7(P<0.001),4组细胞两两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RSK4 mRNA相关表达与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呈负相关(r=-0.948,P<0.001),RSK4 mRNA表达越高的细胞其体外侵袭能力越弱.结论:RSK4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展过程,并与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关,RSK4 mRNA的表达水平在评价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检测miR-139在乳腺癌细胞系及组织中的表达,验证CXCR4是否为miR-139直接调控的靶基因,并探究miR-139是否可通过靶向抑制CXCR4/CXCL12生物轴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定向转移。[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用于检测miR-139在34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原发灶、转移灶及癌旁组织中,在5株乳腺癌细胞系及1株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将包含miR-139的重组慢病毒质粒及其阴性对照空载体质粒vector分别以病毒/细胞数量=20的比例感染MDA-MB-231细胞,经2.0μg/ml嘌呤霉素筛选,成功构建稳定表达miR-139或vector的MDA-MB-231细胞,将MDA-MB-231vector和MDA-MB-231miR-139细胞分别经尾静脉注射到BALB/c裸鼠中,构建乳腺癌裸鼠转移模型,观察过表达miR-139对裸鼠体内转移能力的影响。TargetScan软件用于预测miR-139的靶基因,根据预测结果,将野生型或突变型CXCR4的3’-UTR区域克隆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下游(CXCR4-wt或CXCR4-mut)并分别与miR-139 mimics或scramble共转染后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q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miR-139 mimics和scramble后CXCR4、CXCL12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miR-139在转移性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均低于癌旁组织,且转移灶中表达最低,miR-139在乳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且MDA-MB-231细胞中最低。尾静脉注射MDA-MB-231miR-139的裸鼠肺转移灶的个数均显著低于MDA-MB-231vector细胞。TargetScan软件预测CXCR4为miR-139直接调控的靶基因,CXCR4-wt+miR-139共转染组比CXCR4-wt+scramble共转染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强度显著降低,CXCR4-mut+miR-139共转染组和CXCR4-wt+scramble共转染组间荧光素酶活性强度无显著性差异。转染miR-139后,CXCR4和CXCL1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CXCR4/CXCL12生物轴下游的p-AKT和p-ERK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下调。[结论] miR-139可通过靶向调控CXCR4/CXCL12生物轴而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定向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着丝粒关联蛋白1(KNTC1)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功能及其发挥功能的潜在机制。方法 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乳腺癌中的RNA-seq数据,一般线性模型估算KNTC1在不同组间的差异。qRT-PCR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T-47D、MCF-7中KNTC1的mRNA表达水平。使用含有目的基因RNA干扰序列的慢病毒技术敲减MDA-MB-231细胞中KNTC1表达,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KNTC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Celigo细胞计数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生长和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KNTC1在乳腺癌组织中高度表达。KNTC1在MDA-MB-231、T-47D和MCF-7细胞中的表达丰度均为高,在MDA-MB-231细胞表达最高。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MDA-MB-231细胞中KNTC1表达后,细胞生长与增殖能力显著下降(7.82±0.73、0.89±0.04;t=17.259,P=0.003),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75±2、5±2;t=121.244,P<0.001),细胞凋亡明显增加[(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糖体S6激酶4(RSK4)抑癌基因在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T47D、Bcap37和MCF-7中的表达,并筛选出高和低表达RSK4基因的乳腺癌细胞。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RSK4在MDA-MB-231、T47D、Bcap-37和MCF-7 4种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T47D、Bcap37和MCF-7中均有RSK4基因表达,其中,MCF-7细胞RSK4表达水平最高,为表达量最低的MDA-MB-231细胞的2.9倍,MCF-7细胞RSK4蛋白表达水平也最高,与其他3种细胞株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一致,具有高度相关性,r=0.766,P<0.001。结论: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为高表达RSK4基因的细胞,MDA-MB-231细胞为低表达RSK4基因的细胞,两者均可作为人乳腺癌细胞中研究RSK4基因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7.
郑英伟  米小轶  方长青  刘树立  刘楠  魏敏杰 《癌症》2008,27(11):1177-1181
背景与目的:目前,对于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NF-like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TWEAK在乳腺癌组织及不同侵袭能力乳腺癌细胞系中表达情况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WEAK在7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非癌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WEAK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低转移)和MDA-MB-231(高转移)中的表达.应用ELISA方法检测TWEAK在乳腺癌细胞系MCF-7和MDA-MB-231中的分泌情况.结果:TWEAK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60%)明显高于癌旁非癌组织(6.67%),且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76.67%)中表达明显高于导管内癌组织(42.85%,P=0.003).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VD高于导管内癌(P<0.05).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TWEAK表达与MVD明显相关(r=0.611),导管内癌中不显著(r=0.015).MDA-MB-231细胞系表达TWEAK明显高于MCF-7细胞系(t=4.259,P=0.007).MDA-MB-231细胞系分泌可溶性TWEAK高于MCF-7细胞系(t=3.6504,P=0.006).结论:TWEAK的表达与乳腺癌侵袭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CLP46基因在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2个细胞系(乳腺癌低度侵袭转移细胞系MCF-7、中度侵袭转移细胞系MDA-MB-231)中hCLP46 mRNA的表达差异。取MCF-7和MDA-MB-231细胞株进行培养,分别加入100 μmol/L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并设对照组,培养72 h,用Western-blot方法分析P15蛋白表达。结果 RT-PCR检测hCLP46结果显示,在MCF-7和MDA-MB-231细胞系中,内参基因GAPDH的表达量相近,hCLP46基因在两个细胞系中均表达,其中MDA-MB-231细胞系中的表达高于MCF-7细胞系。两个细胞系分别加入TGF-β培养72 h后,与相应的对照细胞系相比,P15的表达均有降低,hCLP46基因高表达的MDA-MB-231细胞中P15表达较MCF-7细胞显著降低。结论 hCLP46基因过表达可能抑制TGF-β对MDA-MB-231和MCF-7乳腺癌细胞P15基因的上调,hCLP46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Zhang YH  Li G  Yu J  Xu MS  Liu ZX 《中华肿瘤杂志》2011,33(9):654-660
目的 探讨托瑞米芬逆转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介导的多药耐药机制。方法 通过基因扩增,构建分别由BCRP启动子和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启动表达BCRP的重组质粒pcDNA3-Promoter-BCRP和作为对照的质粒pcDNA3-CMV-BCRP,将其分别转染雌激素受体α(ERα)阳性的MCF-7和ERα阴性的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建立由BCRP启动子和CMV启动子启动表达BCRP的4种耐药细胞系MCF-7/Promoter-BCRP、MCF-7/CMV-BCRP、MDA-MB-231/PromoterBCRP和MDA-MB-231/CMV-BCRP。在耐药细胞培养基中加入托瑞米芬,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外排实验以及细胞毒性实验观察托瑞米芬对不同细胞系的耐药逆转效果。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未加药物)相比,托瑞米芬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BCRP mRNA的表达,0.1、1和10 μmol/L托瑞米芬处理组MCF-7/Promoter-BCRP细胞中BCRP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下调29.5%(P<0.05)、68.1% (P<0.01)和97.4%(P<0.01);MCF-7/Promoter-BCRP细胞经托瑞米芬和17β-雌二醇联合处理后,细胞中BCRP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为64.2%±1.3%,明显高于托瑞米芬单独处理组(3.8%±0.2%,P<0.01)。托瑞米芬对各组细胞系中BCRP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与mRNA相似。经托瑞米芬处理后,MCF-7/Promoter-BCRP细胞内米托蒽醌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外排米托蒽醌的能力降低了 47.3% (P <0.05);经托瑞米芬和17β-雌二醇联合处理后,MCF-7/Promoter-BCRP细胞内米托蒽醌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托瑞米芬单独处理组,外排米托蒽醌的能力升高了61.5%。托瑞米芬可有效逆转MCF-7/Promoter-BCRP细胞对米托蒽醌的耐药性。上述作用在MCF-7/CMV-BCRP、MDA-MB-231/Promoter-BCRP和MDA-MB-231/CMV-BCRP细胞中未能体现。结论 托瑞米芬可能通过ERot的介导与BCRP启动子上游调控序列中的ERE结合,负性调节BCRP的表达,抑制BCRP蛋白的功能,在体外有效逆转BCRP介导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iRNA-34a(miR-34a)对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的生物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定量PCR检测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乳腺癌细胞株MCF-7、T47D、MDA-MB-231、MDA-MB-453、Hs578T中miR-34a的表达水平。通过miR-34a mimics分别上调MCF-7、MDA-MB-231细胞中miR-34a的表达水平,MTT和Transwell检测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侵袭力等生物学行为的变化。结果:乳腺癌细胞MCF-7、T47D、MDA-MB-231、MDA-MB-453、Hs578T中miR-34a处于低表达水平。通过miR-34a mimics上调MCF-7、MDA-MB-231细胞中miR-34a的表达后,细胞的增殖能力被miR-34a抑制(P<0.05),miR-34a对细胞侵袭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miR-34a在乳腺癌细胞MCF-7、T47D、MDA-MB-231、MDA-MB-453及Hs578T中低表达,miR-34a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